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众所周知,状物抒怀散文是以状物为手段,以抒怀为目的,通过描绘外在之物来寄托作者的内在情怀,其文体特色是貌似客观真实地描绘外物,其实是为了委婉曲折地暗示情怀。作者描绘的外物越是鲜活灵动,作者的情怀就越加深藏不露。因为作者的情怀隐藏甚深,所以教学此类文章比较困难。要想克服教学状物抒怀散文的困难,应当设计恰当的教学问题。状物抒怀散文的教学问题设计应当以状物为抓手,以凸显状物抒怀散文的文体特色为导向,顺势设计出如下教学问题:作者按照什么顺序状物、作者采用什么方式状物、作者状出物的什么特征、作者状物隐含什么情感、作者状物象征隐喻什么人、作者状物暗含什么深意、作者状物暗藏什么创作意图。以宗璞的状物抒怀散文《紫藤萝瀑布》为例,说明状物抒怀散文的教学问题设计。
作者按照什么顺序状物?概而言之,可以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状物,可以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来状物,可以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的顺序来状物,可以按照逻辑联系的顺序来状物,可以按照作者的心路历程变化的顺序来状物。作者按照什么顺序状物,绝不是随意的,而是富有创意地精巧设计。阅读教学之所以设计作者按照什么顺序状物这一个教学问题,是为了梳理出状物抒怀散文的行文思路。如何梳理出状物抒怀散文的行文思路?细读深思文章开头、结尾和中间即可。如果文章开头有引领全文的领句,就能凭借该文章开头的领句的作用,发现作者按照哪种顺序状物。同样如果文章结尾有收束全文的句子,就能凭借文章结尾的收束句的作用,发现作者状物顺序。如果文章中间有主导全文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就能凭借文章中间的过渡句或过渡段的作用,发现作者状物顺序。例如宗璞的状物抒怀散文《紫藤萝瀑布》,文章开头有引领全文的句子,作者开篇即言“我不觉停住了脚步”。文章结尾也有收束全文的句子,作者结尾概述“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文章中间的主体内容既交代了作者不觉停住了脚步的原因,也蕴含了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的理由。细读深思这篇文章,作者如此安排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按照自己的心路历程变化的顺序状物。
作者采用什么方式状物?作者或采用拟人的方式状物,或采用对比的方式状物,或采用类比的方式状物,或采用比喻的方式状物,或采用夸张的方式状物,或采用象征的方式状物。作者欲状出鲜活灵动之物,会采用上述的许多种状物方式。阅读教学之所以设计作者采用什么方式状物这一个教学问题,是为了把握作者状物的技巧。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采用了如下六种状物方式:一是采用了拟人的方式状物,紫藤萝花仿佛具有人的行为,仿佛具有人的感情,眼前的紫藤萝不仅能簇拥,而且也会欢笑。二是采用了对比的方式状物,让眼前的紫藤萝和回忆中的紫藤萝进行鲜明的盛衰对比。三是采用了类比的方式状物,把当下紫藤萝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类比成知识分子恰逢改革开放的蓬勃向上的发展机遇。四是采用了比喻的方式状物,把紫藤萝花比喻成张满帆的蓄势待发的小船,把紧紧簇拥的紫藤萝花比喻成百舸争流。五是采用了夸张的方式状物,把眼前的紫藤萝花夸张成长长的流动的瀑布。六是采用了象征的方式状物,紫藤萝花象征人,紫藤萝花的境遇象征人的遭遇,紫藤萝花的命运象征人的命运。宗璞之所以采用以上六种状物方式,是作者当下处境使然,也是作者乐观心境使然,更是作者的性情气质使然。作者既是在诉说紫藤萝花,也是在诉说人。作者既是在诉说紫藤萝花的遭遇,也是在诉说人的不幸。作者既是在诉说紫藤萝花的盛衰变化,也是在诉说人的曲折经历。作者之所以采用以上六种状物方式,说到底是因为作者胸怀理想和坚持乐观向上的人生信仰,这正如顾随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所说的:“理想可使人眼光、精神向前向上。”[1]
作者状出物的什么特征?总而言之,作者状出的核心之物的特征是或勇敢,或坚韧,或顽强,或乐观,或自信。作者状出的陪衬之物的特征是或怯懦,或软弱,或悲观,或迷茫。如何把握作者状出的物的特征?要先细观物的外在形态,再推敲物的内在品质,进而把握物的特征。细观物的外在形态,往往会因为物或是动物,或是植物,而有所不同。如果是动物,必然会呈现动物外在的样貌、动作、神态、声音等。如果是植物,必然会呈现植物外在的方方面面。如何推敲物的内在品质?可以凭借物的外在形态去推敲物的内在品质,推导出与物的外在形态完全匹配吻合的内在品质。如何把握作者状出的物的特征?先通过文本细读,发现物的外在形态的特征。再通过推敲物的内在品质的特征,进而把握作者状出的物有什么特征。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状出物的什么特征?从眼前的紫藤萝花来看,紫藤萝花的外在形态的特征是很旺盛和很茂密,紫藤萝花的内在品质的特征是充满生机和富有活力。从回忆中的紫藤萝花来看。紫藤萝花的外在形态的特征是很稀少和很稀落,紫藤萝花的内在品质的特征是消沉萎靡。从眼前的紫藤萝花和回忆中的紫藤萝花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品质的反差对比来看,紫藤萝花的外在形态的特征是由衰到盛,紫藤萝花的内在品质的特征是昂扬向上。
作者状物流露什么情感?作者状物流露的情感要么是悲情,要么是喜情,要么是兼有悲情和喜情。作者状物流露情感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借助文章中的几个饱含感情的句子流露自己的情感,二是借助描绘物的外在形态流露自己的情感,三是借助迂回曲折的微妙叙事流露自己的情感。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借助描述紫藤萝花的外在形态的过去衰败和现在茂盛流露自己的情感,流露的情感是自己历经沧桑之后的由悲转喜。作者也借助曲折迂回的微妙叙事流露自己的情感,流露的情感是自己历经劫后余生的幸福愉悦。作者为什么流露这样的情感?是因为作者经历人生沧桑之后的洞见,是因为作者饱尝痛苦之后的顿悟。正如钱谷融在《当代文艺问题十讲》中谈到的,对于艺术家来说,他的感情愈真挚,愈强烈,愈能把周围的万事万物当作与自己一样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来看待,他的作品就愈能把握客观现实,愈能打动人[2]。
