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泉
[辽阳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辽阳博物馆),辽宁 辽阳 111000]
依据相关的历史资料可知,王尔烈祖籍为河南,在明朝时期迁居扬州,此后其高祖担任辽东都司指挥的职务,康熙年间,全家迁居到辽阳邑城,此后世居辽阳。王尔烈本身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亲知识渊博,且对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非常膜拜。王尔烈父亲对于书法的喜爱对王尔烈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王尔烈在十八岁时前往千山龙泉寺读书,这一阶段的学习对王尔烈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王尔烈在龙泉寺学习期间,跟随当时的住持元空法师学习书法,因此龙泉寺是王尔烈系统学习书法的一个起点,此后王尔烈开始系统地进行了书法的学习。
受父亲的影响,王尔烈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个学习的对象就是二王。从当前王尔烈留存的各类作品中可以发现,其在结字、章法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二王的特点。二王书法对用笔有着诸多的讲究,这一特点在王尔烈的书法作品中也有清晰的体现。在王尔烈幼年时期,当朝皇帝为雍正,其在文化领域大力推广帖学,社会上存在浓厚的帖学风气。大众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二王的书法,其精巧的笔法、独特的行笔风格自唐代以来受到了学书之人的高度认可。
王尔烈则是那一时期学习二王书法的佼佼者。在这一时期,其现存的代表作是《明王安道游华山记》(藏于徐州博物馆)。这篇文章是以小楷撰写而成的,整体的笔画安排非常均匀,结字呈现了另一种严谨的风格,整体上传递了一种洒脱的气息,但是又透露着一股秀劲。书法评价的一个重点是用笔。王尔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呈现出的特点同王献之的行楷较为接近,两者均消除了隶书的影响,采用了一种整体上较为古朴的书风,行笔较为流畅。笔锋在水平和上下上的运动方式,体现了作者强大的生命力,表明了作者追求一种忘我的欢愉。整篇文章的写作宣示了作者自身一种洒脱的气节。
用笔的关键在于执笔,王献之强调在执笔之时用力,善于使力进而使自身的文章有骨而无肉,凸显一种刚劲的力道。在用笔的过程中对力道的合理把控,则使字体呈现圆润而有力的特点,传递了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王献之对力量的应用催生出了字体的骨、肉、筋、肌肤等诸多的概念,对上述各个概念的有效组合,进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美学关系。王尔烈在学习王献之书法的过程中完美地传承了相关的理论体系,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了自身的作品创作中。从《明王安道游华山记》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字同字之间呈现了一定的独立性,但字与字之间的布局又互相兼顾,从整体上看行间错落有致。从笔法上看王尔烈成熟地运用了王献之书法中的平顺和熨帖,在执笔的过程中将全部的重心均集中到笔尖的位置,进而对其所书写的部分进行了有效的夸张,进而增强了作品整体的美感。
《游千山寺录》是王尔烈学习二王书法大成之后的又一代表作,整篇作品字体之间呈现一种和谐平衡的视觉感受,字体中的气势连通了整篇作品。结字的风格存在多种变化,用笔富有力度,实现了笔力和笔势的完美结合。临摹古人作品的要点在于学习其筋骨,在掌握大家筋骨的特点之后,才能够学到精华和灵魂。王献之笔法的特点在这一篇作品中再一次得到了清晰的体现。整篇文章的笔画呈现了上下扩散牵连的特点,每一笔的起止、轨道都非常的精准,且全文行文流畅,不存在拖沓的痕迹。
王尔烈的这幅作品中的“不”字的写法,几乎同王献之所做的诸多作品中的“不”字写法一致。两人均从横画露峰起笔,笔锋在向右行时用力,到末端时收笔,在点画的位置处形成了一个锐角,塑造了一种俊俏又富有变化的画面质感。此外该篇中的“千”字在写作的过程中,王尔烈参照了王献之在《余杭帖》中写“十”字时的技法。从遗留的作品看,王尔烈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借鉴了王献之的写作特点,也将自身的心境和情绪纳入到作品中,进而呈现了一种有别于王献之作品的美感。
颜体自身同儒家所追求的道德规范具有一种天然的一致性,每一笔都塑造了一种真实的美感。颜体在笔墨感方面追求一种对于体势形态的美,但是颜体整体上仍然透露一种动态的美感,其根源则在于颜真卿自身对于草书的熟练掌控。后世学者对于颜真卿书法作品的评价多用雄伟二字。欧阳修对于颜真卿书法作品的评价为奇伟。苏轼则认为颜真卿的碑文具有清雄的特点。严羽云认为颜真卿的作品笔力骨架雄强,筋肉丰厚。颜体在结字上存在似斜反正,大小合一的特点。整部作品的写作通常一气呵成,进而使作品自身具备了磅礴的气势,节奏感跃然纸上,再结合苍古的墨法,直至清末,尚没有能超越颜真卿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全盛阶段所创作的三幅经典作品,被称之为“颜三稿”。
