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现象

2022-03-09 13:28平月美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亚文化群体文化

平月美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学院, 江西景德镇333403)

根据罗伯逊对亚文化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青年亚文化可以理解为隶属于年龄的亚文化形态的一个分支。青年亚文化一般指的是由年轻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流文化抵抗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1],是青年群体为区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一种代表文化。

一、亚文化与后亚文化

(一)亚文化概述

1930-1950年,芝加哥学派在对种族、社会、移民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涉及到青年亚文化,就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式起步。1960年,英国伯明翰学派在此前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对青年亚文化的社会群体所展现的特质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是青年亚文化的政治内涵和文化活力。1979年,身为伯明翰学派杰出代表的迪克·赫伯迪格发表了亚文化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这本著作被誉为文化研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赫伯迪格延续了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政治研究,对其路径和像朋克、摇滚等诸多个体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剖析。他遵从个案研究到文化解读的思路,结合符号学、意识形态等理论,主要分析了亚文化如何抵抗主流文化,亚文化在抵抗中体现出怎样的风格,以及主流文化如何对亚文化进行收编等重要问题。在迪克·赫伯迪格看来,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对主流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感的特殊文化形态,其具有抵抗性和风格化两大特征。而风格则是青年群体为了抵抗而发展出来的具有集合性特征的特殊文化符号,它通过拼贴、同构和表意实践等三种方式构成。青年亚文化具有表意实践性,即不单指某个时期,而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位置的青年文化,其特质往往会通过一些类似于媒体的手段被放大夸张,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和批判性。

1980年左右,在飞速发展的科技、经济和全球化影响下,伴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冲击和盛行,例如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以及互联网、媒体创新性的普遍应用,青年亚文化发生了微妙且复杂的变化,显现出流动、易变等诸多新的文化特征。伯明翰学派有关亚文化理论的解释已经不足以诠释这些现象,遭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

(二)后亚文化概述

20世纪初,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被校方解散,作为一种学术机构的伯明翰学派不复存在,作为一种学术流派的伯明翰学派也摇摇欲倾[2]。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英国的多中心文化研究格局开始形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崛起迅速,其国际化特征日益彰显。

作为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对立面姿态出现的后亚文化研究应运而生。通过对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的多重质疑、研究和批判,逐步构建出亚文化研究崭新的视野、特性、词汇和文化观点。“后亚文化”一词,可以追溯到1987年,由钱伯斯所著的《大都市图绘:通往现在的可能性》一书首次提出。1996年,波尔希默斯在《时尚的演化:第三个新千年我们穿什么》中开始使用。1997年,被马格尔顿在其著作《后亚文化主义者》中正式提出,迅速得到班尼特、雷德黑德等众多学者的认可和支持,开始广为流传。2001年初,在维尔纳召开了主题为“后亚文化研究:大众文化及其影响下新后亚文化的形成”的研究讨论会。从此,后亚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专业术语,学界和官方的赞同标志着后亚文化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亚文化时代已经过去,后亚文化时代正式来临。

英国学者默克罗这样描述青年亚文化的特征:“这不是传统的中产阶级文化,与父辈文化不紧密相连。这是一个被工人阶级年轻人的经验所统治的文化空间,是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创造力,首先创造出了这个亚文化空间。”也就是说,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内涵正是体现在它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上。进入后亚文化时代,青年亚文化的抵抗、反叛精神逐步被弱化。亚文化本身所呈现的多样化、娱乐化、圈层化与市场、消费主义都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使得其内涵和价值更替迭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后亚文化研究着重强调青年亚文化的多样性、流动性、易变性、混交性,注重从消费逻辑中探寻青年亚文化所包含的娱乐性和自我身份认同。需要注意的是,后亚文化认为媒体在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正向、促进的功用,这与伯明翰学派在亚文化中对于媒体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亚文化的学者们认为,媒体的存在就是主流文化收编亚文化的主要帮凶,它将磨去亚文化身上不属于主流文化的元素。

二、微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调查统计

在亚文化与后亚文化相互碰撞所呈现出的二元对立中,如图1所示,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到底属于哪个范畴?又或属于哪个新的文化形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正如上文所述,媒体在此文化形态下扮演着正面与否的角色就变成了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数据,探访微媒体的使用情况和其在青年亚文化中之影响。

