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波
(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从全面施工迈向内部精装修”阶段。《纲要》提出“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话语是“优化内容供给”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须把话语作为突破口。然而,作为主战场的思政课课堂更需要“精装修”,思政课教师话语逐渐成为关键问题。尤其是针对应用型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面对比较依赖教师提升课堂效果的学生,如何组织教学话语,落实“引路人”的职责,对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实现意义重大。
“话语模式,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说话写文章时表现出来的较为固定的格式或套路,广义的则是指包括内容(尤其是独特语汇)和形式在内的话语表达惯式”[1],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组织语言时所呈现的较为固定的模式或套路,就是教师话语模式。然而,思政课的教学中,与专业课不同,较少涉及专业术语但却横跨多个学科,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熟知理论知识,还要通晓时政,贯穿古今,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通过观察和研究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模式,总结一二,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借鉴,必将受益于广大学生,尤其是依赖于教师教学设计和策略较多的应用型高校学生。
具体来说,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的科学内涵如下:
首先,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仅仅指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所采用的话语形式和策略。教师话语不同于教学话语。相对来说,教学话语模式更为宽泛,包括教师话语,学生话语和课堂话语。而教师话语仅仅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话语。在此基础上,经过设计和提炼,形成既定的话语模式。
其次,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是可供效仿并推广的一种承载教学策略的方式方法。思政课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所采用的“套路”,有明显的“烙印”。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话语模式来呈现,而教师话语模式蕴含着教学策略和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话语模式是在反复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组织教师话语的套路,正所谓教学有法。教学实践正是指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最终带着类似“口音”“惯用语”“表达技巧”“语音语调”等烙印的言说习惯。这些可通过学习和借鉴获取;另一方面,教师话语模式又无法完全照抄照搬,可谓教无定法。在思政课教学话语模式形成之中,除了显露出来的烙印的表象,还涉及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工,对教学设计的巧妙独到,个人阅历和情感的融入、教师人格魅力的催化、对学生反馈的介入与整合。这些一部分靠天赋,一部分靠教师个人智慧,无法照抄照搬。
最后,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根据不同的教育理念分为不同的模式。“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共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政治主导型’话语模式……二是‘学术强化型’话语模式……三是‘交往对话型’话语模式……”,这里论述的话语模式是结合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模式。然而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根据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分为:既定式的教师话语模式和生成式的教师话语模式。前者是较为传统的教师话语模式,墨守成规,按照文本,教师提问—听取反馈—公布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可确保准确性,是教师预设的内容。后者是融入对话理论后生成式的教师话语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引出话题—引发对话,收集观点—思辨启发,教师无法预知会发生哪些话题的讨论,对哪个问题深挖下去,采用的教师话语是即时性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与人、全程与人、全方位与人,课堂是主战场,可见,思政课承担的责任重大。然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乎学生的获得感和使命感,影响着三全育人的成效。所以,在应用型高校,面对学习自主性较弱的学生,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
话语模式是言说者惯用的表达,久而久之就成了说话套路,这种模式就深入人心了。而言说者的身份一旦换成教师,这种模式就更加有意义。具体来说,第一,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能够开启学生探索真理的道路。教师话语表面上看很随意,其实深层次包含着精心设计。最终经过磨炼和沉淀,形成了某种风格。思政课教师相较专业课教师来说,本身就被贴上“苦口婆心的说教”这样类似的标签,可见思政课教师话语对学生的“先入为主”更需要扭转,从而开启学生探索真理的道路。第二,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能够直击学生心灵深处。专业课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性,便于安身立命,而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二者相结合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而恰当的思政课话语模式能够唤起学生的内生动力,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因此,构建对学生受用、气质润心的教师话语模式迫在眉睫。
