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3-14 14:12马静雯
中学语文 2022年33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美的

马静雯

一、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形式,优秀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因此,古诗词是发挥语文美育功能的重要资源。然而,学生普遍反映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枯燥,不能较好地感受古诗词的美。究其原因,不外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

从教师方面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只是服从考试大纲的要求,将古诗词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古诗、疏通文句、炼字、找意象、绘意境,最后总结诗歌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割裂了古诗词中营造的美的意境,学生往往不能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核。虽然有一部分教师有意识地开展美育教育,但受自身素养的限制,美育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

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古诗词距离当今时代比较久远,而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习惯于接受方便快捷的信息,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安静地品读古诗词。他们使用着现代的通讯工具,自然领会不了“家书抵万金”的思念和“寄书长不达”的悲楚;他们使用着现代的交通工具,也体味不了“萧萧班马鸣”的落寞和“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辛酸。所以,学生所以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不足、兴趣不浓,很难体悟古诗词中所呈现的情感。同时,面对中考的压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功利化,面对考纲中的默写要求,往往采取最简单的死记硬背的方法。

二、古诗词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古诗词或含蓄或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社会生活之美、真情流动之美、语言艺术之美等,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是实践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文241 篇,其中古诗词占84 篇,可见其重要性。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这些作品很适合用来进行审美教育。比如,我们可以从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体会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和谐;从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感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人生哲思。古诗词中蕴藏的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进而在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优秀的古诗词融汇了不同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古诗词为船,以美育为帆,引领学生领会李白的浪漫情怀、杜甫的家国之牵、苏轼的豪迈旷达、王安石的踌躇满志,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

情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条件,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能跨越时空。利用古诗词的意境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知。

(1)巧用导入

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可以引入与本节课相关的趣味性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渔家傲》时,教师可以用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引入课堂教学。教师的巧用导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2)把握情感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优秀的古诗词都是以情动人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思,深入探索情感的流动。比如学习杜牧的《赤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伤古怀今、壮志难酬的悲慨;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品味诗人的深沉悲壮。

(3)活用吟诵

古诗词音律匀称,节奏鲜明,十分适合美读。美读能将书面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走近诗人,从而体会古诗词的情感美和音韵美。因为古诗词讲究韵律,具有音乐美,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吟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适当的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意境和情感的感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比如读《龟虽寿》时要慷慨激昂;读《钱塘湖春行》时要欢快欣喜;读《行路难》时要舒缓激昂兼具。

2.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

(1)品味词句,感受语言美

语言凝练、用词考究是古诗词的一大特色。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鉴赏其中的语言美,从而强化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为了更好地品味诗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品字、品词和品句等三种方式。关键字或词往往可以传达出整首诗词的主旨。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愁”是全诗的关键字,也是赏析的突破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望乡”二字寄寓了戍边将士绵绵不绝的乡愁。刘禹锡《秋词》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明朗刚健,暗藏豪壮的情怀。

(2)联想想象,感受意境美

“意”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感情,“境”是诗人作品中的具体景物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真正地进入到作品所创设和营造的意境中才能更好地感受、理解和评析作品。同时,意境也是我国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概念。在学生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鉴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占有重要地位。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和情感积累及美感体验,同时最大地调动学生对意象的联想想象和意境的生发营造,深入感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古诗词的意境美。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也是诗人和词人善用的意境营造方法。比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虚实相生,在时空的交错中,含蓄地流露着对妻子的悠悠思念。

(3)把握形象,感受形象美

古诗词通过创造出美的形象来营造美的意境,所以形象是意境的基础。完善和健全人格是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通过鉴赏人物的形象美,让学生感受蕴含在人物背后的人格美,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人格塑造和发展。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杜甫推己及人、充满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

(4)统观全诗,感受结构美

古诗词中严谨的结构也给人美的体验。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望”一“惜”统领全篇,上阙赞美了北国雪景,先总写,后具体描绘,最后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下阙寓情于议,先借景引英雄,再惜古代帝王,最后颂今朝的风流人物。既展现了北国雪景,又有后来者居上的气概和超越历代英雄的自信。全诗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结构严谨。

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

古诗词中充满着美的因素,实际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从情感体会中收获美的感受、身心的愉悦,在发现美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进行美的创造,同时也要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再次体验美。常用的美育方法有:诗词吟诵会、课本剧创作、以诗入画和诗词创作等。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前三种都能较好地实践,针对创作诗词可以先从改写和仿写入手,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进而提升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美的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