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 黄建辉 蔡力锋 李章良 饶艳英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环境工程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以知识复合化和能力综合化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在此背景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立德树人”如春风化雨般的融入教学改革创新中,实现“教书”与“育人”之间融汇贯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环境监测优秀人才,是专业基础课程《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环境监测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本科教学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理论教学总学时为40学时,实践课时32学时[2]。环境监测包含水和废水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环境污染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2]。环境监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的其他必修和选修课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土壤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安全与健康、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均需要运用到环境监测课程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3],为其毕业后的深造学习和参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高素质环境保护人才的必要条件。
《环境监测》课程目标体系众多,涉及水、气、土、固体废弃物、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等污染类型监测方案的制订和各项指标的检测,及相关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基础理论知识多、定律公式庞杂、基础性强、内容抽象以及学时紧等问题[4]。在此背景下,要有效完成核心内容的教学,对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的时间管控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没有时间重复讲解,这对基础薄弱且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若跟不上课堂节奏,就成为听众,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所以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往期学生座谈会的结果也表明,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同时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理论课的上课内容相对枯燥无味是不可避免的”,也意识到“提前预习大有必要,预习可使课堂不那么枯燥,还能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同时,同学们还提出对于课程教学形式的诉求,如希望“课堂形式可丰富些”“理论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用不同方式讲解”“不要纯理论,可以结合实验课”“多一些课堂问答,增加课堂互动”等。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主导把握、学生单向输入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5]。因此,在仅有的理论授课时间(40学时)内,授课教师要将课程内容讲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学生髙效率地吸收理论知识,理解《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解决环境监测相关问题的能力,是今后教学改革和创新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性不强和学习动力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价值认同、专业认同、责任感、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不足。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课程思政,警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空心化和单向度,加强爱国教育、保护环境意识教育、认同专业教育、践行行动教育,将大大改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重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深化生态文明改革的关键阶段[6]。加强课程思政,坚定职业信念,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观看十大世界环境污染事件视频、新闻资料和《垃圾围城》等纪录片,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激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
2021年12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在环境监测课程里,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对环境工程专业具有普适性,甚至同其他理论课的思政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践行莆田学院校训精神“厚德,博学,慎思,笃行”、践行“木兰溪治理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会同学可以围绕节约用水、减少白色污染、绿色学校等校园文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动力的增加就是必然,因而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都会增强。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五版,与中国大学慕课“环境监测”配套[2]。从2019年开始,《环境监测》课程在泛雅学习通上开展了有序的线上教学,之后我们将线上教学的亮点和线下教学的特色有效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即“轻混合式教学”,为未来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开辟了新途径,利用学习通、微信小程序、腾讯会议等智慧教学工具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互动为主的转变,而移动智能手机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媒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将课前预习、教学课件和课后考查有效串联起来,同时还能利用主题讨论、抢答小程序、选人小程序和群聊功能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灵活适时地做出反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主动思考、充分交流,整个学习过程自主充实而且丰富有趣。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核心,以“任务”为载体,将教材中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效地应用到“项目任务”中,完成以“监测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模式。梳理内容庞大且知识点分散的教材内容,设计环境监测项目,通过“项目化教学”,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不仅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学以致用,切实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该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了6个监测项目,基本涵盖了环境监测课程的重点内容。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学时、课程目标及课程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项目划分
“汇报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热门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化技术和资源,教师由授课转变为“导学和助学”。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项目为任务导向,沿着“泛雅学习通+慕课+部分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轻混合式教学”,即学生课前要自学教材、查阅资料;线上观看学习通或者MOOC视频,分组协作完成预留任务;课中教师主导学生按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自学、积极互动和乐于交流的学习模式;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项目执行方案。具体教学设计方案为:根据教学进度表,每个教学项目每40分钟课预留30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汇报讲解,剩余10分钟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至少提前1–2周布置这一任务给学生,4–5人自行成一组,讨论并分配任务(包括收集整理资料、制作PPT、汇报讲解和现场答疑)。教师和学生根据每组任务的完成度、PPT质量和现场汇报表现进行综合评分,作为平时成绩;课后通过学习通里的小程序收集学生对于分组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学习通推送章节小测习题。
理论考核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应由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专题报告组成,加强和细化课程的平时考核,防止课程“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考核弊端[7]。课前预习部分,在学习通里设置主题讨论环节为任务点,设置比重为20%;课堂讨论部分,设置抢答和随机选人等环节,设置比重为10%;课后作业比重为20%;项目执行方案比重为30%;线上小测比重为20%。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通过改革,重视课程的平时考核,督促学生不断输出自己所学,从而强化所学知识。
目前高校教育正处于日新月异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以课程思政武装学生的头脑,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方式,以项目为载体,汇报式翻转课堂,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立德树人”的教学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将教学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理念真正地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完善教学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国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促进环境科学类高等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