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峰
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阶段,很多教师对数学的认识就是解题,其实数学学科教学更要挖掘数学文化中的美育要素,让学生从数学美中学到数学精神和品质,增强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立足数学学科特点,加强与德育的融合,挖掘“美”的内涵,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浸润。
数学是抽象的,数学逻辑思维是严谨、科学的,数学应用又是广泛的,任何领域、任何学科,都会与数学相关联,应用数学知识推动科技的发展。基于德育范畴,数学学科德育要素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思维品质、理性精神和数学审美等四个方面。
中国历史文化中,数学学科璀璨的成就彰显了民族自尊和自豪。翻开中国数学史,古代数学先贤们用智慧树立的数学丰碑,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如《墨经》《算经十书》《海岛算经》《周髀算经》《九章算经》等古代数学著作讲述了与数学相关的很多解题方法和知识,初中数学中的“勾股定理”更是经典,还有刘徽割圆术、贾宪三角,现代的华罗庚、苏步青、陈省身等数学大家,为我国数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展望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振兴,“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重塑大国形象,在科技领域,数学是基础学科,也让更多中学生树立起强国志向。
数学学科以严密的符号系统、公式结构等形式为主,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帮助学生获得辩证思维。数学学科逻辑性强,因此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数学思辨力的关键期,在数学问题探究中,教师要通过数学例题的示范,指引学生参与数学演绎推理,在求证与论证中解决数学问题,发展缜密的数学思维品质。如学习“平行线”时,对于“平行”的求证,单单观察、实验、归纳是不全面的,还要进行推理论证,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观察、思辨。学习数学不局限于解题,求解数学题目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比如,审题时要善于挖掘隐藏条件,从已知中求解未知;解题时要注重数学解题规范,按照步骤逐步解题,从中提升学生严密的推理、思维能力;对于解法,可以从不同视角找出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德育实践中,理性精神是典型特质。通常人的情感丰富,易受到感情影响,而理性是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冷静、客观地优化执行方案的能力。理性精神彰显了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学习数学,能使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将实事求是、崇尚真理、敢想敢做作为行事原则。数学中有许多公式推导,比如弧长公式、平方差公式、求根公式、正弦定理等,教师要让学生从运算中,增强对这些公式、定理的认知,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样,在数学解题中,对于分类思想、转化思想的学习和应用,能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全面分析其异同点,找准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类讨论、转化思想的运用,加强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指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
认识世界所秉承的美好诉求,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情感的维系方式。美育的本质在于发现、感知、创造美,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初中数学课程要将美育与德育衔接起来,关注学生美的情操、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素养的生成。学习数学时,符号、公式、曲线、图形、思想等,无不蕴含着美,数学之美体现在数学的对称性、和谐性、简洁性等,如初中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点,几何学中的旋转、平移、对称等。数学公式、数学定理中的简洁性,都是一种教育的审美境界,能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事实上,数学学科的美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要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应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客观存在,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让学生从“数学美”中升华良好品行。
数学中的美学不在堆积如山的试卷里,而在对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数学的美要联系数学文化,从数学文化中挖掘“数学美”。德国科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认为:“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教育家徐利治认为:“数学美是丰富的,如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中的对称性、协调性,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普遍性等。”可以说,小到数学符号、表达式,大到数学图形、概念等,都可以从中发现“数学美”。
奇异美主要体现在“奇”和“异”上。培根认为:“没有一个极美的东西不是在匀称中有着某种奇异。”正如数学中的公式,其简洁的结构、独特的解法,蕴藏着数学的奥妙,更具奇异之美。在学习“乘方”概念时,一个自然数的27 次方,其结果有多大?如果有一张1 毫米的纸,通过折叠的方式,当折叠27 次时,其厚度超过珠穆朗玛峰。当折叠30 次时,其厚度是珠穆朗玛峰的12 倍。这个结果令所有学生吃惊,这就是“乘方”的奥妙。再如,“整体大于部分”也并非完全如此,在有限的情形下,“整体大于部分”。以两个同心圆为例,请学生思考:大圆圆周上的点多还是小圆圆周上的点多?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大圆圆周上的点多”,但事实上,只要通过两个同心圆的圆心,向圆外做射线,每一条射线都会与大圆有一个交点,小圆上也有与之对应的一个点,可见,数学的“奇异美”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独特而奇异的美妙世界。解读数学之美,让学生打破思维惯性,在数学世界发现数学的趣味与奥妙,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品格。
