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

2022-03-14 04:05:24肖宝玲陈燕辉许崇育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泌乳素乳头先天性

肖宝玲,陈燕辉,许崇育

(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乳腺专科,广东 梅州 514000)

手术是目前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 (non-puerperal mastiffs,NPM)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小切口术不仅能有效切除病变组织以及周围感染组织,也能够保留乳房完整形态,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是,小切口术后1年内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情况,需再次实施手术,加重患者身心负担,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分析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分析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小切口手术的NPM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2]中NPM的诊断标准;肝肾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乳腺结核、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等乳腺疾病;合并传染性疾病;乳腺内有假体;术前有雌孕激素治疗史。

1.2 方法

1.2.1 复发判定术后1年内在非哺乳期出现乳房急性脓肿、炎性肿块及慢性反复发作的瘘管等症状,乳腺超声检查可见不均质肿块或中心有小脓肿形成或多发小脓腔,经空心针穿刺活检最终确诊。将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将未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

1.2.2 资料收集方法查阅及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后避孕药使用史(有、无)、哺乳史(有、无)、经泌乳素功能试验确定患者高泌乳素血症情况(合并、未合并)、饮酒史(血液中酒精含量≥0.08 g/dL,有、无)、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是、否)、患病时年龄、初潮年龄、肥胖 (体重指数≥24 kg/m2,是、否)、发病区域 (乳头乳晕区、其他区域)、发病侧 (左侧、右侧)。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取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86例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15例,占17.44%。

2.2 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与未复发的NPM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复发组的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肥胖比例与未复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与未复发的NPM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s]

表1 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与未复发的NPM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s]

因素 复发组(n=15)未复发组(n=71) χ2/t P有 9(60.00) 35(49.30) 0.568 0.451无 6(40.00) 36(50.70)哺乳史 有 8(53.33) 36(50.70) 0.034 0.853无 7(46.67) 35(49.30)高泌乳素血症 合并 11(73.33) 30(42.25) 4.795 0.029未合并 4(26.67) 41(57.75)饮酒史 有 9(60.00) 36(50.70) 0.429 0.512无 6(40.00) 35(49.30)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术后避孕药使用史是 11(73.33) 29(40.85) 5.254 0.022否 4(26.67) 42(59.15)患病时年龄 (岁) 35.57±5.11 35.60±5.13 0.021 0.984初潮年龄 (岁) 12.65±1.18 12.62±1.15 0.091 0.927肥胖 是 12(80.00) 31(43.66) 6.541 0.011否 3(20.00) 40(56.34)发病区域 乳头乳晕区 8(53.33) 34(47.89) 0.092 0.761其他区域 7(46.67) 37(52.11)发病侧 左侧 9(60.00) 35(49.30) 0.003 0.956右侧 6(40.00) 36(50.70)

2.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基线资料分析结果得到可能作为影响因素二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小切口术后复发情况作为因变量,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肥胖是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小切口手术可彻底清除NPM患者的乳腺病变组织,且术后伤口愈合快、手术瘢痕小,该术式微创优势明显,现已经成为临床治疗NPM的首选术式。但小切口手术术后较高的复发率仍是制约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因此,对NPM患者小切口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本研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肥胖是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为:①泌乳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不需要通过靶腺便可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3]。合并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泌乳素水平较高,泌乳素可大量与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上存在的泌乳素受体相结合,可破坏泌乳素与泌乳素受体间的动态平衡,进而对机体免疫应答产生不良影响;泌乳素也可导致乳腺分泌物增加,引起乳管堵塞、分泌物溢出,以上均会增加小切口术后NPM复发风险[4]。针对该种情况,应在术前明确患者是否合并高泌乳素血症,术后准确测定患者泌乳素水平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内,以期减少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而降低术后NPM复发风险。②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的患者乳腺导管内容物不能有效排出,导管内类脂质分泌物及其分解产物不断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溢出,溢出物会导致导管管壁和导管周围出现局部炎性反应,炎症可累及乳腺组织致使其产生病理性改变,进而增加术后NPM复发风险[5]。针对该种情况要在术前明确患者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情况,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也可通过定期进行乳房按摩来促进导管内容物排出,降低术后NPM复发风险。③肥胖是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为,肥胖患者的脂肪过度堆积,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分布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免疫细胞功能失衡,促进肥胖相关炎症的发生,且肥胖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激素异常分泌,可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增加术后复发风险[6]。针对该种情况,需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减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机体内分泌功能,以降低术后NPM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率略高,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乳头凹陷或畸形、肥胖是NPM患者小切口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泌乳素乳头先天性
巨泌乳素与假性高泌乳素血症实验室诊断路径研究进展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浙江医学(2018年20期)2018-11-14 05:17:04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6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