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 孙君倩
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成立于2014年,位于句容市南部,是一座年轻的学校,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华阳镇南部新城熠熠闪光。建校伊始,校长孟纪军便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一,通过顶层设计,用清晰的规划指导校园阅读的有效推进,让书香校园建设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位师生成长,使阅读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生活方式,从而把书香校园建设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晴朗的冬日,记者来到华阳实验小学,实地了解这座书香校园里明媚、生动的阅读图景。
一、耕耘热爱阅读的沃土
如果将学校比作一片果园,华阳实验小学无疑是一片能让学生爱上阅读的沃土。作为句容市“校长读书会”的会长,孟纪军校长自己就酷爱读书,他认为读书能从精神上拓展一个人的生命,使人学会思考,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孟校长告诉记者,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在华阳第四小学推进阅读工作,2014年华阳第四小学并入华阳实验小学后,他便将推广阅读的理念带入华阳实验小学,在更大、更广阔的舞台上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在学校会议室,记者与孟校长及学校成立的“阅读行动”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面对面交谈。“舞台更大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就更多了,”教务处主任谢华向记者介绍了学校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首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区域,80%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外来务工家庭,不具备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背诵条件,很多家长自己就不阅读,也不配合学校的阅读推进工作。其次,目前学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不是所有学科的教师都热爱读书,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读书挤占了原本的授课时间,不能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一致认为,只有在学校层面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全体师生与家长先了解阅读的好处,明白阅读的意义,产生阅读的需求与欲望,才能减轻阅读推进工作的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孟校长总结道。为此,学校在全体教师例会上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激发教师们参与阅读的热情,并召开专项会议落实阅读推进的各项工作。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红领巾”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和讲座,提高师生对阅读的认识,营造“人人阅读”的积极氛围。在家长会上,学校也有意识地和家长分享阅读对学生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实例让家长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愿意与学校配合,通过每天填写《课外阅读家校联系卡》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为了保证校园阅读的有效推进,学校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为了让师生有舒适的阅读场所,学校分别设置了教师、学生的阅览室和图书馆。同时,每个班级都设有班级书架,学生的图书做到互通有无,形成良性分享体系。每学期伊始,每个班会从阅览室借阅四十本图书,充实班级图书角,隔周每个班会前往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保证每个学生手中读物的定期更新。为了鼓励学生在读后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学校为每个班开辟了“班级读书栏”,鼓励学生定期将读书心得、读书小报、亲子阅读感想、读书笔记等阅读成果展示在上面。为了获得更加具体生动的直观印象,记者来到一个班的班级读书栏前参观,只见栏目内容丰富多彩,有形象生动的诗配画,有栩栩如生的绘画小报,有详实深刻的读后感……这些都是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成果。随后,记者又参观了学校的“阅读之星”橱窗,橱窗里张贴着每个班级评选出的最爱阅读的学生照片,他们的眼中闪爍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告诉大家“读书使人明智”。
二、培植经典滋养的根系
漫步华阳实验小学,记者发现了一条美丽的长廊,长廊两侧墙壁上挂满了小学生必读的一些诗词和历朝历代名家名篇;墙顶和墙裙张贴了从诗经到现代诗歌的诗词作品介绍与赏析;廊柱上是关于“励志好学、珍惜时间”的诗词经典名句;地上则是六首劝学诗篇,古诗配画,形象生动。孟校长向记者介绍道:“这条长廊名叫‘诗华’长廊,是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彰显着‘经典诗文诵读’是学校的特色。紧紧围绕‘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我们的阅读推进工作首先从经典诗文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在经典滋养的沃土中扎下根来,成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在孟纪军校长的牵头下,学校为一到六年级的学生编订了一套《诗文诵读》教材。这套教材成书于2015年8月,一共包含六本书,一本书对应一个年级,一课对应一学期中的一周,将阅读和背诵任务细化到每一天,给予全校师生细致且明确的阅读指导。记者随机翻开了三年级的《诗文诵读》教材,它分为上学期和下学期两个部分,每一学期都包含十五课,每一课由一篇小古文、两首古诗和一首现代诗歌组成。如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一课就要求学生熟读《三字经》的前八句,会背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并欣赏金波的儿童诗《林中月夜》。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整个三年级,在校本教材的要求下,华阳实验小学的三年级学生至少能够诵读三十篇经典小古文、掌握六十首古诗、欣赏三十首经典现代诗。此外,《诗文诵读》教材的附录还列举了“各年级必读书目及推荐书目”,为学生阅读经典书籍指明了方向。
