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歌 杨红英
近年的长篇小说中,有三部作品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即《黄冈秘卷》《北上》和《考工记》。《黄冈秘卷》延续了作家刘醒龙一贯的关注现实与普通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对父辈命运的展现歌颂了黄冈一地贤良方正的精神传统,从而于历史与现实的纠合中开启时代精神的探寻。《北上》是一部以运河为中心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双重审视的厚重之作,它于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尽管延续了作家徐则臣在《耶路撒冷》《王城如海》等作品中的叙事特质,但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内容主旨都表现了新的探索,在对运河与人物、历史与现实的交互叙述中呈现宏阔的史诗气质,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继《长恨歌》后,《考工记》是王安忆书写的又一部上海别传。它以一座老宅为中心,于时代变迁中呈现“上海四小开”的个人生活史,从而彰显作家对历史、人生、人性的深入思考。综观这三部作品,它们对历史的叙述,既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追求还原历史真相或者建构宏大政治图景的意图,也不同于新历史主义小说偏于表现作家对历史的个人体验,而是运用一定的艺术虚构,对现实与历史进行多维透视,并注重内在意义的建构,不仅深化了现实的厚重感,也使复杂的历史呈现某种诗意,丰富了当代小说历史叙事的审美多样性。
在一般的历史叙事作品中,形象的塑造或历史情境的呈现往往成为叙述的重点,很少能关注到文献或器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而在《黄冈秘卷》《北上》《考工记》这三部作品中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注重了诸如文献、瓷器、信件、罗盘、老宅等在小说中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它们统称为物。这些物或作为中介衔接起历史与现实,或作为显在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抑或是本身融入历史的洪流中,充分表现了与历史间的某种隐秘关系,以此建构起历史叙事的物的审美学,从而开启了别样的历史景观。
小说《黄冈秘卷》以现实教育体系的外在结构架构起对家族史、革命史、地方志的回溯与父辈人格精神的歌颂。文中着重出现了“黄冈密卷”、《组织史》和《刘氏家志》这三种文字资料,它们貌似无关却又相互粘连,不仅为故事的进程增添了某种神秘色彩,而且对形象的塑造及文本意义的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辅资料“黄冈密卷”作为叙述的外在线索勾连起了父辈历史、家族史、革命史等的探究与追问,发挥着历史与现实在叙述功能上的相互融合,不仅使小说结构丝丝相扣,逻辑严密,而且在历史与现实交错叙述营造的悬疑氛围中推进着文本内核的显现。《组织史》是记录党政领导干部履历的历史文献,《刘氏家志》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的文献,它们对于形象的塑造、家族秘史的揭示以及文本意义的呈现起着非常重要的隐喻作用。两者在小说中却成为一组矛盾。父亲以“身是组织的人”为理由强烈反对修补《刘氏家志》,这种对组织史的看重,充分彰显了父亲的革命信仰、集体观念及人格精神。相对而言,《刘氏家志》仅是一脉姓氏的历史盘点,与父亲的绝对革命信仰产生了冲突,作家将两者作为一组矛盾放置在文本中,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父亲组织式人格精神的塑造,相对弱化了其个人内在情感表现的丰富性。但是两者在小说结尾达成了一种和谐,父亲取出了收藏的《刘氏家志》并同意进行修订,这是对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情感认同与回归,也体现了作家对革命、家族、集体、个体等诸多关系的探寻与思考。《组织史》与《刘氏家志》貌似矛盾实则在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上却是根本一致的。《组织史》不仅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简要履历,它更无声传达出一种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以父亲和王朤伯伯为代表的革命者身上体现的高洁正直的精神风骨,是革命精神的体现,但它也源自家族血脉、基因对个体人格的隐秘塑造。《刘氏家志》也不只是记录家族世系的简单图表,它还是家族精神传统延续的重要载体,父辈身上体现的“贤良方正”正是家族精神的筋骨,但它已然内化为革命精神传统的一部分。至此,《黄冈秘卷》的核心秘密才正式揭开,那就是以父辈为代表的忠诚正直、勇敢无畏、善良仁慈的精神传统是家与国的灵魂力量,是家族、民族、国家绵亘不绝的精神资源,我们要坚守与传承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传统。简单的文献资料一方面架构起文本的叙事结构,另一方面凸显文本意义的表征功能,这正体现出刘醒龙构思这篇小说的匠心独运。
