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全会《决议》)指出,“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正式文献中提出“国家统一理论”这个新命题。全会《决议》涉台内容篇幅有限,但分量很重。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史中,如果说迄今还有什么遗憾的话,中国统一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算作一个,迄今,台湾问题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念兹在兹,一代一代不懈努力,探索了突破两岸隔绝、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的各种路径和方法方式,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效。进入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目标,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具备完整意义。
恩格斯有名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任何宏伟的国家、社会目标,包括两岸统一大业,都需要理论明灯去指引并激励实践,“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全会《决议》重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全会《决议》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党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历史重任,为此进行不懈努力。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经过艰巨工作和斗争,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会《决议》强调,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彻底解决台湾问题作出重大宣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习总书记还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论断。2021年7月,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2019年1月,习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2017年11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昭示,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由此可见,进入新的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再一次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代一代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更是新时代现实而紧迫的使命任务。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既有现实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做出过一系列探索和努力,也不乏审时度势、针对当时国际和两岸形势变化转而从长计议的灵活性和宽容性。1960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表示,台湾宁可放在蒋介石父子手里,也不能落到美国人手里。对蒋我们可以等待。“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要蒋介石现在过来也有困难,问题是要有这个想法,逐步地创造些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一书中披露,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曾坦率地说:“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还明确表示,“我们可以暂时不管他(指台湾),等个100年吧!”
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特别是中美关系出现有利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作为三大任务之一,对台发起和平统一政治攻势,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奠定了迄今坚持的和平统一政策基础,在台湾岛内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1979年1月,邓小平出席全国政协《告台湾同胞书》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把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到具体日程上来了。”只是由于台湾当局拒统立场顽固及后来国际形势、岛内政局又发生复杂变化,最终未能如愿。但“毛泽东、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就是实现祖国统一”(《江泽民文选》第三卷607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1998年6月,江泽民会见美国总统克林顿时曾讲,“坦率地讲,台湾问题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要有一个时间表”(《江泽民文选》第二卷154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国家要统一,民族要振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讲话中指出,“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可见,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从未改变,解决台湾问题的节奏和时机则不时有所调整,这种调整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复兴处于不同阶段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今天,进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新时代,相关主客观条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自然会日益突出出来,更明确的时间节点必然呼之欲出、呼之必出。把解决台湾问题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紧密联系起来并作为复兴的重要任务和标志,成为必然选择。
一个把版图扩大作为“伟大”的标志的国家,固然可以自认为“伟大”,但其后果必将盛极而衰,中华民族不会走这样的路。但是,一个尚未统一的民族国家,无论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也很难被认为彻底实现了伟大复兴,至少这种复兴是不完整的。而应对来自以版图扩大为“伟大”标志的国家的挑拨、遏制、打压,更给大陆方面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激增了新的紧迫感。当前,外部干预势力特别是美国及日本等处心积虑阻挠两岸统一并“以台制华”,受到刺激的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猖狂进逼两岸关系“红线”,台湾问题对中华民族复兴的牵制和消耗效应陡然上升,扫除这个羁绊的必要性持续上升。
时至今日,如果说大陆方面有没有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的话,至少可以说,最晚应该是2050年前后,同时在此之前解决也是有可能的。这一方面取决于统一条件的成熟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干预势力的挑战程度。换言之,从被动角度看,如果台湾当局和外部干预势力触犯我《反分裂国家法》;从主动角度看,如果中美关系实现新的平衡、美国在与中国大陆的所谓战略竞争中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转为下风进而“弃台论”成为不得不接受的唯一选项。因为届时,中(陆)美关系、周边关系,包括台湾民众对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统一、台湾前途、时间节点以及“台独”分裂、西方世界的看法,将发生质的变化。
全会《决议》在“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这个前提下提出“国家统一理论”这个命题,但党的国家统一理论不仅包括两岸统一,也包括港澳回归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统一大陆、与邻国解决领土问题等一系列统一问题,后者的解决也有理论指引,更为解决台湾问题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营造了大势。
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解决台湾问题及港澳回归创造出的党的国家统一理论,是以“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国家统一新范式,包括理论基础、实践规范及其相关概念、判断、规律、应用等,是一个相对完整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体系。在实践层面,具体内容有:国家统一的目标追求、基本方针、基本模式、基本原则、推进路径、过渡时期有关安排、统一条件有效累积、国际环境应对塑造、统一之后长治久安等。广义地看,也包括一系列各类理念、政策主张等组成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方略。进入新时代,党的国家统一理论既继承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也创新出许多适应新时代的元素。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逐步解决台湾问题。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大义、国家核心利益、广大人民呼声、民族复兴要求、历史发展必然。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逐步解决台湾问题,既是党的国家统一理论的目标追求,也是方略部署。在这个目标追求和方略部署引领下,大陆方面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乃至战略、安全等方面,作为更主动、章法更有序、举措更积极,“一张蓝图绘到底”,“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摘自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一旦两岸实现统一,中国将彻底结束近代以来外来入侵和干预造成的山河破碎局面,以完全统一的面目屹立东方;海峡两岸人民将一同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与光荣,以一流强国国民身份安身世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一大“定时炸弹”连根拔除,外部势力遏制中国一大有效抓手彻底斩断。在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大势之下,台湾方面必须认识到,“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承担历史责任、回应人民要求、顺应历史大势,领导全体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入国家统一的神圣事业,“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摘自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这个基本方针由邓小平提出,确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至今,从未改变。其基本精神是:从维护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出发,争取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开展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协商谈判,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各种分裂图谋和外国势力干涉,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承诺,也是党的国家统一理论的基础元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国”和“统一”,“两制”是“一国”和“统一”的实现形式。2019年1月,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而形成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时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台湾同胞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2021年11月,全会《决议》指出,“党把握解决台湾问题大局,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政党交流。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统一,有力挫败各种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当前台海形势下,中共仍然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既体现了以两岸人民福祉为怀、坚持争取台湾民心初心的“人民至上”执政理念,“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摘自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显示了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历来形势比人强!当中国大陆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更多省市不但在实力总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追上并超越台湾之时,当中美关系实现再平衡、国际形势出现更有利于中国大陆变化时,台湾的民心必然起变化。以包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在内的举措,持之以恒地做民心工作,有利于发展岛内健康理性力量、减少解决台湾问题障碍、提高两岸统一质量及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
