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娟,齐瑞霞,李昆英,陈 绢,何英连,刘福坪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风湿免疫科(广西 柳州 54500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处小关节对称性出现以炎性滑膜炎病变为主的免疫系统疾病。RA患者可因病情进展由对称的关节肿胀变形,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严重限制肢体活动。若不能进行有效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RA的一线治疗方案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虽然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症状,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1]。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兴治疗手段,具有超强免疫抑制、抗炎等综合协同治疗作用,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2]。本研究观察了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RA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RA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RA的分类标准,①晨僵:关节区的晨僵持续1h以上,持续时间≥6周;②同时存在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关节区的软组织肿胀或积液);③手关节的关节炎: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区域的软组织肿胀;④对称性的关节炎:同时有双侧关节软组织肿胀;⑤类风湿结节;⑥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⑦X线出现RA特有改变。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肾功能损害(如血浆肌酐清除率<30mL/min、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者;②有严重心、肺及脑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④甲亢、血液系统疾病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无法配合者等。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46.6±10.8)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6.21±2.11)年。治疗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41~80岁,平均(44.2±9.7)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6.23±1.0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来氟米特片(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50,规格:10mg/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三氧气由德国卡特三氧治疗仪制备(浓度:47μg/mL),从患者肘正中静脉中抽取100mL自体血,以1∶1的比例加入三氧混匀3~5min后回输,30min内回输完毕,回输完毕后,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冲管,1次/d,10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采用尼莫地平计分法记录两组患者RA典型症状评分,每个证候0~4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晨僵改善时间、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评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RA疾病活动度越高)[3]。②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静脉血10mL,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水平。
1.4疗效评定标准结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总证候积分情况评定疗效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证候积分减少70%~<95%;③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总证候积分减少30%~<70%;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证候积分减少<3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RA关节肿胀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受限评分、DAS28评分、晨僵时间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SR、Hs-CRP、RF、抗CCP抗体、IL-17、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2,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RA是以全身小关节呈对称性、侵袭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目前研究[4]认为RA发病与关节滑膜病变、免疫功能异常、骨质破坏等因素有关。RA发生后会出现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入血,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变形,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西医治疗RA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为主,其中代表性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滑膜炎症反应,遏制软骨的骨质破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但这些常规药物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而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最终影响临床疗效[6]。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治疗手段,在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理想效果[2]。李睿亚等[7]研究证实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可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17、IL-23水平。谭迎春等[8]报道了使用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不仅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还能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壁弹性等功能。李芳等[9]研究证实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血尿酸、尿素氮)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说明医用三氧自血疗法有保肝肾降酶作用。此外,免疫三氧还能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炎症指标[10],吴群等[11]发现使用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疗法能够降低RA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γ水平,同时可调节免疫因子水平,使RA患者血清中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增加,改善机体免疫功能。Yang等[12]研究报道IL-17由Th17细胞分泌,可促进血管新生、滑膜增生、软骨及骨破坏,从而促进RA病情进展。Taku等[13]研究证实,IL-6是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可促进IL-17的表达和分泌。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关节肿胀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受限评分、DAS28评分、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ESR、Hs-CRP、RF、抗CCP抗体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可有效提高RA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患者IL-17、IL-6均下调,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能显著降低促炎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无论是从临床症候评分,还是炎症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