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时代指向和实现路径

2022-03-12 23:49卢瑞瑞
理论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群众精神

卢瑞瑞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这就鲜明指出了,新时代强调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贫乏或精神生活贫富悬殊都不是共同富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深刻的理论基础,又有鲜明的时代指向,为此,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其特定的实现路径。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在一定物质生活基础上,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和满足,精神文化生活能够充分展开和提升,进而增强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讲,崇尚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秉持的重要理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看,“现实的人”是有精神需求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崇尚精神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3〕崇尚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人重视塑造精神世界的典型标识。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精神,重视文德教化。对精神的崇尚可以体现在先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人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的精神追求,物质生活虽为人之必需,但不能仅仅沉溺于物欲,故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同时,在中华文明中,人的精神生活被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对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视甚至达到了舍生忘死的程度,诚如孔子和孟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崇尚精神对应的文德教化归结到国家与个人层面就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具体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层面上强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个人层面上则注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性修养和道德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精神的崇尚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因,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精神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

2.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人: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

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现实的人既有其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需求,又有其独特的精神意义追求。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从这个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不是某种处在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这样的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更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正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才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为此,作为现实的人和有意识的存在物,“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5〕可以说,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

3.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6〕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其能力层面的体力和脑力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其需求层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全面满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指标。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考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进入共产主义才能够实现,这是因为个人只有在摆脱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展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与爱好。在开展社会主义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被大大缩短,社会有更多的时间创造科学、艺术等优质的精神资源,个人能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7〕这就意味着,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一切社会成员”,即所有个体的各方面需要、能力都普遍地得到发展,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具体到个人层面,马克思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9〕猎人、渔夫、牧人和批判者的不同身份蕴藏的就是个人的不同需求和可以自由发展的各方面的能力,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既涵盖体力方面的能力也包括脑力层面的能力。综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归属,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指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现实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诉求就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指向。

1.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考察:发展过程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虽然是新时代明确提出的,但对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视,对共同富裕的探索和总结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之中。

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庄严宣告:“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10〕195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又明确指出一定会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985年,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道路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国家拿的这一部分,也是为了人民,搞点国防,更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文化水平。”〔12〕可见,社会主义要实现的共同富裕在其本来意义上就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一方面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建设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会受破坏、走弯路,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遵循这个思路,江泽民也曾明确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们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们精神生活充实。”〔13〕

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蕴含了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的历史必然,也凸显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的时代背景。

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的时代背景,在新时代,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既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文明,更是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在本质上是文化人,不是“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14〕实际上,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有了较好保障后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诸如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的需要就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紧密相关。简言之,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入实践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群众向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人均GDP过万成为现实,为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下了更为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进入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持续推进的重要着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守护好人们的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从民族复兴层面看,“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需要极大丰富。在奔赴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3.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

新时代强调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贫乏或精神生活贫富悬殊都不是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指向的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成果的占有和内化,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和提升的状况,既包括知识文化层面也包括思想道德层面。同物质生活一样,精神生活也有贫富之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被激发和满足的状态,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的程度,是否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主要的衡量标准。具体来讲,精神生活贫乏既包括人们主观上缺少精神文化追求或精神文化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激发,也包括客观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未能充分开展其精神文化生活;精神生活贫富悬殊指向的则是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人们能够有效享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存在较大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将文化自信定位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但是,影响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也依然存在。从精神生活的动力层面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为缺乏足够的精神追求,精神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激发而带来的精神贫困问题。同时,在一些人那里,也存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严重脱节和不匹配,甚至出现了物质生活十分丰裕,精神生活相对贫穷甚至扭曲的现象;从精神文化需求层面看,在一些领域和场合中,存在精神文化供给不能充分对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导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和提升;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同”层面看,在一些区域内,存在阻碍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诸如发达地区和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的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从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投入上看,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645元,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322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两倍有余。〔16〕

对于共同富裕来讲,“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17〕为此,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的历史征程中需要充分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聚焦影响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谋划系统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精神生活贫乏和精神生活贫富悬殊问题,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路径层面需要分层次、多方面协同推进:首先,从根本层面上讲,需要进一步夯实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教育公平,从内在动力上充分激发其精神需求;其次,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方面,需要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在精神生活的提升层面,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1.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夯实物质根基,推进教育公平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们有充分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能力。为此,夯实物质根基,推进教育公平,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

作为现实的人,人民群众有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不过,受物质生活资料是否充裕的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往往会呈现不同样态。当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未得到有效满足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处于潜伏或压抑状态。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程度不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会呈现不同层级,层级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要求人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自由,需要有更加丰裕的物质生活作为基础。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为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夯实根基。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除了根本上受制于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也会受到受教育程度的直接影响。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感知力,并制约其精神文化需求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8〕音乐感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得以充分激发和实现。为此,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水平。整体上讲,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基,人们只有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之后,才能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也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拥有开展精神文化追求和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正如列宁所言,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教育的缺失不仅会影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也会影响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开展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保证有充分的物质财力和优质人才的投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同时,针对偏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促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以教育公平助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2.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奠基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教育公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激发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就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为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在我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主要有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构建了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要求正在由“缺不缺、够不够”转向“好不好、精不精”,因此,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保证有充足健康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公共文化服务聚焦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为此,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就是要对应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硬件设施条件以及人员配备作出明确规定,并落实资金保障,诸如对人民群众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指出的是,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提升的问题,诸如有些社区、村镇虽然设立了书屋、文化活动室等硬件设施,但由于缺乏对图书内容的选择、更新和文化活动室的有效管理,未能充分建立起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长效机制,使这些文化设施在喧闹声中设立之后便归于沉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实现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相比较于较为成熟和系统的城市文化服务,农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基础文化设施较为落后、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以及精神文化项目层次不高、文化产品与服务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等。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全体人民中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活力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诸如,虽然我国的文化市场上有大量的音乐、影视、图书等文化产品,但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平原”缺“高峰”的问题,难以有效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19〕为此,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始从中低端为主转向中高端为主,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品质的现实状况,需要以文化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切实解决高端有效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和低端无效文化产品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增加积极向上的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同时,在数字化背景之下,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诸如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数字创意和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3.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升之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充分激发和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需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越来越呈现喷发式、多样化、差异化的特征。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与多元,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一些人群中影响甚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因此,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提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增强其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20〕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讲也是如此。唯有蕴含着崇高价值理想的有益于人民群众精神健康的文化才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规约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我们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够为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掌好舵,进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在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此,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现实途径上讲,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我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并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并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其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能够在价值观得到切实提升之际真正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综上,新时代强调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催生的现实课题。新时代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在充分激发和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群众精神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