《北上》则开启了一次文学考古,用罗盘、相机、记事本、信件等将百年前围绕京杭运河发生的故事与百年后的家族演变串接了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交错、并置与融合。从小说的文本结构看,历史与现实交替叙述,历史的故事是清末时期意大利人小波罗沿京杭大运河寻找弟弟、弟弟马福德讲述随军队侵略中国,而现实的故事是船家邵秉义的家庭故事、谢望和拍摄《大河谭》、周海阔营建小博物馆连锁民宿客栈、孙宴临拍摄运河相片、考古专家胡念之发掘文物等,叙述时空与叙述人称转换频繁,丰富了小说的审美表现力。故事从表面看各自独立却又彼此照应,正是罗盘、相机、记事本、信件等物品建立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小波罗临死时的相赠物品成为谢、邵、孙等家族后人的职业、兴趣或信仰的支撑之物,于是作为历史遗存的大运河因为这些物品的串接而成为叙事的中心,它于百年间的兴衰再至重生的过程就于这些藕断丝连的各类故事片段中呈现。在叙述中,作家把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倾注到了这些静默无言的物身上,于时间的折叠中重构了运河的兴衰史、清末历史、家族史等,全面展现了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种以运河为主要意象以物为主要线索架构历史与家族谱系故事的构思使文本具有了一定的史诗色彩,内蕴的是作家对历史意蕴与运河灵魂的深度思考与情怀。
如果说物在《黄冈秘卷》与《北上》中起着推进情节、深化文本意蕴、勾连历史与现实的作用,那么它在《考工记》中则是与故事内核融为一体,成为主人公人生历程的陪伴者、历史进程的亲历者与审视者。《考工记》中的物是一座老宅及其里面的一切。小说的开头就让我们随着陈书玉的视线领略了老宅的“肃穆的静美”:“透过门窗雕饰的镂空望进去,依然旧摆设。堂案上列了祖宗牌位,两尊青花瓷瓶,案两翼的太师椅,一对之间隔一具茶几。镂刻的门窗投在石台阶,花影幢幢。花影里移过去,移过去,忽然不见了,原来进去夹墙里。夹墙底处,一扇窄门,推开来,一团漆黑扑面。”〔1〕随着故事的展开,作家工笔画般细致描摹着老宅的材料、摆设、雕刻工艺以及流传的故事,让它自然融于上海四小开的人生故事及不确定的历史时空中,凝视着人间的浮沉流转及世情百态。小说以老宅为中心建立一个封闭的自足结构,开篇以老宅始,结尾写老宅的摇摇欲坠,中间结合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重要的时代变幻呈现人物的命运浮沉,人与老宅的相守便成为解读历史、世情的重要密码。
物是静默无言的,它们却是衔接现实与历史间的通道,引领着我们走进逝去的时空,去追溯历史的丰富,感受人生的不确定,表达对现实的期待。三部作品中物的介入,打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线性叙述,拓宽了历史叙事的视野与时空,在历史与现实的多重交织中呈现了中国的历史脉络、地域文化的独特、人生命运的困境等,无论是文献资料、考古器物还是一座老宅,它们都投射出历史的斑驳深邃与人生的冗长醇厚,从而构成典型的中国经验的文学想象。这是近年历史书写呈现的新特点,作家自觉注重物本身的美学建构,通过对物的书写来进行文化层面的自我指认。由于物本身凸显的日常性、生活性与个体性的特点,作家介入历史的角度一般从日常生活切入。
如何进入历史,不仅体现作家历史观念上的不同,也影响着作品本身意蕴的传达。从新时期以来作家对历史的介入看,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归为三类:一是直接进入历史,作品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及大时代背景的营造,凸显历史叙事的民族、国家等宏大建构;二是从家族史介入大历史,以家族寓言的形式展现民族寓言,凸显历史叙事的虚构与想象;三是从日常生活角度进入历史,凸显历史叙事的民间与日常。这三类历史叙事的重心各有侧重,但都充分表现了作家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与审美表达上的追求。从《黄冈秘卷》《北上》《考工记》这三部作品看,它们依然承接了历史叙事的日常生活角度,但在此基础上却有所创新。三部作品中宏大历史事件、家族史、个体生命史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作家自觉将它们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在人与历史、现实组成的相互关系中表达对历史的理解与认知。这种写作方式使叙述者在历史与现实间穿梭,在历史变迁与生活图景的彰显中引发对历史、人生及存在本身的思考,显示出历史叙事日常化的新特点。
