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解读《社戏》

2022-03-14 14:12李金环
中学语文 2022年33期
关键词:赵庄社戏戏台

李金环

鲁迅先生的《社戏》,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赞颂农民的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小说主要写看戏,但真正着墨于此的并不多,看戏前后的事情反而占据了小说的大部分篇幅,作者通过这些事情的描写,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怀念社戏、怀念故乡的主题。在小说里,作者多次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看戏为主要线索,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揭示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还运用了景物描写来渲染环境。[1]

一、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的虚实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提示:“本单元,要注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社戏》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小说通过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将童年记忆中看社戏的经历一一展现出来。作者通过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的交叉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眼前之景,即真实发生的事情。比如,“我在看戏那天早上,因为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同去,总之去不了。”这里是实写,写出我得知结果后很沮丧。如果作者直接写“我心里难过、沮丧”,这样直接叙述的语言就让读者感觉很单调。但通过虚写,从想象的角度去写,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原文是这样写的: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卖豆浆喝。

在小说创作中,“叙述视角,既是小说人物形象体系的营构枢纽,又是作家主体意识和审美个性的艺术外化。”[2]。在鲁迅笔下,“我”的沮丧心情,是通过我的感官想象和心理描写体现出来的,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儿童带着慌张的神态站在你的面前,急得要哭了,向我们展现了儿童视野里的世态人生。[3]这里是虚写,作者用了“似乎”这一虚词,想象出戏台那边锣鼓声天的热闹场景,而自己却去只能呆在索然无味的家中,那边的景与自己的心情形成对比,衬托出作者失望沮丧的尽情。

《社戏》中的这种写作手法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当一件事没有如自己所愿,我们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细读文中虚写的句子,我们会发现作者使用了一些虚词。[4]当我们阅读小说或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要留心句子中的“似乎”“好像”“仿佛”等虚词的运用,在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并加以品味。在写作时,我们也可以借鉴使用,使语义更加鲜明。[5]

二、梦幻之境与实际环境的虚实

在《社戏》中,作者创作手法的妙处还体现在情景交融上。作者把事情的发展,虚透在景物描写中,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社戏》中的情节也有一个转折,“我”最终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月夜下行船,前往看戏。在去往赵庄的途中,作者写到了“我”的心情: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山本是静物,但由于“我”是坐在船上观察,自己在动,便感到起伏的连山也在动,于是联想起连山像“兽脊”,向船尾跑,比喻行船速度非常之快。但“我”却觉得船行得很慢,可见“我”的心情非常着急。“似乎”“料想”“也许”写出了“我”急于到达戏台的心情,“我”在船上的心情既“沉静”又“自失”。这样,作者就将美丽的夜色与“我”的欢悦而又急切的心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几点火”是作者的错觉,是虚写,后文作者交代了实情: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当赵庄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时,作者如此形容自己所盼望见到的事物: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将实际环境中的戏台想象成“画上见过的仙境”,突出戏台在黑夜里看起来很梦幻,特别是在月色皎洁之夜,站在船上远远望去,“我”感觉戏台如同画上的仙山楼阁一样美。

在行船途中,文中许多美妙的景色描写,也是作者通过儿童视角去写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点点“渔火”,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也仿佛梦里才有。关于第三次看戏经历的描写与前两次在北京看戏相比,文风轻松明快。[6]在《社戏》的叙述中,台上戏的内容寥寥几笔带过,鲁迅真正想要表现的其实是由台下的人演绎出的“人生之戏”。

文章还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用一颗富有童趣的心去想象童年的生活经历,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美好的乡村夜晚,其中还增添了许多童话般的趣事,渲染了环境的美好,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美丽乡村的眷恋之情。

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虚实

快到达赵庄时,作者按照船行距离戏台的远近来写戏台,先是模糊,到后面可以看见“台上显出人物来”。在具体描写看戏场面时,作者正面描写了铁头老生和小旦,但他们穿什么服饰,唱什么戏文都没有交代,细致描写的地方不多。演出的效果作者也是通过观众们的反应来侧面描写的,以虚写实,虚写演出的内容,实写观众的感受和表现。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只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久都不见……

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哈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

作者通过对观众看戏表情的观察,将人们在看戏过程中表现的不耐烦情绪层层推进,说明这场戏并不精彩。戏还没看完,小伙伴们便一起走了。但是作者的心中仍挂念着这场戏。当船返程后,“我”心里还在想着:“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这一情节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是由于时间已晚,也不想麻烦小伙伴,只得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蔽起来。

