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秋 祝和军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对异化劳动的几种形式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即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人的异化是该著作重点分析和批判的对象,这既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为人们审视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近现代西方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一方面对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异化”观点进行了扬弃,在更深层次剖析了异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表现特征,并将其运用于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马克思从私有制的起源问题出发,探讨了异化劳动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次重大跨越。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人与自身的割裂,只有在更高发展阶段的社会中,人才能完成实存与本质的复归。而这就意味着异化在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无法根除,甚至将在长久的未来都将对人们持续造成伤害。
同时,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有力思想武器之一,对异化问题进行的思考以及对异化现象展开的批判,不仅是他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更是在为身处剥削与异化中的人们表达对于真正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渴望。
事实上,异化现象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今处于特殊历史阶段的中国也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当代中国,不论是现实人们的生存,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难免受到异化的侵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存在以及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的丧失,由此导致的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等等就是具体表征。通过解读和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着力找寻能够降低和减轻异化劳动对中国人民的负面影响、促使中国经济社会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异化”一般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与自己的本质相对立的属性,变为了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可以确定的是,“异化”一词并非是马克思最先提出的。有部分学者认为,“异化”最早作为学术用语被规定下来使用是在经济学领域,主要指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事实上,在马克思之前,“异化”概念在哲学领域也已有了许多讨论,尤其体现在费希特、黑格尔等人的著作和思想之中。而结合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内核来看,它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思想的扬弃中形成的。[1]
首先,黑格尔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一方面,马克思认同劳动是人的本能和生存所必需的能力,肯定了黑格尔所指出的劳动的意义。但在另一方面,他认为应该历史地看待和分析劳动,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劳动的实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黑格尔并没有认识到劳动对于劳动者已成为被动的行为,已和自身的本质相分离。如此以来,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对于劳动的解读甚至是在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做辩护。基于此,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之上,对“劳动”一词进行了更清晰和深入的界定,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工人的劳动认定为“异化劳动”,这样就对黑格尔哲学中的“劳动”概念进行了批判继承。
其次,马克思又对费尔巴哈人本思想进行了扬弃。费尔巴哈对宗教和唯心主义进行了坚决而彻底的批判,将自然界和人的本质归还,使人们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不再将信念寄托于神,而是通过实践获得幸福。但费尔巴哈总把目光投向人类共同的抽象本质,渴望从各个个体中总结出符合类特点的特殊点,这样的分析方法无疑将人剥离了时间和空间,抽象而出的类本质是孤立而静止的,不能真正概括人类的特征。而马克思将人回归历史,用劳动和实践这一具体过程作为人的类本质,认为这既是人们实现现存到本质的跨越的唯一方式,更是人类历史不断推进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样的分析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增添了个性和能动性,使人从抽象的“人”变为了现实的“人”。在这样的视角下,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从人类诞生伊始就应该存在,无论在各个历史阶段中都是如此,而它既然是本质,就意味着蕴含着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与追求,是自由而有意识的。但当今社会显然不是如此,人类的劳动已经产生了变化。由此,异化劳动的观点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无疑是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积极扬弃。
再次,马克思在综合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总结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本身的劳动力成为了一种商品进入了生产要素流通环节,他们生产的蕴含着剩余价值的劳动产品全部被资本家所拥有,而获得的仅仅是能够维持生活的工资。这与马克思认为的人的劳动产生了巨大分歧,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而劳动者却又不得不靠生产劳动来维持生活。这意味着劳动者失去了作为人的类本质,原本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变成了强制、特定的行为。同时,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地位也发生了对换,工人成为了被产品所制约的生产工具。
研究马克思《手稿》的重要任务就是了解和把握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为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出财富和价值,但作为创造者本身却不享有财富,没有价值。马克思正是由此提出了劳动产品异化的概念。
劳动产品异化是指:“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马克思在《手稿》中用“劳动的对象化”来分析“劳动产品的异化”。关于“劳动的对象化”,马克思在文中这样界定:“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3]总而言之,“劳动的对象化”就是指把劳动者的体力、智力等抽象的能量,通过劳动这一实践活动,凝结到劳动对象中的过程。这个过程真实地引起了对象的改变,使之从观念变成了实际存在的东西,所以,也可以说“劳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现实化”。[4]这就意味着,劳动产品的价值和存在是来源于劳动者的,这种价值既是抽象的,又是可以在产品中得到体现的。那么一般来说,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就是一种从属关系,劳动产品理应属于生产出它的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完全属于资本家,完全与劳动者脱离开来。
虽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劳动者从完全占有劳动产品、部分占有劳动产品,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完全与产品分离,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表现,是终将过时的现象,但不得不说,直至目前异化劳动还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
2.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生产过程中最直观的表现,而接下来马克思所要分析的就是劳动者与劳动这一生产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应当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变成了强制性的活动,劳动从人们乐在其中的行为变为生存必需的技能。劳动活动异化首先表现为强制性,即人们不能自己自由自主地选择生产部门,不得不被迫前往毫不感兴趣的岗位,为了生存而被强制进行劳动,这无疑将是枯燥而无聊的过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5],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能回归自身,自由自主地遵从本心。劳动异化还表现为异己性,“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旦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6],正是这种劳动者与自身劳动意愿的割裂,让劳动从人的本能走向对立面。当人们的幸福快乐来源于劳动之外的活动,那就意味着人与类本质相分离,劳动活动发生了异化。劳动异化的最后一个表现是外在性。“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7],在劳动活动中,劳动活动以及劳动者自身都不属于劳动者自身,而是受到掌握着分配劳动产品的资本家控制。劳动者不仅失去了选择具体生产部门的权利,并且自己生存与否取决于资本家的好恶,资本家甚至成为了救世主一样必须敬畏和讨好的存在。那么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也将是充满压力和压迫的过程。当劳动者参与到具体生产中去,自身的劳动力就成为被他人支配的商品,在这样的劳动中,劳动者将越发迷失自己,与自己的本质越发背离,久而久之,劳动者逐渐失去了“人”的意义,几乎沦为和动物等同的存在。
