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6 年中国女性卵巢癌发病及死亡趋势研究

2022-03-07 06:21:06黄海涛陈姝玉耿旭万晓贾瑞英梁丹丹陈超然
中国全科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标化年龄组卵巢癌

黄海涛,陈姝玉,耿旭,万晓,贾瑞英,梁丹丹,陈超然*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生命和健康[1-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最新发表的《2020 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范围内女性新发癌症病例高达920 万例,卵巢癌占比3.4%;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有440 万例,卵巢癌占比4.7%;卵巢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因顺位中均居第8 位[3]。我国卵巢癌的流行现状也不容乐观,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6 年我国卵巢癌新发病例15 115 例,卵巢癌的死亡病例7 241 例,分别在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因顺位中位居第11 位和第9 位[4]。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缺少有效的普查和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故预后较差,5 年生存率低于45%[5]。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卵巢癌造成的长期疾病负担值得社会关注。

目前尚未有研究利用Joinpoint 回归模型对我国卵巢癌的发病与死亡趋势进行分析。为了解卵巢癌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与死亡流行特征,本研究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6 年卵巢癌的发病与死亡数据,并对发病和死亡人群进行了地区和年龄别的趋势分析,以揭示我国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为制订有效的卵巢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国2005—2016 年卵巢癌患者年龄别、城乡别发病率与死亡率数据均来源于国家肿瘤登记中心编纂出版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6-16]。国家肿瘤登记中心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IARC 和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gistries,IACR)对登记质量的相关要求将全国上报的原始数据进行审核、整理并作出评价,并使用病理诊断比例(the proportion of microscopic verification,MV%)、 死 亡/ 发 病 比(mortality/incidence,M/I)、仅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the proportion of death certificate only,DCO%)等指标对登记数据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价[4]。

1.2 质量控制 采用双人双录的方式录入数据,录入完成后进行数据核对,查看是否一致,然后通过SUM 函数对数据进行合计,以确保数据录入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1.3 分组和指标 采用Excel 对2005—2016 年我国卵巢癌发病与死亡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地区(城市与农村)和年龄组(0~,5~,10~……85~岁年龄组)对数据进行分组,本研究采用的指标主要有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标化率以2002 年6 月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进行计算。标化率与年龄别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标化发病(死亡)率P'=ΣNi×Pi/N;〔Ni: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N:标准人口总数;Pi:各年龄组发病率(死亡率);ΣNi×Pi:预期发病(死亡)人数之和〕;(2)年龄别发病(死亡)率P'=ni/Ni;〔ni:各年龄组发病(死亡)人数;Ni:各年龄组覆盖人口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开发的Joinpoint 4.9.0.0 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析和评价卵巢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2005—2016 年的变化趋势及转折情况。APC 或AAPC 及其95%CI 大于0、小于0、P>0.05,分别代表该段时间内指标有所上升、有所下降、无显著变化[17]。若APC 等于AAPC,则说明该数据呈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趋势。同时,通过利用Joinpoint 软件的组间比较选项对城市和农村两组人群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进行平行性检验和重合性检验,以分析两组人群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是否一致或平行。

2 结果

2.1 卵巢癌发病率变化情况

2.1.1 卵巢癌标化发病率结果 2005—2016 年全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7.25%,P<0.05);2005—2016 年城市和农村卵巢癌标化发病率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AAPC=6.36%,P<0.05;AAPC=15.29%,P<0.05),见表1。对比分析城市和农村标化发病率,结果显示,两者变化曲线大体呈平行趋势(P=0.87),见图1。历年城市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农村,见表2。

图1 2005—2016 年中国城乡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Figure 1 Temporaltrends in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of ovarian cancer among women in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2005 to 2016

表1 2005—2016 年中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的APC 和AAPC(%)Table 1 APCand AAPC ofannual age-standardized ovarian cancer incidence ra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6

2.1.2 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 按年龄的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卵巢癌在各年龄段女性人群中均可发生;除2008 年(50 岁后仍呈上升趋势,APC=0.07%,P>0.05)外,其他年份年龄别发病特点相似,整体趋势为35~岁年龄组以前卵巢癌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经过一个较快的升高期达到发病高峰,而后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又逐渐下降,各年份转折点不全相同。城乡卵巢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与全国卵巢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2005—2016 年发病率均在35 岁以后出现快速增长。对比各年的发病高峰,除2007 年、2008 年、2014 年和2016 年的发病高峰在70~岁年龄组,2015 年在60~岁年龄组外,其余年份发病率高峰均集中在55~岁年龄组,见图2。

