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雷
(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1]4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就要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1]12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 “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1]11有了深刻的学习体验,大学生才能有感而发、进而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将知识内化为智慧与行动。因而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高校思政课中是必要的,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体验式教学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为此,他提出了 “助产术” ,通过讥讽、归纳、诱导、定义四个阶段把受教育者的 “内心勾引出来”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强调自然主义,主张一切归于自然,倡导参与实践活动。20世纪初,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 的教学思想,强调个体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1984年,美国教育家大卫·库珀在《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把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具体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激发情感、获得感受、建构知识、生成意义,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体验式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还关注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的培养,因而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亲历性是体验式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与传统的 “你讲我听”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本人的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建构知识。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诉我们: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2]只有亲口吃了,才能尝到梨子的滋味;同样,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获得真知。黑格尔讲过,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3]没有了真实的、生动的体验,我们的理解往往是空洞的、贫乏的。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事事亲经历、去实践,因而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的体验学习提供适宜的场域就成为必须的了。
体验式教学具有情感性。学生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是一个知情意的统一体。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学生因各自的境遇、阅历不同,在同样的体验中激荡起的情感必然也各不相同,可能有的情感会偏离我们的教学目标。因而教师不能任由学生情感萌发与壮大,而是要对学生的情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规范,使之与既定的教学要求相吻合。在这样一种合理的情感的影响与作用下,学生会将所获得的真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真信与真行。
体验式教学具有主体性。要实现真知、真信、真行,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客体,是配角。学生的行为活动要遵循教师的指令,不能越雷池一步。老师讲课讲得累,学生听课听得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角。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自主地去体验,并在体验中自我感悟、自我认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解放教师,更能解放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焕然一新。当然,体验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不需要老师了,老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掌舵人,是主导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场所,并在学生的体验过程中加以引导,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高校思政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任务在于落实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就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方法,创新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模式。体验式教学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培养的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能否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立德是根本。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4]“德” 包括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等方面。 “德” 的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而,思政课培养的是知、情、信、意、行合一的人,这就要求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要从这五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景,给予学生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同时直接体验与学生已有的生存境遇相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内化于心,形成信念;在信念与意志的支配下,学生形成的正确知识就能够自觉地外化为行动。显然,体验式教学的知、情、信、意、行与高校思政课的立德树人的要求是契合的,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思政课上大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点头率低的 “三低问题” 长期困扰着思政课教师和众多高等院校。 “三低问题” 的根源在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和要求。新时代大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一代,他们在思政课堂上不满足于做被动的倾听者,而是要做 “自己的主人” ,他们要求自我经历、自我感悟、自我成长。体验式教学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探索和思考的素材,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体验、去探求,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体验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重在阐释概念、原理、体系的局限,从学生能够直接感触的现实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经验中去体会、感悟,进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与学生的自觉行动。体验式教学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与要求,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从而能够提高思政课上大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一定意义上,师生关系是大于教育的。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关系一般,课堂上老师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命令者、宣讲者,学生只能被动地倾听与接受,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师生之间关系是不平等的。体验式教学遵循 “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与自我成长的空间,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关系,这就极大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使得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相信老师的言行。同时,体验式教学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况,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确地体验、感悟并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一潭水” 。[5]而且这 “一潭水” 也不能一股脑地倒给学生,而是有计划、有组织、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给学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还要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应变能力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人格魅力。
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应有序展开明确目标、创设情境,亲身体验、生发情感,建构知识、形成信念,坚定意志、躬行实践四个前后相继的环节,促进大学生的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要求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做甩手掌柜。实际上,在体验式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教师要根据思政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一切环节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在体验式教学中,因为大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有时候可能会偏离目标甚至同目标背道而驰,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引导、规范学生的言行。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既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同时又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后,思政课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宜的情境,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模拟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景,可以通过角色,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进行虚拟仿真等等。创设情境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教学目标,有比较鲜明的思政元素。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把好玩、有趣、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创设情境的首要条件,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高校思政课不仅要提高 “抬头率” ,更要提高 “点头率” ,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第二,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学生能够理解,也愿意参与其中。否则,只是教师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罢了。有的教师,把同一个情境用到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身上,这是不可行的。一个与物理学科知识相关的情境,运用到数理化专业的学生身上,多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放到音乐美术等专业上,学生多半茫然不知所措。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一个思政课知识点,在不同的专业类型、不同的学习基础学生那里,就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情境。
体验是学生生发情感、建构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在体验这一环节,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两大难题:其一,部分大学生反感思政课,拒绝体验,对教师创设的情境置之不理,而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这种情形让教师很是头疼,高校思政课教师既不能像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那样,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不能放任这部分学生。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适当关注这部分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其二,部分大学生体验的盲目性。这部分学生愿意参与体验,也想通过体验有所收获,但是不知道如何体验,关注的焦点不对。如教师创设了一段影片的体验,目的是通过体验让学生感知主人公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个别学生只关注主人公服饰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体验之前适当引导学生,如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去思考。
在情境体验中,不同的学生会生发不同的情感。情感本身无所谓好坏,都是学生面对特定情境内心真实的感受,教师都要予以理解,不能人为地否定一种情感或抬高另一种情感,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情感有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之分,高校思政课更应该大力弘扬正向情感、正能量。这就要求教师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通过情感交流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建立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最终达到情感认同,充分发挥情感传递的感化力量,使学生理解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担当。
在认识过程中,人不是机器,而是带着情感去获取知识、追求真理。在情感的激荡下,学生对知识有了渴望与追求,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构建知识。高校思政课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 “三观” 不能只靠教师的强制灌输,它更需要大学生在体验、感悟、思考、反省等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6]只有这样,高校思政课才能做到以理服人,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使命担当。
自我建构的知识对大学生来说才是活生生的知识,才是真知。因为是真理,才愿意去相信,才能够内化于心,形成信念。大学生知行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思政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误以为掌握了思政课知识、考试得了高分就等于学好了。其实,思政课的知识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把习得的知识转化成为内在的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思政课的体验式教学,能够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大学生才能坚定自己的意志,才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才能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图强。坚定意志的形成既有从坚定的信念转化而来,更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磨砺、提升。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有意识地锤炼学生的意志:在课堂上,要促进大学生情境体验—形成信念—坚定意志的自然的衔接与转换,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坚韧性。在课外,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志愿服务、参观考察、实践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应对问题与挑战的底气,激发大学生践行使命担当的动力。
体验式教学中大学生能够体验、有所感悟、进而建构知识的前提是他要带着自己的生存境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与教师创设的情境相碰撞。一个头脑空白的人是无法体验的,思想、情感等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越丰富,他的体验就会越丰富、越深刻。在这个意义上,躬行实践是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起点。同时,躬行实践也是归宿。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自觉将思政课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