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实践过程,实现数学“再创造”

2022-03-07 01:56崔安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再创造度量长度

崔安

为切实贯彻“双减”政策文件精神,我们一线教师加强展开“单元集体备课+作业设计”的教研模式。目的就是:强化单元备课设计,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备课时:一、以单元为教学单位进行备课,以《课标》为指导,明确单元教材编写意图、知识重难点级教学注意事项;二、课堂教学时结合学情,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研讨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在备课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下面我将一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测量》单元为例进一步说明:

一、理解单元教学编写意图

(一)单元学习内容思考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标准长度度量单位,度量长度的本质是两点间的距离。长度单位经历了从多元到统一,从粗疏到精细的过程,本单元的学习中,需要注重把握度量单位的数学功能和本质特征,把握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和表达形式,把握学生认知度量单位的先天本能和特殊能力,引导学生经历度量单位“再创造”的过程,体会度量单位和度量结果的实际意义。

(二)单元教材编排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将对标准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都安排在了二年级。在一年级对于长度的比较具有一定的生活感知,能实际动手比一比的基础上,在二年级基于度量的需要认识标准长度单位,体会对长度的细致刻画和定量描述。为后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周长乃至面积积累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

不管是长度的学习,面积的学习,还是体积的学习。都是让学生先在测量活动中认识测量的单位的意义,在单位累加的过程中感受到量的积累。体会度量的本质就是单位的累加。

三个版本教材中,都设计经历从学生实际出发,经历运用自选单位测量物体长的内容。其中北师大版教材设计了专门的课节“教室有多长”,大场景的测量活动使得学生的测量工具更多样、测量方法更多元,更为有利于学生在量(liáng)中体会量(liàng),感受度量单位的确立是为了人们能够对度量进行统一的表达和无歧义的交流,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既是北师大版的特色内容,也是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单元教学思考

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对测量本质、标准长度单位和测量结果的理解,实现数学再创造。

结合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在学生对这两个度量单位有着多方面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量感。

在测量活动中,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理解和感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求实态度,发挥数学学习的育人价值。

二、重组单元教学结构

基于对《课标》、教材编写的理解,明确了在《测量》单元教学中,需要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发展量感。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产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

本单元以“教室有多长”一个大的实践活动串起整个单元教学,教学思路如图:

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是统一测量单位的累加。学生在教室有多长的活动中,

经历多种方式测量后,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建立米的概念,利用大单位“米”进行教室长的测量,测量后发现还有多余的部分测不出来,需要小的测量单位,根据需求引出厘米(或引出分米),最终测出教室的长。在对厘米、米的理解上,对教室长的认识,寻找合理的参照物对教室的宽、高及生活中物体的长进行估测,从而发展量感。

整理后的单元以《教室有多长》展开学生对教室长的好奇,想办法去测量教室的长;在测量过程中了解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在对测量结果的交流中产生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出“1米”的测量单位进行测量,在使用标准的测量单位进行测量时,发现有剩余,测量结果还不够准确。这样就需要小的测量单位,自然产生对“单位细分”的需求,引出厘米(分米)。直到能相对准确的测量出教室的长度。

学生在一次次的测量活动中,不仅对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让自己的测量越来越规范。这样安排教学让教师的教更顺畅,让学生的學从需求出发。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作业设计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本次作业布置是学生学习完“量与测量”后布置,作业布置主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精选,即关注双基的落实,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作业布置突出层次性和目的性。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一)作业内容

小组合作用1厘米的小立方体做一个1米长的测量纸带如图,用制作的测量纸带测量水桶(班级雨天装伞的桶)一周的长是多少?讨论测量纸带和尺子比,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自制纸带(尺子)的过程中,经历测量单位产生的过程,理解测量单位的意义。测量对象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用自制的“尺子”进行测量,对测量和小组合作都积累的一定的活动经验。切实学生体会生活中物体长度的量,理解厘米、米的实际意义,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发展观察、操作能力。

(二)作业评价

长度单位经历了从多元到统一,从粗疏到精细的过程。单元教学中注重把握度量单位的数学功能和本质特征,把握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和表达形式,把握学生认知度量单位的先天本能和特殊能力。

而经历了《测量》单元的学习后,本次作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度量单位“再创造”的过程,体会度量单位和度量结果的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再创造度量长度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不欣赏自己的人,难以快乐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三参数射影平坦芬斯勒度量的构造
爱的长度
特殊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广告翻译探微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