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愚
(新疆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中国新闻史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存在知识点死记硬背,课程史实材料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教学枯燥、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程兴趣缺失,甚至被质疑课程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本文聚焦新闻史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新闻史教学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制度史和新闻传播观念史,其中新闻事业史是基础。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握规律,就可以处理好无限丰富的新闻史史料和著作与有限的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例如,从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发现新闻事业史发展规律;新闻传播制度史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规律,构成了新闻传播制度史发展规律;新闻传播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机制,是新闻传播观念史的发展规律之一。用新闻史发展的规律性可助力新闻史讲授。
1.课程的知识性。课程的知识性,使中国新闻史成为一种历史知识的叙述,使学生容易产生该门课程与当下联系不紧密的错误认知。
2.知识的稳定性。中国新闻史课程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虽说新闻史研究和学术在不断发展,但新闻史教材体系相对稳定,加上当下相关历史知识容易获取,使学生听课时难以产生心理上的需要感和急迫感,学习积极性不高。
3.教材的成熟性。该课程前有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成熟的教材及教材体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和期待。
1.课时与内容。“中国新闻史”曾与“外国新闻史”一样,是一门3课时/周的课程,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将“中国新闻史”压缩成2课时/周,或者直接将中外新闻史合成一门课程,也就是40个左右学时,在有限的学时下要涵盖中外新闻史的内容,就得有所取舍,课程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
2.过去与当下。历史是过往,没有历史感很难对课程产生较深印象,如何处理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当下的距离感也是需要解决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摆脱对教材的叙述框架和内容的依赖,从任何新闻史实都是观念的产物的基本设想出发,把新闻史实放在一个理论框架内叙述,突出史实背后的社会观念性因素。只有从新闻史实背后的观念来讲述,才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传统的依靠增加教学内容的故事性、生动性的做法,已不足以完全扭转学生对新闻史学习的轻视心理,有必要相应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基于任何新闻史实都是观念的产物的基本设想,从新闻史实背后的观念出发,讲述社会观念,阐述新闻理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专业课程安排上,“中国新闻史”一般在“新闻学概论”之后(即第二学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新闻理论基础,所以在新闻史课程讲授之中,可以穿插融会新闻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新闻学概论”的学习还只是概论性质的内容,这就为向他们传输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了可能和需要。
在长期“中国新闻史”教学过程中,根据调研,发现学生对新闻理论的学习兴趣普遍高于新闻史,特别是对一些有深度、具有争议性的新闻理论知识,显现出浓厚的学习和探索兴趣。相比于“中国新闻史”这门课程,学生往往从未来就业角度、对自身学术素养提高等角度做出价值判断,他们往往会觉得新闻理论更具有适用性。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对理论的偏好就成为探究“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
将新闻史与新闻理论融会贯通,重点讲述史实中隐藏的理论问题。如民国初年,1912年3月2日《民国暂行报律》风波,通过还原历史细节,重点阐释风波背后所体现的社会控制与新闻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关系。解释为什么会产生风波,风波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由于社会治理的不同观点而导致的一种冲突。这种阐述能使学生超越一般历史事实的束缚,从更深刻的理论层面了解这一新闻史实细节、把握新闻历史脉动。
如在延安根据地新闻发展史中,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个知识点在传统中国新闻史课程讲授中,往往置于《解放日报》改版这一史实当中,一带而过。教学中可以将此文本作为重点介绍对象,从该篇文章产生的社会必然性和可能性角度阐释和叙述有关新闻史实,将其与整风运动、《解放日报》改版一起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框架中,突出和叙述当时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社会需要,以此解释这篇文章出现的必然性以及文本所包含的基本观点为什么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如此,学生对《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章会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从人的观念与新闻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展示和呈现新闻史的演进轨迹。如对“有闻必录”论的叙述,“有闻必录”论在中国近现代流传半个世纪之久,人们对“有闻必录”论的态度、理解和认知各不相同。19世纪70年代,人们把它奉为一种流行观念;五四前后,新闻界把“有闻必录”论作为一种反面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对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同一观念的不同认知和处理进行比对,可以更好地阐释一种新闻理论(新闻观念)如何产生、兴盛到退出历史舞台。梳理该观念产生的不同媒介背景,能充分展现观念对新闻实践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产生观念的历史纵深感。
以前新闻史研究和教学中,史实材料的收集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现在丰富的相关数据库资源为新闻史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如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可查询各类单一的报纸杂志。利用好这些数据库,可以有效解决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问题,学生对数据库过往报刊材料内容进行查阅,涉及到当时的历史事实,只有了解当时相关背景、历史事件等,才能对报刊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资料库完成小组报告等作业,对重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要媒体等进行挖掘整理,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有限课时与海量知识内容之间的矛盾。
依靠史料可以增加课程厚度,增强教学内容的故事性、生动性,扭转学生对新闻史学习的排斥和轻视心理,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充实新发现的史料——戈公振作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他的书稿《世界报业考察记》在失踪八十多年之后,于2017年3月在上海图书馆被发现,并由商务印书馆以手稿影印和整理稿两种方式重新印行出版。新书稿的发现和出版,为我们研究戈公振的新闻思想提供了珍贵的最新材料。
以新发现的史料纠正成说——新闻传播史对事件的评判是基于史料的,但有些史料可能是有问题的,通过新发现的史料替换问题史料,纠正成见。如,抗战时期“飞机洋狗”事件中,1941年12月《大公报》发表社评《拥护修明政治案》,后又声明“事属子虚,自认疏失”。1942年1月宋庆龄致信宋子文(该信现保存于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叙述撤离香港经过,信中直指《大公报》“飞机洋狗”社论为诽谤不实之辞。这封信为当代民国史研究专家杨天石发现,专门就此发表两篇文章《“飞机洋狗”事件与打倒孔祥熙运动——一份不实报道引起的学潮》《关于“飞机洋狗”事件的再考证》,发表于《南方周末》。新发现的史料除增加课程厚度、增加学生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妄下论断、不盲信。
避免史论史实教授的枯燥,通过阐发史实,提升课程温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情怀有温度喜欢历史。学习中国新闻史不仅是要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史家精神。传承中国新闻人求真求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2016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研讨会暨方汉奇从教65周年纪念大会”上,方汉奇先生在会上说——如果说新闻业是社会的守望者,新闻史学就是新闻业的守望者。中国新闻人的精神如何传承,重担就在中国新闻史课程上。
一是要尊重新闻史的学科属性,不能把新闻史讲授成新闻理论或新闻理论史。将理论、观念性内容融入新闻史的叙述框架之中,不能喧宾夺主。不是用史实来阐述观念,而是用观念来统领史实。
二是注意和突出新闻史的时间性。遵循时间发展的基本线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选取和突出某一个新闻理论和新闻观念问题进行重点和集中讲授。新闻理论是一个体系,其中很多内容我们都可以在新闻史中找到组合,需要挑选一些在“中国新闻史”课程教学中容易发现的,对史实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和观点来进行阐述。
三是适当引入传播学的理论和视角解释新闻史实。传播学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它对于传播现象、新闻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适当引入传播学理论,与新闻史实进行互相生发、互相印证,能起到互利效果。
四是注意内容更新,关注学术动态,使用比较新鲜的理论研究成果,突出讲授内容的新鲜性。
五是理论只是切入点,而不是落脚点,注意仍要回归到历史知识和史实的接受和理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