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地区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07 08:18李昌庆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纳西族小学教师职称

李昌庆

(1.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2.丽江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云南 丽江 674100)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生活、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1]。在教育领域,研究者也把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视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既有的研究更多是对单一的某类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如胡永萍[2]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研究,任正盼等[3]研究了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郭云贵[4]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进行了主观幸福感的探讨,冯娜娜等[5]探讨了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还有涉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高等院校、特殊教育等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有的研究鲜有对几个教师群体同时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纳西族地区不同学段(幼儿、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希冀充实当前国内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为纳西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师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0年9月至11月,整群随机抽样纳西族地区的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10000名,清理掉重复作答、漏答等无效问卷后,获得9653份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6.53%,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分别有839、5085、2782和947名。本研究经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有基本信息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基本信息问卷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如性别、民族、年龄等)和职业信息(如教龄、学历、职称等)。主观幸福感调查则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6],该量表有20个条目,10个维度,采用6点计分,正向计分9个条目,负向计分11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5,且效标效度与构想效度皆良好。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教师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差异

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71.89±7.03、72.82±7.61、72.77±7.80和73.1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P<0.01)。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幼儿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P<0.05),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70分为临界值,被试得分等于或高于临界值记作“幸福”,而低于临界值记作“不幸福”[7]。结果显示,“幸福”的幼儿教师有64.00%,“幸福”的小学教师有53.98%,“幸福”的初中教师有67.92%,“幸福”的高中教师有68.43%。主观幸福感十个维度得分分别为社会信心4.87±0.81、成长进步4.78±0.78、家庭氛围3.95±0.66、自我接受3.78±1.02、身体健康3.67±1.29、目标价值3.52±0.57、知足充裕3.19±0.78、心理健康3.05±1.03、心态平衡2.88±1.11和人际关系2.67±0.99。以中间值3.5分作为参照值,分值越高代表越幸福,其中4.5分以上为高水平,2.5分以下为低水平[3]。不同学段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十个维度上的得分整体上属于中高水平状态,无低水平状态。

2.2 不同人口学信息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50~60岁(不含60岁)年龄段高于20~30岁(不含30岁)、30~40岁(不含40岁)和40~50岁年龄段(不含50岁)(P<0.05),其他年龄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教师均高于男性教师。不同婚姻状况的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高中教师高于未婚高中教师。见表1。

表1 纳西族地区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s)

表1 纳西族地区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s)

特征年龄(岁)20~30(不含30)30~40(不含40)40~50(不含50)50~60(不含60)F值P性别男幼儿园教师人数365 276 168 30 52得分71.77±7.57 71.52±6.56 72.27±6.67 74.73±5.69 2.10>0.05 72.54±8.36小学教师人数697 1948 1707 733 2193得分72.19±7.72 72.76±7.43 72.81±7.33 73.56±8.53 3.97<0.01 72.31±8.21初中教师人数373 1177 963 269 1270得分71.99±8.40 72.54±7.95 73.26±7.51 73.15±7.25 2.37>0.05 72.05±8.65高中教师人数184 389 272 102 456得分71.82±9.28 73.27±9.29 73.84±8.02 73.44±7.68 2.03>0.05 72.52±9.36

续表

2.3 不同职业特征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

2.3.1学校性质

共调查公办学校教师9215名,民办学校教师382名,民办公助学校教师66名,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72.82±7.72、71.33±8.32、71.85±7.64,不同学校性质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公办学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民办学校的教师。不同性质学校的不同学段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具体而言民办初中教师和民办公助的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70分的临界值,均属于“不幸福”的群体。见表2。

2.3.2学校所在地域

只有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地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市(地)级城市的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城郊接合部、乡镇和村幼儿教师,县(区)城的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市(地)级城市的、城郊接合部的和村的小学教师,乡镇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市(地)级城市的、城郊接合部的和村的小学教师(均P<0.05)。见表2。

2.3.3教龄

不同教龄的小学和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6~11年(不含11年)、11~16年(不含16年)、16~21年(不含21年)和≥21年教龄段的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0~6年(不含6年)教龄段的教师,另外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6~11年(不含11年)教龄段得分高于16~21年(不含21年)教龄段。见表2。

2.3.4职称

根据《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8]把教师职称分为三级教师(1357名)、二级教师(3567名)、一级教师(3443名)、高级教师(684名)和正高级教师,把还未进行职称评定教师确定为未定级(602名)。不同职称的幼儿、小学和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高级职称、二级职称的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未定级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职称的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未定级的,高级、一级和二级职称的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未定级的(均P<0.05)。此外,高中未定级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70的分界值,属于“不幸福”群体。见表2。

