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
【教学理念】
绘本是一种语言和美术两种符号系统同时参与的儿童读物,改变了传统的纯粹语言文学,转而用视觉形象的方式立体地表现文学作品。儿童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达到语言、思维、想象、审美和个性的协同发展,特别有助于培养儿童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感知能力,发掘儿童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
笔者执教的绘本《我是花木兰》,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所著,郁蓉绘画。作品以双线叙事结构,从一个当代女孩的视角对木兰从军的故事进行重新演绎。独具匠心的拉页设计,让两个花木兰隔着历史长河对话,引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精神的别样感悟。剪纸与铅笔素描相结合的图画方式,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自然融为一体,画面蕴含丰富的细节,让读者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魅力。
在安排教学时,笔者以“花木兰”这个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形象为线索,通过四个教学环节,丰满学生心中花木兰的形象,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美,感受到绘本中画面的美,更赏析到花木兰这个经典故事的艺术魅力,进而形成自我审美认知。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我是花木兰》,全面、立体地认识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与花木兰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花木兰产生敬佩之情。
2.通过阅读绘本,赏析绘本中双线叙事、双线构图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形成审美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
3.通过对绘本中古代花木兰与现
代花木兰的角色对比,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对花木兰的不同认知。
4.对比多个版本中花木兰故事
的描写以及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感受传统经典故事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对传统故事的浓厚阅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谈花木兰——我眼中的花木兰
1.谈话导入
在读这本图画书之前,你们听说过花木兰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你听到的故事版本?
学生谈自己读到的不同版本的花木兰故事,如乐府《木兰辞》、豫剧《谁說女子不如男》等。
2.讨论交流
(1)出示系列图片请学生观看,体会花木兰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广泛性。
(2)教师小结:不管是什么版本,故事的大概是不变的:在中国北魏时期,有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勇敢杀敌,战功显赫。经过了长达12年的军旅生活,最后回到了故乡。在这些传说中,花木兰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女英雄。今天我们就通过图画书,来认识一下另一个版本的花木兰,看看这个花木兰有没有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二、走近花木兰——故事中的花木兰
1.认识战士花木兰
(1)教师引导学生读绘本中花木兰从军故事的部分。
(2)赏析绘本,一步步认识战士花木兰。
赏析点一:书中有一个画页突出展现了一个英气勃勃的花木兰的形象,是哪一个画页?(出示花木兰从军路上的画页)
从哪里看出她是一个战士了?(骏马,长枪,盔甲,战袍。)
余晖下,这样一个英气勃勃的花木兰出征了!
赏析点二:作为一个战士,花木兰表现如何呢?哪些场面最能体现她勇敢无畏、奋勇杀敌的情景?(观察花木兰战斗时的画面)
观察画面细节,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花木兰的英勇无畏,奋勇杀敌。
赏析点三:观察花木兰与敌军首领激战的画面,你能看出战斗的激烈吗?从什么细节看出来的?(战袍飞舞,战马奔驰,四周狼烟飞起。)
经过激烈厮杀,花木兰生擒了敌军首领。敌军首领肯定不是吃素的,花木兰能够生擒敌军首领,说明了什么?我们能够想象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这场近距离的激烈搏斗,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花木兰的英勇无畏和武功高强。
赏析点四:年复一年,花木兰身经百战,意气风发,深受元帅器重。元帅为什么如此器重花木兰?
作为一个战士,花木兰不仅表现得英勇无畏,救过元帅一命,而且还表现得很有智慧。说说花木兰的智慧表现在哪里。(出示花木兰智斗敌军的画面)
(夜鸟惊飞,她判断出有埋伏;帮助元帅将计就计,敌人上当之后,又趁机夺取敌军营寨,斩断敌人后路,生擒了敌军首领。)
(3)小结:这真是一个英气勃勃、英勇无畏又富有智慧的战士花木兰!
2.认识女孩花木兰
(1)导入:花木兰英勇无畏,勇敢杀敌,屡立战功,但不论是元帅还是军中其他士兵,都不知道他们的“铁哥们”“木兰兄弟”其实是个女孩。但我们知道吗?有些画页是明确告诉我们花木兰是个女孩的,但有些画页是给读者传达了一种暗示,告诉读者花木兰其实是个女孩。
(2)赏析绘本,一步步认识女孩花木兰。
赏析点一:哪些画页明确告诉读者花木兰是个女孩?