3.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8],即对于马克思而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可以说是人类按照自由自主的意愿自觉主动参与的劳动活动。所以,当劳动者与其劳动活动相分离时,也就使得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类本质异化的过程就是人在不自由不自主的情况下被迫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去的过程。类本质本身是对属于这个类的各个个体进行的高度总结,但如若类本质从类中剥离,那么这个类就失去了特性,成为有着所有动物一样的、靠着本能行动的简单生物。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是对人自身能力和独特存在意义的根本否定,是必须进行批判的。
4.人与人的异化
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表现是人与人的异化,它是劳动产品异化、劳动活动异化和类本质异化的直接结果。马克思说:“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9],由此来看,人与人相异化是人与自身类本质异化的直接产物。“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以实现和表现。”[10]由于人的类本质中包含了自由自觉而有意识的活动,那么只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包含的、不排斥的关系时,才能实现。但是就像马克思所说,“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11],异化的人的类本质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变成敌对的、竞争性的、互相排斥的,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同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就必然同占有产品的资本家相对立;有限的资源、工作机会却要有无数的人共同竞争,那么人们必然要在无尽的互相排斥中争取自己的地位和物质财富。由此看来,劳动者是由于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从事怎样的劳动活动被资本家决定,类本质被资本家剥夺,与其他劳动者陷入无尽的竞争,才逐渐失去自我,沦为生产工具的。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便处在根本的对立之中,由此而形成的两个阶级的对立也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调和的矛盾。
1.历史原因
马克思曾指出,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不能也无法通过人为的方式强制消除。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异化劳动现象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人类世界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新时代中国身处人类社会迅速变革的巨大浪潮之中,要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必须找到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尽快与世界接轨的发展方案。
近代以来,落后的东方社会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甚至完全失去主权,沦为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东方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实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早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了马克思本人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思考和探讨的焦点之一。[12]面对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实践和探索后,给出了独特的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由此,中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攀升。相较于苏联,中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从结果来看,无疑是中国模式更符合历史潮流。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形势正确判断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创新。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繁荣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为中国带来了劳动异化问题,使得众多劳动者不得不生活在激烈的竞争和资本的剥削中。
然而,这种异化劳动现象终归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随着对共同富裕目标的不懈追求和成功探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逐步得到弱化和解决。
2.现实成因
第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经济学范畴中,有市场就意味着有无处不在的竞争。当今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逐渐降低计划和宏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支持鼓励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推动了各市场主体努力提高其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创新和科研水平。但另一方面,诸多企业想方设法延长劳动时间,以便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直接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 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劳动创造了不属于自己的剩余价值,剥削程度不断加深。同时,超负荷的劳动量使得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精神世界受到摧残,他们只好在日复一日的无休止劳作中迷失自我。近年来的“996”“007”工作制事件便是很值得反思的例子。由于个别企业强制要求加班、过度劳动使得员工自杀、猝死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是非常现实的异化劳动现象。
第二,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策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江浙沪等地经济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至今为止,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就业机会都远超大多数内陆城市。这就出现了西部和其他落后边远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造成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加上市场经济的特性,优质资源和劳动力不断流入东部沿海城市,部分内陆城市人才、劳动力大量流失,发展速度始终较慢。由此导致了,一方面身处大城市的劳动者之间竞争激烈,行业内卷,企业不断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内陆城市因经济发展缓慢带来转型较慢,劳动者可从事的行业以及收入水平往往受到较大限制,甚至不得不前往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种恶性循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陆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
1.劳动者精神世界的空虚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现实社会的物质条件已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人们开始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层出不穷的诱惑中迷失自我,无尽的物欲背后,是精神世界无限的空虚,这就是劳动活动被严重异化了的时代表现。而对于人类来说,在投身实践和劳动活动的同时追求应有的精神生活,完成实存向本质的跨越,才能同时满足精神和物质、理想和现实的双重实现。既然人的类本质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难以实现,那么如何有意义、有价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如何在保证自身生存的前提下,依照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达到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状态。众所周知,一个较长时期内,如何维持生计成为了人们为之努力终生的命题。众多劳动者将全部精力投入在完成当下所从事的异化了的劳动活动之中,无暇顾及自己的理想与未来,他们终日地辛勤劳作却不知意欲为何,只能将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作为不断追逐的目标,这就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 这种状况在劳动者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时期以来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
2.社会价值观的偏移
