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月 尹霞
作者单位:250012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核酸标本采样工作的规范性是核酸集中化检测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保证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1-2]。保证核酸采样达标率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核酸采样点仍然存在采样不达标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核酸采样规范化水平是核酸采样点的重要工作环节。品管圈是一种与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同一工作场所组圈,针对选定的质量改善主题,通过团队力量,利用科学统计工具及质量控制(质控)手段解决工作现场问题,实现持续质量改善的活动形式[3-4]。通过品管圈组员的群策群力,可使成员体验到参与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并有效达到持续改进质量问题的目的[5]。品管圈在各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6-8],但在降低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不达标率中的质量管理应用较少见。本研究将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护理干预应用于核酸采样不达标率的改善中,以期提升核酸采样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5—6月(品管圈活动前)于本院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的370例患者以及2020年8—9月(品管圈活动后)进行核酸采样的3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品管圈活动前组和品管圈活动后组。
1.1.1纳入标准 ① 每日同时间段(9:00~11:00)接受核酸采样的患者;② 所有患者均配合核酸采样,无沟通交流障碍及意识障碍。
1.1.2排除标准 排除依从性极差,拒不配合者。
1.1.3伦理学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本院伦理审批(审批号:KYLL-202210-035)。
1.2研究方法
1.2.1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根据自愿、合理分工及有效搭配的原则,成立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护理干预小组。负责本研究品管圈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师、护师以及普通护理人员。组成成员共10名,包括主治医生1名,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工作人员年龄28~50岁,平均(38.0±2.6)岁;学历为博士1名,硕士4名,本科5名。由组织与协调能力较强的1名护师担任圈组长,负责具体管理工作,1名护士长担任品管圈活动小组辅导员,进行相关的活动组织和课题探讨。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并确定圈名,以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核酸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1.2.2制作品管圈圈名与圈徽 通过圈员集思广益,确定圈名为“金盾圈”,见图1。圈徽中间的CID是“Cheeloo Infection Disease”即齐鲁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英文缩写。绿色月桂枝象征着健康、生命与希望,双手象征着医护人员用双手筑起一道金色盾牌,全力抗击疫情,共同筑起一道安全防线,护你我健康。圈徽寓意为疫情当下医护人员用双手筑起一道金色盾牌,用自己最大力量来护卫患者的健康。
图1 品管圈圈徽图案“金盾圈”
1.2.3确定品管圈主题及拟定护理干预计划 按照品管圈10大活动步骤,品管圈小组成员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提出5个活动主题,全体圈员各自发表意见,集中意见选出5个品管圈备选主题,圈员对各备选主题根据权重评分法、领导重视度、重要性、本期达成性、圈能力,按照531评分原则进行打分,最终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为“降低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不达标率”。此项活动时间为2020年5—9月,期间共开展圈会20次。同时,结合问题解决、PDCA循环法〔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拟定本次活动护理干预措施,确定每个过程的具体责任人以及护理时间等条件,由圈组长掌握护理活动的具体进度。
1.2.4现状分析与调查 选择2020年5—6月于本院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的3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核酸采样环境、配合度等方面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造成核酸采样工作不达标的原因。统计结果表明,370例患者中99例核酸采样不达标,不达标率为26.76%(99/370)。品管圈全体圈员对影响核酸采样不达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见表1。根据柏拉图80/20法则,患者不知晓采样部位和流程以及等待时间>5 min、采样部位不标准均为本期品管圈活动改善重点。见图2。
表1 品管圈活动前99例核酸采样不达标患者的原因分布
图2 品管圈活动前99例核酸采样不达标原因的柏拉图统计图
1.2.5目标判断 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护理干预目标主要是解决患者不知晓采样流程、等待时间长、采样部位不规范等问题,降低核酸采样不达标率。在整个品管圈活动中,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80/20法则,圈员按照531评分原则进行打分,最终计算圈能力为80.98%。根据现况值、改善重点及圈能力计算出此次活动的目标值为26.76% —(26.76%×82.83%×80.98%)=8.81%,改善幅度为67.08%。
1.2.6要因分析与真因验证 针对患者不知晓采样流程、等待时间长、采样部位不规范等需改善的重点问题,从人员、设备、环境、流程制度等4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找出导致核酸采样不达标的大、中、小要因。由圈员根据经验讨论分析,明确因果关系,根据“三现原则”验证真因。最终确定真因为健康宣教不到位、核酸采样整体流程复杂以及无标准化采样操作规程。
1.2.7对策制定 在找到影响核酸采样达标率的真因后开展圈员会议,针对影响核酸采样不达标的真因进行分析,并从经济性、可行性、效益性以及圈能力等因素出发,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确保核酸采样达标。于2020年7—8月开展内容及形式丰富的核酸采集健康宣教工作,简化和优化核酸采样的整体流程,制定标准化采样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策。
针对健康宣教不到位和形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制作展板、播放音频资料、微信公众号推送、增加导医服务等丰富宣教的形式和内容。① 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显示采样部位,进行注意事项和采样流程的健康宣教。② 在工作时间使用播放器循环播放采样须知。③ 利用医院、科室微信公众号推送疫情期间的医院相关政策、管理规定和采样点设置、功能、要求,开发公众号检测报告查询等功能进行宣传。④ 在门诊大厅、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的窗口、采样点等部门提供志愿者导医服务,解答就诊和需采样人员提出的问题。⑤ 合理设计和规划路线,指引需采样人员单向流动,在全院各区域的醒目位置设立地标或指示牌,便于引导。
