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还要做提质“加法”

2022-03-15 13:54民生周刊罗燕
民生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部双减学科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呼吁多年的减负终于在“双减”中收到了实效。曾经红火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如今一片沉寂。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九成。

“加法”在同步进行。学校的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保证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能够和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便于家长接孩子。

“提质”成为重要任务。各地学校都在积极提高课堂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让学生学好学足。

家庭教育支持也在加强,家长、学校、社会都要承担相应的职责,“依法带娃”时代来临。

“双减”在路上

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的实施,如同一剂猛药,让大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急刹车,进而停摆。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原1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 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0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

但依然有人在观望,校外培训需求能长期压下去吗?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会不会只是一阵风?

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推进,监管难度越来越大,一些校外培训转入地下模式。比如“一对一”“私人攒班”,或者以课后托管的名义开展学科培训。还有一些集训式的“成长营”,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进行学科培训。

但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将常态化。2021年6月,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随后,各地也成立相应的专门部门。

1月25日,教育部、中央编办、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关于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的专门文件。

文件提出,到2024 年,基本建成权责明晰、管理规范、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监管到位的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体系。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发布“双减”明白卡指出,今年将健全违规培训检查常态化机制,构建校外培训执法体系,推进监管信息化,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被称为“影子学校”的校外培训机构大量压减,学校必须强化育人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延时服务成为3个关键抓手。

各地都高度重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目前各地已经建立了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学校普遍更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规范,99%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99.%以上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普遍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98.7%的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切实做到减负提质,保障学生的学业质量。

学生的作业实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不少地方通过制定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组织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的展示交流活动,促进广大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高作业整体水平。

学校普遍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即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两个小时课后服务,解决家长“三点半”难题。另外,据教育部统计,还有2.1万所学校积极探索开展了暑期托管服务,有302万多名学生参加了暑期托管。

课后服务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从辅导作业,到开展文艺、体育等各类兴趣活动。教育部的直报平台摸底调查显示,有92.7%的学校开展了文艺、体育类活动,88.3%的学校开展了阅读类活动,87.3%的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给家庭教育更多支持

学习负担减轻,孩子回家后不用写作业,很多家长反而慌了。孩子学习成绩怎么办?升学怎么办?

事实上,要让孩子减负,家长至关重要。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内卷”“鸡娃”等风潮之下,家长的焦虑蔓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依法带娃时代来临,父母拒绝或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将承担不利后果,会被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将被要求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1月6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抚养权变更纠纷,针对监护人监护失职的情况,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

其实,几乎所有家长在育儿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得到支持与指导。全国各地很多学校已经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有的地方成立市级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去年12月,北京市首个区级“家长学校”——海淀家长学校成立,开设家庭教育通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等课程,建立线上线下指导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并将推动中小学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搭建家长咨询指导平台等。

“双减”仍在路上,要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家、校、社多方共同努力。期待在“双减”的倒逼之下,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教育部双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超学科”来啦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