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四川天一学院健康产业学院护理专业,四川 绵竹 618200)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学习任务、项目,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1],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学生自己负责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评价,使学生了解并把握整个项目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我国工业、林业、机械制造、临床医学等职业教育中均涉及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但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践的案例有限,因此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值得探讨[2]。
选择本校2020级高职护理专业14班学生50名(男12名,女38名)为实验组,12班学生52名(男11名,女41名)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动手能力、已学习的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按照四川天一学院护理专业实训室要求到实训室进行实践课程学习,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课前通过手机木马课堂APP进行签到考勤,课堂上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操作要点,以病床为单位,学生以6~7人为一组进行实训项目操作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并指导学生操作,下课前对操作项目进行技能考核。
1.2.2 实验组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
第一,确定项目。本研究选择基础护理学第二章患者的出入院护理作为项目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本章实践内容之前完成了相关理论课知识的学习,学生有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阐述各自的思想与方法并加以实施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第二,分析项目。分析项目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采用讨论、问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提出的项目要求是准确规范完成出入院护理中能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操作。学生可以自己设计临床病例,视具体情况把要应用到的护理操作总项目分解成小任务,由小组讨论确定病例,再由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案例中要应用到的护理操作,使小组成员明确任务目标并思考如何完成项目目标。第三,制订计划并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小组制订项目目标的完成计划并汇报教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临床思维并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计划确定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具体内容、查找相关课外资料、观看操作视频等方法确定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法。第四,项目实施。学生按照计划在实训课堂上完成项目实施,在入院患者床位准备、资料收集评估、住院期间患者用到的转运方法、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学生都能够规范准确地完成。第五,效果评价。效果评估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进行,评价方式包括成员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根据项目考核评分标准评价等。
第一,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方式。第二,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沟通能力、面对解决突发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调查分析。第三,依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问卷,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
采用OriginPro 2021软件的Paired Comparison Plot插件,对成绩及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平均值比较方法为Fisher LSD,差异显著性用P值表示。
将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实验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表1 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情况Tab.1 Usual and final performance
学生对课程的反应情况如表2所示,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课堂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但是,问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沟通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需要注意到问卷调查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学生自尊心较强,不愿认为自身沟通能力存在问题,评分都较高。沟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考察期间学生的沟通能力确实无明显变化。
表2 学生对课程的反应情况Tab.2 Student’s reaction to the course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如表3所示,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且实验组评分的集中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新颖的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兴趣。虽然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8.6±0.3)仍然高于对照组(8.4±1.1),且实验组数据收敛程度较高,说明学生整体上都很认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对照组数据很分散,部分学生对常规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高。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受学生欢迎。
表3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Tab.3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及应用性均较强的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发现,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有效掌握系统性的知识,但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实验组采用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研究发现,灵活的教学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生虽然占主体地位,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不断提升科研及教学能力[3]。
项目教学法是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推进,学生要靠自身能力完成项目,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4]。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会指导学生将教学大纲中的各个教学知识点与项目紧密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并在实践操作项目中进行检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基础护理实践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对接问题。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主体单一,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项目教学法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项目过程的考核主要是教师通过借鉴无领导小组考核方式对学生整个讨论过程进行初期评价,实际操作项目评价主要依据实训操作手册上的评分标准进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临床护理的基本要求。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依据教师设置的评价指标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组间评价等。评价的内容不仅是学习成绩,还应关注综合素质能力,如创新意识、积极主动性、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基础护理实践课程中应用到的评价指标仍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