在追寻文章主题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并没有将乡村完全放在城市的对立面上,《社戏》与《呐喊》中的其他小说相比,主题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鲁迅仿佛站在城市和农村的交界点上。《社戏》一文,有鲁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亦有他对淳朴乡风民俗的赞美与怀念。《社戏》的第一部分,在北京的两次看戏更像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批判,鲁迅用看戏遇到的情景和自己厌烦的心情来反抗现实,揭露社会的丑陋。可是《社戏》的第二部分却让人心情得以舒缓,就像鲁迅自己所说的,这种感觉就像是从北京戏院里出来后呼吸的“沁人心脾”的夜气。

最后,文中侧面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在船上看戏时的反应,更是作者想要详细描写的,由于晚上看戏的人少,戏的表演也不精彩,而且由于小伙伴们白天已经看过一遍了,可还是愿意陪“我”再看一遍,这就更加突出乡村孩子们之间淳朴纯洁的友谊。

文中还有一段侧面描写,表现了乡村孩子们纯真高尚的心灵:

其实我们这白蓬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乌蓬的船在一起。

“白蓬船”是孩子们借来的渡船,专门摆渡人用的;“乌篷船”是大户人家的私家船,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农民孩子不愿自己的船靠近乌篷船,是因为他们不愿靠近土财主们。从侧面表现孩子们又一种朴素的阶级意识。这既是鲁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也是鲁迅在小说里展现的这个世界尚存的希望,未来的希望生长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

四、主题与详略的虚实

《社戏》末尾的一段话,是我们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样深怀感触的语句,是作者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这是实写,表达的主题是怀念社戏。但是在返程时,船离开赵庄以后,回望戏台时,作者写道:

戏台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住了。

当时的夜晚,月光皎洁,这样的场景对应一行人来到赵庄看戏时的情景,戏台的灯光在黑夜里显得尤其动人,像画上一样,这里是虚写。“飘渺”一词营造了戏台在远处朦胧的画面,侧面衬托出船行速度之快。这一段虚写与文末直接表达对社戏的怀念相照应,虚实结合,将主题表现得更加完整。其实,作者还有一种更加复杂的情怀没有表现出来,那便是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乡村。这里没有明说,可是作者通过虚写,向我们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农村孩子的机智与善良。实写月下偷豆的过程,虚写通过双喜口中说出的话:

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可是后来却没有被骂,只是口头说了一下,六一公公责备了我们不好好采摘,损坏了一些好的豆子,糟蹋了庄稼。结果的反差暗示了六一公公对“我”的宽厚与热情。至于六一公公被偷了豆,除了一段对话之外,作者还写了这样一段话:

桌上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

这句话是实写,通过这一碗罗汉豆,间接地虚写了六一公公对我们一家人的热情。以实写虚,暗含作者对淳朴真挚人性的赞美。除了实写,作者还在文中这样写道:“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作者说六一公公送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吃,这里就点明了社戏那晚偷豆的无比美味,表明社戏那夜发生的事情,确实值得怀念。表面在怀念社戏,实际上也是在怀念淳朴真挚的农村风土人情和美好的生活。文章主题的虚与实都得到了有效的表现。

小说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好小说的切入点,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推理、质疑、讨论等形式梳理小说情节,辨明小说中的实写内容和虚写内容,辨别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形成理性思维,达到知识能力与审美修养的统一。这也是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社戏》通过“我”对童年时在平桥村生活和看社戏的回忆,赞扬了农民孩子身上优秀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后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厌恶与不满。小说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社戏为主线,详细地实看社戏的全过程。以农村小朋友的活动以及偷罗汉豆为副线,简要描写。将社戏与农家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相互映衬,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看社戏”的故事既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又有趣味丛生的事件。与沈从文不同的是,鲁迅对乡村景色与人性的赞美不仅仅是想单纯地构建一个理想的“桃源”,其中还包含着一种对人的本体价值的尊崇及对异于传统文化的人性世界的渴望。因此《社戏》的根本目的还是通过对自然人性以及儿童本真世界的描绘去观照当下的现实社会,让人们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猜你喜欢
赵庄社戏戏台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赵庄雄狮
怪鸟夺妻杀夫(上)
许仙人
山西古戏台掠影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