思政课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自身在学校习得的专业知识,结合岗前培训,便走上思政课的讲台,成长之路大多靠自身摸索。要么去旁听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要么靠传帮带师父的指导,大多是琐碎的不成体系的,可谓仍然徘徊在外行的门口,参不透教学设计和教学规律。因此,从教师话语模式着手,反而是条比较高效的做法。一是有利于模仿优秀教师的课堂用语,从而照葫芦画瓢先搬到自己的课堂;二是有利于在前人基础上形成心得,提高授课质量;三是有利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提炼形成科研成果。如此一来,教师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能够快速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坚持改进中加强。”可见,思政课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是思政课教师。除了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认真负责的态度、热情,还远远不够。这些并不能让学生买单,思政课堂不会因此而热烈讨论。然而,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模式能够影响学生,感染学,激发求知欲,从而实现思政课的三权育人功能。具体来说,一是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瞄准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学校精准育人,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的全员育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熏陶和感染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从而与家庭、社会、学生组成“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二是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启迪学生融会贯通,厚积薄发,实现思政课的全程育人。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使得思政课的作用从课堂延展到课外,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假期社会实践以及往后余生,使思政课的道理终身受用。三是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以点带面使得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浓缩到课堂,助力思政课的全方位育人。课堂作为主战场,承担的责任重大,课堂教学效果关乎学生的获得感、价值观形成和成长成才的方向,是其他载体的龙头。
因此,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运用相契合的教师话语,形成话语模式,供借鉴和推广,需要依靠思政课教师这一群体的力量,才能够助力思政课三全育人的实现。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思政课教师话语模式的构建显得更为必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教师在课堂中说什么,怎么说,并不是随意发挥,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先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分目标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再把教学设计通过话语、图文甚至是肢体语言传输给学生。教学设计若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就要对知识进行包装,引导学生拨开云雾,从而赢得豁然开朗的局面。只不过这个过程不能靠教材、学生自学来完成,而是需要教师话语来呈现。然而,教师话语不能是空洞的表达,需要教学设计这个内涵来支撑,否则课堂会黯然失色。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所以,作为形式的教师话语可以总结提炼出既定的模式,无论教师风格、学生特质、学习环境如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借鉴意义,对教学效果的提升都大有帮助。
具体说来,首先,根据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对话理论。对话理论强调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达到对彼此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教育思想,在柏拉图的“助产术”中有体现,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中也有涉及。按照罗·弗莱雷的观点,教育就是师生对话。他认为,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教学要体现平等、自由,而对话式教育最照顾到学生的基础水平,教学效率高,学生收获多。由此看来,对话理论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师生对话,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层层对话中找到答案,领会知识背后的奥秘对思政课来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良方。每一轮对话,教师所采用的语言策略都要围绕这个重点。其次,教师的语言策略是提前预设和临场发挥结合的产物。提前预设是教师主导,避免漫无边界。学生在这个边界内自由思辨和质疑,具体哪条思路哪个点不受教师控制和左右。而临场发挥是学生主体的体现,层层对话学生是主场,学生决定对话的内容和所谓的先后顺序。正如钱梦龙在《教师的价值》里面所说,“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变化可能是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必然会出现教师预期之外的教学内容,有时候不仅不在教师的预期范围内,甚至是教师事先完全未能预料到的,这种‘生成’是即时的,就需要教师具备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能够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不是天然存在的,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3]可见,教师会遇到哪些发问,会进行怎样的表达,是现场生成的,由学生表现决定的。最后,经过反复实践,最终会沉淀形成比较受用又典型的教师语言策略或套路,也就是教师话语模式。
“撸起袖子加油干”“点赞”这样接地气的语言出自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无论谁听到,都会感觉非常亲切,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思考片刻又能领会到背后蕴含的哲理。对思政课教师而言,如果能习得一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是如鱼得水。如果说教师话语模式是承载着教学设计的支架,那么教师语言就是对支架的精装修,使得教师话语模式更加精美适宜。因此,如何锤炼接地气又蕴含理论、流畅又富有哲理的教师语言关系到教师话语模式的整体效果。