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和终极目的是人,因而社会发展的最终成果也要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中得到体现。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可以从考察人的发展程度中得出结论。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部分私有制经济的长期存在,使得人在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被物质和商品所支配、人与人的关系不同程度地逐渐变为物与物的关系的状况也将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便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生和蔓延。现实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生活的幸福在于拥有丰富的物质,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得更多的财富。由此,物质财富的多少成为了衡量人身份高低的象征,人们逐渐把追求物质利益视为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这使得拜金主义盛行,使得社会中道德沦丧的人不断增多,使得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越来越浓,进而导致不少人社会价值观不断出现偏移和扭曲。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而异化劳动作为伤害、威胁广大劳动人民身心健康的“恶徒”,是我党必须着重应对和治理的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联系异化劳动在我国的现实表现及其成因,积极开展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研究并从中获得启示。
对于我国来说,应对异化劳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不断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结合中国传统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而生的价值理念,既保证了国家社会发展对于公民的普遍要求,又体现了公民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特质,是国与民的统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对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视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从道德和品行的角度规定了当今中国公民的行为准则,在行为逻辑中与异化形成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异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道,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空白,赋予了劳动者人生的标准和意义,成为了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价值的向导。总而言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育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念,明确人们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和态度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国需要坚决长期树立的一面精神旗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4]这是党中央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安排。
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时期,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减少污染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逐渐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前进,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在过去,我国许多地区承载着特定的生产门类,如东北老工业基地、河北重工业区等,而这些在特殊历史时期兴起的行业如今已经成为相对落后的代表,不仅使城市发展速度受到很大限制、人才流失严重、就业方向单一,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是亟需转变发展模式的区域。为此,党和国家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曾先后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作出了新部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日渐形成和优化,成效显著。近年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以及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和实施,从多方面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了新机制。
上述系列举措和行动都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不同区域众多劳动者生存和发展受限、工作积极性调动困难等问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持。
虽然现代化的起点是工业化,但终点应该归于“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15],这也就意味着,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是我国必须坚持开展的工作。
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对某些行业出现的资本过度扩张和无序发展进行限制和打击,同时明确了对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企业的处罚整治措施。这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当前应对异化劳动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已经成为了完全的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在资产阶级不断宣传所谓自由、平等的口号和宗旨下,人们逐步迷失在拥有财富和物质就是拥有自由的价值观之中。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劳动者,即人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保证每个个体自由发展的权利,以人为本,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各项权益。从如今的“996”等事件来看,现实中个别企业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这不仅损害了部分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得个体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而且也给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带来了消极影响,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法治社会,法律是保障每位劳动者的有力武器,所以,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和维护,国家和政府也应该加大相关的法制建设,确保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使得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得到强大的法律支撑。另外,政府要加大对违反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企业的处罚力度,既保障劳动者上诉的权利,又坚持自上而下地监督,各主体共同努力,真正将劳动者的需求落到实处。只有国家、企业、个人三位一体,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受到尊重和保护。[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7]为此,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展开积极行动和实践探索,于2021年5月20日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第一个试点地区,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套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并为在全国其他地区有效推广创造条件、提供支撑。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次伟大尝试。一年多来,旨在先试点后推广和先部分后全体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尝试正在浙江示范区成功推进,这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也是逐步消除异化劳动现象的现实方案。这充分证明,虽然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对实现这一目标方法和路径的探索和行动是一往无前的。我党念兹在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将不负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
综上所述,马克思用异化劳动理论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以及其他劳动者的异化这四种异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其内在逻辑联系起来,从而彻底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人的迫害,体现出了马克思的对真正的“人”的深入思考。不管现代化发展到何种程度,其核心和归宿都应该是人的现代化, 我们面对异化这种当前人类发展阶段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难免承受的伤害,就要深刻学习和领悟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基本观点,密切联系并深入剖析异化劳动在我国的现实表现及其成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启示方面下气力、做文章,尽力减少和解决异化劳动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为新时代劳动者全面自由发展、共享幸福生活夯实基础和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