三部作品注重揭示日常生活的历史意义与作用,使历史与现实形成有效的对话。叙述中它们都涉及宏大历史事件,但是并没有单纯地追求大历史的逻辑建构,而是将其自然融于日常生活中,重点表现日常生活的绵长与醇厚、普通个体的生命遭际与精神状态,从而突出历史内在的生命肌理。追求文学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对生命状态的呈现是王安忆一贯的创作态度。《考工记》依然如此,尽管作品大历史背景的存在感很强,从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一直写到21世纪初,中间如淞沪会战、太平洋战争、解放战争、公私合营、上山下乡、归还私产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在文中得以体现,但是作家将这一切都自然融于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将生活细节的繁复与人物命运的浮沉进行深入描绘,诠释什么是日常化的历史。陈书玉、奚子、大虞、朱朱四人的日常玩耍,洋溢青春悠闲与暧昧气息的交游生活,老宅里面的诸如排队买米煤、看祖父临摹、庆寿与姑婆的矛盾等这一切都充斥日常的平静与粗粝,被作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具体的时代政治就这样包裹于质朴散淡的生活底色下,读者于切肤可感的日常生活中透视普通个体的人生选择、心理矛盾与精神困境,从而体悟个体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微妙关系。“我个人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2〕这种对历史的认知使我们从一桌一椅、一餐一饮、一言一行中触摸到了历史的质地与温度。《北上》中的历史呈现依然是生活化的,作品以小波罗沿运河旅行寻找弟弟、费德尔随军到中国后的生活及谢望和拍摄《大河谭》三条线索交叉叙述,历史与现实的双向交汇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等融入个体的生活轨迹中,充分展现了运河在历史上的兴衰及其具有的文化意义。尽管有清末政治风云的呈现,但是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马福德的感情生活,因纪录片而汇聚起的邵、孙、谢、周、马等家族的生活才是表现历史的核心,“多种样貌的生活在故事情节的向心力中获得呈现”,〔3〕从而真正架构起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桥梁,“让历史与现实在若隐若现中完成自身的生命逻辑,并生发出一种超越了具体生活场景和时空背景的宏阔辽远的审美意味。”〔4〕《黄冈秘卷》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刘氏家族的小历史描写,又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历史呈现,作家对大历史背景的呈现是让家族人物偶然介入大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从而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有距离的观察与思考。如文中叙述“我们的父亲”的故事时,叙述者将父亲如何接受革命思想、如何为了组织放弃爱情的青春时代也自觉嵌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呈现20世纪的中国历史脉络。
历史叙事的日常化,不仅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细微描绘,而且还表现在对普通个体命运的关怀与思考,体现历史叙事的人文情怀。尽管《考工记》中有大量的时代背景为依托,但是凸显的却是陈书玉平凡却又浸润着无限孤独的一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陈书玉独守一隅,顺其自然地面对世事变化与人间聚散,感受着其中的酸甜冷暖,历史对于他不过是人生轨迹中的一个插曲、一段经历而已,作家将自己对岁月的感受和对生命的体悟融入陈书玉的人生历程与时代变迁中,表达着对现实与历史、自我与时代、人生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与陈书玉的平凡不同,《黄冈秘卷》中的父亲是一个革命者形象,但作家并没有像一般的革命历史小说那样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而是将人物的成长经历融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中,从不同的生活细节还原父亲作为一个普通革命者、普通领导干部、普通父亲的形象,这种于历史与现实的时空穿梭中着重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打破了家族史与一般历史叙事的线性划分,大大拓展了小说的意义和内涵。与它们不同的是,《北上》中的人物形象是群体性的,作家以运河为线将他们串接在一起,以人带史、人史融合的叙述方式不仅拓宽了文本的表现空间,而且为历史的阐述提供了新的方式。
