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倦怠的影响: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

2022-03-08 01:53杜秀枝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倦怠感教龄冲突

杜秀枝,杨 阳

(闽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南安 362332)

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小学教师的婚姻状况关注较少,有学者发现中学教师的婚姻质量较低[1],且中小学教师的婚姻质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2]。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赵美玉对不同性别教师的婚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女性的婚姻质量高于男性[3]。但也有研究发现女教师的婚姻满意度偏低[4],更期待夫妻角色公平分配[2]。随着文化程度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很多女性自发地进入了职场,有了自己的事业,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价值。但现实社会对女性却有着双重期待,既希望女性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又希望女性能够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在教师队伍里,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崇教育改革,导致中小学女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女教师的育儿压力也面临着挑战,工作家庭冲突会对女教师的婚姻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一、工作家庭冲突、婚姻倦怠及心理脱离的定义

工作家庭冲突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承担的角色使其在家庭的角色履行出现困难,干扰家庭领域角色的执行[5]。已有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越严重,婚姻满意度就越低[6]。

婚姻倦怠是指在长期的要求情感卷入的夫妻关系中,由于期望和现实的延续性的不符合,个体所产生的一种身体的、情感的、心理的耗竭状态[7]。如个体把工作当成其生活的中心,体验到的婚姻倦怠水平就越高[8]。

心理脱离是指在非工作状态下,个体的身体和心理都远离工作,停止思考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从而可以让身心的资源减少消耗而得到恢复[9]。我们发现与工作相关的因素对心理脱离有一定的影响:一是过高的工作要求对心理脱离有消极的影响[10];二是工作联通行为越频繁则个体的心理脱离水平越低[11]。资源保护理论认为个体的资源是有限的,当消耗的资源没有得到补充时,就会产生倦怠感[12]。Sonnentag等人的研究认为心理脱离会负向引起倦怠反应[13];孟莹发现高水平的心理脱离会使个体的情绪耗竭水平降低[14]。员工心理脱离水平越高,其配偶或者恋人的幸福感越高[15],可见心理脱离会影响个体的婚姻状态和婚姻质量。

基于以往的研究,目前有关工作家庭冲突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婚姻倦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中小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的状况,并分析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与婚姻倦怠的关系,并提出以下假设:(1)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在婚龄、教龄、任课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2)心理脱离在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倦怠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以方便取样的方式,研究人员向泉州和福清的中小学女教师发放问卷,主要涉及的中小学有:①泉州:西林小学,玲苏中学,集星小学,康美中学。②福清:崇文小学,行知小学,渔溪小学,城关小学,元载中学,元洪中学,融城中学,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共计收回问卷35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19份,有效回收率为91%。

被试特征如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1.工作家庭冲突分量表(WFC):

吴明霞[5]遵循Greenhause对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界定,又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小学教师现实情况编制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量表》,本研究选用其中的工作家庭冲突分量表,共11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包含心理资源、情绪情感、行为方式三个维度。分数越高,即工作家庭冲突水平越高。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依次分别为0.906、0.876、0.806。

2.心理脱离量表(PDQ):

采用Sonnentag等人[16]编制的《恢复体验量表》中的心理脱离分量表,包括4个题目。量表为5点计分的正向计分题,得分越高,即代表个体的心理脱离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81。

3.婚姻倦怠量表(CBM):

采用Pines编制、吴瑞霞修订的《婚姻倦怠》量表[7],该量表共有21个题目,包括耗竭、士气消沉、动机丧失三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 7 点记分,从 1(从不)到 7(总是)。该问卷的评价标准为:问卷得分0~3 分为零倦怠,3~4 分( 不含 4 分) 为轻度倦怠,4~5分 ( 不含 5 分) 为中度倦怠,大于等于5 分为高度倦怠。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87,分维度依次分别为:0.830、0.949、0.847。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Harman单因素方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有5个,大于2个;首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为38.96%,小于40%;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四)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23.0对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首先,用描述统计分析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的状况;其次,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与婚姻倦怠的关系;最后,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检验心理脱离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婚姻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结果

(一)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的状况

1.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检出率。根据Pines提出的婚姻倦怠的检出标准,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的检出率如表2。

表2 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检出率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中小学女教师群体中,有1.57%的人出现重度倦怠,6.90%的人出现中度倦怠,34.17%人有轻度倦怠,有57.36%的人没有出现倦怠,婚姻状况良好。

2.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在婚龄、教龄、任课阶段的差异,结果分别见表3、表4、表5。

从表3可知,女教师在婚姻倦怠总分,士气消沉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婚龄差异,总体表现为低婚龄的女教师的婚姻倦怠低于高婚龄的,婚龄在11~20年的女教师婚姻倦怠感最高。

表3 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在婚龄上的差异分析(M±SD)

从表4可知,女教师在婚姻倦怠总分,士气消沉,耗竭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教龄差异,总体表现为低教龄的女教师的婚姻倦怠低于高教龄的,16~20年教龄的女教师婚姻倦怠感最高。

表4 婚姻倦怠在不同教龄上的差异分析(M±SD)