2.3.5兼职职务

不同兼职职务的小学和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发现兼任小学校长职务的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兼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和无任何行政职务小学教师的,以及兼任副校长、教导主任(或与此级别类似的职位)的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兼任班主任和无任何行政职务小学教师的;无兼任任何行政职务的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兼任副校长职务的、教研组长的和班主任的(均P<0.05)。见表2。

2.3.6编制

“有编制”的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无编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编制的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纳西族地区不同职业特征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s)

表2 纳西族地区不同职业特征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得分(±s)

特征学校性质公办民办民办公助F值P地域市(地)级城市县(区)城城郊接合部乡镇村F值P教龄段(年)0~<6 6~<11幼儿园教师人数得分小学教师人数得分初中教师人数得分高中教师人数得分493 300 46 5035 38 12 2751 24 7 923 11 13 107 293 48 297 94 154 613 183 2248 1887 161 715 123 1713 70 114 690 30 113 11~<16 16~<21≥21 F值P职称高级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未定级F值P兼任职务校长(园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或与此级别类似的职位)教研组长班主任无任何行政职务F值P编制372 120 67 123 157 699 770 568 894 2154 365 497 538 519 863 178 190 193 126 260 9 130 188 148 364 1909 1859 1165 152 447 1079 1176 40 40 228 325 344 4 46 97 32 21 27 323 339 329 109 419 212 2658 1358 36 92 163 199 730 1562 3 12 39 77 263 553有无 t 497 342 4928 157 2712 70 926 21值P 72.26±6.38 71.47±8.18 70.78±5.20 1.79>0.05 73.31±7.39 72.23±7.94 70.37±5.97 71.57±6.24 71.02±6.15 2.36<0.05 71.65±7.66 71.67±6.70 70.79±6.30 72.00±6.48 72.97±6.30 1.48>0.05 76.00±9.84 72.33±5.98 72.93±6.61 71.56±6.30 71.24±7.70 2.81<0.05 71.80±6.21 72.31±10.92 71.86±5.67 70.81±6.20 71.83±6.43 72.03±7.49 0.18>0.05 72.41±6.61 71.14±7.54 2.55<0.05 72.82±7.59 71.97±9.43 75.33±11.34 0.89>0.05 71.29±5.89 73.31±7.43 72.05±6.69 73.19±7.81 72.40±7.60 5.49<0.01 71.63±7.56 73.53±8.32 72.96±7.31 72.65±7.05 73.07±7.80 6.00<0.01—72.76±7.46 73.01±7.66 72.84±7.75 70.91±7.57 3.64<0.01 71.16±6.97 71.42±9.63 72.07±8.09 72.98±7.86 73.02±7.48 73.14±7.59 5.57<0.01 72.80±7.56 73.41±9.06-0.98>0.05 72.80±7.77 69.13±9.54 74.57±11.36 2.83>0.05 71.89±5.71 72.85±7.99 73.61±7.62 72.76±7.84 72.83±9.16 0.89>0.05 71.19±8.91 72.81±8.04 72.89±7.75 72.85±7.86 73.31±7.06 4.88<0.01 73.65±6.81 72.59±7.33 72.69±8.52 72.18±9.29 70.78±5.80 0.55>0.05 72.58±6.99 71.40±8.41 72.12±7.51 71.86±8.46 72.13±8.43 73.34±7.37 4.01<0.01 72.75±7.78 73.79±8.54-1.1>0.05 73.21±8.81 70.10±4.65 60.00±4.32 1.75>0.05 73.54±6.88 73.08±9.17 71.47±9.85 73.80±7.87—0.49>0.05 72.06±9.04 72.92±10.33 73.20±9.16 74.09±8.56 73.64±7.02 1.28>0.05 73.29±7.01 73.73±9.01 73.06±9.51 73.25±0.96 69.46±9.24 2.42<0.05 65.67±1.53 74.58±8.41 72.41±8.75 73.12±8.37 73.27±8.76 73.19±8.90 0.57>0.05 73.23±8.74 70.29±10.42 1.52>0.05

3 讨论

3.1 纳西族地区不同学段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纳西族地区不同学段的教师整体上属于“幸福”的。这亦符合王燕等[9]研究认为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总体趋好的观点。就纳西族地区而言,整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还比较滞后。大多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外出务工,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均不理想。教师这样的职业群体,相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经济收入稳定,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纳西族地区教师群体整体上是属于幸福的群体。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地区发展程度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具有相关性的研究结论[10]。此外,当前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让教师群体对社会充满自信,教师群体在社会信心分量表得分属于高分段。个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成长进步也使得教师群体获得了较好的幸福感体验。不同学段的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由低至高是: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学段高的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就高,这与崔云[11]的研究结果一致。相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而言,或许是高中教师可以通过高考收获辛勤工作的成就,可以得到学生的敬佩、家长的认同、社会的赞许、上级的认可,充分体验目标达成后的富足感。

