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珂 李高峰 陈琳琳
档案融入思政教育是高校档案馆育人功能的深化与延伸。文章基于阐释高校档案馆资政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功能表现的基础上,阐释了档案馆参与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以档案馆的机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校档案馆在参与思政育人过程中,思政育人功能常被忽略,思政育人资源缺乏系统化且人员队伍建设难以满足思政教育工作需求的现状及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实践经验,从资源建设、馆际协作、协同育人、文化资源传播等方面,探析了档案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及方法,为进一步拓展高校档案馆思政教育内涵提供了新思路
西汉时期,礼学家戴圣曾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1]。”此可谓对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最早阐释。如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将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文化教育、思政教育、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2]。高校档案馆作为保存传播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服务基地,面对高校新战略、新任务、新工作格局的挑战,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强化责任意识,主动融入学校思政工作大变局,深入发掘和提炼蕴藏在校史资料中鲜活的校友人物、动人心弦的校史故事以及学校历经风雨持续发展的历史变迁,服务学校发展,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要求,适应新时代新变化,化机遇为挑战,切实将蕴含教育初心使命的档案保管好、利用好、宣传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奋斗历程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服务广大师生员工。
高校档案馆思政育人的功能表现具体体现在资政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中。首先,高校档案馆拥有学校建校以来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作为校史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将建校护校过程中形成的凝聚着学校发展精神的原始档案资料整理、开发,汇编成册并借助信息时代的现代传播媒介适时向师生宣传,有利于师生增强校园认同感、激发爱国爱校情怀、筑牢思想防线。其次,高校档案馆作为学校的服务机构,是高校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的中心,深入挖掘档案中蕴藏的育人元素,积极主动为师生提供档案信息文化服务,是“三全育人”理念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再次,通过挖掘档案中蕴藏的思政育人元素,以课程思政、教师思政、文化育人等为载体,丰富档案内容及特色文化的同时,协同推进思政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档案的教育、激励、感召作用,提升思政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档案资源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档案资源中蕴含的历史底蕴是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引领。高校档案馆作为学校校史文化传播的基地,通过收集特色史料,打造多元史料信息库,借助入学教育、国家档案日、班史征集等宣传手段,在学生入学、培养、毕业的各个阶段向其传播校史校情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学校、走近学校,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贡献力量。其次,档案资源本身蕴含较多的思政元素,且与高校课程文化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与专业教师的及时沟通,将档案资源涵盖并渗透思政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政治觉悟提升,达到立德育人作用。
高校档案馆应成为“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这是融入高校发展新战略的必然使命。首先,挖掘档案中的思政元素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素材、新思路。目前,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档案工作作为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工作,应在做好档案收集、保管、利用和信息化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切实把蕴藏教育初心使命的教育档案记录好、留存好,深入挖掘档案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将档案开发利用与爱国爱校教育、学生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利用档案思政元素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感化学生,让档案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鲜活教材,完成档案馆从管理部门向文化育人机构的角色转变。其次,档案馆参与思政教育能够有力推动馆藏资源的挖掘及重构。档案馆馆藏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建校以来的每份文件、珍贵的历史照片、老校歌校徽等,只要深入挖掘,梳理其发展脉络,就能为打造良好校园文化提供育人素材,润“人”细无声,而这一文化思路的导向,能够帮助档案馆在资源重构及挖掘中寻求新的切入点,为档案馆工作提供新思路。
在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由教学机构及学生工作部门主管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忽略了档案馆的思政育人功能。一方面,档案馆作为边缘部门缺少人力物力,且自身受限于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发挥档案思政教育功能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其他机构单纯地在有档案利用需求的时候才会想到档案馆,将档案馆认为是学校管理文件、学生学籍信息等“死”资料的“库房”,尚未认识到档案的思政育人功能,对档案信息开发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4]。
丰富多元且系统的档案思政育人资源是发挥档案馆思政育人功能的基础,档案资源的丰富程度、挖掘深度及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依据高校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但蕴含丰富思政教育价值的学生诚信档案、师德师风档案等却不在馆藏范围内,馆藏结构不完整,能够与思政课堂融合的思政教育素材不够丰富多元,缺乏系统化。《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校要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四个方面来完善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但档案馆跟不上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速度,较难把握专业教师的思政信息需求,对思政课的备课、教学辅助实物等特色教学资源的服务还不够。
