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奇,李巧丽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被害恐惧感又称“犯罪被害恐惧”,是个人特定时空范围内对犯罪行为的害怕程度,以及对自己成为某种犯罪受害者的可能程度的主观评估[1].被害恐惧感是一种害怕成为犯罪侵害对象,以及预知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焦虑,是衡量生活性街道空间环境品质的指标.长春市飞虹路主要以居住和商业功能为主,其周围业态丰富多样,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属于典型的生活性街道.由于街道功能复杂多样,人员流动量大,空间环境中存在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易使人们产生被害恐惧感.
安全的生活性街道环境,是人们参加各种活动的前提和保障,通过梳理生活性街道环境中容易诱发人们产生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对消极的环境因素进行合理优化与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人们的恐惧感,提高人们的安全感.
根据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可能影响被害恐惧感的因素,将空间要素分成空间限定要素和空间附属要素.空间限定要素是物理环境中客观存在的要素,主要包括空间层次、空间规模、边界围合度、景观质量.空间附属要素是物理环境中非客观存在的要素,主要包括活动设施、标志标识、照明情况、设施维护,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Fig.1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fear of crime
(1) 空间层次. 空间层次涉及空间环境功能的确定、功能复杂多样的街道、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柔性过渡,是对空间环境区域性的划分,有利于强化人们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和感受,为环境参与者使用空间提供便利,同时能提高空间参与者对空间环境的心理安全感.
(2) 空间规模. 街道是城市的主要骨架空间,不同规模的街道空间回馈给环境参与者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空间规模即空间环境尺度大小的确定,不同尺度的环境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尺度越大的环境,不能给予环境参与者私密感,从而不利于安全感的形成.尺度越小的空间环境,易给环境参与者压迫感,易形成被害恐惧感.因此,尺度适宜的空间环境有利于人们提高安全感.
(3) 边界围合度. 街道作为复合型空间,包括了多样的空间,不同空间之间的分隔叫做边界.边界围合度涉及不同类型空间环境边界的确定,边界围合度较强的环境空间渗透性相对较弱,不利于加大空间环境的监视力度.围合度较弱的环境空间渗透性相对较强,易招致潜在犯罪者的入侵.无论围合度高还是低的空间环境,都不益于环境参与者提高安全感.因此,适宜的空间环境围合,有利于环境参与者对所处空间的监控和领属感的形成,从而减弱被害恐惧感.
(4) 景观质量. 景观绿化是街道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实际设计规划中不仅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强化边界划分领域的作用.适宜的景观绿化会吸引人们的驻足观赏,在提升街道空间环境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空间的监视性,从而提升安全感.
(1) 活动设施. 活动设施是街道空间环境活力集中体现的提供者和召集者,是反映空间活力的重要组成内容.良好的活动设施,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度;同时吸引更多的环境参与者壮大自然监视力量,并对所处环境产生领属感.缺乏活动设施的空间环境会造成空间活力低下,使空间环境的监视力量薄弱,易加剧人们的被害恐惧感.
(2) 标志标识. 标志标识是街道上具有方向性的指引标识,它对不同领域起到划分作用,引导环境参与者对空间环境有清晰的认知,明确自身所处街道环境的状态和用途,对空间产生认同感,减弱被害恐惧感.
(3) 照明情况. 照明是提高街道夜间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参与者夜间活动的基本前提,街道行人的恐惧程度和照明情况有直接关系[2].良好的照明能使空间使用者清晰地看到所处空间的事物,对空间环境的安全性有一定的预判,从而提高心理安全感,减弱被害恐惧感.
(4) 设施维护. 街道整体品质和街道设施的完善度紧密关联,设施维护泛指维护空间环境中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保证空间参与者安全使用空间环境.破损的设施易成为刺激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容易使环境参与者产生被害恐惧感.对破败的设施及时做维修保护工作,维持良好的环境整体形象,从而减弱人们的被害恐惧感.
从城市街道功能分类,街道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商业性街道、交通性街道以及生活性街道[3],3种不同性质的街道空间环境参与者的安全感不同.
飞虹路位于长春市净月区,属于长春市新兴街道,街道两侧功能以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为主,周围业态丰富多样,功能复杂多变,是典型的生活性街道.文献[4]分析了商业比重高的空间位置汇集较多潜在犯罪者和犯罪目标,易提高犯罪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更容易导致该街道空间环境参与者的安全感下降.飞虹路街道长4.5 km,断面形式为一板二带式,研究路段基本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飞虹路道路基本信息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basic information of Feihong Road
林冬阳等[5]人总结了衡量被害恐惧感的方法分为3种类型,即认知衡量法、情感衡量法、以及行为衡量法.采取认知衡量法,即问卷调查和走访谈话的方式,一共发放122份调查问卷,分别在工作日和节假日的不同时段进行调研走访,主要探究生活性街道环境因素和被害恐惧感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CPTED策略,问卷内容包括可能影响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涉及空间层次、空间规模、边界围合度、景观质量、活动设施、标志标识、照明情况、设施维护等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Table 1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fear of crime
首先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确保数据反映主题具有一致性;其次,运用相关性分析验证与被害恐惧感相关的环境因素,去除不相关的环境因素并进行下一步的因子分析;最后,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做降维处理,利用回归分析确定不同环境因素和被害恐惧感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关联度,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CPTED改善策略.
(1) 信度分析. 通常采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ɑ)衡量问卷信度,系数大于0.6则证明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本次调研问卷所得克隆巴赫值为0.785大于0.6,证明该量表具有内部一致性.
