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慧博物馆背景下的藏品管理工作

2022-03-09 05:17:27乔丽娜
收藏与投资 2022年2期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实践

摘要: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我国各个地区博物馆不仅是海内外游客领会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媒介,还是中小学生、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是各种物质遗产保存与传承的重要机构。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纷纷被运用于博物馆中,智慧博物馆建设日益深入,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功能,提升了博物馆的整体服务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智慧博物馆的服务职能,本文结合智慧博物馆的背景及藏品管理情况,分析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背景下藏品管理工作实施现状,对智慧博物馆背景下藏品管理工作优化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藏品管理;实践

“当你走进博物馆,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冰冷、无感情的物品,而是通过数字化模拟出来的古代世界,橱窗中的文物摆放在它应在的位置,甚至可以看到古人在你身边徜徉、生活。”这或许只是对智慧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一种畅想。当智慧技术与博物馆结合后,博物馆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一愿景,就要利用智慧技术加大管理力度,加强藏品管理质量。通过转变、创新藏品管理思维,丰富藏品管理方式与服务,进一步发挥智慧技术的作用,在提升藏品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藏品管理的智慧化发展[1]。

一、智慧博物馆建设背景下藏品管理工作现状

(一)正向视角解读

1.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工作指导思想

智慧博物馆建设使各馆的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新型技术的应用,博物馆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且藏品管理的功能日益拓展。要将新兴科技与藏品管理要素相结合,强调藏品管理的功能性、价值性与服务性,就应及时转变藏品管理理念,从原本的“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充分关注来馆群众的观赏需求、服务需求,以此创新藏品管理方式,从而充分发掘智慧化藏品管理机制的现实价值,体现藏品管理工作对于博物馆智慧化发展的功能优势。如南京博物院(图一)将藏品信息以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储存与管理,既能实现藏品的精准管理,满足博物馆的藏品需求,又能全面、详细地展示藏品的来源与历史,充分满足群众的求知欲。这就是智慧博物馆中藏品管理的“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2.将科技成果作为管理工具

随着各国家级博物馆、省级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进程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比如RFID技术与藏品信息管理的结合、物联网技术与藏品位置管理的结合等。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工具。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其分别构建了针对大环境、微环境、藏品、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的智能化综合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文物的状态,进一步提高了藏品管理水平。这一技术成果先后在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图二)等多个博物馆中应用,成为各个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主要工具。随着技术的推广,已经逐渐形成了“监测-评估-预警-调控”多位一体的预防性保护机制。

(二)反向视角解读

1.缺乏对技术的深入发掘

随着近几年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与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成为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支撑。然而在藏品管理方面,技术应用尚浅。虽然如敦煌莫高窟、忠州博物馆等场馆已经适当发掘技术的应用价值,构建了多功能、高效化的藏品管理技术应用模式。但是大部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仍然停留在单一的数字化阶段,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数字技术对馆内人员进行动态监控,在藏品管理方面主要是统计与分析藏品信息,对藏品进行数据管理,只能起到“整理藏品”“查阅藏品”的作用,不能为游客服务,很少能从藏品的征集环节开始,覆盖藏品登记、录入、信息管理、保护研究等过程,缺乏动态管理,这也是藏品管理中技术应用不充分的体现[3]。

2.数据资源利用不足

智慧化建设背景下,藏品数据已经成为藏品管理的重要资料,但是现阶段很多博物馆对藏品数据资源的整理不足。结合北京民俗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情况来看,受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馆中藏品管理工作人员至今仍然使用信息系统管理数据资料,没有形成独属于本馆的智能化藏品管理系统,只是安装过一些软件。软件的功能是普适性的,与本馆藏品实际状况不匹配,无法充分满足馆内的藏品管理需求。

