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级管理是艺术,也是科学。班主任做好建班育人工作,需要用爱浸润生命,也需要认真学习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尝试将这些知识运用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以科学的带班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育规律;学生发展;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63-0067-03
【作者简介】武燕,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00)德育研训员,高级教师,张家港武燕(心理教育)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教育工作一定是建立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儿童身、心、脑的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上,因为儿童的认知、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和身体密切相关。班主任做好建班育人工作,需要用爱浸润生命,也需要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班主任要认真学习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尝试将这些知识运用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以科学的带班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一、学会学习: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职责,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通过主题班会,用主题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大脑发育的知识,探究如何养成好习惯。
在“大脑需要什么”主题班会上,我要求学生根据活动前的准备,小组分享学习成果。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讲解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论据充分,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介绍影响大脑发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我请他们思考哪些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大脑发育,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并整理形成了思维导图。有了这个能促进大脑发育的好习惯指南,学生们为了“成为聪明人”,行动上更自觉了。在“记忆的秘密”主题班会上,他们一起学习“遗忘曲线”,讨论如何有效记忆。他们发现,课间两分钟,睡前八分钟,都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回忆重要知识点。于是,课前教室里变得安静了许多,学生们会静静地坐着回忆复习。在“学习的秘密”主题班会上,我给学生看“学习金字塔”图。有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讲授给别人”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他主动说:“以前一有人问我问题,我就特别烦,觉得耽误了我的时间,现在我要感谢那些向我请教问题的同学,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学习巩固的机会。”在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下,学生们更愿意提问题,也更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了,互帮互助的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所以,班主任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进而促发自觉的行为。
二、学会控制情绪:变应对问题为自主成长
神经成像的证据表明,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不论是面对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其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等皮层下边缘系统的活动都更加强烈,而他们的前额叶皮质功能却尚未完善,在情绪刺激下杏仁核的活动更加激烈并且在调节情绪方面出现更多困难。再加上青少年往往不能准确预估行为的后果,难免会出现行为失控的场面,学生的纪律养成也就成了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教育训斥是班主任最本能的反应。“镜像神经元”的研究表明,班主任暴怒的情绪状态只会传递给学生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于他们的成长没有好处,班主任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加以调节和控制。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仅要制止冲突和争吵,还应该把这一经历转化为发展学生大脑的契机,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并得到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只有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有效。
对于情绪失控,班主任可以用“大脑的盖子打开了”引导学生用“掌中大脑”读懂情绪,如大拇指代表的杏仁核负责掌管情绪,其余四根手指代表的大脑皮层负责理性思维,握拳的动作代表“理智状态”,五指张开的动作代表“情绪跑出来了”。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人一旦被情绪控制,就会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所以当学生情绪失控时,我会提醒他们:“感觉自己情绪快不受控制的時候,就可以做一下这个动作,给大脑一个冷静的机会。”
经过训练,当班级里出现吵闹的时候,班长不再声嘶力竭地大喊“不要吵”“保持安静”,而是举起右手,做一个“把大脑的盖子盖起来”的动作,看到的同学就会安静下来,慢慢地他们会发现,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次,我因为一个学生犯错没有控制好情绪,班上的一个学生默默地举着右手,做起了“把大脑的盖子盖起来”的动作,那个瞬间,我迅速冷静了下来,带着学生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教师基于脑科学知识的日常教育行为,不仅为学生做了好的示范,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合作,班级工作顺畅了很多。
三、学会沟通:变单向指令为双向互动
协同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任务,实现某一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家校协同,不仅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更应是班主任的自觉选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和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都有待提高,双方协同意识还不够,家校协同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教师发布指令、家长参照执行”的浅表层面,协同并未真正发生。
笔者会主动请家长观察孩子、回应孩子。孩子的改变,家长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也激发了家长们求知的愿望。于是,家长会从“批斗会、告状会”变成了“学习会、分享会”。家长们在学习中认识到:“孩子的大脑是可塑的,人际关系塑造了孩子的大脑。比起我们讲道理,孩子们更喜欢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对逐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多的尊重,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指责说教。”家长们开始学着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家庭教育,反思过往教育中的冷漠、粗暴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一位妈妈说:“以前听到孩子说‘班上好多人比我考得差’时,我会觉得孩子只会和差的比,一点儿也不要好,但是现在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孩子其实是希望得到我的肯定。我会试着肯定他的努力、承认他的进步,当我对孩子的现状有更多的接纳时,孩子反而会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愿意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一位爸爸说:“以前我家女儿不愿意和我沟通,我总用叛逆来解释她的冷漠,没有想着去改变现状。经过学习,我意识到我和她谈话的主题永远只有学习,还总是指责她。现在我会有意识地与她交流彼此的爱好,多倾听、少指导,我们的关系比以前亲密了很多。”
在我的引领下,我们班的家长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每次学习后,笔者都会把自己和部分家长的学习心得分享在班级群里,同时及时反馈孩子的发展变化,让其他家长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渐渐地,家长们形成了爱学习的良好氛围,他们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申报家庭教育讲座主题。我也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形成了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家长真正成为了班级管理的资源库、力量源。班级的许多活动,家长们都特别愿意参与,学生们在和谐的家庭和班级环境中健康成长,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当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问题的辨识度提升时,当教师和家长能透过青少年行为表现认知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时,我们就能够跟青少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互动,而青少年也能够在发现、理解和尊重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阿内特.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M].6版. 郭书彩,刘丽红,胡紫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2]赵鑫,张润竹,周仁来.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4,22(4):713-717.
[3]麦从心.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4):50-51.
[4]詹森,纳特.青春期的烦“脑”——写给家长的青少年生存成长指南[M].王佳艺,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