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视角下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及意义

2022-03-14 23:57汪琼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法布尔过河小马

汪琼

几十年来,小学语文教育目标不断地更新迭代:从起初的“双基训练”到“三维目标”,再至风行神州的“语文素养”,直至今日被讨论最多的“深度学习”等,可见小语人一直求索着小学语文教育的靶心,避免因目标不明导致小语教育南辕北辙,因为方向和目标才是具有关键意义的“1”。

跳开语文教育惯性视角,从儿童哲学的视角考察、研究为何深度学习会成为语文教育目标之一,也许会识得“庐山真面目”。但首先得理解什么是儿童哲学。儿童哲学是一门和儿童生活息息相关、促使儿童了解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课程。它以诗歌、故事、小说、现实话题等作为刺激物,激发儿童在团体内进行对话、探究和思考,增强儿童探究精神,使儿童拥有全局性理解能力,发展审辩思考力、创造思考力、关怀思考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真善美的品质,从而达成儿童思维发展和灵魂丰富的目的。下面以具体案例解说在儿童哲学视角下怎样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回答这样做的意义。

一、获得全局性理解,以语文的方式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全局性理解,教育的根本是学会思考。那什么是全局性理解呢?全局性理解是与我们的生活世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生动灵活、具有适应性且积极主动的理解,包括将深刻的见解应用于很多领域,指导日常行为更加有效,敦促人们变得更有道德观、更有同情心、更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等。下面以法布尔的《蜜蜂》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训练学生的全局性理解。

《蜜蜂》一课被编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聚焦于实验目的、过程和结论,教学时我们常常使用以下学习单(如表1)。

但深入文本会发现,这篇节选的科普散文,恰似一座富矿,能开掘的资源非常丰富。

1.从一场实验到科学精神

我们设计的预习单(如图1),教学也围绕它展开。首先聚焦实验目的和结论的异同比较。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结论是蜜蜂有此能力,但靠的不是记忆,而是他所不了解的本能。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同点为蜜蜂的确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不同点为实验之前他认为蜜蜂辨别方向靠的是记忆,实验之后发现蜜蜂依靠的是一种本能。得出这个不同点的依据是什么?这需要学生再次细读文本,从实验过程中找到证据,培养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文本对实验过程写得比较细致,但究竟能精确分为几个步骤,学生争议比较大。而纷争,是思考的开始。经过商议,先确定以“少了它,就会影响实验结论”为取舍依据,各小组经过再次讨论、协商,基本确定为四个步骤:

(1)法布尔捉蜜蜂,装进纸袋;

(2)法布尔小女儿等在家门口准备记录;

(3)法布尔步行四公里后给蜜蜂做记号,在大风中放飞;

(4)法布尔的女儿准确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数量和时间。

继续追问:为什么这四个步骤能保证结论的准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具有分析和推理能力,找到步骤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采用前后比较式阅读,作出如下分析:蜜蜂被装入纸袋,就无法看见沿途的景物;法布尔小女儿留在家门口观察,能第一时间获取实验信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四公里的距离比较合适,太近了,蜜蜂熟悉,不能判断是否靠往日记忆,太远了,实验效果不明显;给蜜蜂做记号,是为了准确区分实验蜜蜂和非实验蜜蜂;放飞时刮大风,蜜蜂只能低飞,也看不到路上的情况。综合以上分析,就能得出最后大多數蜜蜂能飞回来,依靠的不是记忆,而是一种本能。由此,法布尔审慎辨析关于蜜蜂辨认方向的问题,保留其正确部分,指出其错误部分,对蜜蜂的认知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以上探究过程,基于学生对文本的仔细研读,采用层层追问、前后联系、比较分析等思考方式,学生能条分缕析地发现实验过程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了解这场实验的价值,也达成自身理解能力向前迈步。可如果教学停步于此,学生获得的只是对这场实验的认知,依然是局部理解。若想达成全局性理解,课堂需要掘井式追问,思维之泉水才会汩汩流淌:从这场实验中,你看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这样研读的视角就由事到人,看见人的力量。且看以下实录:

生:怀疑精神。大家认为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靠的是记忆,法布尔对常识抱有怀疑,他才去做实验。

师:科学源于怀疑,但不能止步于怀疑。我们普通人也会怀疑一些事,但只是怀疑一下,就放过了。

生:他会去做实验求证结果。

师:实证精神,这是科学家与普通人的不同。法布尔不是普通的科学家,他是伟大的科学家,那他跟一般的科学家不同在哪里呢?

