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 30 多年前到幼儿园上戏剧课时的惨状,到现在余悸犹存。
当时我是以剧团演员的身份应邀到一所幼儿园教戏剧,虽有演出经验,可完全不懂教学,一心只想着用我自身学习(成人)的经验带领小朋友玩戏剧游戏和活动,压根没想到要将戏剧元素带入课堂。其结果就是一个钟头的课要花 45 分钟整理秩序:小 A 赶快过来坐好!小 B 放下你手上的娃娃!小 C 不要再乱跑了!你们两个不要打架,你坐这边他坐那边!你要上厕所?快去快回!大家小嘴巴通通闭起来…… 诸如此类。课还没开始我就已经累个半死,一时间,完全能体会何谓“度日如年”!
幸好,某天我顿悟了,看着教室里如往常一样嘈杂喧闹、四处奔窜玩着“杀刀游戏”和“战斗机器人”的孩子,我突然灵机一动,往教室角落一站,大声喊着:“立正——”瞬时,所有孩子安静下来,惊讶又好笑地看着我说:“老师,你在干吗啊?”我说:“对不起,我今天不是你们的老师,我是太空突击队的队长,而你们现在也不是普通的小朋友,你们都是太空突击队的队员……”当他们听见自己是太空突击队队员时,不分男女,个个抬头挺胸变得雄赳赳气昂昂,我则顺势利用队长的身份,带领“队员”们进行各种训练(预设的戏剧活动),以完成任务(课程目标)。玩着玩着,突然看见门外有人探进头来跟我示意上课时间,我这才意识到大家玩得过于投入,不但错过下课时间,还连休息时间都用掉了!从此,我的课堂产生了质变,因为我开始懂得“即便是戏剧课,都要用戏剧的方式来带领”的真理。
在抢先拜读完易娟老师的首部大作《入戏出戏:幼儿园戏剧活动案例集》后, 我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易老师是以戏剧为策略手段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以创作演出为导向的戏剧艺术家,否则我可能就要失业啦!戏剧,在创作领域中,是艺术家们追求的专业与成就;在教学领域上,它不但可独立作为一门艺术教育的学科,更可拆解其中元素,成为教师教学的策略、手段或教具。戏剧扮演,本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戏剧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更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诚如作者书中所言:“用戏剧搭建儿童主动学习的桥梁。”
然而,“入戏出戏”,说得容易做到难!出戏前,必须先学会入戏,但如何入戏、何时入戏,以及入戏后如何拿捏分寸深浅,乃至何时又该出戏、如何出戏,则又是一条学无止境的漫漫长路。
所谓“入戏”,就是课程带领者引领学习者进入另一个预设好的非现实时空,若把引导方法比喻成钥匙的话,那最简单、常用的一把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诚如本文之初我跟大家分享的小故事一样,一切质变与提升始于我(教师)的角色转换。而且这样的转换不能只是表面装装样子,孩子们精明得很,他们也知道你是在扮演,只要你有一丝虚假(这意味着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他们立马就能察觉,你唯有自己先全身心投入(当然还是要保持教学者的理性),孩子们才会觉得安全、有趣,继而跟着你的脚步改变自己的角色身份,进入非现实情境之中。此外, 你也可以透过剧情推演、氛圍塑造、空间变异等方法带领孩子们开启入戏之门。当然,你不需要每次把所有钥匙全用上,只要你懂得适当转换调节,这些入戏之钥是可独立或任意组合运用的。 希望每个读者不要一味地克隆模仿书中的案例,而是能从中找到作者的学习和成长脉络,把握并验证其中的核心思维与设计策略,进而找到自己的金钥匙,然后 走“出”书本,带着孩子们一起打开并进“入”教育戏剧的快乐天堂。
(本文乃朱曙明老师为《入戏出戏:戏剧教育活动案例集》撰写的推荐序,因版面限制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