王霞 黄锐
【摘要】手势舞作为一种新潮流,也是近两年很火的一种舞蹈,该舞蹈通过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其节奏感强烈,引发众人纷纷模仿。本文通过对手势舞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发挥出它最有效的价值,从而使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身心得到发展。
【关键词】手势舞;小学音乐;课堂;作用
手势舞是在节奏明显的音乐感染下,可根据音乐速度的快慢和学生的学段特点而调整动作的难易,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通过手势舞的练习来锻炼其反应能力和手指灵活度,以手指带动胳膊甚至上半身身体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愉悦的心情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一串串音符奏响音乐的旋律、创新的姿势传递着音乐的新时尚,音樂与手势舞相结合,深入开发了音乐中的基本元素,也加强了音乐的活动建设,不仅开发着音乐的感知力、体验着音乐的美感,也为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手势舞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手势舞的特点
手势舞是一项融合手势、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项目,是在音乐伴奏下采用各种不同手势动作的练习,通过手、指、腕、肘等关节进行,具有丰富的肢体表现力。
(一)鲜明的节奏感
手势舞的音乐节奏趋于鲜明,既能驾驭欢快活泼的风格又能搭配优美温柔的歌曲,方式可谓广泛,因音乐元素的变化,手势舞鲜明的节奏感则更加突出。
(二)广泛的参与性
手势舞作为一种新时尚,更像一种游戏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释放自己。此时教师不需要讲解大量的知识,只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根据音乐做相应动作,这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广泛参与度。
二、手势舞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促进身心平衡发展
手势舞是以手指练习为主,全身几乎都参与的运动项目。手势舞在课堂中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其动作作用于人体,从而使身体的各部分发展的更协调、匀称,其动作的难易随着学生年级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强度由弱到强,各个动作间的衔接、各个关节的活动都是有技巧的,经常参加手势舞的锻炼对学生身体的各部分都有良好的锻炼价值。
音乐教育家贝丽尔·德·佐伊特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入门》一书中这样说道:“实践表明,如果鼓励孩子们除了运用耳朵外,还运动身体的其他部分,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就会变得充满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进步也会变得惊人地快,他们会成为老师快乐的合作者,而不是教师的令人厌烦的受害者。”手势舞的练习中有耳听手动是不够的,还需要身体的更多部位参与,所以此项运动从动作间的呼吸调整深入到身体的呼吸转换、人体系统内的血液循环、甚至全身都会引起相对的反应,学生学习中的愉快体验、伙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就是一种“感情移入”,这种舒适愉悦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的身心放松、不易疲劳,还可以缓解精神紧张,这既是促进人身心的第一因素,也是富有生命旨趣的因素。
(二)培养节奏感
音乐学习最初的要素就是节奏,而节奏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行走、跑步、朗诵、水滴声等。日常课堂的练习是从音乐开始入手的,聆听音乐是第一步,然后借助手势及身体动作去展现音乐的行进和走向,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将音乐要素的无形通过身体动作的参与形成一种看得见的身体活动,身体作为节奏体验的第一载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去记忆动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去感知音乐的节奏,在数次的尝试和练习中学生的自身节奏感在不断得以挖掘,反应和表现力也在持续增强,音乐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培养听力、反应能力
课堂中手势舞的加入培养学生敏锐的听力,聆听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时,更需要学生投入注意力、提高神经系统去认真聆听,随之激发学生内心的音乐感知欲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将音乐的细腻情感通过身体运动体验音乐情绪,更是将实践先于理论,在练习结束后能让学生说出的是“我体验到”而不是“我明白”,学生通过练习手势舞方向、(下转第42页)(上接第32页)幅度、力度、速度不同的多种变化组成的动作,当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时反应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四)发展音乐感
手势舞并不像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音乐符号简单的拍一拍就结束了,手势舞动作从简单到最繁杂可能每个人都能学会,但是音乐的美感在经过练习之后是需要大家不断地从细微动作的行动路线、力度的强弱、表情的丰富等与歌曲相贴合,在一遍遍的练习和反思中,在配合音乐的表演中,熟悉歌曲和动作后的感情会愈加细腻,音乐感也越加精细和丰富,感受力和表现力也会更加精致,相对应外显出的动作也就会愈加柔美,深远来看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五)培养创造力
曲风不同且丰富多样的手势舞不仅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更使课堂变成学生充分展现的主战场。当学生身心投入到音乐中时会有感而发,进而与音乐产生共情并将此转化为动作,那么生成的动作就是个性的且具有创造力的,而这也正是创造力的训练和培养,将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力度等这些无形的要素通过动作的体现转化为有形,从而通过有形的动作升华为无形的创造力培养,这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给音乐加动作或者通过音乐的歌词进行创编动作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可以简单的从一个字、一句歌词中去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慢慢增加难度,当学生富有了创造性和主动性,相信我们课堂上的可能性也是无限的。
手势舞使课堂充满了青春活力与生机,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及学生自我对动作的调整和创编,动作在逐步地优美,学生的成功体验在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从精神方面激发着学生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情感表达,从教学方面也正是学生舞台的展现和主阵地的诠释。这种通过人体动作将音乐外在彰显的表现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平衡作用,还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感知。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与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汲取丰富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在不断地实践中善于回顾归纳并寻求创新,最终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愿在教育的道路中,学生和老师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21335005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