图1 微媒体分布情况

表1 亚文化与后亚文化对比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以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为中心地域的随机青年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年龄分段,以15-44岁的群体为青年对象。本次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的调研方法。问卷主要以三个基点进行数据分析,即X:青年群体;Y:微媒体;Z:亚文化现象。分别从横向、纵向、斜向三个维度进行。横向维度主要探索青年群体对微媒体的使用现状,即意识层面(图2); 纵向维度是探究青年群体对待亚文化及现象的态度,即情感层面(图3); 斜向维度是基于前两者之上的青年群体的日常亚文化现象的特征和判断,即行为层面(图4)。本次调查通过互联网和问卷星软件进行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711份,收回有效问卷 634 份,有效率为89.10%。

图2 对亚文化的看法

图3 日常亚文化现象

(二)结果与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调查者中,72.87%的青年,日使用时间在3-6小时,对比QuestMobile于6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半年大报告》显示,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289.7分钟(近5小时),并没有调查者出现极其夸张的程度。其中,频繁使用短视频这样的微媒体概率高达71.29%,成为除了通讯软件之外普遍推广的微媒体。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软件拥有超过一半的使用率。无论是从使用时长还是使用微媒体的情况,微媒体在意识层面已经超负荷的绑定了调查者的生活。

被调查者中多数人对此的感受都是“图一乐呵”,即是为了获取短暂的快感这样的目的。其次是并驾齐驱的三项,分别是得到自我认同、填补空虚、无所谓状态。被调查者在情感层面符合后亚文化中娱乐的属性。但我国青年亚文化对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有着极为强烈的好感度,这明显不同于后亚文化体系中以独立的个人主义为文化核心、极具颠覆和反叛性意味的青年亚文化。例如在“哔哩哔哩”等视频类平台上的“红色文化”的跨年直播。无论是从动画、生活等原创个人作品的拼组再创新,还是到蒸汽朋克、赛博等一些特殊的现代化概念,都感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亚文化现象。每一个分区都能代表一个热点群体,看到整齐划一地出现专用中国红弹幕,这是青年对爱国的特殊礼赞。被“全体起立”“骑兵连,进攻!”“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霸屏的弹幕内容,直抒胸臆的表达着对国家真挚的情感。弹幕表达超越二次元壁垒,借由特定的媒介空间和节目载体,显示了当前青年亚文化的热点现象,成功渲染了我国青年的爱国情怀。这些情况和被调查者在情感层面所表达的现象,十分不符合后亚文化理论体系中的根本属性,即追求个人,无视国家,无视政治力量的定义。除了政治的原因,也存在被认同感影响的可能性。人们在地域认同观念下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此获取、维护一定的社会资源。此外,社会个体的地域背景、属性等,也将变成划分社会个体的一种社会标签。按照安德鲁·赫里尔的定义,区域意识或区域认同是指对于某个共同体的归属感,低层次的区域意识中成员归属感不明显,制度约束力不强,高层次的区域意识则较强。无疑我国逐步走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变得越来越强大,我国青年的归属感攀升是无可厚非的结果。就像本杰明所说,我们必须了解“碎片是通往整体的门户”,而不是试图将每一个案例都归结到某种预制的解释性元系统。我们不能忽视后亚文化体系中这种差异存在的事实,后亚文化的理论体系在政治、归属感等层面应该得到补充。

三、微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调查总结

在上述统计数据中,日常亚文化现象图表所列出的只是九牛一毛。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个方面的亚文化现象,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受众,分析这些行为层面的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借助于网络媒体的技术革新和电子设备使用的普及,我国青年亚文化实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小众集体逐步走向社会开放型的普遍集体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新公共空间能够向所有的青年群体开启,信息传播也跨越了时空上的限制。同时,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性别、收入、学历等因素所带来的差异被逐渐模糊,能够更大限度地吸引年轻人加入。

(二)青年群体对新媒介技术接受较快,熟练的使用为自身拓宽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

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和即时性,使青年尽情地展现真实的自己,尤其是那些过去羞于表达的不成熟观点和前卫的理念,以及独特的兴趣爱好。

(三)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突破了传统亚文化风格的表达惯例

不拘泥于衣着方式、言行风格等符号象征,而是尝试杂糅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更多媒介手段,实现青年亚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多样化。

