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与路径选择

2022-03-11 14:48张志元李洋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

张志元 李洋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加快实现向经济强国的跨越,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的长效作用,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坚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以优质的高等教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2-0062-0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190这为高等教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的针对性明确了方向和要求。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非常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单元。[2]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人口红利锐减、投资边际收益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片面追求规模扩张与速度增长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供给结构,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212“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的引领支撑作用至关重要,要深刻把握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坚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从五个维度推动高等教育学科设置、育人方式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紧密结合,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4]350增强高等教育在科技成果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合作、共同富裕实现等方面的引领支撑功能,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

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状况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基本性质,“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并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斷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高等教育一端连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另一端连着千家万户和孩子的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6]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国内外矛盾风险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研成果和一流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7]。因此,新时代应突出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支撑功能,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集聚中的“国家队”作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明确自身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和促进人力资源储备功能,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科研攻关,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级和水平,真正担负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

(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稳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高等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严格遵循“四个服务”发展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产学研深度融合、社会建设、文化承继、对外开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较上年增加50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见图1),较上年增加18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见图1),较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数量不断增长,为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贡献了关键力量。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不断深化,以援疆、援藏为重点深化教育对口合作交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贡献突出,承担各类科研课题数百万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接近80%,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863计划”项目30%以上。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80%,产生了占全国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较好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8]高等教育学科布局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不断进行专业调整,设置了一大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紧缺专业,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9]

(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高水平学科数量及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一些高校的学科数量和结构尚未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水平学科结构还不健全,高校学科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程度还不够高,亟须高校在学科结构和布局上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补齐相关学科领域的短板、填补部分学科领域的空白,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方面有更多针对性的举措。第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受师资力量匮乏及部分高校体制机制存在弊端的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相符合,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整体提升国民素质还任重道远,需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精准发力,在集中攻关“卡脖子”问题上培养更多一流科创型人才和一流科创团队,推动我国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第三,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我国谋求创新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部分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还不够高,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机制还不健全,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能力不足。第四,高等教育自身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实力不断跃升,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较弱,教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整体来说还比较低,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存在明显差距。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结构难以更好支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各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的需要。[1]142亟须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振兴方面精准定位,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满足区域振兴对高水平教育成果的需要。

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高等教育能够通过培養高素质的人才、产出新的科学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新的环境和形势,对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提出了时代新要求。

(一)构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供给体系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0]25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作为社会民生领域重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恰恰能够为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并且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水平,最终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构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供给体系,要从推动全方位育人、教学体制、课程设置、学科布局等方面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打造高质量的学科供给体系、人才供给体系、技术供给体系、要素供给体系等,使高等教育在推动人力资源培养、创新成果产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供给体系应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与第三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全要素结构调整,带动人力资源储备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的步伐。

(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

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紧迫态势,要求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显著增强,抓紧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加快提升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进入实现重大突破的窗口期,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对高校支撑创新策源、促进技术进步的需求更为紧迫。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变革的大潮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和关键核心领域的建设力度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快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构建新发展格局,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优质的高校科研创新环境,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此外,高等教育要推进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变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改革调动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积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

(三)打造服务国家全面对外开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其国际地位的重要衡量标准。高等教育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不断提升,同时也要在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竞争中发挥核心竞争力作用。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我国高等教育要增强服务国家外交能力,使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需要相适应,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能级提升,打造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贡献教育力量。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应按照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强化开放能级提升,加快打造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前沿的高等教育开放格局,使高等教育发展能够适应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要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推进科研成果创新,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推动国家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在开放型人才培养和教育国际化方面精准发力,还要求高等教育在对外贸易领域强化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外贸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平稳发展。

(四)提升高等教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服务区域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教育的协调发展必不可少。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区域发展差距已从过去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指标数量上的差距转变为发展潜力、发展能力等质量上的差距。从区域看,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还存在较大差距,中部和西部地区受虹吸效应影响,支撑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要素供给不足,高新产业发展受阻,难以培育新动能,致使与东部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差距持续扩大。[11]高等教育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当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更高程度上协调匹配,在更高水平上优化组合资源,才能对区域协调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应做到多元主体协同化、学科布局科学化、人才流动规范化、成果转化本地化、平台建设集群化,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空间格局,更好地起到联结和支撑作用。高等学校应立足自身办学优势,突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发挥地方高校办学优势,积极聚焦本区域发展战略,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加快战略性布局和人才培养,培养更多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提高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能力,为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贡献教育力量,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信心和后劲。