生:他非常严谨。为了得出准确的结论,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中会考虑好每一步,排除影响实验结论的一切因素。

师:那他自大吗?

生:不自大。

师:证据?

生:他说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记忆,而是一种无法知道的本能。他既承认常识中正确的部分,也通过实验推翻了常识中错误的部分,同时承认也有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这样后来的科学家就可以继续研究。

生:就像有些文章的结尾,是开

放的,不是封闭的。

师:大家小结一下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生:怀疑、实证、严谨、开放。

师:是的,科学上任何点滴进步,靠的是站在科学背后那些了不起的科学家的科学品质。

以上师生对话,让学生从关注事情上升到了关注人的层面。学生注意到了科学家的怀疑、实证、严谨、

开放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也有利于指导学生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2.从一篇文章到经典阅读

如果说数学学习需要举一反三,那语文学习则需要举三反一。通过一篇文章去把握精神力量,固然深刻,但也浅薄,因为可以支撑新认知的文字太少。人天生爱智慧,大脑渴望被理性知识所唤醒,但另一个本能是对故事的渴求,因此从研读《蜜蜂》走向阅读《昆虫记》,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首先,学生阅读《昆虫记》中的两篇文章《大孔雀蛾》《小阔条纹蝶》,先了解法布尔的研究问题是“雌性大孔雀蛾究竟用什么吸引雄性大孔雀蛾”,教师再提供学习单(如表2)作为学生研读整本书的思考支架和思维成果,最后在课堂上交流、探讨。

(1)完成此项学习单,需精读《大孔雀蛾》《小阔条纹蝶》。

(2)完成此项学习单后,你对法布尔想说点什么?

这项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涉及大孔雀蛾、小孔雀蛾、小阔条纹碟三种昆虫,长达7年左右,用大量的昆虫、反复的实验去求证,才确定雌性大孔雀蛾用气味吸引雄性大孔雀蛾。学生通过研读、交流、讨论,通过更多的细节和证据去验证法布尔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以及面对失败和挫折的顽强精神及行动力等。三篇文章互文式、研究式阅读,让学生的认知不仅深刻,而且鲜明,学生更能体认法布尔为什么被称为“科学诗人”。

此时,学生急于了解法布尔更多的故事,知晓更多关于昆虫的准确知识,再推荐阅读《昆虫记》,学生就跟着法布尔进入看似了解其实非常陌生的昆虫世界。它会引导学生以全新、独特、多样的视角重新认知昆虫世界,比如亮晶晶的萤火虫却是食肉狂魔,寓言《蝉和蚂蚁》是彻头彻尾的科学谎言,从而对科学产生真正的兴趣。唯有如此深究式学习,才能撼动学生的头脑和心灵,改变原有认知,重塑他们的精神世界,建构全局性理解。而一旦达成全局性理解,学生的视野、认知、思维才能从井底跳出来,看到天是无边无际的。

二、训练高阶思维,借语文的途径

罗振宇在《十三邀》中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认知是最大的生产力,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壁垒。笔者也认为:在知识无边无际的现实中,高阶思维才是所向披靡的武器。那什么是高阶思维呢?它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主要指分析、综合、评价、批判和创造等思维能力。遗憾的是,高阶思维虽然是儿童哲学核心概念之一,却不是儿童的天生本能,需要针对性训练和培养才能逐步达成。如何借助语文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呢?且以经典童话《小马过河》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1.紧贴文本去分析

《小马过河》是一篇哲理童话。面对两次请教无果、不敢过河而回家请教妈妈的小马,老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童话的点睛之笔。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只能读懂字面意思,如何让思考深入呢?我们以“小马最终能过河,有哪些秘诀”作为核心导读问题,引导学生逐层分析:

(1)从“光”出发,比较异同明“请教”。师生先讨论“光”的意思,再寻找从哪儿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学生找到这两句: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继续比较“立刻”和“连忙”的共同点,学生总结为:二者为近义词,都表示速度很快;小马听了别人的话就准备过河或不打算过河,都没有仔细思考别人的话。教师反向追问:“请教之后,往往会面临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那遇到问题不请教可以吗?请举例说明。”这一追问,让学生陷入两难的境地。同桌讨论后,他们觉得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要请教的。就这样,借助细读、比较进入小马内心,细细勘察行动背后所透露的细微心理动向,又通过反问、联系生活思考等方式,学生逐渐悟出小马过河秘诀之一 ——要请教。

(2)即兴表演、互动采访,体验“尝试”。学生独立阅读小剧本:

小马尝试过河。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

松鼠:(大叫)怎么?你不要命啦!