(四)青年亚文化的类型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由单一转向多元

网络媒介上盛行的偶像圈、电竞圈、直播圈、UP主圈、画手圈、网络配音圈等层出不穷,亚文化表现出更加强大的互动性与影响力。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微媒体对于青年亚文化具有创造性和包容性,其呈现的方式基本符合后亚文化所定义的标准。青年亚文化展示的显著特征和沉迷式体验感受,使青年群体可以完美的躲离现实。暂时性的抛弃现实中的苦恼、巨大压力和焦虑[3]。青年亚文化表现的是自我的彰显,是对自我的认知、认同与张扬。该表现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不只是单纯的具有反抗意味。我国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的中心仍与家庭教育、地域等因素紧密联系,并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是具有特殊形态的后亚文化体系。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在日常的亚文化现象中,佛系青年的占比达到了52.28%。现阶段的青年亚文化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现象阶段,而是呈现于心态或是心理层面了。不同种类的青年亚文化背后隐藏的是这群青年人共享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当代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出现逐步向“亚文化心态”过渡的情况。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通过沟通、谈笑、寻求认同感来彰显自己的亚文化心态。例如“群”“组”和“部落”“同人”“圈子”等命名的方式,鲜明地反映出年轻人依托网络进行陌生人之间的圈群化再聚合的特点。青年亚文化以及相关群体“圈层化”现象,实际上是这部分青年彰显力量、表达自我存在、相互取暖的结果。亚文化心态会对该心态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产生很强的约束和影响,积极向上的青年亚文化心态对其成员的认知和生活产生正向影响。例如调查数据中的佛系青年就是一个时代青年亚文化心态,虽然一方面是社会激烈竞争压力下的“缓冲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某些青年亚文化心态造成的封闭化倾向,传递的信息伴随着群体的极端性、闭塞性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

四、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构想

青年亚文化的去留和发展趋势,可以先从它对主流文化的影响来分析。青年亚文化提供给主流文化丰富多彩的传播语言、传播形式、传播媒介等借鉴素材。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往往是单调的单向形式和相对单一的传播媒介。而贴合青年群体特征的青年亚文化,其传播方式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媒介使用上,都能够消解或者降低青年群体对于主流文化的抵触和反感。从此也能看出,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交织关系。

当前青年亚文化在促成年轻人交往、凝聚、身份认同的作用日益彰显,将拥有相同爱好的青年群体连接起来。年轻人在宣传主流文化时,也倾向于采取一些亚文化的方式。给予青年亚文化足够的关注,抓住青年的注意力要点,就可以吸引青年关注主流文化。例如通过风格独特的语言、行为、符号系统,或使用流行语、图像、影视、游戏、服饰、音乐的素材载体等。

当然,也会有和主流文化极具相斥性的文化,我们要足够警惕和防范。例如掺杂“港独”“台独”或其他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所谓“亚文化”。更为准确的来说,在一个群体所持有的价值体系中,包含有某种与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有明显冲突的文化,我们或许应当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来形容这种文化形态更为贴切。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给予青年亚文化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反文化”的发展和渗透带来了机会。不只是“反文化”,很多负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趁机向青年灌输。有些不正确的价值理念打着“创新”“娱乐”的幌子,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例如数据统计中的“丧文化”。青年群体就不易分辨和识别。有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恶果。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需要从强制性和人性两个层面来施策。一方面应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营造文明的法治环境,用法律红线构筑青年亚文化的政治底线;另一方面请组织社会学、法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献计献策,借助深受青年群体欢迎的文化传播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和政策导向,把问题讲深讲透,在实现对青年具体认知有效引导的同时,真正增进同青少年的联系。归根结底,青年亚文化折射出的是青年的自我成长困惑、自我实现焦虑,对青年关心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要给予真情实感的回应,提供切实服务,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与青年形成真切的情感联系,帮助其实现真正意义的自我发展,这才是该有的青年亚文化心态。

五、结语

总体来说,青年亚文化现象包含娱乐、狂欢、风格、符号、抵抗、兼容等多种因素,而青年亚文化心态包含张扬个性、释放情绪、社交需求,以及不断新生的亚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深层状态。据此,建构青年精神世界,可以从内在诉求、情感需求、兴趣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引导和重塑。我国当代的青年亚文化是属于特殊的后亚文化形态,青年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的中心仍然与家庭教育、文化历史、所在阶层、不同地域等紧密联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和自我认同感。我国优越的政治形态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对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磨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青年亚文化在保有其独特性的同时,将其闪光点放大,从而促进主流文化紧跟时代步伐,亚文化不会被主流文化收编而是两者携手并进,相互促进走向未来,从而实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的人生追求,“生于盛世,定不负盛世”,唱响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猜你喜欢
亚文化群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谁远谁近?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