2.“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国家统一基本模式是“一国两制”,这是最佳方式,也是可行方式,还是原则问题。而对“一国两制”具体实现形式,则采取开放态度。2014年9月,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2019年1月,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真诚地表示,“‘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因为“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只要不违背一个中国和国家统一原则,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内容,都有民主协商空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有足够胸怀。与此同时,习总书记也坦诚指出,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换言之,“一国两制”的灵活性是有底线的,就是国家要切实统一、台湾问题要尽快解决,不能无限期“商量”下去。
3.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核心是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大陆方面在两岸和国际上各类涉台问题上反复强调的原则立场,是党的国家统一理论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事务中,特别是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问题》修订版46页,九州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全会《决议》指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也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
目的是为和平统一夯实基础,创造和累积条件。就是通过两岸之间一段时期的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广大民众心灵契合;同时适时通过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政治协商谈判,逐步破解两岸固有政治分歧,进而实现和平统一。在此期间,大陆方面将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动两岸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岸融合发展理念,为处在前所未有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新阶段的两岸关系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思路,是更为符合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台湾岛内特殊情况及两岸关系复杂现实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路径。习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贯穿着“融合”的理念,集中体现在“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重大主张中;方法路径突出“融合”的思维,集中体现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重大创见中;具体举措强调“融合”的意识,集中体现在“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等重大论断中;目标归宿表达“融合”的意图,集中体现在“两岸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大论述中。“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摘自习近平2014年11月1日视察福建部分台企并与负责人座谈讲话)2016年,大陆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与“加强两岸人文社会交流”一起,单独列为第55章;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与“加强两岸人文交流”一起,单独列为第62章。实际上,两岸关系融合发展亦可看作融合式统一,这是一种新的和平统一路径,是通向高质量统一的有效路径。
5.达成过渡时期两岸关系制度性安排。
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提出“我们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种制度性安排,实质就是建构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可长可久、指向统一的过渡时期两岸关系体制机制。当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专门列出“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专题,提出“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过渡时期两岸关系制度性安排”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机制、两岸社会一体化体系、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中长期看,还应包括两岸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解决根本问题。形成两岸关系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稳定台湾局势、共享发展红利、遏制外部挑拨、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摘自全会《决议》)。
6.民主协商“两制”台湾方案。
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首次正式提出,是两岸政治协商谈判的一种创新形式。习总书记指出,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两岸双方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国家统一愿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祥和、安宁、繁荣、尊严的共同家园中生活成长。“我们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两岸民主协商“两制”台湾方案,属于政治协商谈判范畴。从有关论述看,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统一之前政治敏感问题特别是固有政治分歧的解决方案,核心是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第二阶段两岸和平统一方案,就是“一国两制”下的台湾各项安排。对于后者,习总书记诚恳指出,“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摘自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至于台湾方面参加民主协商和政治谈判的对象,大陆方面也是包容的,没有机械排除任何团体和势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碍。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争斗、以双赢取代零和,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我们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摘自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7.塑造有利统一国际环境。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台湾问题源自美国介入,此后一直受国际复杂因素影响。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党的国家统一理论重要基础在涉台涉外层面的具体表达方式。推动两岸统一,必须在国际上健全巩固“一中”框架,塑造浓厚支持两岸统一的环境氛围和中国统一事业不可阻挡的国际态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推动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地区和平、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全会《决议》指出,党审时度势调整外交战略,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全会《决议》亦严正表示,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确保统一之后台湾长治久安。
党的国家统一理论不仅包括如何实现统一,也包括实现统一的质量、统一后的治理问题,具体如统一的标准要求,统一后台湾的政治管治、社会治理、民众保护、经济体系、涉外空间、军事安全,等等。港澳“一国两制”经验为台湾的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起到先行者作用。实际上,“一国两制”更多是从统一后长治久安角度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并非仅不为谈判统一推出的权宜之计,这个逻辑不能错乱。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讲话中专门提出“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指出,“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说明,统一后治理问题早已在中央考虑之中。党的国家统一理论所主张的统一是高质量的统一、心灵契合的回归,强扭的瓜不甜;将来统一以后,“两制”台湾方案还可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改革创新,“变得越来越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但一个时期,受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反中乱港”活动猖獗,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台独”分裂势力歪曲事实,攻击“一国两制”。但正如全会《决议》所评价的:党中央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换言之,大陆方面并没有以香港生乱为由取消“一国两制”,而是进一步落实香港基本法、完善“一国两制”香港方案。统一后,“两制”台湾方案也不会一成不变,但正如邓小平1984年10月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所承诺的,“如果有什么要变,一定会变得更好,更有利于香港的繁荣和发展。”(《邓小平年谱》第五卷29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台湾亦如此,毕竟是中国人的土地,谁都希望台湾与港澳一样“明天更美好”。
党的国家统一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指明新出路,推进两岸关系持续向前发展、台海局势保持稳定、祖国统一顺利前行。全体中华儿女既是民主协商的一分子,也是探索创新的“诸葛亮”,能够贡献自己的智慧。这也是为统一大业做贡献。特别是“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进国家完全统一、共谋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无上光荣的事业”(摘自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自然包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