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2022-03-15 04:52代宏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内蒙古共同体中华民族

王 丽,代宏丽

(1.内蒙古民族大学 工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的现实特征,继承和创新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要内容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院校不忘初心使命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1]。本文以内蒙古高校为例,通过梳理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探讨新时代内蒙古高校如何优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一、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内蒙古高校位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因此,加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内蒙古高校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014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 “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2021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定位,并且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纲” ,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5]。

由于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聚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内蒙古高校办学治校的工作主线,是民族高校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 “纲”[6],同时也是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新时代,内蒙古地区高校更要坚持不懈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滋养办学治校的初心,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内蒙古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民族实体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形式具有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民族社会的集体意识,本质上表现为关切、维护自己民族的民族权益或民族利益[7](110~112)。在各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一个民族的民族自我归属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为这个民族内部提供向心力、内聚力和互助力,同时也会产生与其他民族的民族分界意识。

内蒙古高校有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相对欠发达的边远农牧区,很多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较汉族学生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内蒙古高校在祖国北部边疆,西方敌对势力常常借助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民族意识和宗教问题煽动大学生的民族情绪,使其成为国内外分裂势力的重要渗透对象。适度的民族意识可以促进民族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如果民族意识过于强烈,则很容易被分裂势力所利用,滋生民族分裂思潮和民族主义情绪,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因此,加强对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发挥各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的正面作用,汲取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养分,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2014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之间多元与一体的关系[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国56 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首要的民族属性,是全体人民的最大共识,是我们凝聚人心、维护团结、促进发展的重要法宝[9](6)。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5]。大学生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培育多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从而完成更高层面的国家认同,才能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从而不断推动各民族大学生坚定 “五个认同” 。因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内蒙古高校大学生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国家观和民族观的重要途径。

二、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现状

多年来,内蒙古高校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设 “民族理论与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式,积累了大量关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观教育的经验。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形势,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一)受教育者层面:内蒙古高校生源的多民族特点

由于地处民族地区,内蒙古高校有大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因素。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幼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熏陶,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较强,虽然对中华文化有亲和力,但对两者的关系认识不清晰。例如,一些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低于汉族大学生,而且认知与行为有时不协调,他们对草原文化的认同度高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一些来自牧区的蒙古族大学生,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较城市的蒙古族大学生低,还有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他们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还有一些蒙古族学生入学前主要接受蒙古语授课,又多来自边远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较弱,然而目前学校除了特别设置的蒙古语授课的专业以外,其他教学活动都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增加了他们学习、生活和实践的难度,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冲击。

(二)教育者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课堂教学是内蒙古高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全新打造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内容还不够系统和体系化,难以达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对于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例挖掘不够,还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挖掘。对内蒙古高校而言,教师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念,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方式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灌输为主,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将相关理论讲透,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对各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效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 “第二课堂” 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活动大多是在以往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补充,而在校园的人文氛围营造、新媒体平台宣传、实践教学育人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全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育人格局上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同时,学校未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很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举措和体系,需要学校进一步拓宽思路和举措。

(三)教育环境层面:全球化和现代化影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由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生活交往等方方面面,并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国与国之间在打破壁垒深入交往的同时,也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种优秀文化大放异彩,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和交流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丰富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手段。但是,全球化也给国内外各种思潮提供了滋生土壤。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西方国家也加紧了对中国的 “和平演变” ,把中国作为价值输出的重点目标,边疆民族地区则成为首选对象。敌对势力常常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煽动民族分裂,这给内蒙古高校开展正确的民族观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

新媒体等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现实需要。新媒体手段的即时性、信息的海量性、主体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使新媒体成为文化传播、观念交流、思想宣传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的重要阵地。一方面,网络空间海量的信息为民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另一方面,利用专业的新媒体手段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正面、直接的宣讲或隐性软文的传播,发挥新媒体高效、亲民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网络环境的无序性、虚拟性给各种思潮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上网的消遣性阻碍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等价值观的传承。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加快了网络环境的无序发展,但海量信息鱼龙混杂,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为各种不良思想和思潮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便利,大学生若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极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同时,网上冲浪的消遣性让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更易接受轻松愉快的信息,使个人主义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说教会被大学生摒弃,于是消解了大学生对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行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信仰的追求。

