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刘 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谢露诚 欧阳颖诗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心理负荷加重,心理亚健康人群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现全球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是指个体在内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个体心理和行为障碍。[1]心理疾病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是当今社会中比较容易受贬抑的属性。WHO指出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康复的最大障碍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污名和歧视,即心理疾病污名(stigma of mental illness)。心理疾病污名,也可译为病耻感,是个体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负面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倾向。[2]
心理疾病污名随社会情境变化而变化,是动态非静态的,其认知成分是多样的。根据是否可以被意识到,心理疾病污名可以分为两大类,外显污名及内隐污名。外显污名是指个体能够意识到自身对心理疾病存在的刻板印象及负面反应;相对应的,内隐污名是指个体对心理疾病产生无意识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反应。[1]大多数研究者支持心理疾病外显污名和内隐污名是属于不同的结构,彼此相互独立。外显污名和内隐污名都可以对心理疾病患者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研究关注的大多数都是意识得到的外显污名,包括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三部分。根据污名来源,外显污名又可分为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是一般公众根据污名对受污群体成员做出的反应。[3]一般情况下,公众习惯性将心理疾病患者认为是危险的个体,将其与正常个体区别对待。自我污名是精神疾病患者将污名态度指向自己产生的反应。[3]心理疾病患者会因为他人对其的看法和评价而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是让人害怕的。其中,公众污名可能还会影响到心理疾病患者的家人和朋友,这种现象被称为连带污名或联结污名。
但相比于外显污名,内隐污名更容易被忽略。然而,内隐污名在心理疾病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陈晓惠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内隐心理疾病污名。[4]
心理疾病污名,无论是外显污名亦是内隐污名,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视。心理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也不在少数,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时有发现。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自身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不断增强,自我体验也更加敏感、强烈而不稳定,他们害怕在公众面前丢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因此,在面对心理疾病时,常不同程度地采用否认、文饰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来掩饰自己的弱点,既受公众污名的影响,也受自我污名的影响。心理疾病污名感受越强的大学生,越不愿意自我表露、对心理咨询越不信,求助意愿也越低。当受心理疾病污名时,心理疾病患者要应对疾病与污名的“双重痛苦”,一方面,他们要忍受疾病本身的症状,如焦虑和情绪波动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对于正经历着人生的“第二次断乳”的大学生而言,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当处于心理疾病污名中时,其求助意愿和自我表露意愿减弱,求助心理负担加重,这影响其个人专业心理求助行为,会使心理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躯体化症状,导致生理上的不适。其次,因为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感,受污名影响的大学生减少自我表露,不敢与身边好友倾诉心声,回避寻求他人帮助,这种长期缺少沟通和疏导的现象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受损,甚至破裂,进而影响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最后,大学生群体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敏感时期,是自我污名产生与影响的重点人群之一。[5]心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污名的双重打击可能影响大学生同一性的确立,阻碍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体验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由此看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现象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它降低了受污名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也掠夺了其自我成长的机会。
心理疾病污名是影响大学生正确面对心理知识、正视心理问题、寻求心理帮助的重要因素,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不良影响。[6]心理疾病污名是一种社会污名,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疾病污名不仅表现在对心理疾病患者的个人歧视和排斥上,也表现在对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首先,当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在高校存在时,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将被排斥、被异化,学生群体分化,这不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其次,心理疾病污名会影响心理疾病患者与教师的接触,一定程度阻碍了大学生与教师的深入交流,这不利于深度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再者,心理疾病污名降低了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这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高校心理服务工作的效能,不利于高校构建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最后,心理疾病污名影响了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态度,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良循环。
大学生因担心、惧怕他人对自身心理疾病的看法而隐蔽个人实际情况不主动寻求帮助的现象属于公众污名。应对公众污名,干预路径一般分为三类:抗议、教育和接触。在大学校园里,抗议的行为不受推崇。而在去心理疾病污名过程中,教育与接触应该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因此,针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现象,高校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部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出版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理性对待心理疾病个体,消除个体偏见。高校各教育者应共同努力,除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老师外,辅导员、教务员等管理人员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可以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元素,在事务处理中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正视问题;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中也应融入心理育人的理念,协助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各教育主体中体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看法,改变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
朋辈互助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各种行为,彼此有意识地施加心理影响,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向积极方向发展变化的学习活动。[7]相较于教师教育,大学生间的相互开导、安慰、支持能够对学生个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面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通过朋辈互助,健康大学生个体与心理问题大学生个体接触,可以了解心理疾病患者面对心理疾病时的痛苦和无助感,进一步认识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患者能够感知到来自身边同学的接纳度从而降低污名感。大学生之间以平等的身份共同探讨心理疾病,接受宣泄,科学开导,相互鼓励,共同追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群体认同,打消健康大学生个体对心理疾病个体的偏见和歧视,是对抗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直接、有效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质都是教育,都是为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而努力。[8]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针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现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疾病及其影响,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去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价值引领来实现。首先可以引导受污名大学生个体正视个人心理问题,适当自我表露,积极寻求心理帮助,提高个人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水平;其次可以引导大学生施污者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尊重心理疾病患者,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公众污名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方式是通过结合线上线下来实现的,网络的普及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的时空局限。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寻求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时,高校应该牢牢占领网络宣传阵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网络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网络再普及等方式,做好心理疾病知识的正确宣传,进一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强化线上线下全方位污名干预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