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珍
(湖北科技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乡村振兴”,一度成为全国两会的热门词汇和关注焦点,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产业是发展之本、强村之基、富民之源。而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此,咸宁必须抢抓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业,增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通城“两头乌”猪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是湖北省仅有的两种国家级生猪资源保护品种之一,“两头乌”猪特色生态养殖业发展大有可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普通猪肉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理念逐渐向生态、有机转变。而“两头乌”猪作为咸宁市优良地方猪种,具有肉色鲜红,肌肉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肉嫩多汁,绝佳的口感等特点闻名于世,市场前景巨大。目前,在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之时,探讨“两头乌”猪发展现状和相关问题,对于促使咸宁市养殖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然,咸宁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养殖业发展环境,但特色养殖业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两头乌”猪在规模化养殖和加工销售等方面举步维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如何发展和挖掘咸宁地方独特的“两头乌”猪养殖业而形成差异化和精细化品牌?如何提炼与聚集具有鲜明咸宁特色的“两头乌”猪养殖业的核心价值而形成品牌合力?因此,研究制约咸宁“两头乌”猪养殖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问题根源,并找出对“两头乌”猪养殖业发展造成的限制因素和对策建议,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对咸宁“两头乌”猪养殖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助力咸宁特色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为严格表述本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需要对研究范围、特色农业产业和特色养殖业进行界定。
特色农业产业,是指将一定区域内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和农业综合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并成为该区域农业特色品牌。特色农业产业是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正在成为农产品市场供给结构转变的亮点。特色产业适合多样化消费需求,最显著与众不同的“亮点”:一是表现为市场上的“稀缺性”,即特色农业产品所拥有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指现实中人们对资源数量不能满足自身欲望时的一种状态;二是表现为环境上的“适应性”,也就是指特色农业产品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三是表现为发展上的“规模化”,也就是指特色产品在当地可以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并且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特色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养殖业饲养的畜禽通常具有产品的特殊需求性,并且在市面上一般不经常见到。笔者认为特色养殖业主要有三方面特征:一是物种上的稀奇独特,即特色养殖业饲养的畜禽在市场上通常呈现稀缺性。二是饲养方式上的要求较高。由于饲养的畜禽在市场上很少看到,至少说明此种畜禽或动物的饲养方法和环境要求比较高,从而导致数量不多。三是养殖利润比较高。特色养殖业饲养的畜禽是比较少的动物产品,真正体现物以稀为贵,因此相对于普通养殖业而言,其经济利润通常比较可观。
通城“两头乌”猪,是“两头乌”土猪的典型代表。[1]在咸宁,“两头乌”猪以通城为中心,主要分布于赤壁、崇阳和通山等地。由于其肉质鲜嫩、抗病性强、胆固醇含量低、肌苷酸含量高,风味独特而出名,享有“两头乌”肉食极品甲天下、“传世华中两头乌,天下极品在通城”之美誉。
经过长时间的稳步发展,“两头乌”猪养殖业如今已经逐步发展成有明显区域优势,竞争力逐步提高。2000年,“两头乌”猪被农业部首批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与当阳“清平猪”同被农业部确定为湖北省仅有的两种国家级生猪资源保护品种,[2]由“两头乌”猪开发的火腿等农特产,获农业部、财政部金杯奖,商业部优质产品奖等。195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拨款建立通城猪原种场。2007年,通城县畜牧兽医局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以国家级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保种场育种分场为基地,[3]开展了“鄂通两头乌”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2011年12月,农业部批准对通城“两头乌”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2年12月,通城“两头乌”猪肉制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2014年9月,“通城两头乌”商标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通城“两头乌”猪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遗传资源信息》、国际《遗传杂志》、美国教材《动物遗传学》的介绍和推崇。