小马:(认真地)“让我试试吧!”

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小马:(全明白了)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对我来说,不深不浅,刚好过河。

接着,三人小组四分钟尝试排练,再自荐演练。教师再采访小演员:其中哪一个词最难演?最能表现小马小心尝试?有学生认为“蹚”最能表现小马小心探知河水深浅的样子。这样,通过尝试性表演、体验式学习,学生感知出过河秘诀之二 ——要尝试。

(3)文本内外求索,切身经历“动脑筋”。此环节设计了连环套式的问题:“同一条河流,老牛和松鼠的观点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每个人对此的看法并不相同,这让你想起生活中哪些故事呢?”学生经历步步攀升的思考过程,自己在动脑筋的同时,也体悟小马最后能过河是因为它从光请教自己不动脑筋,到被老马批评启发后自己动脑筋去尝试的变化,最终感悟出过河秘诀之三 ——动脑筋。

就這样,依靠儿童哲学的视角,紧贴童话的土壤,借着语文学习的途径,学生经历细致入微、层层剥笋的思考过程,由文字的表面进入文字的肌理,领悟到老马看似平常的一段话,却包含着过河的三重秘诀。这样字斟句酌又上下求索、左右探寻式的阅读,使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锤炼得非常扎实。

2.变换视角去审辩

习惯有好有坏,思维习惯也一样,只是更隐蔽而不为人知,却具有本源性的决定力量。比如非黑即白就是一种坏的思维惯性。培养审辩式思维是医治痼疾的良方。《小马过河》教学中,面对小马因“光听别人说”而陷入“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窘境,学生循着教师的追问,通过举例找到解决之道。有学生说:“完全不请教是不行的。如果这道题目我不懂,我又不去问别人,我就不会做。”还有学生说:“去陌生的地方,迷了路,不去问路会很麻烦。”这时,新的问题产生了——光听别人说不行,不听别人说也不行,那遇上问题究竟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借助填词练习去寻找第三种途径:

小马向别人请教是对的,,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学生在括号里填上“但是”“可是”等表示转折的词语,两难的窘境得以破解,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审辩能力、选择能力在步步为营的训练中一点点显现出来。这样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赋予经典文本在时代中伸展的活力。

3.整合资源去提升

品析“动脑筋”这个秘诀时,要破解一系列的难题,学生需要整合童话内外的资源才能解决困境。关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每个人看法不同,这让你想起哪件事”,学生所举之例非常鲜活。比如有学生说:“我爷爷每次喝酒都美滋滋的,我心想酒这么好喝吗?我也想尝尝。结果才舔了一点点,就辣得我跳起来了。”这说明学生原本就对生活有疑惑,但找不到触点与提升点,借着对课堂问题的思考方式,头脑中的疑惑突然就解决了,感性印象上升为理性认知。这些豁然开朗的时刻,是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的时刻,是生活与课堂共舞的时刻,是思考和思维花开的时刻。

而思维,不仅需要起舞,还需飞翔。再看下面这场对话:

师:用这三个秘诀,除了渡童话中的小河,还可以过哪些河?

生:学习之河,遇到难题可以请教老师,但要自己动脑筋,自己去试。

生:迷路的时候,先要向别人请教。

生:遇到害怕的事情,需要勇敢去试试,一边尝试一边思考。

师:是的,从行动上拥有这三大秘诀,成长路上大大小小的“河”,我们都能渡过去。

对话是儿童哲学常常使用的教学手法。借助对话,我们可以探知《小马过河》成为经典的原因。它讲述的不仅仅是这匹小马过这条河的故事,而是揭秘所有“骏马”跨过“大江大河”的奥妙所在。课堂到这儿,已经延伸至生活,延伸至远方,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就不只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越。而儿童哲学这个向来偏冷门的学科,因为和语文嫁接,助力儿童高阶思维的训练,得以在各种领域开花、结果。

三、拥抱心灵成长,于语文的田地

儿童哲学努力使儿童和自我、他人及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发展儿童思维的同时,丰富和润泽儿童的心灵,一直是它的目标之一。语文教育也始终在强调“情感和态度”这一维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需要找到有效途径。下面以《我不能失信》为例,探寻在语文的田地中,拥抱心灵成长的具体策略和实施意义。

