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短视频提升影响力是高校图书馆新媒体创新服务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视频号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区别,剖析了目前图书馆视频号的服务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视频号可开展的服务内容。为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微信生态圈红利开展新媒体创新服务提供了一种途径。
关键词:视频号;高校图书馆;短视频
视频号是微信视频号的简称,它不同于订阅号、服务号,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记录与创作平台,是以短视频形式展示给大众。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宅在家中的影响,视频号迅速崛起,又加上互联网高科技的加持,目前成为继快手、抖音之后较具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2021年初,快手上市、抖音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次、腾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亲自直播宣传视频号,这足以说明短视频是未来新媒体的新贵,也将会成为信息传播媒介的重要阵地。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图书馆已躬身先行,在快手、抖音或视频号上尝试提供新服务,然而从完播率、评论互动、关注指标上看,整体上内容粗糙,关注度低,没有将短视频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依据互联网传播原则——关注互动,用户在哪个平台汇聚,人群的注意力就在哪儿,哪儿发布信息就会实现触点传播。与快手、抖音相比,视频号凭借着庞大的微信生态圈更适合高校图书馆开展新媒体服务。文章拟在分析视频号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视频号的服务现状及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高校图书馆开展视频号服务提出相关运营建议。
一、视频号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区别
1.自带微信流量
微信是腾讯旗下产品,用户基数庞大,视频号与其他短视频相比,自带微信生态系统的光环,视频号的推广和引流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直接挂公众号链接、小程序,也可以转发到朋友圈、聊天场景进行分享。
2.内容多样化
视频号支持9张图片、1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动态”和1~30分钟的长视频,支持多样化的内容创作,不局限于记录美好生活,更倾向于展示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并且人人可创作。
3.推荐机制不同
视频号的推荐机制主要有社交推荐和兴趣算法推荐,与快手和抖音的推荐机制不同。社交推荐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也称私域推荐,是直接推荐给微信通讯录里的好友;兴趣算法推荐是后台依据行为轨迹、年龄、兴趣等标签来推测你喜欢的内容,与抖音更侧重优质内容推荐的机制相比,视频号的社交推荐和兴趣推荐更能实现去中心化,去头部的策略,让普通大众都有机会参与和出圈。
4.直播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与抖音和快手相比,在直播模式下,支持所有的微信生态圈服务,如果被打扰,可以采用微信小窗直播,完全不受影响;直播内容除了讲解的知识或商品外,还能展示微信二维码。
二、图书馆视频号存在的问题
1.样本采集
采用网络调查法,在新榜(https://xs.newrank.cn/data/home/index)网页中,选择视频号栏,检索词限定为“图书馆”,检索日期為2021年3月30号,以认证过的图书馆视频号为调研对象,得到检索结果共120条,去除非实体图书馆及部分私营图书馆(个人馆和少儿绘本馆),得到90个视频号,删除只发布了3个及以下视频内容的40个号,剩下50个有实质内容的图书馆视频号。
2.数据分析
从图书馆视频号所属单位的级别分布来看(见图1),50个视频号中,国家级图书馆1个、省和直辖市图书馆6个、市级图书馆30个、县级图书馆9个、高校图书馆只有4个。这50个图书馆视频号中,只有4个是高校图书馆视频号,其他全是公共图书馆视频号,说明高校图书馆并没有重视新媒体服务的机遇,这也与王海燕以抖音平台调研结果一致。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的服务意识大大领先于高校图书馆。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县级图书馆视频号的数量高于省级图书馆,这恰也说明县级图书馆新媒体服务意识已经觉醒,并且在错过了快手和抖音的红利发展期外,积极地应对新的短视频平台——视频号,力争占据一席之地,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地。
从视频数量来看,在视频号诞生近2年时间里,图书馆视频号整体上发布视频数量不多,排名前5的是山东省图书馆(共发布视频163个,视频号认证时间为2020/8/13)、国家图书馆(共发布视频78个,视频号认证时间为2020/9/15)、浙江图书馆(共发布视频74个,视频号认证时间为2020/3/20)、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图书馆(共发布视频65个,视频号认证时间为2020/12/10)、上海市闵行区图书馆(共发布视频55个,视频号认证时间为2021/3/9)。从视频发布数量和时间来看,图书馆视频号发布视频的频率不高,这与不少学者针对图书馆短视频在其他平台的调研结果一致。