我国是世界上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4]生猪产业在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调研发现,上世纪80年代,由于“洋猪”的大量引进以及大规模“洋猪”业的发展,“两头乌”土猪几近绝种,逐渐退出市场竞争。“洋猪”成长周期短,往往只需要5个月出栏,且瘦肉率高,投入产出比更高。相比之下,“两头乌”土猪品种的生产周期长,料肉比低,出栏时间为一年到一年半,同时为保证“两头乌”猪的肉质和口感,长成后的每头猪体重一般都控制在80~100千克。另外,由于“两头乌”猪是珍稀传统的物种,一般都是利用日本紫薯、藤、构树叶、青绿饲料和玉米、细糠、麦麸等组成优质配方进行喂养,不添加任何药物与生长剂,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精心培育出了具有保健功能的通城“两头乌”猪。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品质优良的“两头乌”土猪饲养成本高,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据统计,目前“两头乌”猪有限的出栏数量加上生猪个头偏小,年出栏生猪数量仅有30 000余头,其规模化养殖没有形成,引起了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如今,咸宁“两头乌”土猪主要营销模式为私人高端定制,在农贸市场上更是难觅其踪影。
一个地域若想发展地区特色养殖产业,需确保该地区具有明显优特资源。按照特色优势自然资源禀赋,在该区域建立独特养殖产业,赢得产业竞争优势,与该区域环境和条件息息相关。咸宁市域内各区县气候、环境条件非常独特,有着良好的“山”优势、“水”优势、“地”优势、“位”优势、“文”优势、“景”优势、“能”优势和发展大势,尤其是通城位于湖北幕阜山低山丘陵地区,区域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十分适宜“两头乌”猪的生长和繁育。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牲猪之乡”。[5]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养猪业提供极为丰富的饲料资源。
1.种群优良
明清时期,根据《通城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六年就有“猪行税银四两五钱”的说法,当时通城的养猪业非常发达,这些为“两头乌”猪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城“两头乌”猪又叫华中两头乌猪,首尾黑中间白,额心一小撮白毛,组成黑头黑尾一朵花。即“两头乌”猪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晕带,额部有一小撮白毛,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额部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朵下垂。经过长时间的选育发展,咸宁已经培养出了有稳定遗传性,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两头乌”猪产品。
2.技术成熟
2011年,“通城猪”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咸宁各市县都非常重视其品种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工作。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养殖出了具有稳定遗传性和较高生产性能的“鄂通两头乌”改良猪和“鄂青一号”优质三元猪。另外,通城还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针对性的饲料供应和品种优化体系,为咸宁本地“两头乌”猪的研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产品认可度高
2007年,通城县畜牧兽医局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以国家级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保种场育种分场为基地,开展了“鄂通两头乌”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以通城“两头乌”猪开发的火腿等农特产,获农业部、财政部金杯奖以及商业部优质产品奖。2007年正式成立新三汇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研发更加丰富的系列产品。比如以通城“两头乌”猪肉为原料的精制香肠,受到湖北电视台《垄上行》《乡亲乡爱》栏目组,中央电视台《金土地》《致富经》栏目组进行实地专访和专题报道。新三汇精制香肠连续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奖、金奖农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金奖”等荣誉称号。专门加工两头乌火腿、香肠、腊肉等特色产品,广销武汉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头猪卖出了三头猪的价格。
通城“两头乌”猪是第一批进入国家保种名录品种,[6]也是湖北省仅有的两种国家级生猪资源保护品种之一。“两头乌”猪肉质鲜美,膘肥油厚,肉嫩多汁,醇香可口。检测发现,“两头乌”猪瘦肉含脂率为9.23%,蛋白质为19.49%,熟肉率为58.33%。与一般猪肉相比,通城“两头乌”猪具有肌肉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等优势,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安全放心食品追求越来越迫切的当下,通城“两头乌”猪作为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绿色生态特质获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再加之其曾经凭借鲜美的肉质、绝佳的口感闻名于世,并作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常用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20世纪90年代,“洋猪”以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势,被大量引进国内,迅速占抢市场,短短十多年时间,品质优良的“两头乌”猪几近绝种,市场上更是难觅踪影。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两头乌”猪养殖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而风光不再?