综上所述,三部作品对历史的呈现都是汇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的生活事件让历史与现实相互审视,历史也因有了日常生活的包裹具有了某种温情。在呈现历史时,三者都涉及大历史事件,但是作家并不注重对它们的描绘与评论,而是将其自然融于日常生活中或是作为人物生活的背景,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成为小说的重心;表现现实时,作家让一切回归日常生活中,让不同人物的经历、命运、故事等在繁复的生活空间中发生碰撞、汇集,凸显生活对于人的存在经验与精神处境的雕琢。这样既写出了历史的必然,又表现了世事的无常,从中折射出的是作家对历史与现实、个体与历史关系的深度思考与认知,“历史无时无刻不渗透于现实;而人的现实存在又深深扎根于历史。”〔5〕日常化的历史呈现,如果表现失当往往会陷入历史叙事的平庸或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中,从而遮蔽历史本质的真实性。但从这三部作品看,历史与日常现实的相互纠合并没有削弱历史的严肃性,也没有强化现实的世俗性,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日常生活的描摹中实现了个体生命与历史逻辑的融合统一,这种对历史经验的建构方式不仅深化了小说的表现力度,而且极大丰富了文本的意蕴表现。
从整体看,《黄冈秘卷》《北上》《考工记》这三部作品对历史的叙述无论是注重物的美学建构,还是日常化的历史呈现,都多层面传达出了作家立足于日常、回溯历史、抵达现实深处的写作态度,而且从作品的题材、主旨、文本形式等方面来看,作家都将自我经验融入“中国故事”的讲述中,充分体现了一种文化的自觉,从而进一步丰厚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任何一位优秀的作家都要扎根于本国的现实与文化。王安忆一直有种自觉的文化意识,从《长恨歌》《归去来兮》《逃之夭夭》《红豆生南国》《蜀道难》这些作品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它们不仅取自古典诗歌,而且作品的形象塑造、情节构思、人物命运等都与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所勾连,从而折射出作家在作品中注入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因子的自觉。《考工记》也是如此,题目取自战国时期一部手工艺文献《考工记》,那么它与记录中国早期手工艺制造工艺的经典文献有何关系呢?从小说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顺序铺排情节,从个体的人生脉络与大历史的纠合中可以发现作家追寻主流文化意识的态度。对于老宅而言,传统的建筑工艺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消逝,对于个体而言,历史仿佛是一种技艺在修缮改造着个体生命,旧(指旧人、旧物)与新(指变迁中的时代)的碰撞自然催生一种独特的美学。这种美学中既有20世纪中国历史的深邃厚重,也有顺势而为的人生哲学生成。王安忆运用一个人、一座老宅完成了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架构,也完成了对个体人生的隐喻,精细缜密的语言叙述中透着温柔敦厚的传统风格。
《考工记》是从传统建筑工艺入手来反思人生与历史,表现出视角的独特。徐则臣的《北上》则从百年运河入手,并融入中西文化的比较视角,更显现出作家文化思考的别具匠心。《北上》虽说是一篇应时之作,为了呼应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但从作家的艺术构思与文本表现来看,它充分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自觉。运河的漕运功能早已不在,我们如何重新认识申遗成功后运河的价值与意义,这是小说思考的核心。文本选取了外国人视角,让他们主动进入中国近现代史的空间中,显示出作家力求发掘运河具有的文化象征意义的意图。小说塑造了小波罗与弟弟马福德两个意大利人,通过他者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直接介入来实现揭秘运河文化、审视中国历史的目的,但是小说对他们的塑造颇有不同。