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鸿波,马 嵬
(1.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2.赤峰学院 研究生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学校是工作主阵地,作为科研、育人的排头兵,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高位推动、顶层设计,在教育、教学中更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意识的内容,实现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凝聚强大教育合力。
外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担外语语言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其他三种重要的功能:一是世界观教育,二是人的基本发展教育,三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外语教育中天然包含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文化思维视角。在高校外语教育中,避免“以其他文化为参照物认知自身文化,进而完全倒向域外文化”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通过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独特的价值追求,进而实现上述三种功能。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高校外语教育进行研究讨论,能够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的外语教育实现进一步内涵式发展。高校外语教育应重视外语语言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外语教育工作者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具备与世界沟通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在育人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只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施行的高校外语教育,才能培养出除了拥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各专业知识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具备合作和创新精神,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进行高校外语教育研究,旨在充分发掘高校外语教育中外在和内在的德育元素,发挥好其育人功能,使高校外语教育在承担传授外语语言知识任务的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肩负起构筑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包含实现“一个目标”,达到“两个共同”,增强“三个意识”,增进“五个认同”,树牢“五观”。本研究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主要讨论其核心内容在高校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和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从教育入手。立足于中国大地办教育,要从大目标着眼,从细微处着力。因此,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应该是思想政治课的孤军作战,只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才是真正的“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
本研究是以赤峰学院外语教育为例,对高校外语教育开展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外语教育包括教学和育人两部分。外语教育具有语言性、交往性、人文性、教育性,重在德才并行。外语教育包含强烈的人文色彩、跨文化体验、批判性思维、中外文化对比等特点,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明显的实用性[1]。高校外语类课程通常包含大量的中外风土人情知识,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学生在中外文化的共同熏陶下培养自身人文素养;教学材料主题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特定的教学设计环节里,学生可以通过外语语言实践培养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文化类专题讨论的过程中,则能够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尖锐的现象和问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思考高校外语教育的教育现象、教育理念、教学实践等问题,为研究者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外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不同层面的问题予以全面考虑。为了真实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外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外语教育的情况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高校外语教师进行结构化访谈,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来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本研究的数据样本分别来自赤峰学院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研究对象选取了部分外语专业本科生和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结构化访谈则选取部分承担专业外语课程和大学外语课程教学的教师。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00 份,其中面向外语专业发放150份,非外语专业随机发放150 份。共收回调查问卷290 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为96.7%,随后进行数据分析。
在290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102 人,占总人数的35%,女生188 人,占总人数的65%;学生中占比最大的是汉族学生,有139 人,占总人数的48%,其次是蒙古族,共99 人,占总人数的34%,还有20 人为满族,15 人为回族,分别占总人数的6.8%和5.3%,17 人来自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5.9%。从学生的专业情况来看,外语类专业共收回问卷150 份,占有效总人数的51.7%,非外语类专业收回问卷140 份,占有效总人数的48.3%。
分析访谈内容发现,有近2/3 的受访者认为在授课时未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知识,经常性地、有效地融入到外语教学中来,仅有不到1/3 的受访教师在讲授外语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过该理论。大多数受访者对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哪些?”给出的答案与学生的反馈数据相近,部分受访者坦言,对于外语教学乃至外语教育过程中如何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尚没有深入思考过,只是在备课过程中插入一些常见的翻译内容,或是设计一些用外语简单介绍中国的口语、写作任务,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外语教育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系统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涉猎十分有限,这也解释了高校外语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形式单一的部分原因。
个别受访教师认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代表的相关思政知识应由思政类课程教师以及学生管理人员来讲授,而且有5%的受访外语教师认为外语类课程就是负责讲授外国语言知识技巧,不具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祖国观、以及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教育功能。由此不难发现,部分外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只是看到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层面,忽略了教育的“育人”这一重要属性,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必定会阻碍外语教育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在分析访谈内容时,另一个情况值得关注: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教育活动在高校开展得卓有成效,但对于如何将其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培训、讲座、交流却少之又少,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的相关监督、考核和评价也缺乏手段,这无疑也是造成目前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高校外语教育呈现出诸多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内容与高校外语教育结合点少,形式简单单一;高校外语教育观念上“重教书、轻育人”;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内容少,且不系统,存在一定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外语教育尚未形成教育合力,且在实现路径上的思考尚需深入。
根据问卷调查以及教师结构化访谈的结果数据显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在融入高校外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不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内容与高校外语教育结合点少,形式简单枯燥,内容单一。根据问卷统计数据情况综合来看,高校外语教育未能在一定规模上启发学生产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等想法,说明高校外语教育中未能很好地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内容。在与教师的结构化访谈中,多位教师坦言,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较少自觉想到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虽然对于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并不少,但与自身工作结合度不高。有时在需要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时候,会结合一些中国文化、社会时事的因素,但均停留在表层,例如要求学生积累相关术语以应对新闻时政类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以小专题的形式总结翻译时会用到的词汇和表达,以课堂展示方式要求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以采访留学生的方式了解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等。这些外语教育教学手段经此总结梳理后,不失为一种可供高校外语教育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方法,但目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尚未形成体系。
2.教育理念存在“重教书、轻育人”思想
高校外语教育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重教书、轻育人”思想。问卷统计数据说明,教学实践中的中国文化等相关内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而参与访谈的教师谈到更多的是外语“教学”,而非“教育”。这一观念上的微小差别导致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外语教育中融入不足”的现象。