当王尔烈学习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后,所创作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即为《行书临颜真卿争座位帖折扇》。该作品当前保存在辽阳博物馆中。颜真卿的书法抛弃了二王书法中对于完美线条的追求,采用一种粗重的、具有较强的顿挫感的线条,进而使其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方正、粗犷的风格。王尔烈在向颜真卿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吸纳了颜真卿严谨和浑穆的特点。在颜真卿的作品中气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助气的表达,赋予了书法作品更多价值观念。同时由于气的存在,使笔画呈现了一种流而不滑、圆而不弱、静中有动、刚柔相济的美感。王尔烈的《行书临颜真卿争座位帖折扇》这一作品中,最能够体现颜真卿特点的就是整体上严谨规整的格式,通篇磅礴的气势,字体丰满肥厚的筋骨,每一个字的笔画同意境融合为了一个整体。作品在整体上打破了传统上楷书横平竖直的造型风格,在结体上强化了字体的动势,字体的整体结构呈现了方圆、大小、长短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其同布白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此外结合虚实相得的手法,将作者自身的想象力在笔尖上充分地体现出来,进而实现进退如一。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用墨较浓,进而使人感觉其笔画是借助墨的堆积而形成,这种创作特点使颜真卿的作品产生了一种厚重感,传递了一种力量,也包含了一种独特的韵味。从章法结构的角度看,颜体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视觉感受,带给人一种开阔的精神感受。颜真卿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雄秀差异和俗雅之别,在王尔烈的作品中也有着清晰的体现。例如,在《行书临颜真卿争座位帖折扇》这一作品中的“一”字的书写上,颜真卿自身存在的外紧内松、左右均衡、重心平稳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字两头较为圆润,中间粗且厚重,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笔法上是采用顺笔中锋,再将笔提到了锋尖的位置上,而这一用笔方式,正是颜书最为独特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用笔方式之一。作品中的“今”字在写作的过程中,趋势和轻重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由于这个字笔画的起笔较为接近,因此采用一轻一重的落笔方式,进而塑造了整个字灵动且具有节奏感的特点。作品中的“朽”字采用了中锋行笔,笔画自然而圆畅,带来一种跃然纸上的既视感。整篇文章浑厚的笔法使每一个字在质朴中均传递了一种雄伟的气势,形成了一种慷慨而沉郁的艺术风格。
自宋代以来我国书法界帖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了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主流,此后明清时期的皇帝都较为重视帖学的发展,大量的读书人也全力投入到了帖学的创作中,因此明清时期的帖学发展繁荣程度超过了唐宋时期。在明末董其昌的帖学受到了广大学子的认可,其将帖学的发展推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清朝时期帖学的发展再一次迎来了一个巅峰。清朝的康熙皇帝对于董其昌的书法十分赞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他的真迹,由此导致了康熙时期的士子为了在科举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绩,系统地模仿和学习董其昌的书法。清朝学子在学习董其昌书法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模仿其外形,忽视了董其昌书法的内核和本质,由此造成了董其昌书法核心和本质的凋零。至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赵孟頫的书法高度赞赏,由此推动了赵孟頫的书风在乾隆朝的发展,大量的臣子和学者为博得皇帝的赏识,努力将自身的书法向赵孟頫的特征靠拢。王尔烈出生于雍正年间,其主要仕途经历集中在乾隆年间,因此其书法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赵孟頫的影响。
在探讨古帖和现代书法家的作品中,主要的研究从神、气、形、意、法这几个方面展开,其中神和气主要用于体现书法自身的内在美,呈现了书法自身的本质,是语言表达之外的内容。形和法则用于描述书法作品自身在迹象上呈现出的美感,能够采用具体的文字将这种美感进行准确、全面的描述和刻画。
