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卉,邓孝陵,王 红,李小杰,周 莎
(武汉市第四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湖北武汉430000)
近些年,肾脏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D)等疾病对血液透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逐渐成为ESRD治疗较理想的选择[1]。在护理路径中,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看护关注不足、营养支持缺乏、患者沟通配合、依从性差等各类问题,均会导致治疗和护理效果不理想,甚至引发医患冲突。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成为目前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中的重要难题。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是针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减少术后因营养不良引发的并发症[2]。协同护理提出的核心为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支持,以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效能,从而使其配合专业护理协同作用[3-4]。本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探讨该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本院确诊为ESRD,符合血液透析指征;②预估生存期>0.5年者;③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目的及相关内容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无法配合试验进行者;②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③3个月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者;④合并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与护理人员正常沟通交流者;⑤中途退出者。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42~70(56.87±8.53)岁;病程3~15(11.74±1.56)年;受教育时间3~19(10.14±3.33)年。观察组男25例、女31例,年龄40~72(56.44±8.37)岁;病程2~15(11.25±1.33)年;受教育时间3~16(9.73±3.65)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先检查并分析患者生命指征,讲解疾病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安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室内保持清洁和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院内感染;透析后及时反馈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处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健康饮食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将营养支持纳入患者自我护理理念当中,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入组后,先了解患者背景,主动与其沟通,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降低患者治疗恐惧感。②治疗指导:透析前,由护理人员发放知识手册,通过语言讲解或视频形式帮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治疗过程,降低患者未知恐惧感,获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度。③营养支持:在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上,调动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积极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作息、健康饮食和功能锻炼习惯。根据患者入院检查指标分析其BMI及营养状态,制订针对性医学营养支持方案。血液透析患者能量供给35~40 kcal/(kg·d),若当天的精神状态和生理指标均较好,可增加5 kcal/(kg·d);若患者处于长期卧床情况,可将供应量减少为5~10 kcal/(kg·d)[5]。除必须的果蔬维生素、钙质补充和其他微量元素,血液透析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食物中的盐量,一般为3~5 g/d;行动不便者要重视蛋白质的摄入量,总量为1.0~1.2 g/(kg·d),要多加入必需氨基酸高生物价蛋白质食物。此外,出现高血钾患者应减少钾摄入,如香蕉、番茄等;血液透析对血液中的磷元素清除力度不大,食物中尽量避免高磷食物。④病友交流会:除要求家属多关注患者,还让行透析治疗的病友相互沟通交流,帮助仍在治疗中的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念,提高治疗配合度。⑤技能指导:为提高家属的参与度,可以给予患者及家属相应的护理指导,如指腹按摩造瘘上皮肤,保护血管通路畅通;减少创口在脏乱环境中的暴露,维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定期检测血压和体重,保持血压和体重正常;锻炼下肢和手臂,预防水肿等。两组均护理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营养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①营养状态:筛查患者的病史,记录干预前后患者BMI、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水平;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估患者整体营养状态,每项评分0~3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概率越大[6]。②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血液透析知识水平、血液透析态度、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 4个维度,总分472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7]。③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8]。
2.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比较 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 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近年来,肾脏功能障碍疾病发病率升高,对血液透析治疗的需求增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将患者血液与配制好的透析液流至体外,将透析机作为肾脏,经过透析机“洗涤”血液,并将其中的废弃物质清除出去,健康的血液再经透析机输回人体,继续血液健康循环[9]。虽然该过程救治了很多肾脏功能障碍患者,但随着社会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认知发展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机体功能严重受损,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生理技能、心理健康程度均下降,仅依靠院内常规化的护理流程无法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探讨新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自护能力,提高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颖[10]在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营养状态时发现,血液透析在清除血液中的废弃物质时,还会减少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在未得到及时补充和营养支持的条件下极易引发营养不良。常规护理措施多是采取控制饮食的方式加强机体营养,但该饮食干预存在盲目性,未能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干预措施。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的主要护理原理在于先了解患者实际病史和基础指标,根据结果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在饮食计划中对缺少或过量物质进行增减,同时加强健康作息和必要的功能锻炼[11-12]。但日常饮食和锻炼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同时动员其他相关角色共同配合护理工作。协同护理的核心理念在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支持,同时安排病友或其他形式的互动交流,从而使患者配合专业护理协同作用[13]。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干预2个月后的营养状态稍微下降,尽管血液透析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但其他维度及总分均无明显改善。说明尽管治疗前发放知识宣传手册,使患者了解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但在没有相关护理指导和引导的情况下,患者无法有效提高自身实际自护能力,也不能根据机体营养不均衡状态及时给予科学的饮食干预。而观察组营养状态、ESCA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患者实际营养状态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并加强各方面的协同护理力量,可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护理效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