教育理念是对于教育相关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教育主体所持有的看法以及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并影响着教育主体教与学的行为。本研究的调查中,高校外语教育最明显的表现即是重视外语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以及价值引领的功能。许多外语教师“只想到教,未念及育”,只想到要教好语言知识,忽略了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任务,没有发挥和运用好课程思政武器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传道”与“授业”分离的情况出现。
许多受访外语教师表示繁重紧凑的课程安排使得他们只能浅尝辄止,无法更加深入有效地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挖掘和渗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内容乃至理论。有个别受访教师则认为,思政知识应由思政类课程教师来讲授,外语类课程就是负责讲授外国语言知识技巧,不具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祖国观、以及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教育功能,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必定会阻碍外语教育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3.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内容少且不系统,从学科特点角度反映出一定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高校外语教育是高校学生学习外语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文素养,丰富人的主体精神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通过外语教育,虽然获得了语言知识与技能,但由于长期受限于教学活动中外语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影响,同时缺少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学生将无法正确看待外语文化,同时也丧失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4.发展路径不清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外语教育尚未形成教育合力,且在实现路径上尚需深入思考。
首先,需要解决学科层面的认知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与高校外语教育未能形成教育合力,有其学科层面的原因。目前,国内学界有将外语教育研究视为教育学辖属学科的观点,此类研究大多偏重具体语言技能的培养,强调教材、教学流派、测评、教育技术等内容。这导致研究视野局限于外语和外语教学,对于教育的其他内容关注不够,与二语习得、外语教育史等理论的结合不充分,学科研究结构相对封闭,学科内容不尽完整,逻辑主线不明确。这样的学科传统对置身事内的高校外语教育从业者的影响是先天性的,导致他们对“教育”的理解相对狭隘,也就无法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中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
其次,富有实践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足。不同研究学者之间的思想接触、学术交流和自由争辩,可以沟通情况,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认识得到发展,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想要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需要擅长各方面理论和实践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甚至学生坐在一起,运用座谈、讨论、讲座、展示等方式,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外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实现路径。
第三,未能明确“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功能和意义。作为地方高校,赤峰学院的办学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肩负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这一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外语教育既参与通识课教育,又包含专业课教育,它与“铸牢”内容的有机结合,既能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又能为其他专业学科教育结合“铸牢”内容提供可以参考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高校外语教育的育人功能参与了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并将在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后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学生问卷数据以及结构化访谈结果,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外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将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1.未解决好“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校英语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有缺失,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之间脱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育人的责任也没有覆盖到全体教师。未能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究其原因是未能明确“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第一,未明确“谁来教”的问题。要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先导。只有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充分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自觉,才能进一步讨论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实现外语教育教学内容科学性和思想性的融合问题。
第二,未明确“教什么”的问题。高校外语教育中,外语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注意思政内容的融洽度和适时性,避免“空喊口号”,简单生硬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添加到外语课堂中,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会于各个教学环节,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亲和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
第三,未明确“怎么教”的问题。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要把思政元素寓于外语知识中,需要润物无声,而非强行灌输。调查数据说明,作为教育主体和先导的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未能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外语教育融入程度不够这一客观现象的根本成因。
2.教育主体对高校外语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
高校的师生普遍认为高校外语教育的价值应有三种,即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知识本位,强调在高校外语教育中,知识层面学习占据学习与生活的主要部分,主张高校外语教育的价值通过对外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来实现。社会本位认为,教育的价值应从当前社会的发展出发,通过社会的需要来定位专业教育的目的。学生本位认为,教育的价值应从学生的个人学习和未来发展角度出发,主张教育应通过满足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来实现。该观点的三个方面构成了教育的全部意义价值,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都有其局限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三者的相互统一。由此可见,当前阻碍高校外语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推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的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主体,尤其是外语教师对高校外语教育的内涵和价值的错误认知造成的。
3.教育主体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度不够
文化认同是指“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2]。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更为重要,从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以及与其他文化比较的过程中,探求本民族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形成对本民族文化赞同与欣赏的过程。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受外语教育中文化内容影响,教育主体在外语的教与学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程度不够。外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缺乏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其结果就是忽视对正确价值观念、民族观以及祖国观的价值引领。
4.西方国家文化思潮对外语学科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持续增加。在文化领域,各种外来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也不断潜入到中国人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外语学习过程中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好奇”慢慢变成“接纳”和“赞成”,直接对我国外语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构成威胁。许多高校学生选择去国外进行深造留学,许多外语专业教师也有留学背景,高校外语教育的主体乃至于外语学科都非常容易受到此类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直接的表征,而精神价值又是文化的根本和内核。从广泛意义上说,人之所以通过学习才成为一名社会成员,正是因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显示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精神追求,彰显着中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才是保证高校外语教育称之为“中国教育”的大前提。高校外语教育应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将外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入理解新时期的外语教育内涵,开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外语教育[3]。
当前,为进一步通过高校外语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具体发展路径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实施:明确高校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强化高校外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高校外语教育的科学研究导向;凸显高校外语教育的服务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