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坤成
摘 要 隨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正回归本真。课堂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再次受到全体体育老师的重视。体育课程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有效调整训练密度与运动负荷,在保证训练强度科学合理的同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就成为了体育教学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体育课练习密度 运动负荷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97-02
一、问题提出
目前,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课程存在练习密度不够、运动负荷不强等问题。为改变体育课这两个指标偏低的现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本人进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加大素质训练的可行性研究》,即体育课适当减少技术教学时间,加大素质训练的占比,从而增加体育课的联系密度与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能。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选取我校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实验。其中五年级一班人数为50人,与五年级二班人数一致。接受实验的两个班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健全、近期内没有生病住院史,可以完成基本的体育活动。此次研究中以五年级一班为实验组,五年级二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开展体能训练实验,将体育教学中的技术教学时间压缩至15分钟(原为20分钟),多出来的5分钟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活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开始之前,对两个班级学生的体能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400米跑、立定跳远以及前抛实心球等项目,经数据分析发现两个班级学生基线资料无较大差距,具有可比性(P>0.05)。
(二)实验实施安排
1.实验组课程实施安排。身体素质训练活动的实施主要是在准备阶段对本节课所针对的主要身体部位进行热身激活,基本部分按照课程教案进行比较简要的技术教学后开展体能训练,如下肢、上肢力量训练、跳跃练习等。在结束训练后对相对应身体部分进行拉伸放松。
2.对照组课程实施安排。对照组按照以往体育课程训练方式推进教学进度,在课程准备部分进行关节以及慢跑热身活动,基本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开展学生体育技能教学,在结束后对本节课对应身体部分进行拉伸放松。
(三)实验假设以及目的
1.实验假设。假设此次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
2.实验开展目的。强化小学阶段素质训练强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往体育教学多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很容易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不恰当的训练方式很可能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得课堂质量无法提升。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运动素养的同时调动他们的训练热情,开展了此次教学研究。
(四)测量人员以及测量工具
此次实验的测量人员为我校2名体育教师;测量工具为秒表、米尺、投掷实心球测试仪。
(五)测量指标以及指标测试方法
1.50米*8折返跑测试:进行两次城市、取最高值。测量人员通过秒表计时并详细记录,取到1/10秒。
2.立定跳远测试:每人跳3次,由测量人员测量并记录数据,取三次数值中的最高值。
3.前抛实心球:每人投掷机会为三次,取成绩最高值。记录单位为米,取一位小数。
(六)数据统计法
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存储处理实验前后的数据,之后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比对进行配对样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三、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实验班课堂练习密度以及运动负荷明显大于对照班。之后对两个班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发现两个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50米*8折返跑:该项目属于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的体育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耐力素质。五年级是耐力素质训练的初期阶段,可有效强化学生运动素质。但耐力训练内容缺乏趣味性,此次实验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强化了学生训练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开展左右交替变化跑热身活动等,在提高学生速度素养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耐力素质,强化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帮他们打下了坚实的体育技术基础。两个班级具体成绩对比情况如下表。通过表内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折返跑时间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学生在接受身体素质训练活动之后,折返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活动可以有效强化学生耐力以及速度素质,有利于体育教学。
立定跳远:该项运动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下肢力量。在实验组身体素质训练活动中采用了单腿跳追人游戏、蛙跳、夹球跳接力比赛等活动项目,利用该种方式有效强化了他们的下肢力量。结合实验组与观察组两个班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可以看出两组学生跳远成绩均优于实验开展之前,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学生跳远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活动可以期待提高学生下肢力量的作用。
前抛实心球:该项运动项目主要考察学生上肢以及核心力量。在实验组身体素质训练活动中采用了趣味俯卧撑、趴主杆等活动强化他们的上肢力量与核心力量,并通过趣味蛙跳、单腿跳追人游戏辅助强化学生下肢力量。结合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前抛成绩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在小学体育技能教学中,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上肢力量以及核心力量,强化他们身体素质。
四、结论
经过实验,发现实验班同学的身体素质,特别是体能方面有显著提高。说明体育课中适当淡化体育技术教学,侧重体能训练能,把更多时间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大部分学生的体能,说明实验是有效的。特别说明的是,淡化体育技术教学,不是不要,而是用在技术教学的时间适当减少,学生能大致掌握基本技术就行,不必要让学生为了掌握娴熟的技术动作而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从而减少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毕竟体育课技术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一种锻炼手段,而不是体育课的全部。
五、建议
1.在小学体育课中适当减少技术教学时间。
2.增加体能训练时间对提高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洋荟.拓展训练乐趣多[J].少先队活动,2019(05):45.
[2]金莲淑.浅谈体育拓展训练活动[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176.
[3]张亮生.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24):74.
[4]赵海龙.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2):153.