目前“两头乌”猪养殖模式以散养为主,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对散养户进行全面监管,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这种情形客观上促进了国内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7]如今,“两头乌”猪产品大多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高端品牌产品。尽管以“两头乌”猪肉为原料的精制香肠、火腿,受到湖北电视台《垄上行》《乡亲乡爱》栏目组和中央电视台《金土地》《致富经》栏目组实地专访,但是,“两头乌”土猪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仍然不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创建品牌应有的意识缺乏,真正能够打入大市场的“两头乌”土猪产品并不多。不仅如此,虽然通城“两头乌”土猪早在2011年就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鄂通两头乌”改良猪和“鄂青一号”优质三元猪赢得了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认可,并成为咸宁“两头乌”土猪产品高端市场树立起一块高含金量的金字招牌。但十年来,咸宁这种含金量高的金字招牌太少,尤其是在咸宁市域外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不高,而且大部分品牌知名度较低,没有充分形成品牌效应。
受大规模“洋猪”养殖业的影响,“两头乌”土猪几近绝种,市场竞争力不大,而且还没有建立涵盖基地、市场、协会、企业和农户等主体的经营格局。而且相互之间也没有建立严谨和有效的衔接机制,没有构建利益共同体,联结机制不够紧密,运作模式既不完善又不灵活。此外,咸宁现有“两头乌”土猪养殖龙头企业仅有1家,数量非常少。比如,通城新三汇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尽管实行“四包”(免费包猪崽、包技术、包防疫和包回购)政策,但农民仍然没有充分认识理解特色养殖业,也没有充分掌握“两头乌”土猪养殖的育种和养殖等相关技术。
坚实和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域发展特色养殖业前提。网络基础设施滞后必将导致“两头乌”猪养殖业的发展脚步放缓,后劲不足。如今,咸宁网络基础设施的软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咸宁偏远地区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离国内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远,要真正实现“两头乌”猪养殖业的现代化,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咸宁有部分“两头乌”猪分布在相对边远区域,连手机信号都难以全面覆盖,更不用说普及免费WIFI、5G网络和信息推送等。另外,“两头乌”猪在咸宁各市县均有零星养殖,但养殖规模都很小,力量分散,更没有形成“一张网”而实现数据共享。而且,咸宁养殖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生产条件不足,对“两头乌”猪养殖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以科技支撑为引领,推动咸宁“两头乌”土猪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唯有科技支撑才能够为现代养殖业发展创造发展条件。咸宁各市县域科技人才比较缺乏,科技服务支撑比较落后,所有这些致使养殖户对依靠科技养殖“两头乌”土猪的了解和运用不够深入,从而制约“两头乌”土猪养殖业的发展速度。
1.科技支撑乏力
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养殖户还是以经验代替技术,凭借老经验进行养殖,养殖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养殖的盲目性比较大,科技支撑乏力。早在2007年,通城县畜牧兽医局就开始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以通城“两头乌”猪为母本,适当导入外国优良猪血缘,定向培育出保持“两头乌”猪毛色和优良肉质特性的优质快长抗病新品种——“鄂通两头乌”品牌猪。但是这么多年来,“两头乌”猪养殖技术攻关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另外,县域“两头乌”土猪养殖业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科技养殖能力不强,科技人员面对竞争就会处于弱势地位,特别在市场风险比较大时,往往容易遭受比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多数年龄较大,结构老化,也无法满足发展“两头乌”猪养殖业的基本要求。
2.服务体系不全
在“两头乌”猪良种保护、创新培育、疫病防治和专业加工等诸多方面并没有可以与之适配的科学技术。在研发资源、市场信息、安全检控等方面不能满足“两头乌”猪养殖业发展需求。从目前养殖现状来看,各养殖户并没有充分利用防疫防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比如,“两头乌”猪猪群一旦感染“猪瘟”等病害,养殖户既不能够及时发现,又没有快速应对的有效机制,因此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就目前咸宁市“两头乌”猪养殖情况来看,“两头乌”猪的主体大多是分散农户,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养殖工作还没有达到较高程度的标准化。另外农户不太熟悉“两头乌”猪发育过程,饲养和防病等问题也没有丰富的经验,导致许多养殖户因为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生猪产品难以达到标准要求,更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养殖基地。“两头乌”猪养殖业整体仍然是‘小而散’,抗风险能力、供货能力和加工能力都跟不上。
1.做好纯系“两头乌”猪选育工作
