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门静脉高压是由于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上升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主要是肝硬化、心力衰竭、门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引起[1-2]。临床症状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脾大、腹水以及意识障碍[3]。有研究报道称约25%消化道出血是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通过手术和介入治疗能够及时有效止血,但对于肝硬化Child-Pugh C级(<14分)或B级合并活动出血患者存在较高治疗失败率[4]。奥曲肽药理作用与生长抑素相同,但效果持续时间更长,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血流量,对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止血作用[5]。凝血酶是具有促凝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激活血小板作用,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以达到止血的效果,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和手术中不易被结扎的小血管[6]。本研究就奥曲肽联合凝血酶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辽阳市太子河区医院收治的86例门静脉高压症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35~65岁,平均(47.65±4.37)岁,病程1~5年,平均(3.63±0.84)年;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龄30~67岁,平均(48.43±4.74)岁,病程1~5年,平均(3.82±0.7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门静脉高压症伴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7];2)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试验并签署了知情书;3)能够正常交流和沟通;4)没有消化道出血史。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2)妊娠或哺乳期;3)对治疗药物过敏;4)血液系统疾病;5)严重心、肾、肺、肝等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
入院后所有患者保持吸氧状态并补充血容量,维护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脏及胃肠黏膜等,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流食,在治疗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注射液(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10,1 ml∶0.1 mg)治疗,静脉注射后,以25 μg/h持续静脉滴注,在控制出血(通常12~14 h)后持续用药3 d防止再出血,1支/d,静脉滴注时滴注速度切勿太快。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凝血酶(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122,500 U)治疗,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溶液将其稀释为10~100 U/ml,采用静脉滴注或口服方式,当患者无法自主进食时,将0.9%氯化钠注射液和凝血酶混合后行胃管灌注。若消化道出血停止,则停止用药。连续治疗3 d。
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使用药物治疗3 d内,心率和血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使用药物治疗3 d内,心率和血压明显改善,呕血及出血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使用药物治疗3 d内,心率和血压有所改善,呕血及出血症状减轻;无效,使用药物治疗3 d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变,胃镜检查显示仍存在出血。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血小板计数(×109/L) 白细胞计数(×109/L)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输血量(ml) 止血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3 88.24±7.38 138.48±9.47 2.64±0.45 6.58±1.05 415.17±35.15 25.15±3.75 10.34±1.17观察组 43 89.76±7.67 183.45±11.82 2.68±0.52 8.12±1.13 260.34±30.42 20.65±4.26 6.75±1.24 t值 0.938 19.470 0.381 6.546 21.841 5.199 13.808 P值 0.351 0.000 0.704 0.000 0.000 0.000 0.000
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心肌梗死1例,脑卒中2例,心绞痛3例,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2例,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亚急性支架内血栓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26%(10/43);观察组患者脑卒中1例,心绞痛1例,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8%(3/43);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40,P<0.05)。
门静脉高压症源于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多而导致门静脉及其旁支压力升高,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和顽固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众多且复杂,治疗方法尚存争论。目前,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内镜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尽管这些治疗措施效果显著,但门静脉高压症所引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仍然困扰着许多医务人员[8]。
奥曲肽的药理作用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相似,可以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得胃肠道血流量下降,进一步降低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量。奥曲肽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可有效减少钠水潴留,从而缓解门静脉及侧支循环压力,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最终显著降低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有效缓解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情况[9]。但对于消化道出血仅使用奥曲肽,短时间内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使用凝血酶。凝血酶是从牛血或猪血中提取的无菌冻干品,具备良好的促凝级联反应效果,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术中不易结扎血管和小血管止血。有文献[10]报道称,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可直接激活抗血友病球蛋白C、促凝血球蛋白原和促凝血酶原激酶原等凝血因子,促进出血部位纤维蛋白原分解,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不溶性网状交联多聚体凝块,而不溶性网状交联多聚体凝块具有促进血液凝聚,发挥止血功效等,也可以在止血的同时阻止胃酸侵蚀,对黏膜修复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凝血酶还能够促进血管上皮细胞生长,使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加速创面愈合[11]。
吉茜茜和郑志存[12]的研究结果发现,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有效率是93.3%,能够减少出血时间和再出血率,认为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和减少出血量,对心输出量、冠状动脉和体内血流动力学也没有影响,针对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也可使用,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聂军和吴伟民[13]研究6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发现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是98.53%,证实了凝血酶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常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大幅度减少。本研究奥曲肽联合凝血酶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为95.35%,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也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观察时间或样本量有关。
综上所述,奥曲肽联合凝血酶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