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科学理念为指引,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以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活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创新,创造了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高等教育要在开拓创新中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分析和研判,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国家改革发展对紧缺人才的需求,使科学研究能够满足国家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需要。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12]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高等教育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需求,立足中国现实,推进教育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被认为是优势学科的产业发展节点、新兴学科的产业生长节点,更被认为是关键技术创新的突破节点、发展动能变革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构建与经濟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学科体系,以高质量学科优势推进创新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课程体系,以对教育改革评估指导为牵引,统筹推进教学方法、办学模式、体制机制改革,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培养更多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一流人才。[13]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我国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大数据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强化对大数据、互联网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创新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高校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支持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满足现代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以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从协调维度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不再局限于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等短期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还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等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然内含其中。要以解决好高等教育区域和层次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为重点,突出区域高等教育的引领支撑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高校要推进特色优势学科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服务区域振兴,加快推进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紧密对接现有产业布局构建学科集群,加大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建设力度,加快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专业领域紧缺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需要。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10]206要补齐高等教育质量的短板,解决好顶层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关系,在顶层设计方面,着眼大局,把握方向,着力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能力建设,注重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全面性。在实践层面,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精准施策,使高等教育发展能够满足人才成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顶层设计和教学改革平衡发展。要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金、人才、学科等领域的短板,激发中西部高校发展动力和活力,以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中西部地区振兴发展。

(三)以高等教育绿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主要是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成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思维,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在于行动上建设美丽中国,更在于思想观念上能够树立起保护生态的价值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绿色发展智慧。校园是生态文明教育和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的主阵地,大学生是传播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体力量。要营造良好的绿色发展环境,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库,围绕当前趋于严峻的生态文明问题,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社区—社会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14]高校要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推进绿色发展科研攻关,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推出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互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我国发展全局,也关乎世界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要靠全人类共同行动。我国高等教育要注重对青年学生建设美丽世界使命感的培养,同时,将高等教育创新的绿色发展理念、模式、技术推向世界,为国际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四)以高等教育开放发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开放发展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实现国家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是服务国家重点开放领域建设,吸纳国际一流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打造国际开放合作战略高地的重要窗口,是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我国高等教育在对外开放领域要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创设与世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开放布局,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吸纳高质量的国际教育资源来华交流合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人才交流,丰富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创新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新模式,合作设立科教基地、创新基地,优化国际学生教育层次结构,保障和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与合作。鼓励更多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提升学生的国际就业力和国际创业技能,培养更多业务能力较强,能够适应对外开放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开放发展要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国价值立场的关系,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四史”教育,培养胸怀祖国,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全人类利益、国际视角出发考虑问题的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高等学校要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借鉴世界教育强国的先进经验,面向国际前沿领域,紧密关注国内学科专业空白和薄弱环节,把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资源引进来。高等教育在对外开放领域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进技术研发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牢牢掌握对外交流主动权,打造我国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五)以高等教育共享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高等教育共享发展强调高等教育的“民生性”,表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进步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知识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转变人的价值观念,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是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并强调“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15]。坚持共享理念办教育,就要推进全民教育,聚焦高等教育的“民生性”,改善社会公平环境,以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个人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要根据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350要完善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从体制上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公平、更有效率,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中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使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惠及全体人民。[3]288要优化高等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倡导学校之间、学科之间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精神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强化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开展“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前进方向,提高自身精神境界,树立奉献社会、追求幸福的生活理念,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培养有志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张晋,王嘉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1(9):25-30.

[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1-11-17(1).

[6]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1).

[7]庞立生.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自觉与使命担当[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9-11.

[8]汪华,孙霄兵.中国高等教育70年:成就与政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7-9.

[9]钟登华.坚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  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5-6.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任保平,宋雪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及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0(6):45-54.

[12]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1).

[13]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N].人民日报,2021-03-07(1).

[14]张婧.新时代区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重构与实施方略[J].人民教育,2021(6):44-46.

[15]顾昭明,张剑.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4-16.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