简洁美就是简明扼要,以最精简的方式描述最复杂的事物。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证明、方法、结论等,都为我们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如在学习“单项式”时,利用“数与字母的乘积”概括单项式所具备的条件;一个“与”字,可以表示与多个数相乘、与多个字母相乘或是数与字母相乘,再如“∴、∵、π”等数学符号,还有较复杂的数学证明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从数学解题中发现简洁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中的对称美主要体现在数学图形的结构特征,如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也是一种美的存在,生活中,对称美无处不在。观察人体结构,是对称的;观察蝴蝶的翅膀,翅膀上的图案,是对称的;城市里的建筑物、桥梁,生活中的用具等,很多都是对称的。认识对称美能让学生基于数学视角观察世界,加深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的理解。在学习“函数”时,函数与反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也是一种对称美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在数学中体会对称美,感受数学知识的规律性。
统一美着重体现在看似不相关的内容,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归一为同一类。数学学科中统一性广泛存在。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数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的生命力正是在各个部分间的联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比如,有n 位学生,让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共须握多少次?在篮球比赛中,采用单循环制,要比赛多少场?在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存在多少条不同的线段?这些数学问题看似各自独立,却都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即“握手问题”。可见,在学习数学时,发现数学美的关键在于指引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数学探究中找到乐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学科蕴含丰富的德育要素,教师要重视挖掘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从揭示“数学美”中让学生感受理性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与辩证思维,提高学生德育素养。教师要立足“数学美”,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知识,展现数学之美,让学生从欣赏“数学美”中感知良好美德的价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行。
面对数学问题,在学习中学生难免会有疑问。释疑解惑,教师要抓住疑点,巧妙导入“数学美”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比如,学习“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以“鸡兔同笼”问题展开问题情境,如果笼里有6 个头,18 条腿,请求解有几只鸡、几只兔?学生在思考该题的解法时,如果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可以假设鸡有x 只,则兔有(6-x)只,根据鸡有两只腿,兔有四只腿,得到方程,求解该方程即可得到鸡、兔的只数。但如果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则要分别假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何异同点?显然,第一种解法实质上是将第二个式中的y 换成(6-x),但第二种解法,方程组的第一个式子,可以转化为y=6-x。也就是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通过消元法,使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让求解方法更加简便。同理,如果是三元一次方程组,是否也适用“消元”思想?结合数学中的统一性,三元一次方程组也可以利用“消元法”将之转换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的衔接与对比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美”的内在关联性,让数学难题迎刃而解。
在初中数学课堂讲解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史料信息,融入趣味性故事,让学生深刻感知数学的特质与含义。数学课堂要活泼、生动、趣味,学生面对数学知识点时,教师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呈现。比如“乘方”的特点,教师引入“阿基米德的故事”:有一个国王与阿基米德在下棋时打赌。如果国王赢了,阿基米德要为国王打一辈子长工;如果国王输了,阿基米德提出,只要国王将米粒放满棋盘的格子即可。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以此类推,后面的每个格子,放的米粒数量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国王觉得,家里有那么多米仓,这个棋盘一定能放满。但在兑现承诺时,国王发现自己的米仓根本填不满这个小小的棋盘。教师要从这个趣味故事中,让学生理解“乘方”的特点,并从中感受数学的奇妙。
求解数学题很多学生按部就班地求解,缺乏发现“数学美”的眼睛。学习“一次函数”时,经过点(2,0)与(0,3),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对于该题,很多学生一脸茫然。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两个点求出一次函数表达式。接着,教师利用作图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来,利用坐标系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从中揭示“不等式”的本质,深化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教育与德育两者具有内在关联性,教师要在“数学美”的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特别是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学习中,挖掘数学解题中的审美价值,让学生从数学中获得优秀品质。“数学美”是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初中数学中的“美”,将之转化为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在细致、认真、推理、论证中感悟数学的“美”,促进数学与德育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