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摘 要]小棒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具,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充分发挥小棒的优势,可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小棒组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在应用中深入,在思考中提升。
[关键词]小棒;认识厘米;感悟;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2-0045-03
小棒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具,它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充分发挥小棒的优势,可以将一些难以感知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小棒,不仅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还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算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起始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认识几厘米,并学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厘米的体验更加深刻、更加准确呢?在一次校内研讨课中,笔者借助小棒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在应用中深入,在思考中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这节课中应用小棒的几点感悟。
一、课前:用不用小棒的思考
认识厘米,需要借助一个工具,借助一个载体。在备课中,笔者研读了大量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类论文,发现对于1厘米的引入,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形式:一是用1厘米小棒来引入,二是用直尺来引入。这两种形式各有优劣,究竟哪一种更好呢?
如果直接用直尺来引入,可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在一个标准中进行学习,感受1厘米是一个固定长度的统一标准。但缺点是1厘米被固定在直尺上,学生只能用眼睛去看,而不能近距离且多角度地去感受,这对于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显然是不利的。如果借助小棒来引入,课前先准备好标准的1厘米小棒,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然后想一想、比一比、量一量,这样学生对1厘米的体验会是全方位的,也是更加深刻的。
鉴于此,笔者最终选择用1厘米的小棒进行教学。
二、课中:怎样用好小棒的思考
既然决定用小棒来进行教学,那究竟该怎么用呢?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只是在课始用小棒引入,课中就不再用了,这样并不能真正发挥小棒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小棒串起整堂课的教学,让小棒的应用成为亮点。
1.初步感受1厘米
师: 1厘米有多长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1厘米的小棒,你们从袋子里取出来,放在桌子上观察一下,你们觉得1厘米怎么样?
生1:很短。
师:是的。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时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两根手指轻轻夹住小棒的两端,好好看一下1厘米有多长。保持两根手指不动,慢慢抽出小棒。两根手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生2:1厘米。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师:不借助小棒,你能用手势比画出1厘米吗?
(学生比画)
师:比画得准吗?再用小棒和它比比就知道了。准不准?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1厘米,因此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教学中主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多角度感受1厘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正确表象。
2.找身边的1厘米
师:其实我们的身边或者身体上也藏着1厘米(手势提示),你们互相看一看、找一找。
(学生寻找1厘米)
师:你找的这些是1厘米吗?准不准呢?有办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用手中的1厘米小棒去比一比,由此体验“比1厘米长”“比1厘米短”和“正好是1厘米”。)
师:老师这里也找到了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瞧——(播放课件)
师:方格本的格子,一格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订书钉的长度大约也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也是1厘米。
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用手中的1厘米小棒去量一量,来验证自己找的1厘米对不对,是否标准。这样一个验证猜想的过程,使得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
3.认识几厘米
师(出示一个2厘米长的物体):它的长度是1厘米吗?
生1:不是,超过1厘米了。
师:那它是几厘米呢?有办法知道吗?
(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将两根1厘米的小棒拼到一起。)
师:两根1厘米的小棒拼在一起就是2厘米。
师(出示一个3厘米长的物体):你们有办法量出它有几个1厘米吗?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汇报,发现可以用两根1厘米的小棒来交替测量。)
师:对于更长的物体, 可以用1厘米的小棒依次交替来量,但是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2:太麻煩了。
师:确实麻烦,所以数学家发明了专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
教师借助小棒的应用,让学生不停地产生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最终引出了专门的测量工具——直尺,让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学生经历了创造直尺的过程,对直尺这个数学工具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直尺的便捷性。同时,学生在动手操作小棒的过程中,对几厘米的认识不断地丰富。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量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直尺上认识厘米
师:其实这把直尺上就藏着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1厘米,你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吗?
(学生寻找,汇报)
师:在直尺上从几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
生1: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
师:直尺上只有0到1的長度是1厘米吗?
(师生讨论交流发现直尺上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2到3的长度、3到4的长度、4到5的长度等均是1厘米。)
师:其实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都是——
生2:1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么你能在直尺上找到2厘米、3厘米吗?
(学生同桌两人先各自在直尺上找几厘米,再互相指着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为什么这一段就是2厘米呢?
生3:从0到2这一段的长度就是2厘米,因为里面有2个1厘米。
师:是这样的吗?(电脑演示放小棒的过程)里面正好放了2根1厘米的小棒,那它就是几厘米?
生4:2厘米。
师:那么从0到3这一段长几厘米呢?
生5:3厘米。
师:从0到4呢?从0到5呢?
生6:4厘米、5厘米。
师:说了这么多,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
生7: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上述教学中,通过在直尺上找几厘米这一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小棒再回到抽象的直尺上面的厘米,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得学生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体会到厘米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5.借助小棒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在直尺上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老师有一支用过的铅笔(出示铅笔左端被挡住的图示),谁能告诉老师这支铅笔是几厘米?
生1:我认为是8厘米。
师:你的意思是铅笔的左端可能对着——
生1:0刻度。
师:还有其他可能吗?(移走遮挡物,露出左端对着刻度2的铅笔,如图1)现在谁能说出铅笔是几厘米,为什么?
生2:6厘米。从刻度2到8是6厘米,因为这里正好可以放下6根1厘米的小棒。
师:对不对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播放课件)
师:每次都用在里面放小棒来数的方法太麻烦了,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3:把左、右两端的刻度相减,它是几,那就是几厘米。
生4:对的,从0量到几就是几厘米,其实就是用最右边的刻度减去0得到的,所以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
师:真了不起!其实这个物体是几厘米,本质上就是看它能正好放下几根1厘米的小棒,只要将左、右两个刻度相减就可以了。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拓展环节,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但也是一个教学难点。笔者之前几次试教下来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要么是不能正确地找出答案,要么就是只知道用左、右两个刻度来相减,问其思路,则说不清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改换成用小棒进行教学之后,效果则大不相同,学生的思维不但不再僵化,而且还迸发出更多的不一样的想法,这些都得益于1厘米表象的牢固建立。
三、课后:对小棒深度应用的思考
厘米作为一个长度单位,它是抽象的,但是小棒的出现,赋予这个抽象概念一个鲜活的载体,让它变成一个实物,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小棒的应用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各个环节都会用到。小棒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让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让学生对概念表象的建立更加牢固。比如,“量一个物体时,让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学生理解这段话其实是很难的,但是借助数小棒,学生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个方法的本质。整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小棒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具,通过问题设置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不停地建立正确的1厘米的表象,加深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地闪现。
四、延伸:从小棒的应用想到的
小棒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一种简单实用的学具。首先,小棒有计数的功能,可以利用它去数一数、分一分,来进行数的组成和分成、整数加减法运算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其次,小棒是有长有短的,可以利用它去量一量、摆一摆,比如认识厘米、三角形各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借助小棒进行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量感。事实上,像小棒这样能一物多用的学具还有很多,比如计数器、小方块、彩色小球等,用好了能在课堂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惜的是,在如今的课堂中,教师越来越注重电脑课件的使用,对传统学具的使用有弱化的倾向,甚至直接把传统学具丢在一边,这恰恰是最不可取的。那该如何用好学具呢?
教师要先去研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围绕学情和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再思考选择用哪一种学具来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在使用学具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学具不能过多使用,恰当的学具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深度学习;二是不能盲目地使用课件,不能将动手操作学具变成观看电脑演示,为追求所谓的效率而舍弃学生宝贵的操作机会。
总之,即使再普通的学具,用好了也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管学具有多简陋,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用,都可以充分利用它。当然,教师更要去研究,去深入了解,更好地发挥学具的作用,组织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