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明
[摘 要]近些年来大数据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事业当中,许多的行业都开始应用大数据,博物馆中大数据的运用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的概念,简单阐述了智慧博物馆的含义、大数据来源以及智慧博物馆中大数据的应用,对博物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加以利用,促进博物馆的建设,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博物馆 智慧服务 智慧保护 智慧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308-01
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渐发展,信息社会的智能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信息科技的利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上,人们对博物馆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打造智慧化的博物馆也就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智慧博物馆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为博物馆的管理、藏品的保护、博物馆的展览、安全保卫、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实现博物馆的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
一、大数据简介
大数据的直接含义就是数据量大的意思。对于多少的数据量才能算是大数据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一般情况下数量级达到“太字节”以上就被认为是大数据,因为在数据量达到这个程度以后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很难对数据进行分析排列,难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必须要进行新的技术研发和数据管理才能够对数据进行应用。除了数据量大意外,大数据还有其他的两个特点分别是模态多和生成速度快,大数据包含的数据种类有很多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原因导致了大数据的模态多,另外大数据的产生往往是以数据流的形式进行传播而且时效性比较强,用户不容易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利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大数据的使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起来,各个商业都可以對大数据进行应用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生产效率。
二、智慧博物馆的含义
智慧博物馆是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形态。通过运用现代的信息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实体博物馆中“物—人”的二元关系信息传递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通讯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条件,实现“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的智慧型博物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智慧博物馆放弃了传统的博物馆以藏品为核心的观念,而是将观众放在了首位,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构建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博物馆。将传统的展览藏品的博物馆转化成不仅仅局限于展览藏品而是与传播文化知识相结合的博物馆,不再局限于藏品,将观众与藏品联合起来,产生人与物之间的精神交流,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变得更加具有正式性和体验性等。
由此智慧博物馆中“物、人、数据”三者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地位,“物”是物质基础,“数据”是通过人和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智慧博物馆的核心要素。人接收物传递的信息数据,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再作用于或传递给物和人,形成一个动态的双向的信息传递的模式。这过程中重点是对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因此智慧博物馆建设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利用,得到有价值信息,从而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
博物馆产生的数据主要有博物馆运行中的日常管理产生的数据、基于博物馆的藏品而产生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数据等、由观众参观而产生的数据。在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中这些数据会无时不刻的产生,如果能够对这些数据加以利用,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研究分析,合理地运用就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博物馆的大数据还源自于其他的方面,与其他博物馆进行一定的交流活动等,利用媒体网络等手段对博物馆进行包装宣传,博物馆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媒体等有目的的搜集的一些数据等。这些所有的数据就构成了博物馆的大数据。
三、智慧博物馆中的大数据应用
智慧博物馆有别于传统的实体博物馆从“物—人”的二元关系信息传递模式以及数字博物馆的从“物—数字—人”的静态单向二元关系的信息传递模式,它是“以人为本”的“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可见它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通讯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条件,实现“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的智慧型博物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博物馆的社会智能和实际业务要求出发,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必然以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为核心建设内容,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
3.1 打造智慧化服务系统
智慧博物馆主要服务对象是观众,通过博物馆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号、各种智能系统所产生的大量与观众相关的数据信息,是提供观众个性化服务的依据,也是博物馆布展、科普教育、研究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服务内容的优化调整的依据。由此基于对观众数据的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博物馆开展跟踪服务、精准服务、知识关联服务和宣传推广服务,针对不同的观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从纷繁凌乱的数据中挖掘观众的行为习惯和喜好,预测观众未来的需求,进而对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体现服务数据信息的应有价值,从而实现博物馆的智慧服务。
3.2 打造智慧保护系统
博物馆的藏品是博物馆业务开展的物质基础,一般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智慧保护主要运用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搜集藏品的状态信息,藏品保存环境信息,对藏品的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全面动态的掌握各项藏品的现状,为藏品的保护做好预防性措施。通过对各项藏品动态保护数据的搜集,运用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标准的、可靠的保护体系,实现“风险可识别、险情可处理、效果可评价”的预防性保护目标,打造智慧博物馆体系的智慧保护系统。
3.3 打造智慧管理系统
博物馆的管理是基于对博物馆内人、财、物的管理,实现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智慧博物馆体系下的智慧管理是通过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优化传统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科学和、高效化的管理。博物馆的智慧管理主要围绕藏品、展览、服务等的日常开展的工作进行智慧化提升,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对日常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博物馆的高效的、智能的管理。
四、结束语
目前博物馆的大数据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数据处理还缺少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可行有效的实践探讨,但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博物馆对大数据的应用将进入快车道,以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公众创造更大的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博物馆将在大数据时代释放巨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宋新潮.关于智慧博物馆的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国博物馆》,2015年2期.
[2] 周云峰.浅谈建设智慧博物馆与大数据的关系[J].卷宗2015(6).
[3] 徐耀琦.大数据下的博物馆可视化数字中心建设[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6(5).
[4] 沈红军.大数据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年07期.
[5] 燕煦,张美子.博物馆的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述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07期.
[6] 吴宁宁.“大数据”对博物馆的启示.中国文物报2013年9月.
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