此外不同的形和法则构成了不同的规则。在南宋时期,当时的书法家在临摹古人作品的过程中强调借助行迹上的相似,进而再现古帖的神和气,这一思想对后期学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赵孟頫就是这一思想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他临摹的古代作品同原版几乎一模一样,明代的诸多鉴赏家在欣赏赵孟頫临摹的作品时,无法准确地对原作和摹品进行区分。事实上,赵孟頫在临摹时,几乎不对古迹进行任何的修改,从行迹的角度看,赵孟頫对于古帖的临摹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王尔烈在乾隆朝为官,必然需要学习赵孟頫的书法,以此来获取皇帝的青睐,实际上赵孟頫的书法风格也是来源于二王,因此王尔烈学习赵孟頫的难度较低,其只需要在书法写作的技法上进行一定的转变。在现阶段留存的王尔烈的作品中,能够体现出其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作品集中在其赠送给同僚的手札中。这些手札大部分是以行书书写,有少量的部分采用了行、楷结合的方式书写,通篇采用圆笔结字,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了赵孟頫的风格。整篇字与字之间存在的联系较少,整体的笔画较为轻捷。细笔具有圆劲有力的特点,重笔则呈现了一种饱满的风韵美。通篇中的起笔、收笔将各种线条整合为一个整体,充满了骨律和节奏美感。在现存的书札中,最能够体现出王尔烈学习赵孟頫书法的是同僚给予王尔烈书法的评价。赵文源认为他的作品笔画圆润轻便,从行迹上看已经完全继承了赵孟頫书法的特点。
在现存的作品中,王尔烈为自己姨父姨母的六十大寿所创作的寿联,也充分地体现了他学习赵孟頫书法的成果。目前寿联被珍藏在辽阳博物馆。寿联中的字体体现了王尔烈深厚的功力,线条中传递了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字体整体上呈现了一种圆扁的形态,每一个字的结构均十分对称,骨和肉呈现了一种均衡发展的态势,整体的布局对空间的把控精妙,疏密得当,传递了一种空间韵味。
赵孟頫认为书法的要点在于笔法和字形,其中笔法是书法的精髓,而字形则是书法的精妙之处。对寿联进行细致地观察发现,王尔烈的这幅作品,在笔法和字形上均吸收和借鉴了赵孟頫的特点。例如,“仁”“同”二字在创作时强调在点画层面上的完整和圆润,采用逆锋切入完成了字的书写,字体的结构极为精巧,笔力雄厚刚健,传递了一种凝神聚力的精神面貌。寿联在排序上呈现了尽可能横向伸展的特点,有效地拓展了字体的横向空间,进而使字体气势更为磅礴,传递了更为丰厚的空间形态美感。
王尔烈学习赵孟頫的书法风格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因素,可能王尔烈本人在学习赵孟頫的书法时认为自身的书法已经发展成熟,对于赵孟頫的书法仅仅是一种临摹,但是事实上,从现存的书法作品看,王尔烈的书法作品在学习赵孟頫时尚未成熟。书法学习的要点在于博采众家之长,进而形成自身的独特的风格。王尔烈在学习赵孟頫书法的过程中开始尝试追求自身的风格,有意识地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追求个性的表达。王尔烈在创作中逐渐体现了追求空间和点的结合,期望在不同的书法风格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将自身风格有效地呈现出来。
当前保存在辽阳博物馆中的《行书学道篇横幅》是王尔烈在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是其书法风格已经形成之后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同其前期创作的各类作品均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幅作品在行笔的过程中追求速度,同时又兼顾了稳定性,整体上体现了一种深厚的书法艺术修养。这幅作品中的字体变化万千,整体上呈现了一种静中有动、飘逸俊秀的美感,仔细观察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能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字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每一个字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从行笔到笔迹均体现了王尔烈精湛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书法造诣。不同字体的用笔存在粗细的对比,充分地体现了王尔烈自身在创作的过程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幅作品同王尔烈前期的作品相比较,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刻意性和束缚,每一笔、每一个字都体现了王尔烈自身的理解和创作意图,进而呈现了王尔烈自身的风格。王尔烈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未被自身所学习的大师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局限,依据自身的理解,大胆地进行了创新,进而使作品在蕴含先辈优秀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新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王尔烈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二王、颜真卿和赵孟頫的影响,其中当属二王对其书法风格的影响最大。从学习者的角度看,王尔烈充分地掌握了二王和颜真卿书法上的特点,并能够有效地将赵孟頫的书法特点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认为其掌握了前人书法的长处。在王尔烈晚年时期的创作过程中,不再刻意体现某家的特色,专注于体现自身的个性,进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