1.守信和失信是掌心和掌背

概念一定是对立存在吗,还是互为镜像,就像掌心和掌背构成整体呢?《我不能失信》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宋庆龄为了遵守和小珍的约定,不顾父母劝阻,不去伯伯家做客而留在家里等候小珍,小珍却失约。故事可信度虽难以求证,但作为引导心灵成长的素材,自有价值。

儿童哲学,最常用的策略是问题推进和互动交流。如果宋庆龄打算失约,有哪些理由呢?学生浏览文本,提炼、分析和综合,得出至少三个理由:伯伯家鸽子的吸引;爸爸认为不守约问题不大;妈妈提出弥补的方案。每一条对宋庆龄小小的心都是诱惑,推着她轻而易举走向失信的岔路口。我们用问题导引,继续进入人物内心:宋庆龄守信的理由又是什么?学生推敲、比较、整合后发现只有一条:做人要信守自己的诺言。这是宋庆龄坚守承诺的内在力量。比照我们日常各种失信,看起来有无数正当的理由,本质不过是内心不想信守承诺而寻找各种漂亮的借口。这样的解读,借用的是儿童哲学审视的手术刀,从文本表面故事走向人物内心故事,又从人物内心故事深入到面对“失信与守信”的斗争,每个人都会上演的内心戏。一个道德训诫的故事,转换为心理故事:守信与否源自内心的复杂斗争。这样读懂人物的内心,也就读懂自己的内心。反之也成立,读懂自己的内心,也会读懂人物的内在光环。

认识你自己,这是永恒的哲学问题。所有的阅读指向自己,这是阅读的永恒目的。因此,指向心灵解读阅读策略的使用,让人物和自我的内心世界互相参照,循环感知:内心之外无世界,一切人心皆我心,我心亦人心。学生再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不会仅仅指向外在障碍,而尝试从内外双重障碍中发现症结所在,解开重重心结,让阳光驱除内在的阴霾。

2.我们究竟为谁守信

对宋庆龄而言,这是一个守信的故事,对小珍而言,这是一个失信的故事。因此,这又是一个失衡的故事。学生读完难免有一些愤愤不平:为什么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因果逻辑是世人熟悉而喜欢的运行规则,意外却是人生常态。如何面对种瓜而一无所获的场景呢?宋庆龄这样说:“一个人在家,很孤单,但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就此请学生换位思考:摆脱诱惑坚守诺言,却被辜负,如果是你会怎么想呢?学生很坦率:“如果早知道她不来,我跟爸爸妈妈去伯伯家就好了,還能带回一只漂亮的鸽子。”有的则说:“小珍啊,我为你守信,你却失信,害我好无聊,我以后还能相信你吗?”言为心声。透过这些推己及人的假设和表达,内心的后悔、埋怨、怀疑之情可听,也仿佛可见。再回到宋庆龄这句点睛之句,可以比照理解、逐层触摸她的内心。

“一个人在家,很孤单”,坦率面对自己真实的心情,接纳就是一种疗愈。“但是我不后悔”,这转折之语传达的是内心力量、内在价值观,是面对负面状态时“我”的选择和决定。事实无法改变,我们有限却无比重要的自由在于可以决定对每一件事情的态度,“因为我没有失信”。主语是“我”,“我”做了“我”该做之事,别人怎样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我”需要信守的不是对他人的承诺,而是对自己的诺言。通过这种种透视的角度和掘井式解读,人物内在的思考、情感、力量、价值观等,就是秋收的果园,历历在目。学生因此可以观照那看不见却具有决定性质的“本我”,发现“本我”的决定性力量。语文课堂因此就能借助儿童哲学的理论背景和操作策略,聚焦心灵,去懂得、看见、成全心灵成长,并让儿童身心茁壮成长。

诗歌是语言世界的皇冠,哲学则是众多学科的王者。当我们以儿童哲学的视角观照语文教育时,大地看起来依然是那片大地,但所养育的就不只是庄稼,还有站在大地之上的众生。

1435501186324

猜你喜欢
法布尔过河小马
法布尔
拆桥过河
我想对法布尔先生说
勤劳的小马
蝉壳
读《“怪人”法布尔》有感
过河
过河
小蚂蚁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