(2) 相关性分析. 问卷各变量均属于连续变量,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对各变量进行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中,当P值在0.05以下,说明被害恐惧感与该环境因素有关.活动场地的大小、街道整体环境完善度、街道垃圾桶等卫生设施情况、街道指示牌的数量分布情况、街道设施损坏后修护情况这5个变量因素的P值大于0.05,则表明与因变量呈负相关,不是影响被害恐惧感的因素,因此不作为变量进入下一步分析.
(3)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前提是要对数据进行效度检验,其目的是验证原始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通常运用KMO值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来验证,当KMO值越趋近于1则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当KMO小于0.5时,则说明数据不适合做因子分析.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以显著性Sig.值为度量标准,Sig.值小于0.05时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为照明情况的因素变量只有1个,因此就不再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对空间层次、空间规模、边界围合度、景观质量、活动设施、标志标识6个方面的因素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见表2.
表2 KMO值和巴特利特检验Table 2 KMO value and Bartlett test
由表2可知,空间规模、活动设施、边界围合度3个方面KMO值小于0.6,显著性Sig.大于0.05,说明空间规模、活动设施、边界围合度3个方面对街道空间使用者被害恐惧感不产生显著性影响.所以分别对空间层次、景观质量、标志标识3个部分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因子荷载进行正交旋转,空间层次和标志标识只有1个成分矩阵无需进行降维,景观质量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后得到1个主要成分,包含建筑及景观色彩情况、植物的高矮、植物种植密度3个变量因素,并将这3个因素变量用 “环境品质”表示.
(4) 回归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研究,以街道空间使用者被害恐惧感为因变量,空间层次、环境品质、照明情况、标志标识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见表3.
表3 回归系数和显著性检验Table 3 Regression coefficient and significance test
通过模型可知,空间层次、照明情况、标志标识、环境品质这4个方面的显著性均小于0.05,且回归系数B值均大于0,则说明这4个环境要素对街道空间使用者的被害恐惧感产生显著影响,改善这些因素可有效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因此,街道存在空间层次、环境品质、照明情况、标志标识这4个方面的问题.基于CPTED 理论,根据问题对现存环境问题提出优化设计建议,从而提高人们的安全感.
飞虹路在空间层次方面存在B处街道小广场和街道之间的间隔较弱;A处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没有明确间隔,街道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之间缺乏柔性过渡;植物过于茂盛占据人行道空间,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的心理感受,这些环境因素使环境使用者无法建立空间领属感(见图2).
结合CPTED领域强化策略提出优化建议:B处不同区域之间可用不同的铺装或者绿植等景观设施做以层次划分(如图3(b)所示);A处增设护柱明确街道和人行道之间的边界,增加微型公园,作为街道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柔性过渡的同时也提升街道空间活力(如图3(a)所示):定期修剪绿植,空间宽度和高度之比大于1小于3时较为舒适(如图3(d)所示)[6],从而打造积极空间改善空间无归属状态.
(a) A处柔性过渡设计
(b) B处不同空间层次划分设计
(c) C处合理配置植物组合方式
(d) 设置舒适的空间宽高比
(e) D处延长路灯悬挑长度图3 飞虹路现存问题以及优化设计建议Fig.3 Existing problems of Feihong road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suggestions
飞虹路在环境品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街道存在长期的硬质铺装破损情况,缺乏休闲娱乐设施,垃圾箱等卫生设施占据人行道空间,垃圾乱扔现象严重,C处沿街居住区外围的植物过高,易产生视线遮挡不利于人们对街道的监视(见图2).
结合CPTED形象营造、自然监视、活动支持策略提出优化建议:及时保养和维护街道公共设施,C处合理配置植物的组合方式避免遮挡人们的视线,增强街道环境的可视性以及监视性(如图3(c)所示),在环境中增加一些趣味活动设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空间活力.
飞虹路在照明情况方面存在以下问题:D处沿街行道树严重遮挡路灯,路灯损坏无法进行正常照明,影响街道光线,减弱了空间使用者对环境的识别能力,为犯罪者提供了有利条件(见图2).
结合CPTED自然监视和设施维护策略提出优化建议:完善夜间照明设备,优化街道环境提高街道使用率,从而增强街道活力增加街道自然监视力量.D处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应及时对遮挡光线的行道树枝叶修剪,延长路灯的悬挑长度提高路面照度(如图3(e)所示).
飞虹路在标志标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E处公交指示牌破损较为严重,且转角处的指示牌较为隐蔽,夜间无法准确识别标识信息,这些因素均不利于人们快速定位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见图2).
结合CPTED设施维护策略提出优化建议:街道配置指向明确的指示牌,将街道两侧建筑入口处的指示牌设置在明显的位置,并且配置良好的照明设施使空间使用者在夜间也能够准确识别标识.同时,也要定期的对路标系统进行更换维修,以保证标志标识正确有效地引导空间使用者使用街道空间.
根据长春市飞虹路的实际调研分析,针对街道环境的空间层次、环境品质、照明情况、标志标识4个方面的问题,从减弱环境参与者被害恐惧感的角度出发,结合CPTED领域强化、自然监视、形象营造、活动支持、设施维护策略,提出改善物理空间环境因素的优化建议:
(1) 划分空间层次. 柔化不同空间领域边界,明确空间层次,建立空间领属感.
(2) 提高环境品质. 优化街道环境,创造活力空间,打造良好的街道意象.
(3) 改善照明情况. 完善照明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
(4)优化标志标识. 街道入口和路口设置清晰可见的指示牌,定期维护标识设施,确保标识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被害恐惧感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影响环境参与者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和利用,通过对生活性街道空间环境的有效设计,可减弱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提升环境的空间品质,改善空间环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