围绕原种场作为“两头乌”猪的关键主体,基于目前现有选育成果,进一步提高纯系“两头乌”猪繁殖能力,确保“两头乌”猪产能优势,满足杂交生产的种猪要求,不断拓展选育培养工作模式,并结合各市县实际研发出区域特色“两头乌”猪产品并进行推广,在推进“两头乌”猪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向咸宁市周边区域提供“两头乌”猪苗,也实现“两头乌”猪苗的商品化。
2.构建纯系“两头乌”猪保种区
咸宁各县市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适合保种点建设。可以依托咸宁本地生态资源和环境优势,利用好“国家级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保种场育种分场为基地”国字号招牌,在确保纯系“两头乌”猪资源有效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纯系“两头乌”猪自然保种工作。比如,相关企业可以和养殖户签署饲养保种工作协议,确保“两头乌”猪优良基因可以被有效保存和延续。另外,咸宁还可以通过自然随机选配和同群封闭放养等方式来确保“两头乌”猪基因纯良,优秀种猪数量增多,为咸宁“两头乌”猪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龙头企业作为支撑发展“两头乌”猪养殖业的主体力量。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和制度等各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培育帮扶力度,加强猪种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两头乌”猪养殖业龙头企业及优势特色企业,提升咸宁市“两头乌”猪养殖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针对“两头乌”猪养殖业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精准编制发展“两头乌”猪养殖业的有效项目,运用兼并整合或内联外引等多种模式,加大“两头乌”猪企业培育和帮扶力度;二是建立具有更大规模的“两头乌”猪龙头企业集群,促使这些企业上档次和上规模;三是依托“两头乌”猪龙头企业带动建设特色基地的科学格局,为本地“两头乌”猪产品占据市场,甚至投入国内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是强化主体“两头乌”猪产品的研发力度。咸宁市域“两头乌”猪富含大量营养,是当之无愧的“猪中网红”,甚至被誉为“猪肉界的国宝”。研发基于“两头乌”猪特色产品,必须从主体产品上下狠功夫,精准推出系列“两头乌”猪产品。另外,也可以从“鄂通两头乌”改良猪和“鄂青一号”优质三元猪发展中吸取经验,强化研发“两头乌”猪产品加工,特别是精加工处理,提高“两头乌”猪产品的综合价值和经济效益,推出以“两头乌”猪为原料的火腿、香肠、腊肉等更多商品,逐步拓宽市场,提高“两头乌”猪产品的知名度。其次,以工业园区和基地为“两头乌”猪养殖业发展主体,打造专门产业发展集群。同时将“两头乌”猪特色产品作为优势产业,将传统“两头乌”猪养殖业逐渐发展为现代集群。
利用特色资源刨出来的名牌产品是地域经济的标志,也是获得消费者信赖的通行证,更是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的必然选择。[8]互联网不断引领养殖业信息化发展, 它是“两头乌”猪产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重视“两头乌”猪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对“两头乌”猪产品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力争打造咸宁区域公共品牌,逐步在养殖业全产业链与乡村振兴中推广品牌应用。另外,“两头乌”猪产品产业化发展需与“互联网+”结合,依靠本地的区域优势资源,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两头乌”猪产品,切实提升“两头乌”猪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充分发挥特定的自然资源优势,真正体现出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发展之路;其次,融入本地区域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与“两头乌”猪产品的深度融合,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将“两头乌”猪养殖业现代化发展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特色养殖业品牌形象优势,以提升咸宁特色养殖产品品牌引领作用;最后,发挥好“鄂通两头乌”改良猪和“鄂青一号”优质三元猪等金字招牌的品牌效应,推动咸宁“两头乌”猪品牌建设向更高品质迈进。
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推进咸宁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两头乌”猪特色养殖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两头乌”猪产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对“两头乌”猪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撑力。二是大力推进咸宁“两头乌”猪产品商标注册,鼓励地方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两头乌”猪产品注册并实施原产地保护,运用商标保护自己和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要坚持“两头乌”猪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相应的接口规范,加强养殖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三是对标国际市场,将咸宁“两头乌”猪产品与国际GAP认证体系接轨,创建一批咸宁特色的“两头乌”猪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