针对核酸采样整体流程复杂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优化,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增加开单和条码打印窗口。① 简化开单流程,避免需采样人员再多个窗口反复排队;将身份证作为就诊卡,共享信息,简化需采样人员登记、人工建档等流程。② 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开发自助机建卡、开单、扣费功能;门诊楼、采样点及急诊科所有自助机都能自助建档、开单、扣费,减少人工窗口的排队等候时间。③ 增加条码打印人工窗口、增设自助机条码打印功能;采样点增加高峰时段应急条码打印人工窗口,开发自助机打印条码等多渠道打印方式。④ 微信公众号推送采样流程,增加多种形式宣传途径。制作图文并茂的宣教展板,采样流程和指引标识醒目,循环播放采样须知,减少人员在采样点的逗留时间。
针对无标准化采样操作流程的问题,制定标准化采样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定期培训考核。① 参照相关标准,制定标准化采样操作流程。对核酸采样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能力。采样人员需严格按照感染性疾病科以及医院的相关制度,服从组织分配,坚守工作岗位;按照生物安全相关标准落实采样工作,做好生物安全防护;遵循采样流程,保证器材充足、质量符合标准;熟悉采样器材以及设备的使用,掌握采样流程;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操作并执行隔离要求;做好样本信息登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样本在流转过程中的质量;做好采样废弃物品的分类及处理;采样点应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按照要求对样本进行保存和转运。② 多学科合作,检验科医师在现场进行指导和培训。定期派出采样人员到相关科室学习,开展专题讲座,参加网络视频会议,科室不定期利用视频会议对采样点工作进行讨论和梳理。③ 制定咽拭子采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诊疗方案和防控措施,制定鼻、咽拭子标准化采集流程;参照医院技术操作考核标准,制定鼻、咽拭子采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并定期培训和考核。④ 采购符合标准(-20 ℃贮存条件)的冷藏设备和生物安全转运装置,并制定标本转运、贮存等相关规定。⑤ 建立互助交流平台,利用微信、钉钉、腾讯等交流软件加强与相关科室及科室内部交流,规范化采样。
1.3观察指标 ① 分析改善后核酸采样不达标原因;② 比较改善前后核酸采样不达标率、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其中,目标达成率=(改善后采样不达标率—改善前采样不达标率)/(目标值—改善前核酸采样不达标率)×100%;进步率=|改善后核酸采样不达标率—改善前核酸采样不达标率|/改善前核酸采样不达标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改善后核酸采样不达标原因分析 采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后,参加核酸采样的370例患者中不达标例数为29例。见表2。根据柏拉图80/20法则,患者不知晓采样部位及流程、等待时间>5 min以及采样部位不标准均为需要继续改善的重点。见图3。
表2 品管圈活动后29例核酸采样不达标的原因分布
图3 品管圈活动后29例核酸采样不达标原因的柏拉图统计图
2.2品管圈改善前后的核酸采样不达标率比较以及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 品管圈改善后的核酸采样不达标率明显低于品管圈改善前〔7.84%(29/370)比26.76%(99/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8,P=0.000)。品管圈改善后,目标达成率为(7.84% —26.76%)/(8.81%—26.76%)×100%=105.40%。进步率为|7.84%-26.76%|/26.76%×100%=70.70%。
品管圈是具有相似、相同或互补特点的工作环境中的人自主组成的具有一定人数的小组。通常小组人数约为6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管理程序活动,并解决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关于文化、管理以及现场情况等方面的问题[9-11]。开展品管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12]。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辅助医院管理,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同时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13-14]。
核酸检测是确定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病毒传播率高、传播速度快的情况下,加强核酸检测能够快速确诊感染患者,以便立即进入感染性疾病防控状态,第一时间对被感染者实施隔离和治疗,并对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对活动轨迹场所迅速进行消杀,对预防疫情反弹至关重要[15-17]。为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需要重视核酸采样质量,提高采样达标率。
本研究主要针对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不达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采样达标率。本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5—6月在本院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的370例患者不达标率为26.76%。根据柏拉图80/20法则分析,影响核酸采样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不知晓采样部位及流程、等待时间>5 min以及采样部位不标准。通过真因验证,本研究制定的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集中在开展内容及形式丰富的核酸采样健康宣教工作,简化和优化核酸采样整体流程,制定标准化采样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等三方面。通过品管圈管理,解决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核酸采样达标率。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对核酸采样点环境质量的管控以及核酸采样点设置规范性的管理,为降低核酸采样不达标率提供根本保障,从而降低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性,最大限度保证采样点工作人员的安全[18]。经品管圈活动改善后,核酸采样不达标率(7.84%)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改善后,目标达成率为105.40%,进步率为70.70%。通过本期活动,圈员集中制定了图文并茂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促进核酸采集达标率提高,有效提升目标达成率。
综上所述,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全员能运用“头脑风暴”并结合当前最迫切的问题,选出合适的主题,对影响核酸采样不达标的因素不断深入探究,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解决问题。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不达标率,应在各核酸采样点加以推广,实现其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