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素娟 王鸿飞
摘 要:通过梳理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的政策支撑与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立足于雷州市图书馆的建设实践,提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思考。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公共图书馆; 数据库建设;石狗文化 ;雷州文化
石狗文化作为雷州文化的典型分支,是古雷州石狗及石狗信仰糅合而成。雷州石狗既是珍贵的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雷州市图书馆紧跟时代发展,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探索建设《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
一、政策支撑
早在1982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省(自治区)、市、县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指出:图书馆对本省、自治区、市、县的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文献、资料应全面收集,确立地方文献在县级图书馆馆藏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列为重点项目,并提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体现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的历史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2018年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研究综述
对于雷州石狗文化现象,前人曾有过一些零星的记录和传说,如南朝陈代,因雷祖降世与九耳犬有关,故狗被奉为呈祥之灵物。又如,雷州地区民间所流行的“石狗祈雨”习俗,这种习俗记录并承载了当地人们祈求石狗保佑的美好愿望。而对雷州石狗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资料搜集和研究,则是2000年后的事。
第一,著作方面。2003年由湛江市博物馆编写出版了《雷州半岛石狗文化》一書,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揭开了对雷州石狗文化研究的序幕。雷州石狗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后,雷州市于2004年编写了《雷州石狗奇观》,从民俗、传说、文化内涵、艺术等多个方面对雷州石狗进行探讨。湛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7年编写了《雷州半岛石狗图录》(湛江市分册),2008年编写了《雷州半岛石狗图录》(徐闻县、遂溪县、廉江市分册),2009年汇编了《雷州石狗文化研究文集》。接着,2012年陈永生主编、雷州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写《雷州石狗》,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雷州市雷州民俗研究会编写了《雷州石狗图文集》等。此外,牧野主编的《雷州历史文化大观》、邓碧泉与吴茂信主编的《雷州文化》等书籍也涉及雷州石狗内容。
第二,论文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关于雷州石狗探源、造型、文化价值等研究不少,有《雷州半岛石狗崇拜现象起源研究》《厘清岭南石狗崇拜的民族源流》等论文。此外,笔者通过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2000年以后陆续出现相关研究,研究热点集中体现在地方文献征集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地方文献征集、建设的途径与策略等,或者立足于县(区)级图书馆的建设实践以及经验,介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措施以及利用、管理等情况。
三、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必要性
首先,开发建设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有利于在信息化时代让雷州地方特色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满足广大人民了解雷州历史文化的需求,服务全市人民,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建设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对于进一步打造雷州文化品牌,打造城市名片,扩大雷州文化影响,增强雷州文化的凝聚力,推动雷州地区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最后,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也是保存地方特色文化,满足地方文化学术科研价值的需要。
2.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可行性
首先,雷州市图书馆一直在收集关于石狗文化的著述、论文、手迹、图片、媒体报道等相关资料,具备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与研究的基础。其次,湛江市政府、雷州市政府等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雷州石狗文化的建设与研究。2013年3月雷州市政府拨出专款进行石狗普查。最后,政策支撑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
四、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实践
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项目由雷州市图书馆和有相关资源优势以及坚实技术基础的公司合作建设,采取公司合作模式。图书馆负责资源提供与建设目标规划,合作公司主要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纸质类图书数字化加工、融合情报检索技术的检索平台等专业技术服务,通过方案策划、资源收集和加工、数据整合包装、数据发布等一系列步骤完成建库任务。
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将汇集有关雷州石狗文化的影视、报道、文章、论文、研究文献、图文、电子书等资源,从而实现将雷州石狗文化保存较好的素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其进行保存与利用。
1.选题
石狗文化是雷州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雷州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进一步领略雷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化保护、利用与建设的大背景下,选择建设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无论是对于雷州文化,还是岭南文化来说,都显得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2.数据库的主体框架
数据库的建立至关重要的是对于数据库内容框架(主体框架)及类型的确定,决定着数据库最后的成果以及呈现形式。经过前期的策划以及后期专家论证,结合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最终确定数据库的内容框架(主体框架)为:石狗文化、石狗普查、石狗传承、发现与保护、文献资料、媒体报道、多媒体鉴赏。
3.项目的建设成效
项目通过将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利用与其他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按照不同的主题将原数据和全文数据依据标准格式构建,使零散的资源进行重组,达到有序管理和深层使用。通过对资源进行深层次揭示和标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使用的便利性,节省查找时间,提高检索效率,并且做到资源间智能关联,互相作用,促进该数据库的应用及文化创新。
五、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的思考
1.加强统筹规划,着手主题突出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
首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需要从政府层面加强统筹规划,纳入发展规划,并把所需要的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的经费支持。其次,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务必突出内容特色,要从主题突出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着手。按照文化的广义性,地方特色文化涵盖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风景名胜、风俗习惯、土特产品等为对象的文化,门类繁多,需要政府及牵头单位做好规划,并根据建库条件是否成熟,确定先建后建等问题。
2.加强馆际合作,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
