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奎林,赵欣达
(井冈山大学 人文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身为生态诗人的周承强,凭借着军人和环保官员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长期身处自然、探索自然、感悟自然,创作出生态诗集《万物相逢一个家——周承强生态诗选》[1](下面所印作品,皆出自该书),该作品紧贴实际、照应现实,在大自然中追思历史、领悟人生、展望未来。诗人善于在各样的自然风光前、各样的生活细节中抽丝剥茧以揭示人与自然的生存之道。一个个平凡的现实中饱含诗人对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深重思考,诗人或歌颂或批判总高举着不可忽视的生态主义大旗,总蕴含着内心深处天人和谐的生态与人文追求,颇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而且诗歌语言平实而饱含意趣,有散文语言之美,略显随性洒脱,惯于细微处见真情。而其诗歌内容上所展现的风格种类也比较多样,整个诗集的诸多作品之中,有的颇具怀古咏史诗的触景生情、睹物思史之风,有的则更显山水田园独思的风格;有的类似咏物诗、讽喻诗这样立足现实和自然从而对其中人与物进行歌颂和批判;有的效边塞诗、羁旅行役诗之风描写军旅生涯和令人思念的故乡生活。这些作品强调和呼吁保护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呈现出诗人内心境界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崇高追求,映合着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
诗人通过平实而不失意趣的诗歌文字歌颂乡间美好的自然山水和极富人情味的居民生活,这些正是时代变迁中正在被淡化但却值得被珍视的事物。在《脚盆鼓响天动地》中,诗人以“天地震荡山呼海啸,声息灵异/溪水顺着山势淌出阵阵鼓声”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山村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活并借此抒发对这种平凡而真实的美好赞颂,诗人在诗句中为我们展现一种倘若置身其中便要物我两忘之感,正体现出生态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诗人在《又见乡间正屋》中以“生儿育女永远是重头戏,/不得罢演/……事到临头还是咱爷儿说了算”这样通俗易懂的文字绘出了乡间正屋中种种琐碎而温馨的家事场面,表明朴实无华的乡间正屋以及其中再家常不过的生活点滴是他心之所向。同时诗人也面向现实,直面时代潮流冲击下承载过往记忆的旧事物逐渐消散的惨淡,因此他借《天井消失》这样的作品来引导人们珍视美好的过往、反思新旧交替的种种取舍。应当说诗人更多是以坚信曾经的美好将长存的乐观态度来看待这些现实的,他也希望人们能在繁忙的生活中稍稍平复躁乱的内心、唤醒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记忆并尝试去追寻本真的美好,从而也将重新审视当前社会发展中对环境的种种破立,表达出强烈的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
亲情是诗人致力刻画的地方。《清明探亲》为我们展现的是诗人作为儿女在父母墓前的唏嘘叹惋之情景,全诗给人以一种娓娓道来之感,是儿女饱受生活压力因而想通过对父母的倾诉以一卸重担的内心写照。“据说空气多了一些颗粒,水中含铅/……有些事物不用担心,比如转基因蔬菜/……比起去年周围环境更寂静了,鸟鸣少了” “村庄的孩子少了许多,没有以往吵闹/你们不喜的生育瓶颈有些松动,可儿媳老了……”借这样一番倾诉,诗人直接指出了如今的人们几乎都在经历的生态环境异变、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青年家庭压力等社会问题,引发读者的共情。
诗人还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种种细微而动人的情景。《拾叶小孩》《大地回归平静》中诗人在城市的喧嚣中找寻属于自身对生态环境的理想追求中的宁静,一方面对繁华城市中仍进行着生态保护工作这一现象予以认可;另一方面依然是对生存和发展现状的反思。《公筷无私无畏》这样的作品则具有更明显的时代当下感,读之就能令人联系到当下疫情中的餐桌状况,诗人在诗中广用比喻、拟人修辞,生动体现公筷的作用和在餐饮领域推行它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为了避免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安全事件再次爆发,需要让生态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也要更多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2],这也是对人类社会中生命的重视与呵护,充分显现疫情下的人文关怀。
