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聚安,柳光磊,陈 涛
(1.西南林业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通识与素质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在我国青少年的教育历程中,基础教育占据十余年时间,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全面发展青少年的身心并系统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后续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有专家学者提出“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一滚到底”;“学生学习了十几年的体育,到大学仍没有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等等。这从某种角度反映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至少当前课程设置不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的目标。
多年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重视。学界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其展开研究,努力寻找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逻辑性链接起来的理论和方法。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着实令人费解。更有学者提出了批判性的思考:众多研究得出的方法和策略是否符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否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是否符合青少年的身体发展规律?是否考虑到了体育课程开展的现实条件?这些都是实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有效衔接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英国学者 Whitehead 提出的 physical literacy(当前译文主要分为:身体素养和体育素养两种,笔者认为应译为:体育素养)理论为顶层设计,全方位分析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现实情况,尝试提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的构想以供参考。
2.1.1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重复过多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但是教师在具体实践中时常会出现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无从下手,无法确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只好依然沿用原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有学者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后,表示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没有形成系统、缺少整体规划,存在低层次重复。同一学段不同版本体育教材内容存在差异、同一版本初、高中体育教材内容缺乏有效衔接;不同学段体育教材部分内容术语不一、前后重复、不连贯等,应建构有效衔接的大中小体育教材内容体系[1]。
2.1.2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设置泛化
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调节作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包含3个方面: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2]。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过于全面化、泛化,操作性不强。如有学者研究指出:各阶段、各水平具体目标的内容和要求描述性过多而不够具体;学段之间与水平之间的层次衔接不够分明;各学段目标设置的雷同性与非衔接性给学校体育整体目标和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
2.1.3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评价缺乏连贯
体育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反馈机制。教学活动中及时搜集重要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整个教学活动向着体育课程目标的方向前进,逐步实现学校体育总目标,但这需要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当前我国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且形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基础教育阶段分为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这种分阶段评价的体系,虽然能够为各自的阶段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但是却不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2.2.1 统一构建各学段的教学内容
唐照华[4]指出,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各地、各校在课程编制过程中发挥自己选择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应考虑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的一体化,加强对其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提高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逻辑性。李洪玉[5]提出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详细确定各个项目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并依据各学段学生的特点统一规定体育教学内容和标准,各学段之间一定要承上启下、相互衔接。
2.2.2 加强各阶段教学目标的统一性
王成军[6]认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各有侧重,但又应相互有效衔接,忽视任何一个学段的体育教学目标都将影响学校体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大中小体育教学应该对目标进行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各学段体育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必须完成的阶段性任务且要重点明确。詹晓燕[7]指出,中小学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基础和保证,高校体育课程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延续;充分认识小、中、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之间衔接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各个学段、不同领域之间目标的有序衔接。
2.2.3 树立大中小一体化的整体发展思路
毛振明[8]指出我们应该从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过程来考虑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即现在很受关注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由于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要求不一样,教育者应该重新研究和明确各年龄段的发展任务,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内容。于素梅教授的研究表明,体育课程一体化是一次划时代变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也是体育课程理论的进一步优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必将推动体育学科与学生的共同发展[9]。
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试访谈,课题组对部分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和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调查发现,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中94.44%的体育教师和主管部门领导、学者对体育课程衔接情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88.89%的教师和主管部门认为当前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情况良好且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
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衔接情况,笔者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完成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整个历程,对于体育课程衔接性有着完整的体验。笔者以“是否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为主线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调查215份,调查对象性别和地区分布如图1、2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survey objects
图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Fig.1 Gender distribution of survey subjects
图2 调查对象地区分布Fig.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urvey objects