三、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校立校发展之基、立德树人之魂[6]。内蒙古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第一课堂” 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第二课堂” 主阵地建设,用好网络空间 “虚拟课堂” 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发挥 “第一课堂” 主渠道作用,扎实推动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民族地区和内蒙古高校特别开设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程,肩负着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2018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 , “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10]。因此,要继续把反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组织专家和高校教师积极编写 “马工程” 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第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首先要从教材入手,编写优质教材。内蒙古高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活动,要围绕国家和自治区最新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完善课程教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中,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教材除了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和政策外,还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进行深度领会,要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反映到教材中去;同时,要注重挖掘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挖掘和宣传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和事迹,例如,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各族人民建设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等民族团结进步佳话,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 “多元” 和 “一体” 辩证统一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具体体现,使其成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案例来源。

第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程建设,遴选和培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流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将思想政治课堂打造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坚强阵地。

除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程外,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可以系统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知识,例如,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里加入内蒙古各民族革命斗争历史内容,让学生了解各族人民团结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程中可以将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进行阐释;在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课程中可以从法律的角度介绍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必要性;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里可以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问题;根据民族地区形势发展需要,设置教学内容,把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 “形势与政策” 课教学计划。此外,还要积极聘请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使 “三个离不开” “五个认同” 等思想扎根学生心中。

第三,把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内蒙古高校要始终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切实把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使用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内蒙古高校要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纳入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中,科学调整蒙古语授课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学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双语教师、 “双师型” 教师,并且组织力量专门为农村中小学理科及音体美等紧缺学科培养教师。

针对蒙古语授课学生,学校应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取混合式教学、双语教学、分级教学等模式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水平,开设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相关的选修课和专业辅修课,在就业前景好的工、农、医、管等应用性专业增设少数民族预科班。加强蒙汉双语教师和蒙汉兼通学工人员的培养,以多种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加强 “第二课堂” 主阵地建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第一,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推动大学生 “五观” 教育。推动 “第二课堂” 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 “新四史”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校园、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场所,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作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构建 “三全” 育人新格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抓在日常、抓在经常,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例如,团委、学生处等部门深入推进 “爱祖国、担大任、做新人” 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七个一”①“七个一” ,即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实践活动、一个典型模范、一个爱国故事、一首爱国歌曲、一次主题展览、一篇感想文章。等活动,坚持把 “五个认同” 教育抓在日常、抓在经常,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第二,用好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民族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5],这给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启示。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心理及性格特点,学校教育要注重加强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情感投入,将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并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强化思政育人的心理疏导功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关注他们在就业、学业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引导他们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蒙汉学生、新老生之间 “结对子、交朋友” 的形式,活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校园 “细胞” 。

同时,还要在教育过程中讲清楚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多元和一体的关系,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开展好民族文体活动的同时,要大力宣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营造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 “五观” 。

(三)加强和规范 “虚拟课堂” 新媒体的导向性,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新途径

第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网络空间。充分利用学工网站、辅导员博客、QQ 群、微信平台等现代媒体,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途径,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的、说教的教育形式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大力推进 “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行动,打造网络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让新媒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大增量。

第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品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新闻制作中心和融媒体研究所的作用,整合蒙古族英雄人物事迹、内蒙古发展史、内蒙古各高校发展史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开发为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案例和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形式发布在学校的各类网络平台上,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精品、影视作品、宣传片、短视频等,不断加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力度,让守望相助理念和 “三个离不开” “五个认同” 思想深深扎根于大学生心中。

第三,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精通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内蒙古民风民俗、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辅导员队伍;同时,加强依法管网治网力度,重点加大专业网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大对校园防火墙等核心安全设备和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投入,切实维护校园网络安全。

四、结 语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时代命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学子对未来的责任和担当,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民族地区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使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内蒙古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