首先,通过学习和演练,探索一套符合教师个人气质和习性的教师语言。重温理论,在理论中寻找方向和灵感。其次,观看优秀教师的上课视频,学习国家领导人讲话,收集接地气又蕴含哲理的用语,转而在自己的课堂里寻找契机来使用。《教师语言》这门课程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但针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师语言还没有专门的指导,只能留心观察不同的教师语言在课堂中产生的效果,反复琢磨,再根据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特点,提炼符合思政课要求的教师语言。最后,理论夯实的同时,关心时政,关注学生的动态,紧紧跟随时代步伐,走近学生的生活,进而与学生平等对话。
有了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再结合亲切又不失深刻的教师语言,糅合在一起,融入对话理论后,生成式的教师话语模式便由此产生。
首先,话题引入有固定的方法,可照搬套路。话题的引入是教师话语模式的开端,思政课教师在吃透教材之后,营造漫不经心的朋友聊天氛围,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设计发挥了作用。如此一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整体安排,关注学生成长需求,锁定“聊天范围”。通过这一过程,拉近师生距离,带着学生进入角色场景,并“试探”学生的知识储备、疑惑点和兴趣点,让学生自己入“圈套”,开启探索未知的旅程。这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能够激发学习思政课的热情,进而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其次,深度对话需要理论指导,教师话语运用需要应对策略。教师无法预知会发生哪些话题的讨论,学生会对哪个问题深挖下去,采用的教师话语是即时性的,通过对话生成的,需要临场反应,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语言表达和智慧都有较高要求。对话理论对重新理解思政教育的本质,重新解读教学活动本身,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有很明显的指导意义。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重新解读教学活动本身并不是单纯的记忆理论知识,考卷及格获优秀,而是在教学活动组织中,能够沉淀理论,锻炼思维,开扩眼界和格局,培养家国情怀。如此一来,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份需要重新建构。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不是一个高高在上,掌握全部话语权,一个被动接受,默默消化,而是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彼此成就。所以,在应用型高校的思政课上,对话层面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和智慧,才能把学生拉到对话所要求的状态和水平。
因此,在深度对话这一阶段,话题已经由学生锁定,思政课教师需要欲擒故纵。深度对话不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问答,而是教师提前沟通,由组长吸纳组员,形成分小组的内部对话和外部对话,再整合这两轮对话最具争议的抑或点,展开师生对话。具体说来,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课堂之外设计组内对话,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讨论过程和结论,作为开启课堂对话的预热。第二,课堂内教师首先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用语要有讲究,开场白尽量渲染气氛。第三,再结合各小组内部对话的情况,挑选最具有思辨空间的主题,作为本次小组间对话的范围。第四,强调小组间对话的规则,把控时间和秩序,记录对话中呈现的不足,分析原因,待后续进行纠偏。第五,教师将小组间对话内容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相联系,抛出疑问点,对小组间对话呈现的可思辨话题点到为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的师生对话埋下伏笔。第六,选派代表陈述小组间几轮对话得出的观点或结论。随后,思政课教师点评学生前几轮对话的表现,包括表达、情绪、理论知识、思维能力等,对学生仍然存在的疑问点或争执不下的地方,不直接给出权威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理论层面寻找灵感。此时,教师应注意发问,根据前面的对话情况,反问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与外部世界进行对话,查阅资料,课后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供点评。
最后,拓展对话空间启发学生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对于发生在课堂中的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学生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反击。教师在深度对话中把学生“激怒”到抓耳挠腮甚至是词穷状态,及时指点后,需拓展对话的空间,借着学生讨论、思考、思维碰撞的高潮火候,拓展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理想信念的内涵这一教学内容,拓展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教师话语要避免说教,而是要触动学生内心,唤醒初心,要么鞭辟入理,要么扣人心弦,与学生坐下来“谈心谈话”,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将个人的专业学习提升到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从而影响学生立志高远,珍惜时光,勤奋好学,在课堂之外乃至今后人生道路上,留下深刻烙印,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育人功能。
总之,思政课教师就是一条隐形的主线,从聊天式的引入话题开始,贯穿始终,而学生,就那条明显的主线,哪里显示出了问题,教师就想办法引导学生自行修补。而这一过程,思政课教师通过深度对话来完成。这里借鉴了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具体运用到思政课的对话中,就是不到学生抓耳挠腮实在表达不出来看法时,教师不去干预和指点。如此恰到好处的指导,才会让对话的发生更加有意义。如此一来,便生成了教师话语模式。而这样的教师话语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立足专业,面向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