回忆起编订这套教材的初衷,孟校长向记者讲述了学校刚投入使用时的一次经历:“最初我们只在学校的橱窗里展示推荐学生阅读的诗文,但效果很不理想。有一天我随机检查了好几位学生,当时橱窗里展示的诗是朱熹的《观书有感》,结果没有一位学生会背。后来,我又检查了一些老师,有些老师甚至也不会背,甚至不知道学校橱窗里会定期展示推荐阅读的诗文,就更不会指导学生去关注与背诵了。这一事实让我明白,仅仅展示、宣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编订一套符合学校学情、贴合师生实际的教材,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之中,于是这套教材应运而生。”
在《诗文诵读》教材的基础上,华阳实验小学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诗文诵读”课程体系,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化零为整”地养成学生读诗、背诗的良好习惯,也就是每天的“四段”阅读——早晨朗读:学生每天一来到学校,立刻拿出《诗文诵读》教材,开始自由诵读;课前诵读:为落实《诗文诵读》教材中“每周一诗”的背诵,学校要求语文课前两分钟为固定的经典背诵时间,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学会古诗诵读的方法,体会古诗中表达的道理与情感,一些有能力的学生甚至一周能背三首诗;午间阅读: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的阅读时间,学生根据教材后的推荐书目进行自由阅读,教务处进行多种形式的抽查,并纳入考核,逐步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途中背读:利用就餐、放学的排队时间背诵诗文,每班由一名“诵读小达人”负责领诵,其他学生跟诵,不断强化记忆,学生摇头晃脑,整齐活泼,是学校每天最靓丽的风景之一。
校本教材的编订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质丰富的阅读材料,在学校六年的坚持下,全校师生在经典阅读中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学校也因此获得了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镇江市中小学十佳“书香校园”的荣誉称号。
三、培育书香满溢的果实
如果说《诗文诵读》教材是让学生在阅读沃土中扎下根来,汲取养分的催化剂,那么,华阳实验小学的“国学开讲了”活动以及书香类学生社团则通过丰富多彩的讲座与活动拓展了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让学校这片果园收获满是书香的累累硕果。
“国学开讲了”活动是学校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师资源,为学生开设的国学经典讲座。在学生具备一定经典积累的基础上,讲师们通过讲座指导学生更深入、广泛地了解传统文化,学会从不同角度细读经典。刘杰主任向记者展示了学校本学期的活动安排表,并介绍道:“活动平均每周举办两次,一次对应一个年级,每个年级每学期会安排四次活动,有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漫游绘本世界’‘汉字的魅力’,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有趣的小古文’‘成语趣谈’‘神话’‘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人名地名谐音梗’等等。通过走进一本书或一类书,开拓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记者发现,孟纪军校长和鸦彬副校长也结合自己所长,分别担任“有趣的小古文”和“成语趣谈”的讲师。在“有趣的小古文”中,孟校长带领学生领略了《杨氏之子》中杨氏之子的智慧,《孔融让梨》中孔融的谦让,《刘氏善举》中刘氏的善良,《孝丐》中孝丐的孝顺。“其中,反响最热烈的是《刘氏善举》,学生对于‘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的对仗工整很感興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摇头晃脑。还热烈讨论‘刘氏接济乡邻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家会有一场大火’‘是不是早就预知灾难,从而提前付出,获得报恩’等,进而明白刘氏‘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的涵义。”孟校长向记者回忆了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在“成语趣谈”中,副校长鸦彬将成语故事归纳为“寓言故事”“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俗谚语”“古代诗文”五类,一次聚焦一到两类故事,带领学生走进成语的同时,学会边阅读边归纳,边归纳边拓展延伸。
除了丰富多彩的讲座以外,华阳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还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阅读兴趣成立了各种各样的书香类社团,有通过细读诗歌钻研其中写作技法的“小荷诗社”,有鼓励学生进一步积累古诗词的“诗书中华”和“吟咏华实”,还有聚焦英语阅读的“Happy Reading”……随着“双减”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每周一的下午和周四、周五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都是社团的活动时间,学校通过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可谓一举多得。
记者结束采访之时,正值学校的下课时间,学生们有的捧着一本书静心阅读,有的念念有词地背诵古诗文,还有的正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自己刚看过的书……他们的举止彬彬有礼,脸上飞扬着少年儿童特有的朝气蓬勃的神采,是那样鲜活、灿烂,仿佛迎着阳光结出的颗颗果实,蕴含着饱满的热情,昂扬着积极的姿态,在华阳实验小学这片沃土上茁壮生长,精彩绽放!
357550033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