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多基地联合教学在静脉导管维护培训中的应用

2022-03-12 08:47李雅清陈利芬杨玉红黎锦燕周雪梅王海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委会专科导管

李雅清,陈利芬*,杨玉红,黎锦燕,周雪梅,王海英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2.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也伴随着高并发症发生率等隐患[2-3]。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与导管维护质量密切相关[4]。静脉治疗知识、技术和工具的快速革新,导致护士进行导管维护相关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持续的挑战[1]。有研究发现,开展针对护士的静脉导管维护培训,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传统静脉导管维护培训的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及模型练习均在线下开展[6]。这种形式限制了每次培训的人数。本研究采用基于线上线下(online and offline,O2O) 模式的多基地联合教学,契合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重的特点,O2O同步理论直播授课和操作示范,再联合各地市培训基地开展线下操作培训,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深度融合[7],充分发挥基地力量,利用有限的场地、时间和师资,增加培训人数,扩大培训覆盖率,全面提高省内护士的静脉导管维护能力。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21年3月18日~3月21日由广东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静脉导管维护及管理新知识培训”。共纳入来自于广东省21个地市,62个区/县,121家医院的547名护士。纳入标准:注册护士;参与本次培训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排除标准:因事假、病假等原因中途退出培训。本次培训基于报名先后顺序便利分组,将授课部分(理论讲授及操作示范)分为线下、线上班,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培训现场学习和观摩操作示范、练习操作及考核,共297名;观察组通过线上直播学习及观摩操作示范,至培训基地参加模型练习及考核,共250名。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名(%)]

1.2 培训方法

1.2.1 教学形式

1.2.1.1 O2O模式下同步直播授课及操作示范 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课堂。观察组采用O2O模式,借助视频会议软件,线上同步线下直播,具体措施如下。培训前3 d,全体学员加入会议直播群,确保直播设备的安装及网络的流畅。培训全程,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包括课前测试直播网络、麦克风;授课时,同屏课件内容及教师面容,全程追踪,确保画面高清流畅、音质清晰。专人实时关注和解决直播群内学员的反馈。操作示范时,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360°移动式高清投屏仪器,将拍摄的画面以无线传输的形式同步到培训现场显示屏以及线上直播群。全程利用手持稳定器,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和观感的舒适。对照组观看培训现场的显示屏,观察组通过线上直播学习。若出现直播故障,如画面卡顿、声音不清晰等影响学习的情况,线上线下课程同步暂停,并立即处理直至恢复。

1.2.1.2 多基地联合的线下静脉导管维护操作培训 对照组在授课现场集中进行,观察组分配至广东省各地级市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基地由专委会按照统一标准选拔,皆为三甲医院,必须有经过专委会统一培训的常委及以上的专科带头人或有经专委会培训及考核合格的静疗专科护士3名及以上在院内任职,建立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团队,每年PICC维护数不少于1000例。其次培训基地都能提供符合专委会要求的“标准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包”、模拟教学设备(专用假肢)、独立的导管维护操作车、超声机和环境。通过考核的基地共20家,分布于广东省内东、西、南、北、中方位的8个城市,予以颁发资格证书,并定期考察。为控制培训质量,统一编制 “PICC维护技术标准流程”下发至各基地学习使用。

1.2.2 教学师资及内容

1.2.2.1 同质化的师资力量 本次培训由专委会主办。专委会自 2005 年成立以来,每年举办静脉治疗专业学习班,有优质的师资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次培训共有17名教师,包括由主委、来自各地级市的副主委、常委组成的专委会骨干小组成员共14名,还特邀美国静脉治疗护理专家(线上)、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委会主委及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其中主任护师8名,副主任护师5名,专科护士3名,国外专家1名。两组培训老师一致。

1.2.2.2 立足专科基础紧跟学术前沿的理论内容 理论课程的大纲由专委会主委、骨干小组成员及各位授课老师反复讨论:①静脉治疗专科前沿知识:“2021~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背景下的静脉治疗安全、《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中长导管护理专家共识》《血管通路装置专家共识》《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2021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等。②静脉导管维护理论知识:静脉导管相关皮肤问题防护策略包括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穿刺点感染及穿刺点渗液的症状观察、预防、处理及敷贴选择;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及冲/封管技术包括导管及敷贴固定原则、冲封管细则、输液器及溶液的选择、负压方式复通堵塞的中心静脉导管等;PICC拔管困难的分级、原因、预防及处理等。③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策略、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药物渗出和外渗的防护及导管相关血栓的处理等。④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循证护理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和静脉输液质量指标的管理等。理论讲授持续2 d,共15个学时。

1.2.2.3 统一操作示范内容 操作培训内容为留置针、PICC及Port维护操作,共2个学时。操作内容为留置针、PICC和输液港的维护,包括敷料的撕除与固定手法、穿刺口消毒、无针接头的消毒及更换时间与顺序、冲/封管手法、蝶翼针的穿刺及固定等,以及静脉导管堵塞溶栓技术的操作细则。两组观看内容无差异。