同时,诗人还用《指数升高》《酸雨哪儿来》《什么声音没完没了》等诗更为直接地指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暴露出来的种种严重生态问题,包含大气污染、酸雨破坏、噪音污染等。诗人借着这些诗作试图唤醒人们为求发展而不惜破坏生态的麻木心理,呼吁人们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反思过往的现实,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而诗人在诗中对社会发展的追求理念正契合这一主题,体现反思历史的深度和前瞻未来的高度与广度。
诗人的军旅生涯给他带来了广阔的视角,第二辑《峰峦入云阔》咏叹的是壮阔的边境风光,展现了军人视角下的人与自然,展现天人和谐的美好,作品有对自然万物的呵护之欲和对边疆军人们的关怀之情,也有边塞诗的壮阔豪迈之美。
首先是对边疆景物的细致而生动的描写。许多富有边疆特色的景物反复出现,这些景物的描写有直接用于歌颂边疆山川壮阔秀丽的,也有用于渲染戍守边疆的萧瑟寂寥的氛围的,也有作为意象用于抒情的,诗人可谓是将景物描写运用到极致,使诗歌给人以一种山川美景尽收眼底的开阔的视野,也为诗歌内容增添了自然灵气。诗人在诗作中描绘歌颂的景象显然是天人和谐、人融于景的景象。如《站成靖西水杉》用水杉周围的环境衬托出杉树群的挺立,并且最后又更进一步地将杉树群比作戍边士兵,歌颂自然事物的同时也通过借物喻人赞颂了怀着不求功名献身边疆的高尚情操的军人,类似的还有坚韧顽强的小草、默默奉献的芭蕉树等,在手法上是一绝,在内容和境界上又何尝不是达到天人合一的绝妙呢?在《界山入云》《山色变化》中诗人分别用“分不清是山把人分成两半/还是人把山分成两半儿”“近看是叶远看是云,山不成山/呈一幻景一朵水仙花,峰不成峰”来展现一种思想境界上物我两忘的老庄之风和禅宗悟境,令人赞叹。诗人分别在《故人随风消失》《鹰在人上》开场的“窗外枯叶沙沙作响 ,整夜不停……似乎什么族类涉水远去” “靠崖四野瞬间寂静……终点没有定数”的景物描写中简单而清晰展现一方边疆的环境,将寂寥萧瑟的氛围渲染了出来,同时又不失壮阔的美感,一面衬出戍边将士的孤寂,一面又为下文叙述和感叹故人亲友难见难聚奠定情感基调。
其次呈现戍边军人的情义故事。由于诗人亲身经历过军旅生活,诗作中军人们种种亲情、友情、爱情经历真切可感,展现了这些无私奉献的铁血硬汉背后鲜为人知的能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柔情,直击心灵最纯粹、最柔软的地带,同时也更加衬托出军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抉择的可贵。在亲情上,诗人借《又见香椿》《秋风无序》中哨长嫂子的香椿蛋卷和士兵父亲送行时的炒黄豆的这些联想怀念的事物使亲人间的挂念忧思更为动人,也借《枫叶隐藏秘密》中“亲人围着火炉拨亮儿时火苗默默落泪”与《梦中蚱蜢》中“梦里是否跳落母亲坟头小花” 这样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画面把军人和亲人们的断肠漓愁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对故乡和对亲人的两种情思相交织,更为凄婉动人。在友情上,诗人借《低处有声》中“士兵形影相照结伴巡行多年”将军旅生活中军人间的战友情谊言简而意无穷地表达出来,也借《夕照菜地》中“过去喜欢牵手路口的战士/如今坡上种菜累得大汗淋漓”的诗句充分表明戍边生活除了战友再无人相伴的悲凉,从而更能衬出战友间美好友谊的可贵。
最后诗人对于戍边战士们不避艰险、忠心报国的精神予以肯定与歌颂。诗人通过描写刻画戍边军人们非常人可及的坚韧品质以及他们孤寂艰苦的边疆军旅生活来使战士们的形象饱满而亲切,足以让人敬佩和感谢这些为国人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的伟大的平凡人。如在《低矮小草》中,诗人让小草拟人化,让其承载起了无数英雄记忆,也让小草成为了战士们独特的战友,见证着戍边战士们埋骨青山的决心和以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的觉悟;而《十二月在南方》中“想起北方战友呼吸急促/一条腿和冰块浑然一体/煮化的雪水哭嚎北风残酷”这样细节性的描写把北方戍边的艰苦环境刻画得淋漓尽致,与“风头如刀面如割”“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等古代边塞诗对边塞将士艰苦生活的刻画如出一辙,富有一种较显残酷和壮烈的美感,也正彰显着本辑诗作特有的边塞诗之风。《小路阔过云天》中用“山河壮阔,英雄哪有故乡”一言表明了在这壮阔的天人和谐之境中的每一位战士都担得起“英雄”二字,军人战士们用负重前行换来广阔山河与广大人民的岁月静好。