从视频号新榜平均点赞数(这里的平均数并不是总量除以个数,新榜在计算过程中进行了加权计算)来看,目前无10万赞作品,新榜作品平均点赞数前5的分别是杭州市临安区图书馆、嵊州市图书馆、盐城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市梁平区图书馆,它们对应的新榜作品平均点赞数分别为195.5、100.7、67.5、63.6、52.3。与当前顶流动辄上10万的点赞作品相比,图书馆视频号内容的用户关注度不高,这不仅与宣传和粉丝量有关,也与图书馆视频号刚刚起步有关。
3.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说,目前图书馆视频号整体人气不旺,视频数量、点赞、完播率和转发这些指标都偏低,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视频号诞生时间较短。短视频的人气都是靠积累的,视频号才诞生近2年,视频号本身的流量不够大,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平台,还不适应或者不知道有视频号平台,不过随着微信生态圈的加持,视频号的流量会有所扩大。
(2)仅有号,没有内容或少量内容。在90个官方认证图书馆视频号中,有30个视频号一条作品都没有发布,10个视频号中仅发布了3条及以下数量。这说明很多图书馆思想上已经认识到新媒体服务的方向,但是开号之后没有人专职运营,导致没有视频或者发布几条视频后就停更了,没有发挥出新媒体的应有作用。
(3)视频内容不够优质。大多数视频内容分散,随意性较强,没有形成系列主题。有的作品画面不清晰,有的作品是随手拍,有的作品内容毫无意义。归其原因都是没有经过认真策划、精心选题、后期用心制作导致的。
(4)只有展示,几乎没有互动。对50个视频号中共1198条视频一一调研发现,少数视频有留言,有零星回复,大多数只有展示,没有留言,没有转发,也没有点赞,互动感超差。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视频号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普及,快节奏的生活,短视频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据短视频行业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短视频用户将达8.09亿人。可见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信息获取方法与文献阅读方式。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高校图书馆如果将短视频平台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宣传工作、馆藏资源、读者活动进行跨界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新服务,必将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
对大学生用户来说,他们本身就是短视频的拥护者,高校图书馆若依托这种直观、易于理解且富有表现力的载体将高校信息与文化中心功能展示,也必将受到大学生用户的喜爱,使其积极融入其中、参与其中、受益其中。
对视频号来说,视频号寄生于微信生态圈,微信生态圈中包含多个微信社群,大学生又活跃于各个微信社群。表面看毫无关联的大学生用户和视频号其实有着深度挖掘的潜力,视频号就存在于大学生用户身边,比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此外,视频号被腾讯定义为公司战略级的产品,要知道所有被腾讯定义为战略级产品都深刻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行业,比如微信。
图书馆界开展视频号这类短视频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已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图书馆短视频服务现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该类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方面提出可行性方针。比如,孙雨等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抖音平台的发展策略;张文亮等基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短视频在图书馆推广中的发展策略;王海燕等在强调图书馆有必要通过短视频宣传理念、传播思想、普及知识和提升影响力后,提出了图书馆短视频发展策略。二是图书馆短视频内容的研究,该类研究主要是从细节上提升短视频的认可度。比如,沈丽红从短视频时长、标题、种类、主题、情绪和角色方面探讨了短视频的内容规律。三是图书馆短视频服务的保障机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实践角度保障短视频服务的顺利实施。例如,曾一昕等从短视频平台建设、隋鑫等从运营、官凤婷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分别研究了图书馆短视频服务的保障机制。
四、图书馆在视频号可开展的服务内容
1.宣传推广服务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有一些线下展览或者好书推荐活动,这类活动以往都是以海报形式展览,如果开通视频号后,可以利用视频号上传图片功能,直接将海报或现场相关照片上传,视频号会自动生成翻页动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就生成了一个短视频,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通过社群传播,很快就得以推广。这种推广不仅比图片和文字要生动、有趣味,而且借助微信的群体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尤其在阅读推广方面,利用好视频号,外加一些激励措施,将会使阅读推广实现质的飞越。
