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发祥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这是诗人王维的写景诗句,一“红”一“绿”,色彩分明,描绘出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画面感极强,达到了写景如在眼前的艺术效果。成功的景物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下面让我们品读课文,学习写景技巧。
写景有序:清晰展现景物特点
写景之前必须要对景物进行细致地观察,或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或由左到右、由右到左,或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景物的特点才会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笔法】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选自《紫藤萝瀑布》
这里的写景顺序非常清晰:先是远看,看到的是紫藤萝花开的整体形象,“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再走近细看,“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由远到近,先整体再局部,非常清楚地展示出紫藤萝花开时艳丽活泼的景象。
【仿写片段】
周日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通往莲花山的小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莲花山脚下的方塘边。微风吹拂,远看塘面上一道道水波不断地向远处追逐、扩散,像是一行行舞蹈的队伍。走近塘边,水面上如雪的白鹅,像一只只小船似的悠闲地游动,不时地伸长脖子啼叫、嬉戏。方塘四周满是杨树、柳树、榆树,仔细瞧去,枝条上早已爆出了新生的嫩芽,像一只只天真好奇的眼睛,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鸟儿鸣叫着划过头顶上空,把影子点在方塘的水面上。
观景有法:生动描绘景物特点
要将景物写“活”,可通过不同的感官来表现景物特点,进而赋予景物以灵气。
【课文笔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选自《春》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的美景图。如何写出春的特别之景呢?作者巧妙使用多种感官来描景绘景,先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然后从嗅觉描摹春天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最后是听觉描写,鸟儿“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把春写得可观、可感、有味、有声。
【仿写片段】
这是梦一般的草原,无边的绿在流淌。我在广阔无边的草地上信步游走,时而抬头望天,蓝莹莹的天空挂着几朵白云,那云低得似乎一伸手就能抓下一把来;时而低头赏花,无数缤纷的野花数不胜数,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一下子全都涌到我面前。啊,这么多的花儿,我该喜欢谁呢?我情不自禁地弯下腰,伸出手,轻轻采下一朵来,放在鼻前嗅一嗅,顿时,一股清新的气息沁入心脾,令我心旷神怡。
写景寓情:用情突出景物特点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见,自然的景物总带有观赏人的情感。寄情于景,景物的特点更分明。
【课文笔法】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选自《孤独之旅》
这是一段关于风雨中芦苇荡的景物描写: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雷声、风声、雨声、芦苇断裂的咔嚓声,都在强烈渲染杜小康紧张、恐惧的心情,而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又在突出暴风雨的可怕。
【仿写片段】
秋天来了,橘树上挂满了橘子。只几日的秋风,青亮亮的橘子就渐渐地泛黄、泛红,压弯了树枝,也馋坏了树下的我们。秋风吹来,树枝吃力地摆动着,我们真担心枝丫会折断。但橘树似乎使出了全身的力量支撑着,不停地弯下腰又直起身。瞧,一个个可爱的橘子,就像淘气的娃娃,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