第三辑《佳景为你靓》呈现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古迹名胜的诗意描写和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人用各种诗意语言呈现出佳景的“靓”,又融入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沉思、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可谓富有哲思,无疑能令读者更深刻地追思往昔、更高远地展望未来。而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依旧贯穿于本辑诗作之中,让诗歌在探究人生的同时不失自然灵气,使诗作多一份山水田园诗的恬淡,也紧扣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诗人在本辑的相当一部分诗歌中借对承载历史记忆的名胜古迹的游历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感叹与领悟,极具怀古咏史诗的韵味。《扬州硬骨》《沸锅热灶》几乎都是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将一片片土地所专门承载的历史精神和人文风貌表现出来,令自然山水多几分壮阔,也令当地居民生活多几分岁月静好,从而更进一步追求天人和谐之境,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历史见闻与几分古代文人风骨。《名城印象》则以白描手法勾画出名城当下环境,看似热闹繁华实则失去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现状与从前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黢黑河水静止,果皮易拉罐似沉非沉”的现状与“花红草绿景象曾入记忆,从前有鸟筑巢”的曾经,“昨天市长讲话大拆大建提升品质/队伍高举卫生城奖牌环城巡游/早晨走过广场果然激动不已”光鲜亮丽的文字背后暗藏对抹消历史遗迹、破坏自然生态的讽刺意味,发人深省,颇具讽喻诗的特点。同时,诗人通过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抒发对生活乃至人生的感悟,让普通的生活场景蕴含了真情至理,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内容上贴近现实更具生活气息,在思想上更显富有哲思的深刻。如诗人在《冰臼出世》中借对冰臼的刻画道出了他所肯定的为人处世之道,“一生就是一种努力过程,静中有雷”更像是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感悟,仿佛一种经验丰厚的前辈对后辈语重心长的教导,足显诗人人生阅历之丰富。《丽江天簌》则通过工笔细描丽江及其周围环境来表现丽江美景给作为“失意者”的诗人心灵上的慰藉,“一潭湖水清澈,有什么放不下”足以表明诗人在这方天地中被治愈心灵,文末“举起杯来一生也不过如此精彩啊”更给人以一种顿悟且彻悟之感,或许诗人眼中带着些许遗憾的才是更真实精彩的生活,这正反映了诗人在人间生活上的通透,是诗人在行路万里积淀下达到的回归原点。《怪坡的哲学》则极富“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论源于实践”的哲学风格,诗人通过行人车辆在怪坡上的来往状况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诸如“像人生旅程方向对了/慢腾腾总会到达终点”“无论滑行多远/都是人为操作的结果”这样的人生道理而文末的“一生没再走过下坡路”“总是上下失态身不由己”一语双关,既是道出怪坡上走过的人与车的不同结局,更是揭示不同人生价值观主导下的不同人们所指向的不同未来,而这些不同的结局与未来本身又形成一种对比, 展现出诗人思维较强的思辨性,读后令人很难不深思而慎行。
不少诗歌直接回到生态主题,将自然风光用诗歌文字描绘出来,极具画面感,似乎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令人在对自然风光赞叹之余更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温顺叶子》中诗人将叶子拟人化,通过对叶子的命运的生动叙写展现换季时节的特色景观,本诗中似乎叶子成为了主角,而人则成为了见证叶子命运的看客,这种以别样视角展现自然之美的手法可谓横生妙趣,也透露着一种强调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足以体现诗人思维的开阔,同时诗人也借此试图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空气带不走》中诗人用“大年不回山的人说城里缺这股空气”展现山村自然生态气息的可贵,文末的“满街漂浮消毒水,罩里故人看着陌生”以白描手法展现城市生活繁华背面的混乱、冷酷,与诗中之前描绘的山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不言而喻,令我们在同一诗作中看到诗人对天人和谐主题的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强烈的生态人文关怀在笔尖流露而出,不禁令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稍作驻足以反思自己当前的生活现状,表达了作为生态主义者的诗人对于生存环境恶化的深沉忧思,堪称本诗的点睛之笔。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自然万物所无法离开的,那么执著于天人和谐的生态诗也必然离不开“水”这一重要意象,第四辑《水色连天妙》便让“水”成为诗歌主题,通过对各种各样的水的描写来展现诗人关于自然生态与人生生活的种种思考,在诗句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似乎是在人生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中探索生命。通过这些诗歌,诗人如水般平静无华却变换无形、暗含壮阔波澜的内心被逐渐呈现出来,在“水”中诗人正欲展现一个映照现实而更为广阔深沉的世界。
