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彩霞,赵濡钰
(1.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甘肃兰州730070; 2.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
《二十四孝》是元代人的作品,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语言学家杨伯峻在《经书浅谈》一文中曾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1]
故事发生的年代见表1。
表1 《二十四孝》故事发生的年代①
元代以前,中国已经经历了大约20多个朝代,比如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生活在元代的《二十四孝》的编撰者郭守正——在选择数千年历史上24个孝子时,把眼光集中在了以下三个时代上:春秋、东汉、晋朝(见表2)。无独有偶的是,这三个时代都是历史上的乱世: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细读《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似乎也在证明:乱世出孝子、家贫更易出孝子。
表2 《二十四孝》各朝的孝子数
24人中,年龄标注清晰的6人,占比25%;年龄不详的18人,占比75%。但根据这18人的孝行推断和历史记载,《二十四孝》中所赞美的孝道人物的年龄基本集中在以下三个阶段,少年、中青年、老年。
1.少年
共有8人,占比33%。其中标明了岁数的有4人:6岁的陆绩、9岁的黄香、8岁的吴猛、14岁的杨香。没有标明岁数的4人:闵子骞、蔡顺、王祥、孟宗。
2.中青年
13人,占比54%,都在年龄不详者的队伍中,像虞舜、郯子、仲由、曾参、汉武帝、郭巨、董永、丁兰、姜诗、江革、王裒、庾黔娄、黄庭坚。
3.老年
3人,占比13%。分别是70岁的老莱子、做了祖母的唐夫人,以及50多岁的朱寿昌。
从年龄占比来看,行孝者不受年龄限制。只要父母健在,哪个年龄段都有孝子存在,而且男女孝子都有。但相比而言,中青年是顶梁柱,占比高达54%,少年和老年也不逊色,两者占比之和为46%。反映的客观现实是:孝道贯穿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终生。也就是说,只要父母还健在,我们每个人都有尽孝的责任与义务。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一位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在其著作《中国人的气质》一书(鲁迅多次推介站在客观立场审视国人的一本“外著”)中,对我们的孝心却是这么认为的:“中国人的孝行表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特色。尊重年龄的增长是最有益的,这一般可以有益于央格鲁·撒克逊人的教养。在西方国家,儿女成年以后爱去哪去哪,爱干啥干啥,没必要和父母在一起,父母也不把他们留在身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习惯,就像长大的牛犊或驴驹对母牛或母驴的行为方式一样,对动物是完全适合的,然而绝不符合人所实行的礼。”[2]
如表3“家庭背景”一栏所示,24个孝子中,也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表3 《二十四孝》故事里的孝子年龄
1.生长在残缺家庭、早年遭遇不幸的
14人,占比58%。如幼年或青年丧父丧母的;父母双亡的;母亲幼时改嫁的。这些小时候形同孤儿的孝子分别是:虞舜(幼年丧母,常遭父亲和继母虐待);曾参(中年丧父);闵损(幼年丧母,饱受继母虐待);蔡顺(幼年丧父);董永(父母双亡);丁兰(幼丧父母);黄香(幼年丧母);姜诗(幼年丧父);王裒(少年丧父);江革(少年丧父);孟宗(少年丧父);杨香(幼年丧母);王祥(幼年丧母,继母不慈);朱寿昌(7岁母亲改嫁)。
2.家贫如洗、生计艰难
11人(与早年遭遇不幸的部分有重合),占比46%。他们分别是仲由、曾参、蔡顺、郭巨、董永、丁兰、姜诗、江革、王裒、孟总、吴猛。
3.父母双全、家庭和顺,但需要久病床前来尽孝的(包括部分家贫者)
11人,占比42%。老莱子、郯子、仲由、汉文帝、郭巨、陆绩、杨香、吴猛、庾黔娄、黄庭坚。
4.三代或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家人无病无灾,家庭氛围也最其乐融融的
只有1人,那就是亦庄亦谐但却被鲁迅嬉笑怒骂过的《戏彩娱亲》中的老莱子。鲁迅在他的杂文《评<二十四孝图>》里说:“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3]
启示是,纵观这些孝子们的家庭背景,要不就是爹死娘亡的孤儿,要不就是家贫如洗的寒门后代,再一次印证了南宋《名贤集》中的一句格言:自古白屋出公卿,从来寒门多孝子。
24位孝子后来的身份和职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见表4):
表4 《二十四孝》人物后来的身份与职业
1.帝王国君
3人,占比13%。分别是虞舜、郯子、汉文帝。
2.各级官吏
13人,占比55%。他们分别是:仲由、蔡顺、丁兰、孟宗、江革、黄香、陆绩、姜诗、王祥、庾黔娄、吴猛、朱寿昌、黄庭坚。其中,有2人是多重身份,黄庭坚是亦仕亦文,吴猛后来则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道士。
3.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学者等
5人,占比21%。他们分别是老莱子、曾参、闵损、王裒、黄庭坚。
4.其他
4人,占比17%,基本是无身份或无职业者。比如董永和郭巨,这2人都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老百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杨香和唐夫人,她们2人均是女性。无疑,她们的身份就是家庭妇女——历史记载到此为止,说明贤妻良母的生活将使她们与千千万万个中国普通妇女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结论:孝名留于后世、孝道被广为传颂的人大多(占比58%)成为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中的一员,即为官者。不仅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器重,而且也不同程度地都进入了历史上的精英阶层,成为了中国社会底层民众学习与仰望的榜样,也成为了底层民众超越自己的阶级局限、实现自身价值的道德楷模。间接说明,官本位思想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超越,即把奔向“罗马”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二十四孝》中被历史浓墨重彩地称颂与记录的24个孝子中,其中22个是男性,占比92%,2个是女性,占比8%。
这种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反观。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确是男性书写的历史,其中充满了男权视野与男权话语。恩格斯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指出,人类自从父系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4]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经历过这一阶段,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另一方面,《二十四孝》中毕竟还
有2个孝女、孝妇形象——杨香、唐夫人,说明在历史的夹缝或天空中,中国女性时不时也能露一下峥嵘或一展风采,比如汉朝时山东一带的“东海孝妇”故事、北朝时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等,就与男性或共同抗争或并肩作战,书写了一段段绚丽多姿的中华文明史。
尽管《二十四孝》更像是讲给蒙童或大字不识的老百姓的教化故事——通俗易懂、简单直接;尽管这二十四个故事中还不和谐地夹杂、渗透着一些愚孝乃至于反人性的成分——像郭巨埋儿孝母、庾黔娄尝粪孝父、唐夫人喂乳给婆婆等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典型的中国故事,是蕴含着我们祖先喜闻乐见的趣味、包含着中国人的孝道观乃至于家庭以及社会的伦理观、价值观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重振传统文化的当代、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读乃至于被新解的意义。
[注释]
①孝经[M].徐艳梅,译注.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