按照国家要求,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是必须开设的。但是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并没有具体规定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各地方学校需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各自确定课程内容,这可能会导致各地各阶段体育课内容的毫无关联性。53.49%的学生认为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中,没有一个项目是自始至终都在体育课上学习的;46.51%的学生选择了至少有一个项目是在体育课上一直在学习,这个项目是跑步,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依然是跑步;其他球类、体操、健美操等技能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更加无法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运动技能的掌握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所谓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项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本文中判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标准采用是否达到动作自动化,能否无意识地完成技术动作。66.98%的学生认为当前他们没有掌握到一两项运动技能,50.23%的学生将不能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的原因归结为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之间体育课程设置衔接不畅,造成不能系统学习某个运动项目,如图3所示。
图3 不能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的原因分析图Fig.3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one or two motor skills cannot be mastered
此外,还有场地和专业教师匮乏导致的技能学习中断。经调查,类似情况出现时有52.56%的学生会选择更改项目或者放弃。这样的情况在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中不在少数,农村及偏远山区的现象更为突出。
本文选取的调查对象包括体育教师、基础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者以及学生,分别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体育教师价值诉求在于完成本职工作,体现自身价值,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教学特点,体现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事实。一个阶段里的连续性并不代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连贯性。幼小阶段体育课程的连续性不能代表初中阶段的连续,初中阶段的连续性不能代表高中阶段的连续,这似乎不是体育教师能解决的问题,毕竟体育教师面对的仅仅是某个阶段性的学生群体。
基础教育主管部门面对的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衔接情况应该了解较深。调查和访谈发现绝大部分主管部门都认为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情况良好。教育学理论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相结合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如何需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同样要在学生身上体现。调查数据显示,66.9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倘若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衔接情况良好,学生能够系统学习某项运动技能,那么到了大学阶段至少应该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但事实并不乐观。
相信基础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体育课程衔接也作了不少的调查研究,那么何以结论不同呢?原因可能在于调查对象的阶段性特点。访谈中了解到,调查对象的选取无外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这些对象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阶段性。他们所表现的仅仅是该阶段体现出的特性,不能代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只有完整经历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才能真正反映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最终教学效果。
Physical literacy可描述为:体育素养是指拥有动机、自信、运动能力、知识以及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懂得维持体育活动。笔者以此为参考,以诸专家学者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提出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模式途径,如表2所示。
表2 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途径构想Tab.2 Concep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3~5岁的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运动兴趣和动机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以游戏为主的教学内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对于该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活动决定了其日常生活的丰富性。早期运动的发展、运动词汇的增加、运动记忆以及运动质量等都依赖于游戏经历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戏也利于体育素养中其他属性的形成,包括动机、自信、环境和人际关系处理、自我知识以及自我表达能力等。这就需要确保父母、教师等都具备体育素养知识和理解提升体育素养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中注意发展体育素养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广泛的游戏活动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和自信。
动机和自信是体育素养的内部驱动力。动机可被理解为有动力、愿望和渴望参与某项运动。在体育素养的核心中,它被理解为有活力地坚持一项活动,以提高运动技能和尝试新式活动的能力。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原因是缺乏动机。为什么会缺乏动机?可能是早期的运动经历,尤其是学校中的某些经历所致。先前经历产生的消极反应会阻碍其继续参加活动,然而建立和维持体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经历。在努力和提高都能得到认可的环境中,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会建立,动机更有可能产生,因为动机本质上来源于自信和自尊。
6~15岁的义务教育阶段时间跨度较长,在体育素养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同时学习运动知识,有目的地发展一两项运动项目。运动能力是体育素养的核心属性之一。但是运动能力单独也不能构成体育素养,需要和动机、自信协调配合并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素养是依靠广泛均衡的运动形式和能力发展的,6~15岁正是体育素养建立的关键时期。广泛参与运动的责任应该体现在父母、监护人和教师身上,这些人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或者进一步组织学生校外活动,制定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的负责人更应该认真地审视和选择体育活动。
然而,当前的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中竞技性项目占据大部分时间,很少有时间留给学生参与其他形式的运动。这至少会产生2种弊端:一是经常参加不喜爱的运动会使学生无法和环境建立有效沟通;二是学生不能从这些竞技性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丧失自信和动机。一旦学生生涯结束,这些学生继续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就会消失。因此,在局限性较大的校内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运动形式,同时学生也应该珍惜学习新运动项目的机会。
经过前期的培养和训练,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动机、自信和运动能力。为进一步发展体育素养,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知识,尤其是在参与运动或身体活动时所需要的判断、识别和应答能力[10]。这一特性的本质在于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决策以发挥运动潜能,使得自身性价值得以发挥。外界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因此本阶段的发展目标主要强调学生对于环境的判断能力,并能够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以提高身体素质,养成持续锻炼、终身运动的习惯。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利用相关知识对运动项目特点和锻炼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厘清运动和健康的关系,最终实现提升健康和身体素质的目标。所以16~19岁阶段还强调学生能够利用运动知识判断自身情况,并依据自身实际与期望目标合理选择适宜运动项目,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因此,具备physical literacy的学生还需要懂得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运动与健康知识指导身体练习,促进身体健康。
多年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问题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重视。学界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其展开研究,努力寻找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逻辑性链接起来的理论和方法。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也存在着内容重复过多、目标设置泛化等问题,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技能掌握状况是其真实写照。本文以physicalliteracy理论为基础提出三阶段体育课程衔接模式,摒弃竞技体育思路,以培养学生动机、自信、运动能力、知识以及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懂得维持体育活动为目标,从而提升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