2.教育科普服务
教育科普服务属于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一部分,在视频号上展示该部分内容需要将其碎片化处理,可制作成多个短视频。从内容上看,教育科普类的服务适合碎片化处理,1个短视频展示1个小知识、小技巧,比专门讲座更容易收获用户的专注;从可操作性上看,多数馆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都能胜任该项工作;从实用性上看,因为耗时短,用户较易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一些知识,接受度和聚焦度较高。教育科普类内容适合动画形式展示,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动画制作软件,简单好学。采用动画制作+视频号传播形式,教育科普类服务会成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一大亮点。
3.信息素養教育服务
身处信息泛滥的时代中,每位大学生用户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及利用技能。信息素养成为每位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它深刻影响着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不要局限于馆藏展示、活动类服务内容,要更多关注信息排查、区别真伪、社会热点,传递态度和价值,关注信息利用,提高效率。该类内容在视频号的服务可以采用录播+直播形式。录播的短视频有助于大学生平时随机学习,直播由于每次直播时间较长,所以开课频率不用太高。直播中除了知识点回顾,更要注重实操演示、互动。为了增强课程的热度可以设置一些抽奖等小福利,奖品可以是纪念品,也可以是借书权限、特藏参观、新书优先阅读等福利。直播过程中可以和学生、老师连麦,邀请学生在线分享他们的心得。
4.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之一,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影响下,怎样将这些新事物与学科服务相结合值得深思。诚然,传统的学科服务同样可以采用新媒体视频号服务方式。(1)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学科特色开展某学科文献检索数据库介绍 、某学科Internet上免费资源介绍,如免费电子图书、免费学术论坛、免费数据库等短视频服务;(2)进行某学科信息导航介绍,如参考工具、标准、专利、著名研究机构、著名学者等短视频服务;(3)某学科实时学术动态等方面的短视频服务,可以将服务内容根据主题相关碎片化、系列性展示。此外,还可以邀请公共课老师向1个或几个学院开展视频号直播服务。
五、小结
高校图书馆开展短视频服务是未来发展趋势,而带着微信生态圈的视频号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途径,随着视频号中专业人士的入驻,视频号将成为短视频极具竞争力的领地。文章分析了视频号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区别,剖析了目前图书馆视频号的服务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视频号可开展的服务内容。文章的研究仍局限在规划和策略研究,缺少成功的案例支撑,下一步将进行案例研究。不过,文章提出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生态圈自带的红利,开展视频号新媒体服务值得尝试,虽有缺憾,但旨在抛砖引玉,期待未来有更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短视频新媒体服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图书馆短视频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以抖音平台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
[2]李菁楠,刘 斐,姚 兰.基于短视频App的图书馆服务研究——以抖音为例[J].图书馆研究,2020
[3]艾媒咨询.短视频行业报告:202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抖音逐渐与快手拉开差距[N/OL].2021-01-30.[2021-4-6],https://www.sohu.com/a/447656618_533924.
[4]孙 雨,陈凤娟.公共图书馆“抖音”短视频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
[5]张文亮,刘培旺.短视频App在图书馆推广中的应用及发展策略——基于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9
[6]沈丽红.图书馆热门短视频内容规律探究——基于抖音平台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2020
[7]曾一昕,张齐婕.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公众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0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污染水体中重金属高效吸附材料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项目编号:2019A070701001);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知识产权科普微视频制作(项目编号:X20201056158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侯林丽(1981-),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