当前,档案馆工作人员在信息时代对自身工作定位不准确,对档案馆思政教育功能重视不足,没有将档案馆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建立联系,不能正确处理好高校思政工作新问题,导致档案馆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动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仅满足于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忽略了自身教育职能,直接制约了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政教育工作中功能的发挥。同时,档案融入课堂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有专门的甚至是多学科背景的人员的参与,然而在当前档案馆的人员队伍建设中,档案学专业背景居多,满足可融入多元学科下的思政教育档案利用需求略显吃力。
档案馆在服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需结合学校特色、历史传承和地域特点等,进一步强化对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档案育人资源的挖掘。落实到实践中,包括:落实档案馆馆长为档案思政教育服务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制定以学期为周期的教学资源融合实施方案,找准切入点,对现有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整序、重构,开发特色鲜明、趣味丰富、视觉性强的思政教育教学工具[5],适时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确保融入实际案例的档案资源素材进入课堂,在师生间触发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而开创档案馆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某些课程,某些部门和部分人的单打独斗,而要实行高校各个部门、多位教师的联合作战。档案馆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部门,要使档案思政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就离不开结合档案元素协同参与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其中应准确把握档案资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加强与专业课程教师的沟通。首先,档案馆可以成立单位内思政团队,负责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协作,与师生群体保持密切联系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根据教师团队的思政元素需求,定期向老师推送相关一手档案资料,用于专业课程教育,适时编辑出版经专业教师指导的档案资料汇编。其次,档案思政资源只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政工作,才算完成其思政使命,因此也应当加强与学生群体的沟通,跟进档案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方案的反馈情况,适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与需求情况,适时调整档案资源挖掘融入方案,制定差异化方案,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向学生传授档案中蕴含的思政信息。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但档案长久以来的神秘感,使众多档案“养在深闺无人识”,为了使档案资源最大限度地成为思政教育的最生动素材,档案部门应着手将档案馆打造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最佳实践基地,以思政工作主要推进者的姿态和决心,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持续开展档案思政主题教育。首先,利用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国家档案日、学校校庆、校友聚会等重要节点,适时通过档案展览、档案宣传手册、学校网站上或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适时推送相关信息,向全校师生传播校史校情,加强馆内工作人员服务学校发展的大局意识,做好全员育人。其次,档案馆制定校内学生勤工助学政策,合理配置专门的档案育人队伍,指导学生在参与档案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如可将非涉密档案整理工作、档案信息数字化转录、信息检索等工作,招募学生志愿者协助完成,使学生在档案整理工作过程中,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保密的工作作风,在信息检索、信息数字化转录过程中培养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增强道德修养。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适应新时代新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实践学习的各个环节[6]。高校档案馆保存着学校建校以来最全面、最宝贵的档案资源,应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将档案工作放在学校工作全局中审视,充分发挥自身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非保密性的档案资源进行传播,使学生接受校史校情教育的学习过程不乏趣味性、科学性,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在此过程中,需要高校档案馆加强与网络中心的联系,自觉融入学校信息化发展大格局,升级档案管理系统,不断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加强与学校宣传部联系,两部门协助开展学校老教授、老校友的采访资料寻访工作,丰富学校名人资源,充分发挥档案馆馆藏资源优势与宣传部信息撰写、信息传播优势,分工协作,在学校主页及微传播平台及时向广大师生推送;加强与校友会、学院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协作,通过提供丰富的校友资源、学科发展资源、科技成果等资源,建设诸如融入校友的校友平台等,也为在校生提供学习院系历史、优秀校友事迹的平台,积极运用网络媒体,宣传档案思政教育资源,在与多部门协作中逐步实现“移动档案教育”[7]。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其所具备的独特价值使其能够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档案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方向引领,落实档案工作的育人职责,挖掘档案资源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协同其他部门,将档案工作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过程,运用多媒体平台,将学校发展奋斗历程记录好、留存好、宣传好,为学校思政育人工作贡献档案智慧、彰显档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