毫无疑问开篇的《饮用水源》和《黑臭水体》是诗人直击生态环境问题的批判现实之作。诗人在两诗中基本都以不同时代水源情况和生物生存状况对比直击现实地指出人类在追求工业化进程中对水体的污染破坏,自来水时代看似将人类从“费工夫”中解放出来,实则又将人类困于污染的报应之中,这种矛盾正是诗人想为读者展现并令其剖析的。于是,在《饮用水源》中直截了当地提出“让水纯洁,也给自己一身干净/水活得舒畅,人才能安身立命”这样的观点,“敢在水中试法,必定被水吞没”这样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字更是诗人对当下人们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谆谆告诫。为了人类更长远的生存,我们甚至可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3],而绿水青山正是真正的金山银山,这正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诗人通过对水自然景观描写,思考生态与人文的关系。《瘦西湖肥扬州》中诗人更多立足当下,不同于前诗所展现的诗人内心高深广阔的一面,更着重展现其“平易近人”的一面,“琼楼玉宇不醉人……光阴苦短情谊漫长郑板桥气窄/琼花香里不曾想李白苏轼……钓鱼台上喝声彩,喜直了一路烟花”这些诗句正为我们展现诗人以豁达的胸襟超越古人所难以跨越的遗憾,或许诗人因内心纷繁孤独到达了于天地万物共生为一的境界,但也因内心简单自由而沉醉于生活中的小确幸,而这种小确幸中所展现的天人和谐的追求又岂能被否定呢?《天岳明净》中诗人则又指向静谧安好的山村自然生活,前半段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面的歌颂与后半段孤守山间的老人生活的刻画足以使全诗展现天人和谐之意境,景中蕴深情、情在景中现,“年轻人不喜山一程水一程样澎湃”或许正是当下时代潮流思想的一种写照,是否也衬出了仍钟情于秀美自然的诗人不随世俗、不入潮流的一种无奈?也许文末那句“品一杯香茗一个人看尽关山风月”对老人的描写也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这样一种对比当中诗人似乎显得保守,但这正是他坚守本心的体现,是他的生态诗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这一大主题思想的生动反映。《一条河的动静》中诗人再次发挥了从细节生活中拓宽精神世界的奇妙思维,诗人在河边品茶感受岁月光阴的流淌,终于到达禅宗六祖慧能所言的“仁者心动”之境,诗人的内心境界经由道家的“天人合一”探寻到佛家的“空”,可见其灵魂深厚而又充满了轻松洒脱。诗人谈论了各种高深的天人关系与内心境界,却又在本辑最后一篇《温泉见人浩荡》中“返璞归真”,依旧回到了最平实易懂的人与水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相处情景中,在这种平凡的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互利共赢中诗人强调了天人和谐的现实性、可行性。种种的对生态和人文的思考都凝聚于“水”这一意象流露而出,这样的构思、立意、布局等无不令人惊叹。
《生命之源——写给中华水塔三江源》《希望绿洲——写给国际治沙典范塞罕坝的赞歌》两篇生态长诗,通过“破坏——修复——重生”的时空序位直指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诗人在诗中主题明确,即习近平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万物是生命相连、共生共存、互相影响、互为依赖的生命共同体关系[4],无数无私奉献的国人在三江源和塞罕坝这两块曾经的生态重灾区上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正是对生命共同体理论最好的一种诠释。可以说这两篇长诗是诗人对追求天人和谐主题的升华,不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人类的伟大的歌颂;不仅展现自然界的美好,同样也展现自然界的残酷;既否定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却又用人类的壮举肯定了人类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总之两篇长诗饱含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充满了重大的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在生存与毁灭的重大课题面前,人类不断探索追寻天人和谐之道,绝望中创造奇迹,亲手改写了自身的未来,因此两诗堪称两部内容上苦乐参半、精神上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在《生命之源——写给中华水塔三江源》的序曲中,诗人讴歌了三江源一带无限壮美的自然风光,随后极尽笔墨描写多年来因人类过度开发土地而造成的严重环境破坏,多用拟人修辞,让自然万物都富含生灵气息,使它们遭受无情破坏摧残的景象更加令人发指。诗人用“受益于自然恩赐,也受罚于生态回击”来概括和解释这些惨象,正如张立文所说“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作为全诗的开头,这一部分将人在冷酷的自然面前所感到的压迫感、绝望感、无力感等都表现到了极致,加上第二部分对一个举县迁移的悲剧的叙写,让这部史诗的开场充斥着绝望的基调。