①开头和结尾织布的画面。
②与父亲比武的画面。
③在河边梳理长发的画面。
④她临行在屋前种下牡丹花,当12年后回到故乡,牡丹花开得正艳,在她的心中牡丹花寄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也反映出女孩心思细腻柔情的一面。
赏析点二:哪些画页暗示我们花木兰是个女孩?
①衣着、外貌:粉红色的长战袍,内衬的粉色长衫,红色的鞋子,黄色的袜子,腰间的牡丹花,清秀的面孔,这些都是女孩的特征。
②相机渗透这本图画书的绘画技法:剪纸、铅笔画。既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质朴与丰富的色彩,也有铅笔画的细腻,两者结合,非常有创造性。
花木兰独自疗伤的场景,告诉我们她不方便铁哥们儿的照料,因为她是个女孩。
(3)小结:以上我们是通过细节、联想、常理推断花木兰是个女孩。
3.认识真实而又特别的花木兰
(1)引导谈话:你喜欢战士花木兰还是女孩花木兰?
(2)教师小结。
出示作者秦文君的话:
女孩成长的无限可能性、丰富性,如霹雳一般在我脑海里闪亮,一个少女的美丽特质和天性,不因为战争而湮灭。我仿佛触摸到花木兰令人心颤的气息。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和画面,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花木兰作为一个战士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勇敢,也感受到了花木兰作为一个少女的美丽和天性,她那粉色的战袍,那腰间的牡丹花,都让我们深深感动。
三、观察花木兰——画面中的“花木兰”
1.构图之美
(1)观察花木兰骑马图,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黄金分割的审美知识:黄金分割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说: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种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率”。
(2)欣赏绘本中黄金分割比例的画面,感受构图之美。
2.色彩之美
(1)观察战袍颜色变化。
在绘本中,色彩是会说话的。观察不同阶段的花木兰(战争初期、战争中期、战争结束),同样身着戎装,色彩有什么变化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变化?
(2)观察画页前后色彩变化。
观察不同阶段的画页,在故乡,在战场,又到回故乡,色彩有什么变化呢?你怎样理解这种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情与画面色彩的关系)
3.认识故事双线索、跨时空的叙述结构之美
(1)观察双线索的画页,图中除了故事中的花木兰,还有谁?
这个小女孩在书中可不止出现了一次,翻开有关画页,读一读。这个小女孩,有个响亮的外号——花木兰。
(2)教师介绍双线索构图、叙事方式。
这个小女孩一身现代打扮,和我们生活在同样的时代,她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小女孩。一个现代版的花木兰和一个古代版的花木兰,构成了两个花木兰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双线索的跨越时空的故事。
(3)了解现代的花木兰和古代的花木兰的关系。
学生讨论:一幅画面怎么安排了两个故事呢?为什么不把两个故事分开讲呢?
(4)小结:不管是古代的花木兰,还是现代的花木兰,都是可爱的普通女孩,是充满智慧、勇敢的不一般的女孩。而我们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花木兰,只要我们有梦想、不服输、勇于挑战,我们就都是花木兰。
四、不同的花木兰——品味诗词中的“花木兰”
1.对照《木兰辞》,了解不一样的花木兰
(1)引导讨论:战争结束,花木兰回到了家乡,她只想与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她昔日的战友来看望她,可她都避而不见。为什么花木兰不肯与昔日的战友——那些铁哥们兒见面?如果你是花木兰,你会跟你的铁哥们儿见面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古诗中与战友相见的花木兰。
在南北朝的乐府诗歌《木兰辞》中,也描述了这样的画面(出示《木兰辞》):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教师讲解诗意,这里的花木兰是与战友相见的。
(3)绘本中不与战友相见的花木兰。
读一读绘本故事中不与战友相见的花木兰。
(4)小结:不论见与不见,我们都应该尊重花木兰的选择。当然,我也尊重你的选择。
2.拓展推荐阅读更多《花木兰》
(1)推荐不同版本的书籍《花木兰》。
(2)总结: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到今天,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情节,就像刚才花木兰见不见战友的情节。但是,这都不影响花木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找找花木兰的故事读一读。我们喜爱花木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花木兰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女孩的缩影,你又是怎样的花木兰呢?
27035011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