小波罗沿运河寻找弟弟的旅程使他自然成为历史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所以作家叙述小波罗一行人时将重心放置在了运河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与风俗民情的展现上,描绘了一幅清末运河游览图。而弟弟马福德则是历史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他作为随军士兵参与八国联军与义和团、清政府军的战争经历的叙述,将清末内忧外患的政治图景完整呈现,而他与中国姑娘秦如玉的爱情故事,又使小说充满传奇色彩,极大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历史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有两处细节寓意深刻,一处是马福德在北京意大利使馆前竟被同胞认为是中国人,另一处是与如玉照镜子时竟发现两个人长相如同兄妹。一个意大利人最终竟被日常生活彻底地中国化,这一极富戏剧性的情节不仅展现出其对中国身份及文化的强烈认同,更充分显示了文化对个体重塑力量的强大,运河具有的文化象征意义已大大超越了它本身的实际功能。徐则臣写运河,写出了运河中的世界,更写出了世界中的运河。外域视角的使用,使小说具有了超越运河本身的文化意义建构,也体现了作家一种朴实的文化情怀,“我们不能遗忘这条河,不能忘记我们的来路。运河的意义还需要学者、作家、艺术家等各类人去呈现,给我们重新审视它的底气。”〔6〕
《黄冈秘卷》则把文本的意义承载放置在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重并置上,小说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厚。从故事层面看,小说有明确的地理文化空间——黄冈,它不只是地理标识,更是作家故土记忆的情感隐喻之地。在小说中,父辈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词语如“嘿乎”“伯”“这个县”的固执使用,对巴河藕汤的眷念与推崇,都充分展现了其对自身故土根系的坚持与守望,更体现出作家探寻自身文化印痕的心理。不仅如此,作家通过塑造“我们的父亲”这一形象试图挖掘象征黄冈地方文化血统与精神命脉的文化人格,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民族文化根脉的探寻。父亲身上所体现的刚正、忠诚与执着等精神风骨很明显是黄冈地方文化人格的象征,而这一文化人格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存在血缘关系,小说中不断地叙述苏东坡的诗歌“三江自此分南北,谁向中江是主人”及其被贬谪到黄州后的奇闻趣事,作家用意颇深,苏东坡在困境中的风骨表现与父亲不管何种处境都始终方正贤良的精神相似,这是一种精神传统的承续,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延续,刘醒龙借助家族史及故乡记忆的文学想象实则揭示民族精神传统的传承及其在当下生活中的力量。同时,小说并没有局限一地的地方志书写,在历史叙述的同时也进行了现实干预,思考精神传统在现实中的力量。老十一刘声智形象的塑造就是干预现实的表现,他与父亲完全不同,小说重点表现其生活的世俗性与功利性来反衬父亲的刚正执着,在现实诸多矛盾的呈现中自然衔接起“传统人文思想与当代精神生活”,〔7〕从而开启时代精神的追问与探寻,丰富了文本的文化意义。
无论是以传统建筑技艺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因子思虑人生哲学,还是站在中西方文化视域发掘运河的文化象征意义,抑或是从多重文化并置的角度实现民族精神力量的熔铸,《考工记》《北上》和《黄冈秘卷》这三部作品作家都从文化层面写出了对中国故事和历史的深层理解与领悟,不仅表达出文学创作上的文化自觉,也显示出一种深层次的美学追求。
《黄冈秘卷》《北上》和《考工记》这三部小说从内容与艺术表现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体现了历史叙事的新特质。从文本构成看,三部作品都围绕文献与器物对历史进行了考古式的文学想象,实现了历史叙事的物的美学建构;从历史介入方式看,虽然承接了历史叙事的日常生活角度,但作家并没有过于凸显日常生活弱化历史背景,而是将宏大历史、日常生活、个体生命等纳入一个统一体中,自觉追求现实与历史逻辑的融合统一;从文本意蕴层面看,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多方面融入使文本实现了文化层面的中国故事的讲述,显示了作家的民族自信与文化坚守。身处现实,我们如何回望历史?面对历史,我们如何将个人置于历史之中寻求精神归依?文学对历史与现实的书写中又如何构建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内涵?刘醒龙、徐则臣、王安忆用他们的创作传达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为文学的历史叙事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