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壮行壮举 涵咏红色精神

2022-03-16 09:39于明月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壮士五壮士顶峰

于明月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不畏强敌、舍身为国的精神;

2.聚焦场面描写,感知“点”“面”描写,体会“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1.了解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不畏强敌、舍身为国的精神;

2.体会“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感受五壮士不畏强敌、舍身为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板块一:关键词句体会壮举,点面结合方法梳理

活动1:聚焦“顶峰歼敌”,关键词句体会壮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而且还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生:接收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

出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第4和第5部分,我们还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

出示:默读课文第4~9自然段,画出表现五位壮士英雄气概的句子。读一读,作批注,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小组讨论。

生默读、思考、批注后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通过小组交流,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体会,接下来我们就来全班分享下。哪个小组想交流“顶峰歼敌”这个部分?

出示课文第4部分“顶峰歼敌”课文内容。

请一组学生上台分享,小组内成员逐一发言,接着该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生1:我们组通过“抢前一步”“夺过”,看出班长马宝玉的坚决和果断,那个时候他明明已经负伤了,但还临危不乱,要把手榴弹留到最后关键时刻用,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好班长。

生2:“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这个“抡”字让我们感受到他用尽全力,希望把手榴弹扔得更远,以此消灭更多的敌人。

生3:我们还发现了“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一句话。

师:为什么是“带着决心、带着仇恨”?

生交流,师资料补充。

出示:1941年8月,日寇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大扫荡”,实行“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

杀光:残杀百姓6674人。

烧光:烧毁房屋54779间、农具172600余件。

抢光:抢夺、焚毁粮食2934万斤,抢夺耕畜19300余头。

生交流:数字触目惊心,这是血海深仇,仇入骨髓,因而五位壮士会带着仇恨将手榴弹狠狠地向敌人头上砸去。

活动2:“顶峰歼敌”板块,点面结合方法梳理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的时候,已经了解了作者描写五位壮士战斗场面的方法——点面结合。

板书:点面结合

师: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浏览这两个自然段,从点面结合的角度看,作者又是如何写的?你有什么发现?谁来说一说?

小组交流本部分點面结合的具体词句,体会五位壮士既齐心协力,又个个英勇无畏的精神。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到“敌人”的描写,发现本文还运用了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

活动3:“跳下悬崖”板块,关键词句体会壮举

师:哪一组再和我们交流下最后一个场面中体现出英雄气概的词句?

出示第5部分“顶峰歼敌”课文内容。

请一组学生上台分享,生自找自说,说不到位的地方请组内成员补充或者全班补充。

生1:我们从“把枪砸碎”这个细节看出来,五位壮士不会把手里的武器留给敌人变成伤害老百姓的凶器,也看出来其实“砸枪”是看得见的、外在的动作,看不见的是内在的含义:这枪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代表敌人,砸碎枪就是消灭敌人,体现出他们要彻底消灭敌人的决心。

生2:我们读“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一句时受到震撼,虽然他们保护了连队主力和老百姓,但他们保护不了自己,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令人敬佩。

生3:我们从最后两句口号中看出五位壮士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和对敌人深深的仇恨。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五位壮士的感情。

生齐读。

师:我们班一共有61名同学,老师想问问,咱们的声音“惊天动地”吗?

生摇头。

师:“气壮山河”吗?

生继续摇头。

师:咱们61位同学的声音尚且不能“惊天动地”“气壮山河”,那为何说五位壮士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呢?

生交流:这里的“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不是指音量的大小,而是指五位壮士不畏牺牲、舍己为人、舍身为国的精神。

师:老师还有两处不理解的地方:一是当他们屹立在狼牙山的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明明已经看不见了,为什么还要眺望?

生交流:五位壮士还想要确定部队和群众是否已经安全,同时这种“眺望”还饱含着对战友、家人的不舍。

师:我还有一处不理解,五位壮士已经弹尽粮绝,敌人逼近,他们即将跳崖,这明明是一件悲壮的事情,但是五位壮士的脸上却露出了“喜悦”,这不矛盾吗?

生交流:对于五位壮士来说,他们的胜利不仅仅是消灭敌人,而是用自身有限的力量拖住敌人,争取时间,保护好群众;胜利不是自己活着,而是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敌人也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做到了,因而他们是喜悦的。

师:这胜利是五位壮士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有哪位同学想为我们深情地读一下这段文字?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生1读,全班读。

师:怎样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呢?老师来做个示范。

師示范朗读“英勇跳崖”部分。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我想问问你们,为什么要给老师送掌声呢?

生交流。

师:好,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生交流。

师:老师的秘诀只有简单的15个字:眼中有文字,脑中有画面,心中有情感。

板块二:观看电影片段,尝试点面结合写场面

师:同学们,有一部叫作《亮剑》的电视剧,当中也有反映八路军战士掩护大部队转移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观看这样一个片段: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带领战士们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后被日寇追击,弹尽粮绝后拿起刺刀进行最后抗击,三个来回后,骑兵连只剩下最后5个战士……现在如果你是一名战地记者,请你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接下来看到的战争场面。

播放《亮剑》视频片段。

备用:骑兵连连长  孙德胜

开头:日军的骑兵再次围了上来,……

生创编,师巡视,展台交流。

出示师“下水文”给生以启迪:

日军的骑兵再次围了上来,五位战士一字排开,怒视着举着刺刀的敌人。连长孙德胜摘下军帽,用力地抹去钢刀上敌人的血迹,仿佛是要把刀刃磨得再锋利些,杀鬼子再快些、多些。“骑兵连,继续进攻!”五位战士一齐向敌人再次冲去。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剩下的最后四名骑兵倒下了,孙德胜的左臂也被敌人砍断,他一人一马立在敌军对面,脸上泥、血混杂,眼前模糊不清,但他的眼眸依旧坚定、明亮,他的战马也踏着蹄子,随时准备与主人一同再次冲锋。终于,孙德胜最后一次喊出了那气壮山河的口令:“骑兵连,进攻!”仿佛此时此刻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背后有着千军万马陪他一起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最终流血过多、体力不支的孙德胜也倒下了,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长眠此地,再也醒不过来了。

保家卫国,向死而生,字字句句是他们破釜沉舟的勇气,是有我无敌的气势,是血与泪的誓言,更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心……

板块三:回顾英雄生平,总结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五位壮士相继离开了我们,他们真的就这么远去了吗?

生交流:没有,我们记住了他们,他们活在我们心里。

师:是的,因为我们记住了他们,所以——

板书:英雄永生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五位壮士以及后来的故事吧。

视频播放五壮士故事后续内容。

师:同学们,有人说,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这个故事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故事?”有人这样回答:“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我们回顾过去,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出示:面向未来,吾辈当自强!

师:孩子们,中国的命运在你们手中!下课!

【板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    英雄永生

点面结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3960501908243

猜你喜欢
壮士五壮士顶峰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主动出击
《八佰》壮士英雄归来
江善明
“壮士座”毫无意义
等待成功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漫画
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