1.3 考核评价方法 ①O2O教学模式下的理论考核:理论试卷由专委会授课老师商定,以理论课程内容为基础。采用问卷星,线上线下同步,限时 30 min。满分100分,80分为及格。②多基地联合的操作考核:对照组现场考核,统一分组。观察组以就近原则分配至各基地,由专委会统一安排时间及考官。两组的考核教官均来自各培训基地的专委会常委或静疗专科护士,至少2人同时监考。专委会统一编制并在广东省推广的 “PICC维护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为考核依据,采用Likert 4等级评分法,满分100分,80分为合格。理论成绩合格才能参加操作考核。③满意度调查:采用由广东省护理学会统一编制的量表,问卷内容包括授课内容、教学计划、教材、学习收获等。以问卷星形式,匿名收集护士对本次培训的评价。

2 结果

2.1 培训后两组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成绩比较 对照组操作成绩为(91.6±3.2)分,观察组操作成绩为(91.1±3.9)分,培训后两组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8,P=0.111)。

2.2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 全体学员的理论平均分从培训前(62.1±9.8)分提高到培训后(91.7±7.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分,

2.3 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比较 [名(%)]

3 讨论

3.1 O2O模式可提高静脉导管维护培训的覆盖率 随着相关工具、药物配置等不断革新,静脉治疗已发展为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1],因此实施导管维护的护士需经过专业培训[8]。有调查发现,护士对静脉治疗相关专科课程培训的需求量远高于其他专科[9]。但在传统的线下课堂,受限于人力和物力,难以增加每次培训人数。且护士工作“三班倒”等特点导致其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不稳定、精力不足等[10]。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基于O2O模式开展远程教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11]。而“线上+线下”的成人护理教学能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是时代发展要求[12]。因此本培训运用O2O模式将线上和线下课程有机结合,线下面授,线上同步直播,让学习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师资和物资。“线上+线下”课堂辐射至广东省共21个地级市,66个区/县的121家医院,让优质的静疗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扩大了静脉导管维护知识普及的覆盖率。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广受学员好评。

3.2 多基地联合教学适合静脉导管维护培训,是规范护士维护行为的保证 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性强,对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要求高[13]。规范护士导管维护行为是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14]。传统的导管维护操作培训受人、物等限制,多为以点带面的线下培训,即先培训少数护士,被培训者再回单位开展二次线下培训,无法保证同质化教学。在操作示范环节,往往一人示范,学员围观,无法近距离清晰观看动作要领,培训效果不佳[15]。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开展大规模的静脉导管维护培训是目前管理者们的关注焦点。本次培训通过投屏及直播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使全体学员都能近距离观摩同质化的操作示范,再由省护理学会认定的20家培训基地负责线下操作练习并考核。此训练形式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资源,为各地市学员提供线下统一配置的操作培训条件,有助于提高护士静脉导管维护的行为规范。多基地联合的线上教学能实现教学基地的同质化管理,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16]。基于O2O模式的多基地联合教学契合静脉导管维护“理论和操作并重”的特点,提高了护士操作水平。

3.3 以同质化的师资力量带动基层静脉导管维护能力的提高 线上教学让更多护士,尤其是因经费或人力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出学习的偏远地区或基层医院的护士,有更多机会参加继续教育[17]。本次培训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少数教师的聚集避免大规模学员的流动,让培训不再囿于时间、地点、师资等限制,学员自由安排时间、就近培训,减少交通住宿等支出,为偏远地区或基层医院的护士参加培训提供便利。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的特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及时推广静脉治疗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普及导管维护的知识与技能到基层,带动基层静脉导管维护技术的发展,保证患者输液安全。

3.4 在静脉导管维护培训中的应用有待改进 在本次培训后,两组理论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经查阅文献发现完全依托线上授课无法完全取代“面对面”授课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达到的效果[18]。一方面,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不能直接交流,产生情感与社交隔离感;另一方面,因监督缺位,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都会影响学习效果[19-20]。调查中观察组护士对线上学习的看法也显示,一个人学习走神(51.6%),缺少学习氛围感(70.5%),不能和其他学员面对面互动(69.5%)及有疑问不能和老师面对面交流(81.6%)是阻碍他们学习的因素。后续改进包括:①严格监督:对每次直播课的出勤率、视频播放率及听课时长等进行统计,督促线上班学员。②激发兴趣:每次直播课后由老师发起讨论题,现场和微信群同步讨论及答疑,营造线上学习氛围。

本研究采用O2O模式,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联合多个培训基地提供规范化静脉导管维护环境与物资,广泛吸收各地市、等级医院的护士,有效提高了护士静脉导管维护理论水平,规范了护士静脉导管维护行为,促进了基层静脉导管维护能力的提升,也能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传播风险。对其他省市开展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如何完善线上班级的课堂考核机制,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进一步扩大培训对基层护士的影响,还有待探讨。

猜你喜欢
专委会专科导管
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委会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碳减排科技专委会成立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成立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