从表5可知,女教师在动机丧失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有显著差异,初中的女教师得分高于高中女教师,验证了假设一。

表5 婚姻倦怠在不同任课阶段上的差异分析(M±SD)

(二)中小学女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与婚姻倦怠的关系分析

1.中小学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与婚姻倦怠的相关分析。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中小学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婚姻倦怠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中小学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与婚姻倦怠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6我们可以看出,整体上工作家庭冲突与婚姻倦怠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618,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脱离呈现显著负相关(r=-0.184,p<0.01),心理脱离与婚姻倦怠呈现显著负相关(r=-0.181,p<0.01)。

2.心理脱离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婚姻倦怠间的调节作用分析。首先做婚姻倦怠对中心化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心理脱离的回归,求得测定系数R12;其次,再把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脱离的乘积作为交互项纳入回归方程,获得测定系数R22,如果R22显著高于R12,或者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说明调节作用显著。结果见表7。

表7 心理脱离对工作家庭冲突、婚姻倦怠的回归分析结果

第一步,以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的婚姻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可知R12为0.387;第二步,以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脱离的交乘项作为自变量,婚姻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22为0.396,R12小于R22。因此可知,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显著,验证了假设二。

采用简单斜率进一步分析心理脱离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婚姻倦怠之间的调节效应。依据心理脱离的均值上下一个标准差,把319名中小学女教师分为高低两组。根据图1可知,当工作家庭冲突越严重时,如果心理脱离水平越高,中小学教师的婚姻倦怠感就越低。

图1 简单斜率分析图

四、讨论

对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状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有57.4%的婚姻状况良好,但仍有42.6%的女教师出现轻度甚至重度的婚姻倦怠,而且随着婚龄的增长,士气消沉,婚姻倦怠水平越高。不仅是中小学,也有研究发现高校女教师的婚姻满意度低[17]。在本研究中,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女性占79.3%,她们经济独立,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希望事业成功,夫妻角色平等[2],但现实中繁重的教研任务与家庭中的育儿压力、家务压力、赡养父母等难以平衡,导致家庭角色功能失调[18]。在教龄上,我们也发现,高教龄女教师的婚姻倦怠水平高,其中以16~20年尤为突出。在列联表分析中,教龄在16~20年的女教师,相应的年龄在31~50周岁,占35%。张何川[17]认为年龄在31~49周岁之间的女教师婚姻质量低;张丽宏[19]等人的研究中也发现40~49周岁的女教师总体上对婚姻不满意。31~49周岁的中年女教师处在事业的上升期,面临教学压力、教研压力、职称晋升压力,还要应对家中孩子的养育升学和为长辈养老送终的压力,这些都会消耗女教师的情感资源导致其出现婚姻倦怠感。在任课阶段上,初中的已婚女教师在动机丧失中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已婚女教师。高中生在经历中考的选拔后,学习主动性较高,而初中生心智还很稚嫩,不太成熟,且这个年龄段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女教师需要予以更多的教导并加倍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而更多地消耗初中女教师的精力,导致其很难兼顾婚姻与家庭。

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工作家庭冲突越严重,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感越高,这与丁晨艳[6]的调查结果一致。已婚女教师在完成工作任务而无法顾及家庭的时候,会给自己和家里人带来心理和行为的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家庭矛盾增多,产生婚姻倦怠。心理脱离对婚姻倦怠感有负向影响,说明心理脱离水平越高,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感就越低,这与蒋建武[14]研究结论一致。另李苏蓉调查监狱警察的生活满意度,也发现监狱警察的工作心理脱离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20]。心理脱离在工作家庭冲突对中小学女教师婚姻倦怠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心理脱离水平高,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倦怠起正调节的作用,心理脱离水平低,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倦怠起负调节的作用。资源保护理论认为,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能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工作或者家庭中所分配的资源应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资源倾向某一方,工作和家庭就难以平衡[21-22]。因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消耗了个体的一些精力、注意力、时间等,导致个体在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时缺少相应的资源,进而出现了情绪耗竭、婚姻倦怠的现象。心理脱离本身就是一种恢复策略,中小学女教师在下班后如果能够从工作中进行心理脱离,就可以恢复工作中所消耗的心理资源,用于处理婚姻倦怠问题。反之,在工作中消耗的资源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对个体的婚姻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心理脱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工作家庭冲突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感。

五、结论

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问题不容忽视,心理脱离在工作家庭冲突对婚姻倦怠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因此,降低中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倦怠水平,需要提高中小学女教师的心理脱离水平,让其把工作任务和婚姻家庭分离开至关重要。对此,在学校层面上,应该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根据女教师的资源状况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女教师的工作负荷,避免让其带着工作回家做。在个人层面上,首先要合理定位职业发展目标,避免自我预期过高,应当有意识地避免将工作上的情绪带入家庭,必要时将工作和家庭的通信工具分开。其次要重视与家人或者配偶的情感交流,闲暇时可多组织家庭出游、加入家庭聚会,利用夫妻双方共有的社交网络调解婚姻矛盾。

猜你喜欢
倦怠感教龄冲突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基于教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中学生过程写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