作者状物象征隐喻什么人?作者状的核心之物通常象征隐喻乐观上进的人,作者状的陪衬之物通常象征隐喻悲观消极的人。作者借助核心之物和陪衬之物的反差对比,传达自己的思想追求。欲体会作者状物象征隐喻什么人,既要细致观察物的外在形态,也要认真推敲物的内在品质,进而体会作者如此状物到底象征隐喻什么人。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借助回忆过去的紫藤萝花稀少凋零,象征隐喻文革时代饱受磨难和打击的知识分子。作者借助目睹眼前的紫藤萝花充满活力、富有生机,象征隐喻改革开放到来之际乐观进取、斗志昂扬的知识分子。
作者状物暗含什么深意?不可否认,作者状物暗含的深意是善良的,是真诚的,是深刻的。就其善良而言,作者是在劝勉读者应当用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美好幸福的人生。就其真诚而言,作者用真诚之心来呼唤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沟通和情感共鸣。这正像钱谷融所讲的:“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把他从生活中来的思想感情,凝铸到艺术形象中去,我们在接触到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时,便也接触到了他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他所经历到的激动,他所尝味的欢喜和悲哀。”[3]就其深刻而言,作者用自己的人生洞见,尽情显现人性的光芒与阴暗,力求能够在读者的内心长久回荡、散发余响。如何挖掘作者状物暗含的深意?阅读教学应当先引领学生思考作者借助什么表达深意,再启发学生领悟作者表达了什么深意。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借助的表达深意的手段有以下三种:一是借助眼前的紫藤萝花和回忆中的紫藤萝花的盛衰对比表达深意,二是借助曲折迂回的微妙叙事表达深意,三是借助作者的情感变化表达深意。作者表达的深意有以下三个:一是从眼前的紫藤萝花和回忆中的紫藤萝花的盛衰对比来看,作者呈现的紫藤萝花由衰到盛、绽放生机和焕发活力,作者表达的深意是劝勉读者应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二是从迂回曲折的微妙叙事来看,作者委婉暗示文革时代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也巧妙诉说自己的亲人当下遭遇的病痛折磨,作者表达的深意是既批判了文革对知识分子带来的不幸,又劝勉知识分子忘掉过去的不幸、乐观面对人生。三是从作者的情感变化来看,作者观眼前的紫藤萝花的茂盛,产生喜悦之情。作者回忆过去紫藤萝花的极度衰败,产生惋惜之情。作者看到眼前的紫藤萝花如同百舸争流、蓄势待发,产生乐观之情。由于作者的情感是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作者要表达的深意是暗示社会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必须朝前看。
作者状物暗藏什么创作意图?必须承认,作者状物暗藏的创作意图是善意的,是为了矫正过去、把握当下和指引未来。既然要矫正过去,作者不回避写过去的是是非非,不回避写过去的灾难和痛苦,为的是启发人们认真思考造成灾难痛苦的原因,以此达到矫正过去之目的。既然要把握当下,作者不回避写当下时代变迁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回避写自己对当下生活的细腻体验和深刻感悟,为的是启发人们努力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以此达到把握当下之目的。既然要指引未来,作者不回避写人生感慨,不回避写批判与反省,为的是启发人们用睿智的思想去照亮未来,以此达到指引未来之目的。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状物暗藏以下三个创作意图:一是劝勉文革中遭遇不幸的知识分子,劝勉他们对未来怀抱理想,去迎接改革开放的曙光。二是劝勉当下知识分子,劝勉他们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只争朝夕,积极进取。三是劝勉后世知识分子,劝勉他们要眼光长远,目标高远,不要被一时的得失利害所困。
综上所述,设计作者按照什么顺序状物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设计作者采用什么方式状物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把握作者状物的技巧;设计作者状出物的什么特征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推敲作者状出的物的特征;设计作者状物流露什么情感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设计作者状物象征隐喻什么人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揣摩作者状物象征隐喻的真正对象;设计作者状物暗含什么深意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设计作者状物暗藏什么创作意图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师生洞察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此设计状物抒怀散文的教学问题,既过了文本细读关,又过了文体教学关,确保状物抒怀散文的阅读教学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