随着国家战略的挺近,三江源之光满怀希望,诗人用“四十年前睡狮苏醒,雄性睾丸投影高原/大地为之震颤,雪山抖身露头”这样极具魄力的文字为即将出场的国家战略实施做铺垫,诗人借人与万物和谐相处、动物间自由竞逐之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平等的环境平等观。让这种希望登场时更具表现上的张力与震撼力,“国家持续投入激活引擎,生态龙腾虎跃”一句话总括了国家战略的种种举措,也高度肯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出现所带来的成效。而黑土滩恢复工作中“再现草低现牛羊的盛景”正是诗人对天人和谐的理想追求的一种表现,也正是我国人民在生态事业上所怀的美好愿景。第九部分则更侧重强调生物多样性,“维护完整食物链”“共同接受自然支配,维持内在平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目标,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安是不二法门/珍惜大自然便是珍惜自己生命”深刻揭示了追求天人和谐的必要性。“每一个人脱胎换骨,心灵纯静其中”所展现的人类安息于自然的美好画面正是诗人一直追求的。
而《希望绿洲——写给国际治沙典范塞罕坝的赞歌》充分肯定了塞罕坝整治工作的效果,也歌颂了为维护天人和谐无私奉献奋斗的塞罕坝精神,为全篇充满史诗感的塞罕坝传奇历史奠定壮阔的基调。“一个生命过于渺小/一群生命足够强大”是对塞罕坝三代人团结合作的称赞,也是对生命个体所组成的命运共同体的宣扬。塞罕坝遭受百年人为破坏和灾害肆虐,一代代可爱的逆行林场人坚决要改变自然界命运,饱含着对人类必定以尊重和守护自然之心战胜自然威胁的未来前景的信心。“绿叶一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对三代塞罕坝工作者人生的真实写照,作为荒漠的绿叶,他们的精神品质何等高尚感人,他们用实践来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光辉,来证明了人类在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和地位。第八部分诗人将时间线慢慢拨回当下,所描叙的景观已然是充满现代科学技术气息的自然盛景,在现代化科技的保障下,塞罕坝旧貌换新颜,所展现的不仅是塞罕坝自身的美不胜收,更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蓬勃迅猛发展。第九部分的塞罕坝已俨然是阻住沙地南侵的“绿色长城”,这样的自然界的奇迹令人不得不佩服于塞罕坝精神所彰显的人类意志力量;第十部分则是描写了塞罕坝环境大大改善后旅游业的火热,这亦不失为这片土地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探索,这种探索也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宣言[5]。在一片盛景之中诗人不忘“居安思危”,强调和呼吁了牢记历史教训、常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并忠实履行人类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的生存态度。塞罕坝工作既展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普通、与万物一同平等生存的一面,也展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积极有为、敢主动维护天人和谐的一面,平凡而伟大,这部以塞罕坝工作为主题的壮丽史诗正是对维护天人和谐的人类的赞歌。尾声中诗人用饱含对自然和人文深沉关怀的笔触生动概括了塞罕坝这一人类史上的生态奇迹。
这部史诗叙述了一个以塞罕坝工作者为代表的人类直面自然的残酷,以三代人全身心的生命投入亲手改写了人与自然的命运的故事,主线清晰、叙事结构完整,诗人文笔流畅,语言平实又不失生动,很具有观赏性。而从现实意义的角度看,诗人正启示我们人与自然要一直共存下去,因此天人和谐的追求也将长远持续下去,作品会停留于结局,而人类所处的现实将无限延伸,因此人们就该领悟和活用文学作品有现实价值的思想精神,让文学照进现实、指导现实。
总之,周承强以其饱含温情和哲思的笔触歌颂了自然万物的秀美、生命灵气的可贵,也展现了他看待历史和未来独到的眼光以及独特的处世哲学。他以洞察万物的心眼揭露和剖析种种生态现象,怀揣着这份对生态和人文上的天人和谐的追求与时代同行,对破坏这种和谐的一切行为现象予以深刻批判,对守护这种和谐的行为和这种和谐中的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予以深情歌颂。确实,我们应牢抓生态的平衡点而前行,守护自然万物共同构成的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