3.2 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因素影响

3.2.1年龄

结果显示,只有不同年龄段的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60岁(不含60岁)年龄段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是最高的。相对于20~30岁(不含30岁)、30~40岁(不含40岁)和40~50岁(不含50岁)这些年龄段而言,50~60岁(不含60岁)年龄段的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业务已经得心应手,在社会生活方面非常顺利,比如子女抚养的压力非常小,大多数该年龄段教师的子女业已成家立业,或者学有所成了。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经济投入的加大,该年龄段的小学教师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高,主观幸福感也较高。这与葛敏[12]研究认为个人的年龄对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的结论相契合。其他教师群体的年龄影响不明显的原因有可能是职业发展压力、老人赡养、子女抚养等方面均处于比较困难的阶段。

3.2.2性别

性别对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有影响,均是女性教师高于男性教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或许是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对男女从业者的刻板印象、期望、职业定位等有关系。调查数据表明,上述3个学段的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是高于男教师的,这表明女性从事教师职业符合人们刻板印象、期望和职业定位。因而当男性从事该职业时,就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且不易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成功,这与男性应当在职业中实现自身的宏伟抱负、职业潜能、职业成功等强烈愿望不能很好地匹配。

3.2.3婚姻

本研究中,主要是已婚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未婚高中教师。这或许是婚姻承诺、社会文化、心理适应和社会选择等方面都与幸福感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即婚姻是可以增强幸福感的[13]。这与黎晓娜等[14]对中学教师婚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论一致。其他学段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婚姻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与罗瑞[15]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研究一致。

3.3 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的职业信息因素影响

3.3.1地域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地域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是不同的。这印证了苏玲玲等[16]居民主观幸福感不仅受个体属性的影响,同时受居住社区环境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域的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城郊接合部、乡镇和村幼儿教师的。这与地区发展程度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结论吻合[10]。但县(区)城的小学教师得分高于市(地)级城市的、城郊接合部的和村的,乡镇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高于市(地)级城市的、城郊接合部的和村的,即在县城、乡镇任教的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最高。这或许与纳西族地区地域范围内,在县城、乡镇任教,职业竞争、职业压力低于市(地)级城市的教师,而在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却有优于城郊接合部、村里的小学教师。这与“城市教师的幸福感高于农村教师”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17]。

3.3.2学校性质与编制

就纳西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学校性质与编制通常是高度关联在一起的,公办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是有编制的,其他性质的学校教师一般都是没有编制。因此,研究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公办学校的教师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民办单位教师,且民办初中教师和民办公助的高中教师属于“不幸福”的群体。纳西族地区的公办学校,在经济收入、福利待遇、职业稳定性、职业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等多方面是区域内的私立学校无法竞争的。有编制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高于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群体尤为明显,即有编制的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要高于无编制的,这与魏勇刚[18]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编制的教师在职业发展的稳定性、福利待遇等方面都比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有优势。

3.3.3教龄

低教龄段(0~5年)的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低于其他教龄段。从教师专业角色适应期、技能熟练期、探索发展期、专业成熟期、资深专家期等几个阶段来看,低教龄段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属于角色适应期,面对人生主要职业活动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不能很好地应对,因而主观幸福感较低[19]。技能熟练期的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专业成熟期的小学教师,有可能是经过专业角色适应阶段的小学教师很快地成长起来,能轻松自如地应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种种困惑与障碍,或许是专业成熟期的小学教师进入了发展的“高原现象”,一时又难以有更好的突破,故主观幸福感不如技能熟练期的。

3.3.4职称

高职称的教师主观幸福感要好于低职称的教师。职称对于教师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职称本身对教师工作能力认定的范畴。高职称不仅是对教师工作能力、前期付出等的认可,还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社会赞许等非物质层面的。这些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或许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3.5兼职职务

兼职任务高的教师没有获得比兼职任务低或者无兼职任务的教师更好的主观幸福感。兼任职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差异与张旭东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很有可能是,教师校内兼职任务高低,更多是承担责任的多少,以及需要面临更多更大的由于兼职任务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些会让教师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压力,但又缺乏非常好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幸福感。而对于那些兼职任务低或无的教师而言,他们不会过多地承受由于兼职任务而带来的职业压力,能较为轻松自如地工作、生活,因而能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研究中的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猜你喜欢
纳西族小学教师职称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旅游对纳西族传统农业及饮食文化的影响研究——以玉龙县白沙乡、拉市乡为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