图2 2005—2016 年全国卵巢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Figure 2 The age-specific incidence ofovarian cancer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6

2.2 卵巢癌死亡率变化情况

2.2.1 卵巢癌标化死亡率结果 2005—2016 年全国卵巢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6.06%,P<0.05);2005—2016 年城市和农村卵巢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AAPC=7.24%,P<0.05;AAPC=14.71%,P<0.05),见表3。对比分析城市和农村标化死亡率,两者转折点不同,趋势变化不平行(P=0.014),见图3。历年城市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农村,见表2。

图3 2005—2016 年中国城乡卵巢癌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Figure 3 Temporal trends in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of ovarian cancer among women in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2005 to 2016

表2 2005—2016 年中国卵巢癌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10 万)Table 2 The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and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 of ovarian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from 2005 to 2016

表3 2005—2016 年中国卵巢癌标化死亡率的APC 和AAPC(%)Table 3 APC and AAPC of ovarian cancer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ra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6

2.2.2 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 按年龄的分层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 年全国、城乡卵巢癌年龄别死亡率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2009 年和2010 年(75 岁后仍呈上升趋势,P<0.05)外,其余各年份变化趋势相似,整体趋势为35~岁年龄组以前卵巢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缓慢;35~岁年龄组以后,卵巢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快速增高;在75~岁年龄组达到死亡率高峰后又呈逐渐下降趋势,见图4。城市地区25~岁年龄组以后各年龄组卵巢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但农村地区卵巢癌死亡率高峰发生在60~岁年龄组,早于城市地区的75~岁年龄组。

图4 2005—2016 年全国卵巢癌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Figure 4 The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ovarian cancer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6

3 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并造成较大社会疾病负担。本研究通过Joinpoint 回归模型对2005—2016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卵巢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制订卵巢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数据显示,2005—2016 年我国女性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2003—2007 年关于卵巢癌的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18],也与全球卵巢癌发病和死亡趋势一致[19]。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相关研究显示,流产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内环境,从而增加女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20]。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年轻化、重复流产率高的现象日趋明显[21],这明显增加了卵巢癌的发病风险;(2)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饮食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减少等因素也可能与卵巢癌发病率上升有关[22];(3)由于卵巢癌缺乏特征性的早期临床症状,亦无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发病较为隐匿,故临床上诊治以晚期为主、治疗效果差、生存率偏低,这些因素可能与卵巢癌死亡率较高有关[23];(4)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可能也是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24]。

从城乡分析结果上看,2005—2016 年城市女性卵巢癌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农村,这与以往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18,22,24-26]。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居民暴露于肿瘤相关危险因素的概率增高以及肿瘤早期诊断水平较高有关[27]。此外,城市地区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较高,使得卵巢癌更容易被发现[28]。从年龄别趋势看,卵巢癌在各年龄段女性人群中均可发生,35 岁之后,年龄越大,上升趋势越明显,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5~岁年龄组;而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2003—2007 年我国卵巢癌年龄别发病趋势显示,卵巢癌发病高峰为65~岁年龄组[18],提示我国卵巢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35~岁年龄组以后,卵巢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快速增高,在75~岁年龄组达到死亡率高峰后又呈逐渐下降趋势,这与已有报道中的年龄分布一致[11,26]。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与个体自身的身体情况、抗肿瘤的免疫能力以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29],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内分泌功能减退等,可能也是卵巢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2005—2016 年我国卵巢癌的发病与死亡趋势仍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预后差,提示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卵巢癌的综合性防控工作。应以中老年女性为重点干预对象,以社区为中心,持续有效推广三级预防策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卵巢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与此同时,应加大卵巢癌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积极推进相关防治政策的制订与落实(如建立卵巢癌筛查网络、开展卵巢癌防治专项项目等多种手段),综合减缓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本文的价值:本研究阐明2005—2016 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变化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为制订人群相关防治策略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具有以下两点局限性:(1)2005—2016年期间肿瘤登记点的覆盖范围和肿瘤诊断工具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能会使分析的准确性降低;(2)研究所采用数据来源未能给出详细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因此无法确定可能影响卵巢癌预后和复发的特定危险因素。

作者贡献:黄海涛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黄海涛、陈姝玉负责撰写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耿旭、万晓、贾瑞英、梁丹丹进行论文修订;陈超然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与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标化年龄组卵巢癌
1990至2019年中国与全球甲状腺癌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黄岩长潭水电厂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无锡地区孕中期孕妇血清AFP、free β-HCG、uE3中位数标化及其应用
山东医药(2017年3期)2017-02-23 10:47:59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JMJD2B在人卵巢癌中的定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