首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和完善仅依靠县级公共图书馆自身力量远远不够,需积极联合地方志办公室、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等相关部门,探索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途径,实现共建共享。其次,需要同专业性强的公司开展合作,发挥专业公司在技术、人才、设备、经验、资源收集等方面优势,弥补县级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和建设经验的不足。最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要加强馆际合作。一是寻求与省级、市级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图书馆的合作,争取得到相关帮助;二是寻求与本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具有共性的资源尽量共建共享,争取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也可以避免不同馆之间重复立项,重新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3.加强“互联网+”,创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建库的形式
“互联网+”大背景下,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显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也不例外。《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提道: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国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政府设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需最大限度收集地方文献资源,并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中挖掘整理文化信息,通过数字人文技术不断创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建库的形式,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地方相关人物、历史、文化背景的需求。另外,在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问题,做到所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都能满足共建共享的条件,为下一步提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研究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工作需要大众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研究也同样需要大众的体验、支持和积极参与。从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开始,图书馆就要着手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一是通过研讨会、论证会等调动专家学者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二是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向大众展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成果,充分调动大众参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和体验地方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等资源与服务的兴趣。
三是充分借助当地新闻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最大限度去开展营销推广,提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知晓率。
四是在图书馆官网、门口等醒目位置介绍特色数据库的功能与使用办法等,让所有读者都能快速了解数据库的情况,掌握使用方法,以备需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想到这个数据库,并能够熟练利用。
此外,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的地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还可以通过总分馆,把数据库推广到乡镇分馆及农家书屋,打通数据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5.加强探索与数据商合作模式,抓好过程监管确保数据库质量
县级公共图书馆办馆规模小、人手少,往往缺乏数据库建设的技术人员,故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数据库建设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目前较常见的是采取与数据商合作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县级公共图书馆与数据商的合作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不管是采取全外包还是半外包,都需要尽量明确数据商的建库责任,在合同或实施方案中详细罗列清楚数据商在各个建设阶段的任务、投入以及建设成效等。另外,可以制订一些可以验收的量化指标,便于图书馆在建库过程中加强对数据库合作商的监管,从而确保数据库建设进展顺利,项目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六、结语
县级公共图书馆立足本地域内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从主题突出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着手建设,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助于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打造地方文化软实力,也可以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为丰富、便捷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提升区域知名度。雷州市图书馆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也将拉开雷州半岛地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的序幕,并为本区域公共图书馆继续探索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设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EB/OL] [2020-3-18]
https://www.110.com/fagui/law_118918.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 [202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4/content_2804250.htm
[3]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雷州市雷州民俗研究会.雷州石狗图文集[M].香港:南方人民出版社,2015
[4]郭 芹.“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新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9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 [202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4/content_2804250.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 [2020-3-18]
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711/t20171106_693582.html?keywords=
[7]王丽霞.抓住机遇 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杂志,2007
[8]刘吉洋.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13
[9]刘 丽,张建中.图书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及服务研究——基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土著文化建设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
[10]窦 鹏.地方特色数据库选题探析——以陕西省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为例[J].当代图书馆,2015
(作者单位:1.雷州市图书馆;2.珠海市第三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雷州石狗文化数据库建设”(编号GDTK192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邱素娟(1967—),女,汉族,广东雷州人,大专,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总分馆建设、图书馆管理等;
王鸿飞(1984—),男,汉族,广东雷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阅读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