三、智慧博物館背景下藏品管理工作优化实践路径

(一)树立正确管理价值观念,保证藏品数据采集精准

针对智慧博物馆视域下的藏品管理优化,博物馆应积极转变管理价值观念,切实关注藏品管理本身的功能与价值,如藏品管理对文物的保护价值、藏品防窃、文物信息的展示与呈现、藏品管理的服务功能等。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科学的工作观念,灵活利用数据技术加强馆内文物的数据采集与利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构建馆内的藏品管理智慧信息系统,在对藏品的来源与文字、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录入与转化之后,在馆内、仓库内的藏品位置放置传感器装置,实时采集文物的状态信息,自动生成记录,构建系统的库存、查询、统计、修复、注销等功能。各博物馆还应加强交流,进一步构建与本地区、本省的同类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体系,形成交流机制,对一些珍贵的文物信息实现交流与共享,在提高藏品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智慧博物馆的整体建设。

(二)全面覆盖博物馆区域,智慧化控制藏品动态

随着智慧博物馆建设进程的逐渐深化,博物馆内部环境发生改变,藏品管理工作不仅在于对藏品的存放、信息的管理,更要关注藏品在不同场景下的状态,全方位覆盖馆内所有文物藏品区域,实现对文物的动态化管理,推进藏品管理的智慧化发展。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在文物库房、展厅等任何一个藏品环境中安装RFID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实现电子标签与设备的配合,工作人员利用终端设备就可以对库房中的文物进行位置确定、信息观察、库存盘点等,避免人为操作导致藏品损坏,还可以利用手持设备对藏品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实时分享藏品定位。展厅中,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在不同藏品位置设置微型电子标签、红外监控、声响警报系统、游客计数器、藏品状态传感器等,实时监控藏品情况,预防失窃,保障藏品管理的安全。

(三)积极学习新技术,提升服务品质

多技术应用是智慧博物馆视域下藏品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结合现阶段部分博物馆中藏品管理技术应用程度不足的情况,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新技术,掌握更多先进技术,根据博物馆的藏品管理需求,适当引入,进而提升藏品管理能力,提高藏品管理服务品质。先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藏品信息管理,还可以用于文物保存环境管理、文物保存状态监测与预警、文物藏品流通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比如上述敦煌莫高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就已经有了藏品管理技术的应用成果。工作人员可以深入发掘大数据,根据本馆文物藏品的实际情况,构建大数据知识图谱,将各个孤立的藏品数据连接起来,形成藏品信息知识图,就能大大提升藏品的检索效率,还可以实现高效的非接触盘点,满足游客的需求。如某博物馆展示银质蓝地錾金雕云龙印匣(图三),游客在观赏时可以利用展厅中的智能信息设备,输入编号,了解更多不同朝代的匣和其他宫廷工艺品。知识图谱的联通价值充分得到发挥,使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四)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持续保障藏品管理质量提升

智慧博物馆视域下的藏品管理优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保证各种藏品管理的智能化设想都可以有技术支持与资金支持。因此,建议博物馆加大对藏品管理工作的物资投入,采购高质量的管理设备与技术,购买先进的软件系统,构建独属于本馆的藏品管理系统;馆方还应加大力度组织人才培养,不断提升馆内藏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实际过程中,定期组织针对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训练、参观学习等,使其理解先进技术对于提升管理效用的价值,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成果和操作方法,满足智慧博物館的藏品管理发展需求。

四、结语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使馆内藏品管理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大量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于博物馆的藏品展示、温度控制、呈现方式等方面,大大提升了馆内的整体展示、服务水平。原本的藏品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下的管理需求,就需要博物馆深入发掘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博物馆数据资源,以精准数据采集支持动态化控制,以新颖技术支持藏品智慧化管理提升水平,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藏品价值,满足博物馆游客的观光需求,从而提升智慧博物馆的整体服务品质。

作者简介

乔丽娜,1983年9月生,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中级,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

参考文献

[1]梁颖瑜.基于智慧时代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实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0):120-122.

[2]李慧.博物馆智慧应用系统思考[J].建筑电气,2021(3):28-33.

[3]蒋羽.毕节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与完善策略思考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3):126-128.

2395500783343

猜你喜欢
智慧博物馆实践
大数据视角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
移动互联网促进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探讨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研究
浅谈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魅力中国(2017年29期)2017-09-06 06:15:19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博物馆
新一代(2016年18期)2017-03-23 08:54:04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